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分数除法检测卷(难题篇)(含解析)-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分数除法检测卷(难题篇)(含解析)-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学校合唱队有36人,比科技组人数的多12人。科技组有( )。
A.72人 B.48人 C.24人 D.130人
2.如果,则a的位置可能在下面直线上的( )处。
A.甲 B.乙 C.丙 D.丁
3.有300个零件,甲队单独做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8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多少天能完成?解答正确的列式是( )。
A.300÷(12+18) B.
C. D.1÷(12+18)
4.45与20的差去除它们的和,结果的是多少?下面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
A.(45-20)÷(45+20)× B.(45+20)÷(45-20)×
C.(45-20)÷(45+20)× D.(45+20)÷(45-20)÷
5.体育老师发现,小华和小丽完成跳绳训练的次数倒数和是,请问小华和小丽完成跳绳训练的次数是( )。
A.1次和5次 B.2次和4次 C.2次和3次 D.5次和6次
6.一项工程,甲队单独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要6天完成,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慢(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一项工作,甲要15天完成,乙要12天完成,两人合作( )天完成。
8.美术组有女生16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有( )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倍。
9.六(1)班男生的与女生的共16人,女生的和男生的共19人,六(1)班一共有( )人。
10.一根竹竿,小明从左端量到4米处做一个记号A,再从右端量到4米处做一个记号B。这时,他发现之间的长度恰好是全长的,这根竹竿长度可能是( )米。
11.已知(a、b、c均不为0),那么a、b、c的大小关系是( )>( )>( )。
12.万达影院的巨幕(IMAX)电影票每张100元,降价后,观众增加了一半,收入增加了,那么电影票降价了( )元。
三、判断题
13.m、n互为倒数,则÷=。( )
14.同一项工程,甲单独做天完成,乙单独做天完成,乙比甲做得快。( )
15.吨花生可以榨油吨,表示1吨花生可榨油多少吨。( )
16.今年衡阳“石鼓牌”酥薄饼生产量是去年的,今年比去年增产了。( )
17.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简便计算,写出必要的过程。

20.解方程。
1.6x+8.3x=49.5
五、解答题
21.学校有两个图书阅览室,阅览一室有2400本儿童读物,比阅览二室的儿童读物多,阅览二室有多少本儿童读物?
22.珠江源景区清理河道,甲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队单独完成得15天。两队合作4天后,剩下的由乙队完成,还需几天?
23.南川“方竹笋”闻名天下。金佛山上有块笋山,甲队单独采12天完成,乙队每天采笋30公顷。如果两队合采,6天完成这块笋山的。这块笋山有多少公顷?
24.货车和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4千米,当货车行至全程的时,客车距离货车24千米。
(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车继续行驶,货车还需多少小时到达乙地?
25.小明最近迷上了一本童话故事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还多30页,第二天读了余下的少10页,第三天读了再余下的,然后他惊喜地发现,还剩40页这本书就能被他读完了,求小明读的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
《第3单元分数除法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A C B C C
1.A
【分析】把科技组的人数设为未知数,合唱队比科技组人数的多12人,等量关系式:科技组的人数×+12人=学校合唱队的人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科技组有人。
所以,科技组有72人。
故答案为:A
2.A
【分析】根据积与因数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结合a在直线上的位置,判断÷a、×a与的关系,进而得解。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详解】A.若a的位置在甲处,0<a<1,÷a>,×a<,所以÷a>×a;
B.若a的位置在乙处,1<a<2,且a靠近1,÷a<,×a>,所以÷a<×a;
C.若a的位置在丙处,1<a<2,且a靠近2,÷a<,×a>,所以÷a<×a;
D.若a的位置在丁处,2<a<3,÷a<,×a>,所以÷a<×a。
故答案为:A
3.C
【分析】工程问题中,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在本题中把总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表示出甲、乙的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就用工作量除以甲、乙工作效率之和即可。
【详解】
=1÷
=1×
=7.2(天)
所以有300个零件,甲队单独做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8天完成。现在两队合做,多少天能完成?解答正确的列式是。
故答案为:C
4.B
【分析】分析题目,先计算45与20的和,再计算45与20的差,再用两数之和除以两数之差,最后用得到的数乘即可解答。
【详解】(45+20)÷(45-20)×
=65÷25×
=×

45与20的差去除它们的和,结果的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是:(45+20)÷(45-20)×。
故答案为:B
5.C
【分析】需要根据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每个选项中两个数的倒数之和,看是否等于。倒数的定义是:若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按照这个思路逐一分析选项,据此解答。
【详解】A.1的倒数是1,5的倒数是,它们的倒数和是1+=≠,所以该选项错误。
B.2的倒数是,4的倒数是,它们的倒数和是+=≠,所以该选项错误。
C.2的倒数是,3的倒数是,它们的倒数和是+=,所以该选项正确。
D.5的倒数是,6的倒数是,它们的倒数和是+=≠,所以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6.C
【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队、乙队的工作效率,再用乙的工作效率减去甲的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效率差,再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详解】1÷8=
1÷6=
(-)÷
=(-)×6
=×6

所以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慢。
故答案为:C
7.
【分析】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合作效率”,甲15天完成工作,所以甲每天完成;乙12天完成工作,所以乙每天完成。两人的合作效率合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即:。根据“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合作效率”,工作总量为1,所以用1除以()计算即可。
【详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天)
两人合作天完成。
8. 1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6×,求出男生的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倍。
【详解】16×=10(人)
16÷(16×)
=16÷10

