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1.了解孙犁及“荷花淀派”的特色,了解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2.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分析小说人物形象。3.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体会诗情画意的意境美4.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孙犁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荷花淀》《芦花荡》,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体小说”。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的作家群。【荷花淀派】也称“白洋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不但得名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淀:湖泊,荷花淀是湖泊名,是河北省中部的湖泊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淀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以“荷花淀”为题,点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给人以诗情画意的联想。1936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到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中。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奔赴抗日前线,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在此期间,孙犁又听到冀中平原来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便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的故事,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于是,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小说,1945年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1.阅读课文,概述小说的内容水生嫂得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2.课文已空行标明小说有三部分,请你按时间顺序用几个小标题来梳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结局、高潮编席候夫、夫妻夜话、送夫参军商量探夫、未遇返程、归途遇敌助夫杀敌、归途议论、锻炼成长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分角色演绎水生和妻子的对话,分析水生嫂的形象特点。2.结合文本第二、三部分(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深入分析荷花淀妇女群体形象。具体内容 人物形象水生嫂荷花淀妇女群体水生嫂段6: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起来要去端饭。段1:院子里爽朗得很,干净得很。段3: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变成了一大片。段8:他们几个哩?段12: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段13: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段17: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段19: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段21: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段29: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段30:第二天,女人给她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细腻、机敏勤劳能干温柔体贴顾全大局明理识体坚强隐忍荷花淀妇女群体段33:“听说他们还在......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段34:“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段35:“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段36:“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段37:“我本来不想去......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段53:“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段55:.....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段60:“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段41:不久她们又说笑起来了虽性格各异(文静含蓄/稳重谨慎/性急冒失/腼腆忸怩),但都依恋思念丈夫积极乐观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荷花淀妇女群体段77:“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段78:“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得。”段80:“....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段81:“打仗有什么出奇 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段82:“......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段83:“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段84:“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段85:她们学会了射击......来回警戒......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不甘示弱自信 勇敢不甘落后追求进步【总结】这篇小说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这群白洋淀妇女的群体形象。水生嫂等人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她们勤劳善良、勇敢质朴,明大义,识大体。她们深爱丈夫,但在国难当头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经历了荷花淀伏击战后,她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同时对丈夫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投身抗战行列来。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及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不仅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孙犁用散文般的语言写小说,善于营造一种诗一般的意境。文中几处环境描写没有战争的硝烟,只用荷花的清香,给课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试结合具体文段分析其环境描写的效果。第1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第3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用:①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了清新宁静的氛围。②人物: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的形象。③情节:充分展示了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40: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48: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作用:①人物:烘托人物的心情由探夫未遇的失落转为开朗。几个女人探夫未遇,有点失望,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了感染,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②情节: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暗示情况异常,为遇敌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61: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情节:暗示情节,幅威武雄壮的景色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水乡伏击战。②人物: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③主旨:洋溢着歌颂根据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感情。①夫妻情。青年妇女牵挂丈夫,她们可以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探夫;我们的战士在顺手一丢中温柔关爱尽显无余。这就是白洋淀青年男女的淳朴而忠贞的爱情。②亲人情。水生等参军的人眷恋家庭,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情真挚的感情。水深临行前父亲的嘱托,也是浓浓亲情的体现③家国情。为了保卫家乡,打退敌人,男人积极上前线,女人支持丈夫,父亲支持儿子,乡亲支持战士。不管是忠贞的爱情,还是浓郁的亲情,都统一在高尚的爱国情中。思考:请品味文中丰富的“情感美”。荷花淀这么美丽的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这柔美洁白的水乡,凝聚着白洋淀人民的深厚感情,又怎能容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践踏呢?水乡的人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正因为对家乡的热爱,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才毅然决然地送郎上战场,而她们自己也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茁壮成长起来,成为白洋淀的战士,勇敢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小说以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抗日生活为背景,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青年妇女群体形象。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作者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①语言的诗化。日常语言古典化,把诗歌中的炼字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来。②结构的散文化。叙事由全知视角转为限知视角,常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即使情节比较完整,也显得十分单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情节。③淡化人物形象。在诗化小说的文本中,读者很难发现对人物外貌、性格的详细描写,多数是粗线条、简笔画。诗化小说落墨不在人物性格上,而是着墨于人物情感的表现,心灵中刹那间的感悟。④注重营造意境。往往通过一个场景的描写、一段感情的抒发来形成浓郁的诗情画意。角度 传统小说 诗体小说环境 为情节服务,以情节取胜人物 典型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情节 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激荡主题 反应社会现象,凸显人性,表现社会的美丑语言 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符合人物特征,或有作者风格环境意境化,注重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的描写,注重营造意境,具有抒情性。人物虚化,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多为普通人,重视群像特征,少有唯一主角情节淡化,淡化叙事,结构松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主题美化,往往隐去或淡化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语言诗化,或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