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项训练8 氢气制取问题1.(2024秋 浙江期中)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X>YB.相对原子质量:X>YC.两种金属的活动性:Y>XD.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盐的质量:X>Y【解答】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Y,故说法正确;B、X、Y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Y,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Y>X,故说法错误;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Y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X,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故说法正确;D、由于产生氢气的质量X>Y,则说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X>Y,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的金属的质量相同,则生成的盐的质量与硫酸根成正比,则生成的盐的质量X>Y,故说法正确。故选:B。2.(2024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镁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两个烧杯的溶液中都只有一种溶质B.b点时两烧杯内金属均有剩余C.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D.可从右侧曲线判断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解答】解:A、a点时两个烧杯的溶液中都含有一种溶质,即反应生成的硫酸镁、硫酸亚铁,故选项正确B、b点时两烧杯内铁完全反应,镁有剩余,故选项不正确。C、c点时盛有镁的烧杯中的酸恰好完全反应,盛有铁的烧杯中的酸过量,故选项不正确。D、从右侧曲线不能判断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故选项正确。故选:A。3.(2024秋 乐清市期中)向三个盛有相同质量锌粉、铁粉和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用柱状图表示a、b、c、d处的四个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a处锌粉、铁粉和镁粉三种金属均有剩余,与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正确。B、由图像可知,b处锌已完全反应,镁、铁与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氢气的质量mMg=mFe>mZn,故选项图像正确。C、由图像可知,c处锌、铁已完全反应,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Mg>mFe>mZn,故选项图像正确。D、由图像可知,d处三种金属均已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Mg>mFe>mZn,故选项图像错误。故选:D。4.(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B.C. D.【解答】解:A、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若消耗盐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根据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可知消耗相同质量的盐酸,同时消耗金属的质量关系为Fe>Mg>Al,故溶液质量增加关系为Fe>Mg>Al,故选项图像正确。B、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金属的质量为Fe>Mg>Al,故选项图像正确。C、金属活动性为Mg>Al>Fe,则镁的反应速率最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铝的次之,最后是铁;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最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正确。D、金属活动性为Mg>Al>Fe,所以相同时间消耗金属的质量关系为:Mg>Al>Fe,根据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可知消耗相同质量的盐酸,同时消耗金属的质量关系为Fe>Mg>Al,故选项图像错误。故选:D。5.(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粉末,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Fe、Zn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解答】解:A、由图可知,当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乙<甲<丙,Mg、Zn、Fe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Zn、Fe,甲、乙、丙不可能依次是Mg、Zn、Fe,故选项说法错误。B、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时,反应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根据图示可知,由图可知,完全反应所需反应时间的关系为乙<甲<丙,甲、乙、丙的活动顺序是乙>甲>丙,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故选项说法错误。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成正比,消耗硫酸的质量是甲>乙>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2024秋 杭州期中)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酸均有剩余【解答】解:A、最终稀硫酸过量,铁和锌都完全反应,铁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因此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故选项不正确。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故选项不正确。C、不能判断锌和铁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不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结束后酸均有剩余,故选项正确。故选:D。7.(2024秋 杭州期中)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Zn、Fe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解答】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乙<甲<丙,金属活动性强弱是:乙>甲>丙,甲、乙、丙依次不可能是Mg、Zn、Fe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活动性强弱是乙>甲>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稀硫酸足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小,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因此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8.(2024秋 余姚市期中)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X>Y>Z B.M>X>Z>Y C.X>M>Z>Y D.X>M>Y>Z【解答】解: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M、X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Y、Z不能,且完全反应时M消耗的时间短,说明反应速率快,即金属活动性M>X>H>Y、Z。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Y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Z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即金属活动性Y>Ag>Z。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X>Y>Z。故选:A。9.(2024秋 嘉兴校级期中)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解答】解:A、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A不正确;B、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相等,并且与铁充分反应所需要时间最长、与镁反应时间最短,与实验分析相符,故B正确;C、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产出氢气质量相等,但与锌反应的时间最长,不符合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故C不正确;D、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产生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B。10.(2024秋 苍南县期中)向两份装有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直至过量,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C. D.