资源简介 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使用漂白液漂白衣物时滴加几滴白醋能增强其漂白效果B.人体中缓冲体系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C.常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制成泡沫灭火器D.硫酸工业中,通过反应生成,采用10MPa-30MPa的条件,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的平衡转化率2.已知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放热反应。科研人员采用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并没有参加化学反应,但能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B.过程I的发生需要放出热量C.过程Ⅲ中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D.该过程涉及到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3.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反应进行的方向、限度、快慢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②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③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④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⑤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大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不会发生改变⑦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⑧用制备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A.②④⑧ B.①⑦⑧ C.②⑤⑥ D.①③⑤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B.溶液:、、、C.弱碱性溶液中:、、、D.的溶液:、、、5.已知: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KJ/mol)表示,最稳定的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生成焓越小,物质越稳定;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生成焓减去反应物的总生成焓。相同状况下有关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根据上表所给数据,不可求得的燃烧热B.在相同状况下,比稳定C.在相同状况下,与充分反应,放出91.8kJ的热量D.的摩尔生成焓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时,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为a或14-aB.测得0.1 mol/L的一元碱BOH溶液的pH=12,则BOH一定是弱电解质C.25°C时,pH=2的硫酸和pH=2的醋酸以体积比1:10混合后,溶液pH仍为2D.常温时,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a>10Vb7.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编号 ① ② ③ ④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pH 11 11 3 3A.在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B.②③两溶液混合后显碱性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为:C.分别取1ml稀释至10ml,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D.四种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均为8.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一定,加入B,发生反应:A(s)+2B(g)=4C(g)+D(g) △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B.若再加入B,则正、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D.上述反应只能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9.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容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1molX和3molY,发生反应:,平衡时和反应10min时X的转化率α(X)随温度的变化分别如曲线Ⅰ、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以使b点移动到d点B.bc段变化可能是由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D.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d点体系中再充入1molX,再次达平衡时10.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目的 A.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溶液 B.制备无水实验装置目的 C.探究的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 D.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 A.A B.B C.C D.D11.部分弱电解质25℃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弱电解质 HCN HClO电离平衡常数 (25℃)A.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少量甲基橙滴入的溶液中,溶液呈红色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浓度均为的HClO和NaCl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D.相同浓度的溶液和NaCN溶液中,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较小12.时,在容积均为0.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6min后,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A B C① 2 1 0 0.75QkJ② 0.4 0.2 1.6A.,容器①中B.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kJC.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绝热恒容,则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D.若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与0.5molB,再次平衡后A的转化率大于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发生反应。反应中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气体相对分子质量 46 57 64 69 69 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该温度下,若初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为33.3%C.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3D.该温度下,平衡时分离出一定量,达到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减小14.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常温下以的HCl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碱MOH溶液并绘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B.x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一定大于C.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D.对z点溶液加热时,一定增大15.常温下,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P[]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程度:c>d>b>aB.a点溶液中:C.图1中M点即为图2中N点,对应的pH=2.8D.交点N的溶液中:二、填空题16.水溶液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中,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下表为部分弱电解质25℃的电离平衡常数,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弱电解质 HCN HCOOH电离平衡常数(25℃)(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2)25°C时,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___。A. B. C. D.(3)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A.、HCOOH B.、C.、 D.、(4)25°C时,用水吸收气体时得到pH=4的溶液,试计算溶液中 。(5)等浓度等体积的①②③④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标号表示)。(6)某温度下,pH=3的盐酸中,该温度下pH=2的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9,则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三、解答题17.实验室利用亚硫酰氯()和重铬酸钾()测定含有少量杂质(杂质具有热稳定性,不与反应)的中的n值。已知:沸点为76℃,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实验Ⅰ:①称取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②移取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6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③用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VmL(滴定过程中转化为,不反应)。实验Ⅱ:称取样品,在特殊装置惰性气氛中与足量混合微热反应,经干燥后多次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为b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需要的仪器有 (填标号)。(2)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Ⅱ中加入的目的是 。(3)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有关实验Ⅰ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A.滴定管经洗涤后内壁有水,可烘干后再使用B.滴定时,眼睛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C.指示剂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D.滴定读数时,可将滴定管垂直的夹在滴定管夹上E.当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滴入使指示剂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5)某次滴定结束时,滴定管中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 mL(6)经计算,n= (用含c、V、a、b的式子表示),下列情况会导致n测量值偏小的是 (填标号)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未经待测液润洗B.步骤③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溅出C.样品与反应时失水不充分D.盛装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18.NOx是汽车尾气和化工生产中的常见大气污染物,其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NOx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Ⅰ.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方程式为,反应历程可表示为:第一步(快反应)第二步(慢反应) 第三步(快反应)(1)写出第二步反应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增大I2的浓度能提高N2O的平衡转化率 B.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C.第三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D.IO为反应的催化剂Ⅱ.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氧化合物和不完全燃烧的CO,汽车三元催化器可以将其转化成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从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例如: △H1(3)已知: ,CO燃烧热△H3=-283.5 kJ/mol,则△H1= 。(4)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O和5 mol CO,发生 △H1,如图为平衡时NO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①某温度下,若反应进行到10 min达到平衡状态D点时,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0~10 min平均反应速率v(CO)= 。②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容积至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 点。(5)为探究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测得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M点是否为平衡点 (填“是”或“不是”),M点以后,乙催化剂条件下,NO转化率降低,其原因是 。Ⅲ.在373K时,向容积为2 L的恒容真空容器中通入0.40 mol NO2,发生反应 ,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 0 20 40 60 801.0 0.75 0.52 0.40 0.40(6)上述反应中,,其中k1、k2为速率常数,则373K时,k1:k2= 。19.从CO2捕获技术应用中分离出CO2,作原料气合成基础化工品很有前景的,研究表明CO2与H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还原为甲醇:。(1)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图中*H已省略)。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过程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平衡后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填字母)。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重新平衡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3)阿伦尼乌斯公式是表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经验公式,已知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上述反应的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实验数据如图中线a所示,反应的活化能Ea= 。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4)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4 mol H2和2molHe(不参与反应),测得压强为P0MPa,加入合适催化剂后开始反应,测得容器的体积变化如下表:反应时/min 0 10 20 30 40 50 60容器体积/L 8 7.4 7.0 6.7 6.5 6.4 6.4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 。(Kp为以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P0的式子表示)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C A B B C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D B C C16.(1) 取少量的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观察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显碱性(2)AB(3)BC(4)0.084(5)③>④>②>①(6)9:117.(1)BD(2) SOCl2吸收受热失去的结晶水生成SO2和HCl,HCl可抑制FeCl2的水解(3)(4)D(5)25.80(6) CD18.(1)I(g)+N2O(g)→N2(g)+IO(g)(2)B(3)-748.0 kJ/mol(4) 0.1 mol/(L·min) A(5) 不是 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6)6019.(1)*HCOO+*H=*CO+*H2O(2)CD(3) 3.0×104 加入催化剂(4) 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