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项训练1 “白粉”问题1.(2025 浙江模拟)某同学对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其流程如图所示:(1)此处填写的实验现象是 。(2)该物质的名称为 。(3)滴加的试剂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2.(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2)写出第二步无色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方程式 。(3)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3.(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2)实验中不能用BaCl2 溶液代替 Ba(NO3)2 溶液的理由是 。4.(2024秋 嘉兴校级期中)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证明其成分,做如下实验。(1)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白色沉淀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甲的名称为 。(3)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6.(2024 西湖区校级二模)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则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3)为进一步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同时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试剂 。(选填字母)A.CO2B.Na2SO4C.CuSO4D.FeCl37.(2024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购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8.(2024秋 杭州月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2)写出全部沉淀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9.(2025 婺城区二模)同学们在市场上看到鱼老板将一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科查阅资料得知白色粉末俗称“鱼浮灵”,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中他依据以下思路进行“鱼浮灵”性质和含量的探究:【性质研究】常温下,将“鱼浮灵”投入水中,与水作用迅速生成气体A和溶液B。(1)小科向收集到的一瓶气体A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于是他知道“鱼浮灵”可以使奄奄一息的鱼很快活蹦乱跳的原因是产生的该气体具有 的作用。(2)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 现象。结论: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化学性质。【含量研究】小科又利用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的性质,设计如图装置测定“鱼浮灵”中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请回答(碱石灰能吸收CO2气体,“鱼浮灵”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3)装置B的作用是 (填序号)。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4)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质量增加2.4g,D装置质量增加4.4g。则该样品中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为 。10.(2025 西湖区校级一模)实验课上,科学兴趣小组发现一瓶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白色粉末。小组同学想知道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以下探究。【建立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钠;猜想②:碳酸钠;猜想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探究】取该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溶液A。小组分析:猜想①不正确,证据是 。为了探究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该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完成步骤二并预测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步骤二: 。步骤三: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猜想②成立。【分析与交流】由于碳酸钠的存在对检验氢氧化钠有干扰,所以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再检验氢氧化钠。【拓展应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检验纯碱中氯化钠的存在,需要用到的两种试剂是 。11.(2024秋 金华校级月考)实验课上,小科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猜想与假设]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猜想Ⅲ:白色粉末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 肯定不成立。(2)适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 (填字母序号)。A.CaCl2溶液 B.Ca (OH)2溶液 C.Ba(OH)2溶液(3)操作④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 。12.(2024秋 湖州期中)实验室中有一包由碳酸钠和氧化钙组成的白色粉末,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探究过程,请你按要求帮助其完成探究活动。(1)同学们将部分白色固体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现烧杯外壁有热感,白色固体中能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是 。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并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pH,pH 7(选填“>”“=”或“<”),滤液呈碱性。【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碱性物质?【提出猜想】猜想①:NaOH 猜想②:NaOH和Na2CO3猜想③:NaOH和Ca(OH)2 猜想④:NaOH、Ca(OH)2和Na2CO3【实验探究】(2)甲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 。(3)乙同学进行下列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空白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没有明显变化 滤液不含 。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滤液含有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得出结论】猜想②成立13.(2024秋 路桥区期末)“自爆手雷”是一款网红爆破类玩具,图甲所示。使用时用手捏破“手雷”中的小包液体,产品会慢慢膨胀30秒左右后发出“嘭”的响声。小柯将未爆炸的“手雷”拆解后发现内部是一包无色液体和白色粉末,如图乙所示。液体 白色粉末猜想一 水 生石灰猜想二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猜想三 稀盐酸 碳酸钙(1)【成分猜想】小柯对液体与白色粉末的物质组合做出以上几种猜想(如表所示),从物质颜色角度判断,猜想 是合理的。(2)【成分验证】小柯取小包中的液体与紫色石蕊试剂混合,发现所得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无色液体属于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色粉末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且滴入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3)【继续探秘】小柯查阅资料发现该白色粉末可能是一类有机物,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其组成(每一步均充分反应)。准确称取19.20g白色粉末(假设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管质量增加7.20g,E管质量增加26.40g,依据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装置E的作用是 。白色粉末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NaOH、Cu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其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将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是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15.(2024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NaOH、Cu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其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将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是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16.(2024秋 温岭市期末)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鉴别,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为 。(2)某同学发现溶液A呈红色,推断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请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实验中能表明加入的HNO3已经足量的现象是 。(4)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 。17.(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凄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底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查阅资料】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二氧化碳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在27℃、101kPa时的密度为1.8g L﹣1。【实验探究1】(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b)静置,向 。 