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检测卷(难题篇)(含解析)-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检测卷(难题篇)(含解析)-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张亮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吴健步行的速度为4千米/时,两人的速度相比,( )。
A.张亮快 B.吴健快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2.(24○□)÷(6×5)=4,在○和□中应分别填入( )。
A.+,5 B.×,5 C.÷,5 D.-,5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6,余数是2,若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乘10,则余数是( )。
A.2 B.20 C.6 D.60
4.下面算式结果不可能是三位数的是( )。
A. B. C. D.
5.如果△+△+△=60, ×(△+△)=200,那么 +△×△=( )。
A.500 B.405 C.400 D.505
6.如图,小明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发现,初商4偏小了,改商5就正好。这道除法竖式中的除数是( )。
A.26 B.28 C.36 D.38
二、填空题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 ( )
8.在里填上正确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400÷25=(400×4)÷(25)
(2)270÷18=(270÷)÷(18÷9)
(3)120÷30=(120)÷(30)
(4)630÷70=()÷()
9.□26÷42=1○……△,被除数里的□可以填的数有( )种情况。
10.两数相除,商是16,余数是18,除数最小是( ),被除数最小是( )。
11.240名学生乘坐36座的大客车去郊游,至少需要( )辆这样的大客车。
12.如果□62÷26的商是一位数,□里只能填( );如果商是二十多,□里最小填( )。
三、判断题
13.因为32÷3=10……2,所以320÷30=10……2。( )
14.计算834÷23时,把23看作20来试商,初商偏小。( )
15.一道除法算式的商是7,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5后,商是35。( )
16.要使的商不变,如果被除数加上8,那么除数也要加上8。( )
17.859÷26的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2。(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600÷5÷12= 560÷70÷2= 720÷(6×10)=
330÷(11×3)= 540÷90÷3= 640÷80÷2=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79÷31= 642÷78= ※859÷49=
20.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单?算一算。
540÷3÷3 490÷35 720÷(9×2) 210÷6÷5
五、解答题
21.学校有450名同学参加运动会开幕式,平均分成15个方阵,每个方阵排成5行,每行有多少人?
22.张叔叔一共应付多少元?李阿姨寄了几个特快专递?(先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3.快过年了,李阿姨带了200元去超市购买一些徐州特产走亲访友。
(1)如果都买“烙馍馓子”,最多能买多少盒?
(2)如果买一盒“徐州老八样”之后,剩下的钱买“小孩酥糖”,最多买多少盒“小孩酥糖”?还剩多少元?
24.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9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一共行驶19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2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如果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升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以30天计算)浪费的水,如果装在容量为18升的纯净水桶中,那么能装多少桶?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B C B A
1.B
【分析】60米/分表示1分钟能走60米;4千米/小时表示1小时能走4千米;1小时=60分钟,4千米=4000米,4千米/小时也就表示60分钟能走4000米,用4000除以60,求出吴健1分钟能走多少米;再与60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小时=60分钟,4千米=4000米
4000÷60=66(米)……40(米)
所以吴健1分钟大约能走66米;
66>60
则两人速度相比,吴健快。
故答案为:B
2.B