美术组有女生16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有1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倍。
9.60
【分析】把六(1)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6人,女生人数×+男生人数×=19人,这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男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人数×=16人+19人,则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5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5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即全班人数的(+)是35人,全班人数为35÷(+),据此解答。
【详解】(16+19)÷(+)
=35÷
=35×
=60(人)
所以,六(1)班一共有60人。
【点睛】找出题干中数据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或
【分析】第一种情况是两条线段没有重合部分(如下图),(4+4)米相当竹竿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4+4)除以(1-)即可求出竹竿的长度。
第二种情况是两条线段有重合部分(如下图),(4+4)米相当竹竿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4+4)除以(1+)即可求出竹竿的长度。
【详解】两条线段没有重合部分:
(4+4)÷(1-)
=8÷
=(米)
两条线段有重合部分:
(4+4)÷(1+)
=8÷
=(米)
所以,这根竹竿的长度应是或。
【点睛】本题要先分情况进行分析,每一种情况要找准已知长度对应的分率。
11. a b c
【分析】解答本题可以利用赋值法,令,根据倒数的意义求出a、b、c的值,再比较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异分母分数可以先通分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令
已知(a、b、c均不为0),那么a、b、c的大小关系是a>b>c。
12.20
【分析】把原来的观众人数设为,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现在的观众人数,并把电影票降价的钱数设为未知数,降价后,观众增加了一半,收入增加了,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现在的观众人数×现在的票价=原来的观众人数×原来的票价×(1+),据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详解】解:设原来观众人数为(是大于0的整数)人,现在观众人数为()人,电影票降价了元。
所以,电影票降价了2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方程解决问题,分析题意设出未知数,再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已知m、n互为倒数,则mn=1;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并把mn=1代入式子中,即可求解。
【详解】m、n互为倒数,则mn=1。
÷=×==
所以,m、n互为倒数,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把整个工程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据此分别求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1×5=5
1÷=1×6=6
6>5
所以乙的工作效率比甲的工作效率高,即乙比甲做得快。
故答案为:√
15.√
【分析】除数表示哪种量,式子就是求哪种单一的量。吨表示花生的质量,则表示1吨花生可榨油多少吨。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是用油的质量除以对应的花生的质量,表示1吨花生可榨油多少吨。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把去年的生产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的生产量是();用今年的生产量减去去年的生产量,所得差除以去年的生产量,所得结果用分数表示,比较结果是否等于,据此判断。
【详解】
因此今年比去年增产了,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则男生人数占全班的1-,求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分率,再用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分率÷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分率,即可求出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
÷
=×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326;246;100;0.7
;;;6
【详解】略
19.59.06;53;3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先把除法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
20.x=5;;
【分析】(1)先把方程化简成9.9x=49.5,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9.9求解即可;
(2)先把方程化简成,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即可;
(3)先把方程化简成,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求解即可。
【详解】(1)1.6x+8.3x=49.5
解:9.9x=49.5
9.9x÷9.9=49.5÷9.9
x=5
(2)
解:
(3)
解:
21.2100本
【分析】分析题目,把阅览二室的儿童读物看作单位“1”,则阅览一室的儿童读物是阅览二室的儿童读物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列式计算。
【详解】2400÷(1+)
=2400÷
=2400×
=2100(本)
答:阅览二室有2100本儿童读物。
22.5天
【分析】把清理河道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甲队单独完成需10天,甲队工作效率为:;乙队单独完成需15天,乙队工作效率为:。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甲队工作效率+乙队工作效率,即:(),然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两队合作4天的工作量为:()×4。剩余工作量=总工作量-已完成工作量,即:用单位“1”减去()×4;剩余工作量由乙队完成,所需时间为就是用剩余工作量除以即可。
【详解】把清理河道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5(天)
答:剩下的由乙队完成,还需5天。
23.1080公顷
【分析】把这块笋山的面积设为未知数,甲队的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甲队的工作时间,如果两队合采,6天完成这块笋山的,等量关系式:(甲队的工作效率+乙队的工作效率)×合采的天数=这块笋山的面积×,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这块笋山有公顷。
答:这块笋山有1080公顷。
24.(1)80千米
(2)小时
【分析】(1)把甲乙两地的总距离看作单位“1”,根据,两车同时出发,所用时间相同,用货车行驶的路程所占分率除以货车的速度得到货车所用时间,也是客车所用时间,再根据,用客车所用时间乘客车的速度得到客车行驶的路程所占分率,再用单位“1”减去货车和客车行驶的路程所占分率,得到客车距离货车24千米对应的分率,然后利用部分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得到甲乙两地的总距离;
(2)已经求出甲乙两地相距80千米,货车已经行驶了全程的,那么货车剩余的路程就是。计算出剩余路程后,根据计算出时间即可。
【详解】(1)
1--=
(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80千米。
(2)
(千米)
56÷48=(小时)
答:货车还需小时到达乙地。
【点睛】根据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和分数的运算知识求出部分量所占分率,进而求出单位“1”的量是解题关键。
25.180页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用倒推法,先把第二天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三天读了第二天余下页数的,剩下页数占第二天余下页数的(1-),还剩40页没有读,则第二天余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1-),计算可知,第二天余下了50页;再把第一天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读了第一天余下的少10页,则第二天余下的页数减去10页刚好占第一天余下页数的(1-),第一天余下的页数=(第二天余下的页数-10页)÷(1-),计算可知,第一天余下了60页;最后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还多30页,则第一天余下的页数再加上30页刚好占总页数的(1-),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余下的页数+30页)÷(1-),据此解答。
【详解】
第二天余下的页数:
40÷(1-)
=40÷
=40×
=50(页)
第一天余下的页数:
(50-10)÷(1-)
=40÷
=40×
=60(页)
这本书的总页数:
(60+30)÷(1-)
=90÷
=90×2
=180(页)
答:小明读的这本故事书一共180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倒推法解决分数问题,准确找出单位“1”,用线段图分析题中页数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