证明猜想Ⅱ成立【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铁架台略去),在27℃、101kPa下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X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X溶液220mL。(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3)B中集气瓶盛装的X溶液应为 溶液。(4)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5)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1%)。18.(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1)白色沉淀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原白色粉末A中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3)若流程图中无色滤液E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无色滤液E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专项训练1 “白粉”问题1.(2025 浙江模拟)某同学对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其流程如图所示:(1)此处填写的实验现象是 。(2)该物质的名称为 。(3)滴加的试剂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则(1)处填写的实验现象是蓝色。(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则(2)处物质的名称为氢氧化钠。(3)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3)处滴加的试剂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银离子。故答案为:(1)蓝色;(2)氢氧化钠;(3)银离子。2.(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2)写出第二步无色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方程式 。(3)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解答】解: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因此没有硫酸铜;加硝酸钡得到白色沉淀,且沉淀加稀硝酸全部溶解,说明沉淀是碳酸钡,而不是硫酸钡,因此一定含有碳酸钠,没有硫酸钠;无色溶液加硝酸银及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银产生,因此说明含有氯化钠;不能用氯化钡代替硝酸钡,否则氯化钡引入氯离子会影响对氯化钠的推断。(1)由上述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钠;(2)碳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Ba(NO3)2+Na2CO3=BaCO3↓+2NaNO3;(3)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氯化钡引入氯离子会影响对氯化钠的推断。故答案为:(1)硫酸铜、硫酸钠;(2)Ba(NO3)2+Na2CO3=BaCO3↓+2NaNO3;(3)氯化钡引入氯离子会影响对氯化钠的推断(合理即可)。3.(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2)实验中不能用BaCl2 溶液代替 Ba(NO3)2 溶液的理由是 。【解答】解:白色粉末加入水,得到无色溶液,故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不是硫酸钡沉淀,故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钠,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故一定含有氯化钠;(1)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钠,故填:Na2CO3、NaCl;(2)不能用BaCl2 溶液代替 Ba(NO2)2 溶液,是因为能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填:能引人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4.(2024秋 嘉兴校级期中)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证明其成分,做如下实验。(1)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无色溶液,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的硫酸钡沉淀,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该沉淀是硫酸钡,所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钙,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1)通过分析可知,粉末一定没有有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可能含有氯化钠(NaCl);(2)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的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故答案为:(1)硫酸铜、碳酸钙或CuSO4、CaCO3;氯化钠或NaCl;(2)BaCl2+Na2SO4=BaSO4↓+2NaCl。5.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白色沉淀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甲的名称为 。(3)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与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操作甲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名称为过滤。(3)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过滤;(3)CaCO3、BaCl2、NaOH。6.(2024 西湖区校级二模)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则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3)为进一步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同时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试剂 。(选填字母)A.CO2B.Na2SO4C.CuSO4D.FeCl3【解答】解: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2)取(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碳酸钙难溶于水,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则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成分是:CaCO3。(3)A、C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能一次性鉴别出BaCl2和NaOH,故选项符合题意;B、Na2SO4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Na2SO4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一次性鉴别出BaCl2和NaOH,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uSO4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铜,CuSO4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能一次性鉴别出BaCl2和NaOH,故选项符合题意;D、FeCl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FeCl3不能和氯化钡反应,不能一次性鉴别出BaCl2和NaOH,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C。故答案为:(1)CuSO4;(2)CaCO3;(3)AC。7.(2024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购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解答】(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实验(1)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而题目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中,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碳酸钙;(3)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题给条件这种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钡,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从而我们判断还应该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故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还含有物质的BaCl2和NaOH;故答案为:(1)CuSO4;(2)CaCO3;(3)BaCl2和NaOH。8.(2024秋 杭州月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2)写出全部沉淀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FeCl3、Na2SO4;(2)全部沉淀被溶解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故答案为:(1)Ba(OH)2、Na2CO3;FeCl3、Na2SO4;(2)BaCO3+2HCl=BaCl2+H2O+CO2↑。9.(2025 婺城区二模)同学们在市场上看到鱼老板将一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科查阅资料得知白色粉末俗称“鱼浮灵”,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中他依据以下思路进行“鱼浮灵”性质和含量的探究:【性质研究】常温下,将“鱼浮灵”投入水中,与水作用迅速生成气体A和溶液B。(1)小科向收集到的一瓶气体A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于是他知道“鱼浮灵”可以使奄奄一息的鱼很快活蹦乱跳的原因是产生的该气体具有 的作用。(2)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 现象。结论: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化学性质。【含量研究】小科又利用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的性质,设计如图装置测定“鱼浮灵”中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请回答(碱石灰能吸收CO2气体,“鱼浮灵”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3)装置B的作用是 (填序号)。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4)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质量增加2.4g,D装置质量增加4.4g。