【分析】商不变规律:在除法运算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原来的除数是6,现在的除数是,这表明除数乘了5,依据商不变规律,要使商保持4不变,被除数也得进行相同的变化,也就是乘5,即。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商不变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但余数相应的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详解】举个例子:如,其中26是被除数,4是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乘10后,变为,计算,商是6,余数是20。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不变,但是余数会跟着乘10,原来余数是2,现在就变成20。
故答案为:B
4.C
【分析】通过计算算式的最小结果和最大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结果为三位数的可能。若某选项无论如何填数都无法得到三位数,则为答案。
【详解】A.最小70+30=100,最大79+39=118,结果必为三位数,排除。
B.最小610-509=101,最大619-500=119,结果必为三位数,排除。
C.被除数最大999,除数最小10,被除数前两位9□肯定大于除数1□,那么商一定是两位数,999÷10=99……9(商为两位数),结果不可能是三位数。
D.最小12×80=960(三位数),最大92×89=8188(四位数),结果可能为三位数或四位数,排除。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已知3个△的和是60,则用60除以3即得到△的值;再把△的值代入 ×(△+△)=200,可求出○的值;最后把○和△的值代入 +△×△,求出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60÷3=20
○=200÷(20+20)
=200÷40
=5
○+△×△=5+20×20
=5+400
=405
所以,如果△+△+△=60, ×(△+△)=200,那么 +△×△=405。
故答案为:B
6.A
【分析】由题意得,先试商4,余数为32;改商5,余数为6,余数相差32-6,商相差5-4,根据除数的意义可知,余数相差的值就等于(5-4)个除数的和,即(5-4)个除数的和是(32-6),据此用(32-6)除以(5-4)即可求出除数。
【详解】(32-6)÷(5-4)
=26÷1
=26
小明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发现,初商4偏小了,改商5就正好。这道除法竖式中的除数是26。
故答案为:A
7. 8 7
【分析】(1)242÷30试商为8时,30×8=240,240<242,试商为9时,30×9=270,270>242,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整数8;
(2)640÷90试商为7时,90×7=630,630<640,试商为8时,90×8=720,720>640,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整数7。
【详解】由分析得:
30×8<242,30×( )<242的括号里最大能填8;
90×7<640,90×( )<640的括号里最大能填7。
8.(1)×;4
(2)9
(3)÷;10;÷;10
(4)630;÷;10;70;÷;10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余数也会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据此解答。
(1)400÷25中400乘4,要使商不变,则25也需要乘4;
(2)270÷18中18除以9,要使商不变,则270也需要除以9;
(3)120÷30中120和30同时除以或乘一个相同的数,商都不变;
(4)630÷70中630和70同时除以或乘一个相同的数,商都不变。
【详解】(1)400÷25=(400×4)÷(25×4)
(2)270÷18=(270÷9)÷(18÷9)
(3)120÷30=(120÷10)÷(30÷10)(答案不唯一)
(4)630÷70=(630÷10)÷(70÷10)(答案不唯一)
9.5
【分析】根据题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所以当商为最小即10时,被除数里的□最小填4,最大能填8,所以被除数里的□可填4、5、6、7、8,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被除数里的□为4时:426÷42=10……6,算式成立;
被除数里的□为5时:526÷42=12……22,算式成立;
被除数里的□为6时:626÷42=14……38,算式成立;
被除数里的□为7时:726÷42=17……12,算式成立;
被除数里的□为8时:826÷42=19……28,算式成立;
所以,□26÷42=1○……△,被除数里的□可以填的数有5种情况.
10. 19 322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除数最小为:余数+1;要使被除数最小,则除数应最小,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18+1=19
19×16+18
=304+18
=322
两数相除,商是16,余数是18,除数最小是19,被除数最小是322。
11.7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240除以36得到的商就是可以坐满座位需要的车辆数,得到的余数就是剩余的人数,无论剩余几人都要再用1辆车,所以实际需要的车辆数用商加1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240÷36=6(辆)……24(人)
需要的辆数:6+1=7(辆)
所以至少需要7辆这样的大客车。
12.
