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3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3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总议题:青花瓷如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绽放独特魅力?


01
外来文化为青花瓷注入新活力
02
本土文化使青花瓷保持独特性
03
新时代实现青花瓷的交流互鉴
议题一


外来文化为青花瓷注入新活力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青花瓷中的外来血液!
明正德青花仰钟式碗(外壁以缠枝花衬托阿拉伯文,译为“争取安逸,丢掉烦恼”。从元代中期开始,青花瓷器上开始出现阿拉伯文装饰,历经明永乐、宣德、成化、正德等各朝,均有此类传世珍品。
青花瓷中的外来血液!
古代阿拉伯人向来比较重视天文学和数学。他们创立的几何形装饰体系显示出对数学抽象思维的喜好与理解。从青花瓷的造型到装饰,几何形的排列几乎无所不在。在图形方面常见的有八角星系列、变体图形、六角、五角、三角、棱形、圆形、八方、六方、棋盘格、工字等等。
这些装饰纹样与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紧密相连。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因此,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以及兼具装饰和表意用途的宗教文字纹样,成为主要的装饰图案。
蓝色是下波斯和波斯血统民族的皇家颜色,在伊斯兰地区的宗教场所、王宫和丧葬仪式上广泛使用。
西域各民族以及与之交往频繁的中亚、西亚各民族,以白色为“吉色”。

青花瓷主要有蓝、白两色,而这两色并不是汉民族文化崇尚的颜色。
添加标题
议学问题
1.从青花瓷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外来文化元素的影响?
2.这些影响对青花瓷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这对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何启示?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一) 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1.文化复古主义
2.全盘西化论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排斥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康有为
梁启超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胡适
陈序经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反对错误观点
坚持正确方向
文化复古主义
彻底拒斥外来文化。
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衰落。
全盘西化论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会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保持开放的心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中华立场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小试牛刀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用土葬的方式大摆排场,办理长辈丧事。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判断下列属于哪种错误倾向?
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二)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态度: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
2.学习借鉴:
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3.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三个有利于是文化能否借鉴的三个标准】
【知识拓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文化产业: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
注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
生产目的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
资本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
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运营机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
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议题二


本土文化使青花瓷保持独特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请观察这一组青花瓷图片,从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花瓷的中西结合,但仍保有本土特色
元代青花瓷虽然有波斯元素,但依然以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为基础,胎质、釉色保持中国特色;明清时期青花瓷在绘制西方图案时,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将西方元素融入中国文化风格中。
青花瓷出现钢铁侠造型,这种结合是否有必要?
反方:是画蛇添足
正方:是必要之举
青花瓷上出现钢铁侠造型,是文化创新的必要之举,还是画蛇添足的噱头?
正方:是必要之举
吸引年轻一代: 钢铁侠是强大的流行文化符号,能有效吸引对传统青花瓷无感的年轻人关注,是文化“破圈”的必要手段。
文化活化与时代性: 传统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融入当代元素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必要途径。青花瓷纹样本身也历经演变。
促进跨文化对话: 这种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对话,让中国传统文化以更易被全球接受的形象出现,是文化“走出去”的一种策略。
拓展应用场景与市场: 赋予传统工艺新的商业价值和实用场景(如潮玩、时尚单品),是支撑非遗传承的必要经济基础。
表达自由与艺术实验: 艺术家有权利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探索,不必拘泥于传统形式,创新本身就是艺术发展的必要动力。
引发讨论即是价值: 即使有争议,这种结合也成功引发了公众对青花瓷、对文化融合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反方:是画蛇添足
破坏文化内涵与意境: 青花瓷承载着中国独特的审美哲学(如淡雅、含蓄、自然意趣),钢铁侠的科技感、力量感与之格格不入,生硬结合破坏其精神内核。
符号滥用与肤浅化: 这种结合往往流于表面拼贴,缺乏对两种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融合,沦为博眼球的噱头,稀释了青花瓷的文化价值。
存在更优的创新路径: 创新不等于简单嫁接流行符号。可以从传统纹样中提取元素进行现代设计、探索新题材(环保、未来城市等)、或与有文化共通点的元素结合,更能体现深度创新。
误导文化认知: 可能让年轻人或外国受众对青花瓷产生错误印象,认为它只是一种可随意涂抹的装饰载体,忽略其深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商业驱动下的文化妥协: 过度迎合市场流行,可能导致文化创新失去方向,为了“新”而“新”,牺牲了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度。
议学问题
添加标题
1.青花瓷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应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
2.这对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什么启示?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必要性(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①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2.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按照主要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并发展的共同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文理念、核心思想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归纳: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具体结合。
议题三


新时代实现青花瓷的交流互鉴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我是产品设计师
请同学们分组设计一款具有文化交融特色的现代青花瓷文创产品,要求说明设计理念,既要体现青花瓷的传统元素,又要融入外来文化元素。
课堂小结
错误观点
要求
原因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要求
课堂练习
1.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
①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2.在杭州亚运会上,充分体现中国和杭州的特色的“潮涌”会徽,“江南忆”吉祥物、“湖山”奖牌、 “薪火”火炬以及颁奖所用的花束、托盘和领奖台等一系列极具识别度的“亚运设计”,受到中外参赛运动员的一致赞许。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交流互鉴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行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
①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