则该样品中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为 。【解答】解:(1)小科向收集到的一瓶气体A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产生的该气体是氧气,“鱼浮灵”可以使难存活的鱼很快恢复活力的原因是产生的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2)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测得溶液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而得出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化学性质;(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装置中可以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则装置B的作用是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4)C装置中铜网质量增加2.4g,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 32x 2.4gx=5.1gD装置质量增加4.4g,增加的质量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酸钠质量为y,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y 4.4gy=10.6g则过碳酸钠的质量为5.1g+10.6g=15.7g。故答案为:(1)供给呼吸;(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①;(4)15.7g。10.(2025 西湖区校级一模)实验课上,科学兴趣小组发现一瓶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白色粉末。小组同学想知道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以下探究。【建立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钠;猜想②:碳酸钠;猜想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探究】取该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溶液A。小组分析:猜想①不正确,证据是 。为了探究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该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完成步骤二并预测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步骤二: 。步骤三: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猜想②成立。【分析与交流】由于碳酸钠的存在对检验氢氧化钠有干扰,所以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再检验氢氧化钠。【拓展应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检验纯碱中氯化钠的存在,需要用到的两种试剂是 。【解答】解:【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久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瓶口有白色粉末,说明氢氧化钠已发生变质,所以猜想①不正确。实验探究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因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会与碳酸钠反应,从而将碳酸钠完全除去,排除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不变色现象,则猜想②成立。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氢氧化钠。【拓展应用】检验纯碱中氯化钠的存在,需要用到的两种试剂是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先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除去碳酸钠,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钠。故答案为:【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久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瓶口有白色粉末说明已变质;步骤二: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合理即可);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不变色;【拓展应用】稀硝酸、硝酸银溶液。11.(2024秋 金华校级月考)实验课上,小科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猜想与假设]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猜想Ⅲ:白色粉末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 肯定不成立。(2)适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 (填字母序号)。A.CaCl2溶液 B.Ca (OH)2溶液 C.Ba(OH)2溶液(3)操作④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可能全部变质,可能没有变质,所以猜想Ⅲ:白色粉末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探究](1)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由上述实验可知,加入稀硫酸时产生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Ⅱ肯定不成立;(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避免碱性溶液对物质检验的干扰,所以适宜操作③的X溶液是氯化钙溶液,故选:A;(3)操作④是将沉淀和溶液进行分离,是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或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探究](1)Ⅱ;(2)A;(3)烧杯或漏斗或玻璃棒。12.(2024秋 湖州期中)实验室中有一包由碳酸钠和氧化钙组成的白色粉末,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探究过程,请你按要求帮助其完成探究活动。(1)同学们将部分白色固体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现烧杯外壁有热感,白色固体中能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是 。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并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pH,pH 7(选填“>”“=”或“<”),滤液呈碱性。【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碱性物质?【提出猜想】猜想①:NaOH 猜想②:NaOH和Na2CO3猜想③:NaOH和Ca(OH)2 猜想④:NaOH、Ca(OH)2和Na2CO3【实验探究】(2)甲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 。(3)乙同学进行下列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空白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没有明显变化 滤液不含 。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滤液含有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得出结论】猜想②成立【解答】解:(1)将部分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现烧杯外壁有热感,加水放热,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则白色固体中能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是氧化钙,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并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pH时,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因此溶液pH>7,滤液呈碱性;(2)甲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Ca(OH)2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共存;(3)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没有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滤液中不含氢氧化钙,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实验结论是滤液含有Na2CO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故答案为:(1)氧化钙;>;(2)Ca(OH)2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共存;(3)Ⅰ、Ca(OH)2;Ⅱ、Na2CO3+2HCl=2NaCl+CO2↑+H2O。13.(2024秋 路桥区期末)“自爆手雷”是一款网红爆破类玩具,图甲所示。使用时用手捏破“手雷”中的小包液体,产品会慢慢膨胀30秒左右后发出“嘭”的响声。小柯将未爆炸的“手雷”拆解后发现内部是一包无色液体和白色粉末,如图乙所示。液体 白色粉末猜想一 水 生石灰猜想二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猜想三 稀盐酸 碳酸钙(1)【成分猜想】小柯对液体与白色粉末的物质组合做出以上几种猜想(如表所示),从物质颜色角度判断,猜想 是合理的。(2)【成分验证】小柯取小包中的液体与紫色石蕊试剂混合,发现所得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无色液体属于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色粉末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且滴入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3)【继续探秘】小柯查阅资料发现该白色粉末可能是一类有机物,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其组成(每一步均充分反应)。准确称取19.20g白色粉末(假设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管质量增加7.20g,E管质量增加26.40g,依据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装置E的作用是 。