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范围:第1~2章 期中测试 3)(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范围:第1~2章 期中测试 3)(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
(范围:第1~2章 期中测试3 )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 ; (2) (3) 。
17. (1) ; (2) 。
18.(1) ;(2) (3) 。
19. ; 。
20. 。
21. (1) ; (2) ; 。
22.(1) (2) 。
三、实验探究题(共 5 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3.(1) ;(2) (3) (4) 。
24.(1) ; (2) ;
(3) (4) 。
25.(1) (2) ;
(3) (4) 。
26.(1) ;(2) ; (3) 。
27.(1) ;(2) ;
(3) (4) 。
四、解答题(共30分)
28.(1) ;(2) (3) 。
29.(1) ;(2) 。
30.(1) ;(2) (3) 。
31.(1) (2) ;(3) ;
(4) ;
32.(1) ; (2) ;
(3) ;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
(范围:第1~2章 期中测试3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DBBCA 6-10DBACB 11-15BDBB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嗅觉细胞 (2)不正常 (3)适应性
17.(1)力的作用点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成正比(2)1(3)8N
19. 地球 8 竖直向下
20.前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大于
21.(1)10 (2)小于 5
22.(1)A (2)实像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3.(1)2 (2)同一平面(3)法线;(4)只进行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24.(1)折射光线消失(2)光斑消失 (3)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人射角(4)光纤通信
25.(1)11.0 (2)11.0~22.0 (3)把手机亮度调亮 (4)放大镜
26.(1)大于(2)①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②中线MN上;(3)b;
27.(1)海绵受力容易发生形变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三、综合题(共30分)
28.(1)凸透;倒立缩小;(2)②;(3)C。
29.(1)不能;(2)①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②让水面到各个小孔的深度不同。
30.(1)平面镜 前上 (2)沿直线 (3)镜面
31.(1)变小 (2)D (3)A (4)重力 400N
32.(1)形变
(2)1,因为1精确度较高,操作方便(答“3,只有3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且精确度更高”也可)
(3)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4)纸桥对书本的支持力;20本书叠在一起对纸桥的压强为10000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10
(范围:第1~2章 期中测试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光学仪器中,主要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的器件是(  )
A.照相机 B.双筒望远镜 C.显微镜 D.汽车观后镜
2.端午节赛龙舟时,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
速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小于水对桨的力
B.龙舟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C.岸边观众的呐喊声响度大因此是超声波
D.使龙舟快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3.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
B.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越长这个道理做成的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物体重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调零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B.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其在平面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5.在下图“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的硬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B.将纸板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
C.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6.关于图中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7.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能够飞出太阳系,如果这种探测器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
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停在原处静止不动 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8.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9.对图中四种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水里鱼儿的实际位置比我们看到的鱼儿的位置高
B.阳光照在白纸上每条反射光线都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平面镜成像,蜡烛在平面镜内的像是虚像
D.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光屏的A处是紫光
10.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上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应该是图中的( )
11.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
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12.如图所示,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把小孩的手压到桌面上。若大
人对小孩的力记为F1,小孩对大人的力记为F2,则(  )
A.F1运动大于F2 B.F1先于F2产生
C.F1后于F2产生 D.F1和F2大小相等
13.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
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4.如图,拉力F的大小为8N,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8N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8N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N,物体B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为8N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8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15.如图反映的是Y与X之间的相应关系,下列情况能用此图表示的是( )
A.地球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B.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C.光的反射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D.物体表面所受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
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 (填“正常”或“不
正常”)。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因是嗅觉中枢具有 。
17.2022年2月5日,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A组决赛中获得冬奥会中国首
金。如图所示,被接替者甲和接替者乙正在接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力过程中,乙双手掌只有正对甲的臀大肌中部才能保证接力
的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2)接力的瞬间,乙用力水平推甲,甲向前快速滑出,同时乙立马
慢了下来,这是因为 、 。
弹簧所挂物体的重/N 0 2 4 6 8 10 12 14
刻度尺示数/cm 6 8 10 12 14 16 19 24
18.某校项目学习小组用弹簧和刻度尺自制弹簧测力计,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标记
刻度如表:
(1)从表中可知弹簧秤制
作原理: 。
(2)制作过程:小金在6厘米刻度线处标上0N,每增加
1厘米,所标的力增加 N。
(3)作品应用:用该项目小组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测某物
体重力,示数如图,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19.质量 0.8kg的小球被抛出去后,如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力的大小是 ,力的方向是 。(g=10N/kg)
20.如图所示,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打滑,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
方向是向______(填“前”或“后”)。仔细观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
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行走时脚对地面
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小于)站立时脚对地面的压强。
21.学习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实验 (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计):
(1)小敏将弹簧测力计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加水平向左 10 牛的力使弹簧测力计
水平静止 (图甲),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牛。
(2)小敏取下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 (图乙),用水平向左 10 牛的力
