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高中数学必修一1.1-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滚动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2.1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若集合,则( )A. B.C. D.2.已知集合,,则集合A,B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3.“”是“”的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若,则 B.若且,则C.若,则 D.若,,则5.已知均为实数,且,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是的充分条件 B.是的必要条件C.是的充分条件 D.是的必要条件6.已知集合,那么集合M∩N为A.x=3,y=—1 B.(3,—1) C.{3,—1} D.{(3,—1)}7.已知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或C. D.8.已知集合的子集B满足:对任意x,,有,则集合B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是( ).A.506 B.507 C.1012 D.1013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则(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的充要条件C.是的充要条件 D.是的充要条件10.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由所确定的实数集合为B.同时满足的整数解的集合为C.集合可以化简为D.中含有三个元素1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若,则 B.若,则C.如果,那么 D.若,则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集合M满足,那么这样的集合M的个数为 .13.已知集合,集合,且,则实数的值是 .14.已知集合,若,则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验算步骤。15.已知:设,,,求:(1) ;(2) ;(3)16.求证:方程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17.(1)集合,且,用列举法表示;(2)用描述法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3)集合M中的元素为自然数,且满足,则满足题设条件的集合M共有多少个?18.证明下列不等式:(1)若,求证:;(2)若,,,求证:.19.已知全集,集合,集合.条件①;②是的充分条件;③,使得.(1)若,求;(2)若集合A,B满足条件__________(三个条件任选一个作答),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试卷第2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2025-2026学年度高中数学必修一1.1-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滚动测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B A D D D C BD BC题号 11答案 BCD1.C【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即得解【详解】由题意,集合根据交集的定义可得:故选:C2.C【分析】先将给定的集合化简,然后作出判断.【详解】解:由集合A得:,由集合B得:,∵,∴,故选:C.3.B【详解】试题分析:由,得,解得或,所以“或”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考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定.4.A【分析】利用反例可判断BDC的正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AC的正误.【详解】对于A,取,则,若,则,故若,则,故成立,故A正确;对于B,取,则成立,但,故B错误;对于C,取,则成立,但 ,故C错误;对于D,取,则,,但,故D错误;故选:A.5.D【分析】举反例判断A,B,C,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结合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D即可.【详解】对于A,令,满足,不满足,则不是的充分条件,故A错误,对于B,令,满足,不满足,则不是的必要条件,故B错误,对于C,令,满足,不满足,则不是的充分条件,故C错误,对于D,若,由不等式性质得,则是的必要条件,故D正确.故选:D6.D【解析】由已知中集合,表示两条相交直线上的点组成的点集,故集合即为只含两条直线交点一个元素的点集,联立方程祖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交集及其运算,两条件直线的交点坐标,集合的表示方法,其中正确理解点集的表示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D【分析】由题意知,根据子集关系列式解得参数范围即可.【详解】由题意得,所以,且等号不能同时成立,解得.故选:D.8.C【分析】假设中的最大元素为,再将其余元素分组,再结合抽屉原理即可得解.【详解】假设中的最大元素为,将其余元素分组:,,,…,,共组,一定不包含.若中元素多于个,由抽屉原理可知,必有两个数在同一组,两个数的和为,与条件矛盾.所以中元素不能多于个.所以当时,中元素个数最多,为个.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不等关系进行等价转化,找出便于理解的处理方式,当然此题解法不唯一,可以讨论极限情况,可以分类列举观察规律.9.BD【分析】根据命题的充分必要性直接得解.【详解】由是的必要条件,即是的充分条件,又是的充分条件,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无法推到命题,A,C选项错误;又是的必要条件,所以是的充要条件,B选项正确;所以是的充要条件,D选项正确;故选:BD.10.BC【分析】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符号,即可判定A;解不等式得到x的取值范围,用列举法表示出整数解的集合即可判定B;由,,,用列举法可判定C;用试根的方式找出满足条件的元素可判断D.【详解】解:对于选项A,当都是正数时,原式当都是负数时,原式当两正一负时,原式当两负一正时,原式故A错误;对于选项B,由,得,所以符合条件的整数解的集合为,故B正确;对于选项C,由,,,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数对有,,,故C正确;对于选项D,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当时,,所以集合A含有四个元素2,1,0,,故D错误.故选:BC.11.BCD【分析】对于A,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对于B,证明即可;对于C,首先有,若要成立,只需即可,只需,这显然成立;对于D,首先有,若要,只需即可,只需,这显然成立.【详解】对于A,令,,则,故A错误.对于B,因为,所以,故B正确.对于C,由于 ,同乘以,得,又,所以,故C正确.对于D,若,则,所以,所以,故D正确.故选:BCD.12.8【分析】根据子集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或或,或,或者,或,或,或,共8个,故答案为:13.【分析】根据集合交集的性质分类讨论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知,若,则,此时,,,舍去;若,则,此时,,,满足题意;若,此时无实数解,综上知,,故答案为:14.1或2【分析】讨论集合B中的元素,根据可得解.【详解】因为,,当时,,此时,,满足题意,当时,,由可得,即.综上,1或2.故答案为:1或2.15.(1)(2)(3)【分析】(1)由交集的定义求解 ;(2)由补集的定义求解 ;(3)由补集和并集的定义求解.【详解】(1),,,则有 ;(2);(3),.16.证明见解析【分析】由,可得,且,证明充分性;令,解不等式组求出m的范围,可证明必要性.【详解】充分性:∵,∴方程的判别式,且,∴方程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必要性:若方程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则有,解得.综上,方程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17.(1);(2);(3)31个.【分析】(1)由,解得,根据从而得集合;(2)分两部分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然后合并即可;.(3)满足条件的集合M是由集合{4},{0,8},{1,7},{2,6},{3,5}中的元素组成,分情况逐一求解即可.【详解】(1)注意到,因此,解得,又∵,,所以(2)阴影部分的面积分两部分,即或,合并为:.(3)满足条件的集合M是由集合{4},{0,8},{1,7},{2,6},{3,5}中的元素组成,它包括以下情况:①由1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有{4},{0,8},{1,7},{2,6},{3,5},共5种;②由2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有{4,0,8},{4,1,7},{4,2,6},{4,3,5},{0,8,1,7},{0,8,2,6},{0,8,3,5},{1,7,2,6},{1,7,3,5},{2,6,3,5},共10种;③由3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有{4,0,8,1,7},{4,0,8,2,6},{4,0,8,3,5},{4,1,7,2,6},{4,1,7,3,5},{4,2,6,3,5},{0,8,1,7,2,6},{0,8,1,7,3,5},{1,7,2,6,3,5},{0,8,2,6,3,5},共10种;④由4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有{4,0,8,1,7,2,6},{4,0,8,1,7,3,5},{4,0,8,2,6,3,5},{4,1,7,2,6,3,5},{0,8,1,7,2,6,3,5},共5种;⑤由5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有{4,0,8,1,7,2,6,3,5},1种.综上可知,满足题设条件的集合M共有31个.18.(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作出比较法,准确化简、运算,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因为,又因为,所以,所以.(2)证明:由,因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即.19.(1)(2)或【分析】(1)可将带入集合中,得到集合的解集,即可求解出答案;(2)可根据题意中三个不同的条件,列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可完成求解.【详解】(1)当时,集合,集合,所以;(2)i.当选择条件①时,集合,当时,,舍;当集合时,即集合,时,,此时要满足,则,解得,结合,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或;ii.当选择条件②时,要满足是的充分条件,则需满足在集合时,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即,解得,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或;iii.当选择条件③时,要使得,使得,那么需满足在集合时,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即,解得,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或;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或.答案第2页,共9页答案第1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