1
5
【分析】(1)对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62÷26,当被除数的前两位□6<26时,商是一位数。因为此时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26,需要用被除数的前三位去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所以商是一位数,由此确定□的取值范围。
(2)先根据商的范围(二十多),结合商×除数=被除数(近似),算出26×20、26×30的值,那么被除数□62要满足26×20<□62<26×30,从而确定□的取值。
【详解】(1)要使□62÷26商是一位数,那么被除数的前两位□6<26。
因此□只能填1。
所以如果□62÷26的商是一位数,□里只能填1。
(2)已知□62÷26商是二十多。
因为
因此被除数要大于520且小于780,即520<□62<780,□里可以填5、6、7,最小填5。
所以如果□62÷26的商是二十多,□里最小填5。
【点睛】商是一位数需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对除法运算中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前两位和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则应用。商是二十多要结合商×除数估算被除数范围,涉及乘除法逆运算及数的大小比较,需先算26×20、26×30,再推导□62的取值。
13.×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详解】因为32÷3=10……2,所以320÷30=10……2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在试商时,如果把除数看小了,那么初商就会偏大,如果把除数看大了,那么初商就会偏小,依此判断。
【详解】计算834÷23时,把23看成20试商,除数变小,初商就偏大。
故答案为:×
15.×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详解】一道除法算式的商是7,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5后,商不变,所以商还是7。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
如果被除数加上8,先用8+8求出增加后的被除数,再除以8,求出被除数乘几,要使商不变,那么除数也要乘几,再减去原来的除数,即可求出除数应加上几。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8+8=16
16÷8=2
2×4=8
8-4=4
要使的商不变,如果被除数加上8,那么除数要加上4。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85里最多有3个26,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59÷26的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3。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10;4;12
10;2;4
【详解】略
19.9;8……18;17……26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时,如果没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如果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279÷31=9 642÷78=8……18 859÷49=17……26
验算:
20.60;14;40;7
【分析】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1)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除法的性质将原式转化为540÷(3×3)可使计算简便。
(2)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先把35转化为7×5,然后利用除法的性质将原式转化为490÷7÷5可使计算简便。
(3)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除法的性质将原式转化为720÷9÷2可使计算简便。
(4)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除法的性质将原式转化为210÷(6×5)可使计算简便。
【详解】540÷3÷3
=540÷(3×3)
=540÷9
=60
490÷35
=490÷(7×5)
=490÷7÷5
=70÷5
=14
720÷(9×2)
=720÷9÷2
=80÷2
=40
210÷6÷5
=210÷(6×5)
=210÷30
=7
21.6人
【分析】用方阵的数量乘方阵的行数,算出方阵一共有多少行,再用总人数除以方阵的行数就是每行多少人。
也可以用总人数除以方阵数,算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用每个方阵人数再除以行数就是每行多少人。两种方法都可以。这里运用的是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详解】15×5=75(行)
450÷75=6(人)
或450÷15=30(人)
30÷5=6(人)
答:每行有6人。
22.表格见详解;240元;15个
【分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列出表格即可。用寄2个特快专递用的钱数除以2,即可求出寄1个特快专递用的钱数,即40÷2=20(元),用张叔叔寄的特快专递的个数乘寄1个特快专递用的钱数,即可求出张叔叔一共应付多少元。用李阿姨一共付的钱数除以寄1个特快专递用的钱数,即可求出李阿姨寄了几个特快专递。
【详解】如表:
2个特快专递 需要40元
12个特快专递 需要()元
()个特快专递 需要300元
(答案不唯一)
40÷2=20(元)
张叔叔:
12×20=240(元)
李阿姨:
300÷20=15(个)
答:张叔叔一共应付240元。李阿姨寄了15个特快专递。
23.(1)4盒
(2)5盒;10元
【分析】(1)盒数=总钱数÷一盒烙馍馓子的钱数,据此用200÷45即可,商是几就是几盒。
(2)剩下的钱=总钱数-花去的钱数,用200-80即可,然后再除以一盒“小孩酥糖”的价格,商是几就是可以买几盒“小孩酥糖”,余数是几,就是剩几元。
【详解】(1)200÷45=4(盒)……20(元)
答:最多能买4盒。
(2)200-80=120(元)
120÷22=5(盒)……10(元)
答:最多买5盒“小孩酥糖”,还剩10元。
24.3小时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已知前3小时一共行驶了195千米,那么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甲乙两地之间公路长390千米,已经行驶了195千米,所以剩余的路程为(千米)。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剩余路程是195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那么还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详解】(千米)
(千米)
(小时)
答:还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25.20桶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天浪费的12升乘30求出一个月浪费的水,然后再除以18,即可算出能装多少桶。
【详解】12×30÷18
=360÷18
=20(桶)
答:能装20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