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件 (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件 (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稀有气体
……
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分类,那混合物又是怎么分类的呢?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uSO4溶液、泥浆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属于什么类?
硫酸铜溶液
油水乳浊液
泥水悬浊液
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相同之处: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1、定义:
乳浊液(油水)
悬浊液 (泥水)
溶液 (NaCl溶液)
分散剂
分散质
分散系
Na+和Cl-
小土粒
小油滴



2、组成
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质
分散剂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d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特点
本质区别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3、分类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较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二、胶体及其分类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100nm 的分散系。
1、定义:
液溶胶
2、分类
根据分散剂
种类不同
气溶胶
固溶胶
Fe(OH)3胶体、Al(OH)3胶体、稀豆浆、稀牛奶、淀粉水溶液、墨水、血液等
云、烟、雾
有色玻璃、宝石
二、胶体及其分类
3、Fe(OH)3胶体的制备
原理: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3HCl

步骤:
往沸水中加入5~6滴饱和 FeCl3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现红褐色,停止加热。
二、胶体及其分类
实验注意
①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因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
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②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
③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自来水中含较多的杂质,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聚沉。
④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原
因是长时间加热将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
⑤要边加热边摇动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OH)3胶粒碰撞成
大颗粒形成沉淀。
二、胶体及其分类
溶液和胶体外观特征差不多,均一、较稳定,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来鉴别它们呢?
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Fe(OH)3胶体
稀牛奶
CuSO4溶液
应用: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物理现象,其原理是什么呢?
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因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于1869年发现而得名。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而不是胶粒本身发光。
浊液分散系
粒子直径>100nm
胶体分散系
1nm<粒子直径<100nm
溶液分散系
粒子直径<1nm
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种随处可见。
三、胶体的性质
2.聚沉
资料卡片——胶体的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聚沉。
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① 加酸、碱、盐;
② 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③ 加热或搅拌。
胶体聚沉的应用:明矾净水、卤水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三、胶体的性质
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用丁达尔效应,那如何分离胶体和溶液呢?
已知:
滤纸的直径在100nm左右
半透膜的直径在1nm左右
胶体微粒能够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胶体净化、提纯, 使胶体和溶液分离
鸡蛋膜就是一种半透膜
视频:胶体的提纯方法——渗析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分散质粒子结构 分子、离子 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
特点 均一、透明 多数均一、透明,较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淀粉溶液 泥浆水、石灰乳 油水混合物
<1 nm
1~100 nm
>100 nm
>100 nm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1.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    B.溶液、胶体
C.分散系、溶液     D.酸性氧化物、化合物
C
2.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铁稀溶液慢慢滴入沸腾的自来水中,继续加热煮沸
B.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慢慢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中
D.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D
3.气溶胶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
C.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C
4.有下列分散系:①饱和食盐水 ②食醋 ③雾 ④云 ⑤淀粉溶液 ⑥血液 ⑦泥水 ⑧烟水晶 ⑨有色玻璃 ⑩石灰乳 豆浆 牛奶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
(2)分散系②⑤⑥⑦⑩中分散质能透过滤纸的有________。
(3)上述分散系是气溶胶的有________,固溶胶的有________。
(4)证明淀粉溶液是胶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①②
⑦⑩
③④⑤⑥⑧⑨
②⑤⑥
③④
⑧⑨
丁达尔效应
5.将饱和FeCl3 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_色,
得到的是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褐
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H2SO4电离出的SO42 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