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填 “>”“=” 或 “<”)
图甲中的读数,木块 A 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2.学校科技节上,小宁演示了 “蜡烛嫁接” 实验,他将两根大小一样仅颜色不同的蜡烛
点燃 (左边白色、右边紫色), 放置在空玻璃杯的后方,如图甲。
给玻璃杯加满水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
“错位嫁接” 现象。
(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所起作用与 相似(填字母)。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2)看到的水中 “错位” 蜡烛是 (选填 “实像” 或 “虚像”)。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
可旋转的光屏 (如图甲所示,光屏的 A、B 两部分均可绕轴 ON 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
筒。 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 A 入
射到 O 点。
(1)实验中,光屏A是用来呈现入射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
图乙中的位置______填序号。
(2)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
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
(3)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这条
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______,根据这条线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4)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0时,反射角也为450,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不妥之处是:______。
24.如图1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图1 图2
(1)你的推测是 。
(2)为了验证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
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将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4)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角达到90°,折射
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的现象,称为全反射。请举一例全反射的应用: 。
25.小金准备了凸透镜、硬纸盒、胶水等材料,自制一款手机投影仪,请你参与小金探究制作
的过程。
(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
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硬纸盒上,如图乙所示,并调节手机投影画面(一张照片),为在幕布
(图丙)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手机应放在距离凸透镜 (填写范围)cm处。
(3)调试好手机投影距离后,发现投影在幕布上的画面比较暗,如何调节: 。
(4)小金还可以用凸透镜制作 等生活中常用的仪器。
26.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
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拉动
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 F左和 F右,若
F左 F右(填“大于”或“小于”),则木板的左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中线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
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中线MN但不滑
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②小明知道后将上面的步骤A改进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 上,其他步骤不
变就可以了。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
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
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
27.小敏同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
(1)实验中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之类材料的原因是 。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所示的实验。
(4)小张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两块,如图丁、戊所示,
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四、综合题(共30分)
28.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
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______的实像。
(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______(选填“①”
或“②”)。
(3)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29.如图甲所示容器,常用来研究容器内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特点。
(1)小科在容器中装满水,橡皮膜凸出,再将容器按图乙箭头方向,绕容器中轴线OO
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旋转一圈(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发现在整个转
动过程中橡皮膜凸出情况一直未变。上述操作及现象 (填“能”或“不能”)
作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
(2)小科去掉图乙中3 个小孔上的橡皮膜,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难
道不是水压越大喷水距离也越大吗?深入思考后他认为小孔喷水距离还可能与小
孔离地高度有关。于是,他利用打孔器、大可乐瓶、干燥细沙、刻度尺和水等材料
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Ⅰ.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
Ⅱ.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
中央。
Ⅲ.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
Ⅳ.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Ⅲ。
Ⅴ.移去大可乐瓶,测出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①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 ;
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 。
30.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有许多方面涉及光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的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根据 成像特点,
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______方(填“正前”或“前下”或“前
上”),防止干扰司机视觉。
(2)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在漆黑的夜晚更好看清前方道
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光是 传播。
(3)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
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 反射(填“漫”或“镜面”)。
31.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
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
成功。
(1)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我国自主研制的航天服的手套上面布满橡胶颗粒,使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更容易抓
取工具,下列增大摩擦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填字母)。
A.为了防止传送带打滑,需要把传送带绷紧些
B.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容易擦干净时,需要用力按黑板擦来擦黑板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在汽车轮胎上装防滑链
(3)航天员穿着航天服操作胸前的按钮时会有视野盲区,工程师在航天服的袖子上安装
了两面小镜子,使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看到按钮,解决视线受阻的问题,造成“视野
盲区”的原因及安装两面小镜子所应用的物理知识分别是 (填字母)。
A.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D.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4)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进行模拟失重环境训练。
①航天员浸没在水中,通过精确地调整漂浮器和配重的大小,使
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 平衡,产生一种随机的漂浮
感觉。
②训练时航天员要穿着超过120kg的类似舱外航天服的训练服,而且还要克服训练
服内施加40kPa的压强,在这样的环境下,若航天员手掌的面积是100cm2,这只
手掌受到训练服内施加的压力有多?(列式计算)
32.某校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 。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
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① 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
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
③量程为100克的天平。
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
(3)压在纸桥上的生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
因为 。
(4)小乐把20本相同的书叠放在纸桥上,纸桥没有被压垮。书本受到的总重力与 是
一对平衡力。如果每本书质量都是200克,书本与纸桥的接触面积一共是40厘米2,
求20本书叠在一起对纸桥的压强有多大?(g取10N/kg)(列式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