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雁丘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裴多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仙》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诗歌,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氓》的叙事结构,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艺术效果。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反思婚恋中性别平等的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存诗305篇,也称《诗三百》。汉代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在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多重章叠句(唱)。《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按照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风(160篇):民间乐歌,十五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105篇):宫廷乐歌,大雅是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颂(40篇):宗庙乐歌和舞歌,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按照表现手法 分为——赋、比、兴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铺陈叙述。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托物起兴、先言他物。氓之蚩chī蚩 匪fēi来贸丝 匪我愆qiān期 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 载zài笑载言 尔卜尔筮shì 体无咎jiù言以我贿huì迁 于xū嗟鸠兮 犹可说tuō也 其黄而陨yǔn自我徂cú尔 淇水汤shāng汤 渐jiān车帷裳cháng士也罔wǎng极 靡mǐ室劳矣 夙sù兴夜寐 咥xì其笑矣躬自悼dào矣 隰xí则有泮pàn1.诵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情感。2.结合注解,理解诗歌大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蚩蚩:憨厚的样子 贸:交易匪:通“非” 愆:拖延将:愿,请 秋以为期(宾前)垝垣:残破的墙 咎:不吉利,灾祸涕:眼泪 贿:财物,指嫁妆借代【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礼记·坊记》说过“男女无媒不交。”结婚要合礼有媒。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礼记》: 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 。三书六礼是旧时汉族婚姻习俗礼仪。女子说“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遵从,不仅是《氓》,《诗经》中许多其它诗篇也反映了媒人的重要性,古礼认为女子嫁人,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说“秋以为期”,说明女子冲破了“礼”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定了终身。“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聘书:订亲之文书,在纳吉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礼单之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迎亲之文书,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六礼”:是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三书六礼】“六礼”:是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进行占卜,然后男方将占卜合婚的消息告诉女方。下聘书纳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礼书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结婚吉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新娘。迎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沃若:润泽的样子 于:通“吁”耽:迷恋/沉溺 说:通“脱”摆脱徂:往 汤汤:水流盛大的样子渐:浸湿 爽:差错,过失贰:有二心/不专一 罔极:没有准则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靡:无/没有 夙:早 兴:起来躬:自身 悼:伤心 泮:同“畔”,边/岸 宴:快乐 晏晏:和悦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反:违背 是:指代二人的誓言 静言思之:静下来想想夙兴夜寐:早起很晚睡,形容勤奋辛劳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恳真挚襁褓: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初度:周岁总角/垂髫:幼年儿童孩提:两三岁的儿童龆tiáo龀chèn:7-8岁换齿之时束发/成童:男子15岁志学之年:指15岁豆蔻:女子13-14岁及笄jī:指女子15岁冠/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知非/半百:50岁花甲/耳顺:60岁古稀/悬车之年:70岁耄耋:80-90岁期颐:100岁黄发:长寿老人【年龄称谓】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按照情节可以分成几部分?请分析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2.女主人公对于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的联系。3.诗歌中多次提到“淇水”,具有怎样的作用?4.你认为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分析。5.请分析各个章节使用的艺术手法。情节 章节 内容概括 情感变化123456甜蜜 期待沉痛 怨恨清醒 刚烈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男女相恋、结婚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控告男子用情不专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按照情节可以分成几部分?请分析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叙述了女子与“氓”从初恋爱到婚变再到决裂的婚恋悲剧。恋爱婚变决裂氓:一开始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氓”,是因为双方的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保持着矜持。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体现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意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想法。复关:借居住的地方代指氓,表现女子热恋而隐秘、幸福甜蜜的心理。尔:直呼对方,称呼生活化,更为亲昵,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的婚姻关系已定,感情的距离已拉近。第二人称,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士:古代对男子的通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更冷静、客观,适合反思和总结。2.女主人公对于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的联系。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恋爱时的场景,暗示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婚变时归途中的实境暗示女主心中无尽的悔恨和愤怒。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主清醒时的决绝,看清了男子面目,从悲愤中清醒,走向决绝。①贯穿全诗,体现了情节的发展。淇水见证了女主爱情的变化。②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淇水也揭示了女主的感情轨迹。3.诗歌中多次提到“淇水”,具有怎样的作用?决裂——启示河 —清醒热恋——爱河——喜悦婚变——泪河——悲愤4.你认为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分析。体贴温柔、率真痴情贤惠勤劳、隐忍重情清醒刚烈、坚强自尊作为恋人:作为妻子:成为弃妇:“《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鲍鹏山甜蜜幸福,热情温柔、一片真情辛苦屈辱,坚强决绝、清醒刚烈【女主人公形象】婚前:婚后:“氓之蚩蚩”“信誓旦旦”“二三其德”“至于暴矣”“氓”看似忠厚老实,实则自私冷酷、性情粗暴、用情不专,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负心汉。可以说“氓”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男主人公(氓)形象】婚前:婚后:章节内容概括 表现手法1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2 男女相恋、结婚3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4 控告男子用情不专5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6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陈述、铺排叙述比:比喻、打比方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5.请分析各个章节使用的艺术手法。赋赋比、兴比、兴赋赋、比、兴桑未落: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②比喻男子的钟情③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桑之落: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③比喻爱情的消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斑鸠勿贪食桑葚—-比喻 — 女子勿沉溺于爱情比兴即先言“鸠无食桑葚”以引出女子不要沉迷于男子的爱情。1.“士”之变心说。