白色粉末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解答】解:(1)小柯将未爆炸的“手雷”拆解后发现内部是一包无色液体和白色粉末,猜想一中,水是无色液体,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猜想二中,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猜想三中,稀盐酸是无色液体,碳酸钙是白色粉末,则从物质颜色角度判断,猜想一、三是合理的;(2)紫色石蕊试剂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则小柯取小包中的液体与紫色石蕊试剂混合,发现所得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无色液体属于碱性溶液;(3)本实验是通过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装置D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水分,则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白色粉末中碳元素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则白色粉末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0g100%=7.2g,白色粉末中氢元素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则白色粉末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0g100%=0.8g,则白色粉末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2g:0.8g=9:1。故答案为:(1)一、三;(2)碱性;(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9:1。14.(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NaOH、Cu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其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将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是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解答】解:(1)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钙难溶于水。将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是CuSO4、CaCO3。故答案为:CuSO4、CaCO3。(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硫酸钠或碳酸钠和硫酸钠,是因为氯化钡能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硫酸钡。(3)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AB段沉淀不溶解,是因为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BC段固体溶解,是因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CD段沉淀不溶解,是因为硫酸钡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含有硫酸钠。BC段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BaCO3+2HCl═BaCl2+H2O+CO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CO3、Na2SO4、NaOH,不能判断是否含有NaCl。故答案为:BaCO3+2HCl═BaCl2+H2O+CO2↑;Na2CO3、Na2SO4、NaOH。15.(2024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NaOH、Cu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其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将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是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碳酸钙为白色沉淀,将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是CuSO4、CaCO3;(2)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AB段固体的质量不变,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继续加入稀盐酸烧杯内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是减小到一定的数值,不再变化,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生成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BC段对应的反应为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BaCO3+2HCl=BaCl2+H2O+CO2↑。故答案为:(1)CuSO4、CaCO3;(3)BaCO3+2HCl=BaCl2+H2O+CO2↑;NaOH、Na2CO3、Na2SO4。16.(2024秋 温岭市期末)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鉴别,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为 。(2)某同学发现溶液A呈红色,推断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请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实验中能表明加入的HNO3已经足量的现象是 。(4)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 。【解答】解:(1)由图可知,操作①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操作①的名称为过滤。(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某同学发现溶液A呈红色,推断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他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3)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实验中能表明加入的HNO3已经足量的现象是继续滴入硝酸,无气泡产生。(4)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NaOH、Na2CO3、NaCl。故答案为:(1)过滤;(2)不正确,因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3)继续滴入硝酸,无气泡产生;(4)NaOH、Na2CO3、NaCl。17.(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凄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底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查阅资料】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二氧化碳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在27℃、101kPa时的密度为1.8g L﹣1。【实验探究1】(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b)静置,向 。 证明猜想Ⅱ成立【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铁架台略去),在27℃、101kPa下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X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X溶液220mL。(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3)B中集气瓶盛装的X溶液应为 溶液。(4)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5)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1%)。【解答】解:(1)(a)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实验结论是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b)实验结论是证明猜想Ⅱ成立,即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样品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则证明猜想Ⅱ成立;(2)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连接好装置后,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则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检查装置气密性;(3)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测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药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则必须保证二氧化碳的准确性,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B中集气瓶盛装的X溶液应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4)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量很少,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大的影响,则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5)220mL=0.22L,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L×1.8g L﹣1=0.396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H2SO4=Na2SO4+CO2↑+H2O106 44x 0.396gx=0.954g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8%。故答案为:(1)(a)过量的氯化钙溶液;(b)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2)检查装置气密性;(3)饱和碳酸氢钠;(4)没有;(5)48%。18.(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1)白色沉淀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原白色粉末A中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3)若流程图中无色滤液E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无色滤液E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B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A中含有的物质是:CaCO3、NaOH、BaCl2;(3)结合分析可知,若流程图中无色滤液E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无色滤液E中的溶质为:NaCl。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CaCO3、NaOH、BaCl2;(3)Na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训练1 “白粉”问题(原卷版).docx 专项训练1 “白粉”问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