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年老色衰说 。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3.社会制度说。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全诗按照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按照“恋爱-婚变-决裂”的情节线索叙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主的强烈愿望和抗争精神。1.通过《氓》中女子的遭遇,反思婚恋中性别平等的问题。你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有怎样的爱情婚姻观?2.请以“氓/女主人公,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段文字。3.赏析诗歌——汉·卓文君《白头吟》、舒婷《致橡树》。4.阅读《郑风·风雨》,完成后面的练习。爱情观:爱情观是个体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及其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它包括对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问题的看法。现代爱情观强调恋爱双方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以自由恋爱为基础,以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为己任。它具有自愿互爱、忠贞专一、相容互补和强烈持久等特点。婚姻观:婚姻观是个体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它涉及到对婚姻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婚姻关系的理解。正确的婚姻观应该基于平等、尊重、理解和沟通,强调夫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共同成长和发展。家庭观:家庭观是个体对家庭结构、功能和价值的认知。它反映了个体如何看待家庭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正确的家庭观强调家庭的和谐、稳定和幸福,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爱情观和婚姻观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观念,对于新时代的少年来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新时代少年应当具有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一些要点:一、爱情观1. 尊重与平等 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新时代的少年要明白,爱情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意愿和选择,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例如,在相处过程中,如果一方不喜欢某种活动,另一方不应强迫对方参与,而是要尊重对方的感受。 平等是爱情的重要原则。在爱情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高高在上,另一方低人一等的情况。无论是经济条件、家庭背景还是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差异,都不应成为影响彼此平等地位的因素。比如,在做决定时,双方都应该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共同协商解决问题。2. 责任与担当 爱情不仅仅是浪漫和甜蜜,还包含了责任。当两个人在一起时,要对彼此的情感负责,不能轻易伤害对方。比如,在遇到困难或者矛盾时,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努力解决问题。 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青春期,少年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陷入早恋等情感问题。他们需要明白,早恋可能会对学习和个人成长产生影响,需要谨慎对待。如果真的产生了感情,也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这份感情的责任,而不是只图一时之快。3. 成熟与理智 新时代的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对爱情的理解可能会比较肤浅。他们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熟地看待爱情。不能仅仅因为对方的外貌、一时的感动就轻易陷入爱情,而要从多方面了解对方,包括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等。 要保持理智,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冲动行事。在现代社会,各种爱情故事和影视作品可能会对少年产生影响,但他们要明白,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影视作品中的爱情有很大不同。不能因为看到别人恋爱就盲目追求爱情,或者模仿一些不健康的情感模式。4. 包容与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爱情中要学会包容对方的不足。比如,对方可能有时候比较粗心,或者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爱他/她。包容是一种美德,也是爱情能够长久的重要因素。 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比如,当对方因为家庭问题或者学习压力而情绪低落时,要理解他们的处境,给予支持和安慰,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二、婚姻观1. 婚姻的神圣性 新时代的少年要认识到婚姻是人生中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婚姻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不是儿戏。他们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不能把婚姻当作一种游戏或者一时的冲动行为。 要明白婚姻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婚姻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在婚姻中,夫妻双方要遵守法律规定,履行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相互扶养、相互忠诚等。2. 家庭责任与担当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新时代的少年要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在婚姻中,夫妻双方要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务责任和对子女的抚养责任。比如,要合理安排家庭财务,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有担当精神。在婚姻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经济压力、家庭矛盾等。夫妻双方要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而不是互相抱怨或者逃避责任。3. 相互尊重与支持 婚姻中,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职业选择、兴趣爱好等。比如,如果一方喜欢读书,另一方应该尊重并支持他的兴趣,而不是嘲笑或者阻止。 要相互支持。在对方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当一方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时,另一方要理解他的处境,给予安慰和帮助,共同面对问题。4. 沟通与包容 婚姻生活中,良好的沟通是维持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夫妻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问题,不能把问题憋在心里。比如,每周可以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家庭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包容也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夫妻双方要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不能因为一些小问题就争吵不休。比如,对方可能有时候比较懒惰,不愿意做家务,但不是只要原则性问题,就应该包容和理解,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新时代的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下,逐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xiè 蹀dié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niǎo,鱼尾何簁簁shāi!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洁白犹如山上雪,纯洁就像云间月。听说你已生二心,所以来与你决绝。今日相会饮斗酒,明日沟边两分别。小步徘徊御沟上,沟水东西在流淌。孤寂凄凉又悲伤,我嫁你娶莫哭嚷。只愿诚得一心人,白头到老不相忘。竹竿柔弱有多长,鱼尾摇动多欢畅!男儿本应重情义,为何恃富将我忘?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只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舒婷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喈喈/胶胶:鸡呼伴的叫声夷:指心情从焦虑到平静瘳chōu:病愈晦huì:昏暗,阴暗不明思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廖""喜"来表现思妇刹那间感情的变化。B.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诗既写未见时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更是重点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C.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写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图景。D.诗人的用词写景是讲究的,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写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暗,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