【解答】解:开始阶段,等质量的硫酸与足量的镁、铁反应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后生成的氢气质量镁大于铁,故选:B。11.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A. B.C. D.【解答】解:A、如果稀硫酸足量,镁反应生成氢气最多,锌反应生成氢气最少,该选项正确。B、当铁、锌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时,应该是稀硫酸过量,则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和锌、铁一样多,该选项不正确。C、当三种金属都过量时,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正确。D、锌完全反应,铁和镁有剩余的时候,该选项正确。故选:ACD。12.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与事实相符的是( )A.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B.三种金属的失电子总数量:Mg>Fe>Zn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解答】解:A、最终镁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锌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少,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时,镁、铁、锌的1个原子都是失去2个电子,因此三种金属的失电子总数量:Mg>Fe>Zn,该选项说法正确;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Fe,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生成氢气越多,最终形成溶液质量越小,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3.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它们放出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解答】解: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金属质量,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相等,则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即产生氢气由少到多的顺序是锌、铁、镁、铝。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越短,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铝、锌、铁,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由少到多的顺序是镁、铝、锌、铁。观察图象D符合变化过程。故选:D。14.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23:24:65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答】解:由图象中的数据,1.2g镁会生成0.10g氢气,3.25g锌会生成0.10g氢气,2.3g的钠会生成0.10g的氢气,所以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故正确;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Zn>Na>Mg,故错误;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46:24:65,故错误;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故正确。故选:D。1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 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1:m2=3:7B.m1﹣△M1<m2﹣△M2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解答】解: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M124 2 24﹣2=22Fe+2HCl═FeCl2+H2↑△M256 2 56﹣2=54A、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时,此时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56=3:7,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m1﹣△M1、m2﹣△M2即为金属质量与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的差值,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相等,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m1﹣△M1=m2﹣△M2,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A选项的分析,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稀盐酸有剩余,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为氯化亚铁和HCl,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6.(2024秋 婺城区期末)将质量相等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三份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锌、铁、镁B.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镁、锌、铁C.n点时曲线c表示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仅为硫酸、硫酸锌D.n点时曲线b表示烧杯中存在的物质仅为硫酸、硫酸铁、铁【解答】解:将质量相等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三份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镁最活泼,反应需要时间最短,铁最不活泼,反应需要时间最长,最终镁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大,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小。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镁、铁、锌。n点时曲线c表示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仅为硫酸、硫酸锌。n点时曲线b表示烧杯中存在的物质仅为过量的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故选:C。17.(2022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e,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②m1:m2= ,曲线oac表示的是 (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解答】解: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M124 2 24﹣2=22Fe+2HCl═FeCl2+H2↑△M256 2 56﹣2=54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时,此时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56=3:7;通过分析可知,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镁增加的质量一直大于铁增加的质量,所以则指针变化情况为:先偏向右侧,最后指向中间;②m1:m2=3:7,曲线oac表示的是左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故答案为:①先偏向右侧,最后指向中间;②3:7,左边。18.(2023秋 临平区校级期末)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2)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相等”)。【解答】解:锌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锌粉会先和AgNO3发生反应,后跟Cu(NO3)2发生反应。(1)通过坐标可以看出,a~b间溶液中有三种离子,锌会参与置换反应,溶液中有Zn2+,Ag+未反应完全,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是Zn2+、Ag+、Cu2+,故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2)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不变,但加入的锌的质量m1,m2不相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不相等,而m1<m2,所以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增大。故答案为:(1)有白色沉淀产生;(2)增大。19.(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双吸剂”,他们取五份样品,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稀硫酸(该过程中只考虑氧化铁和铁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其它物质不溶于也不溶于酸)。测得部分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30 30稀硫酸质量/克 30 60 90 120 150产生气体质量/克 0 0.1 0.3 m 0.6(1)食品包装袋内的“双吸剂”主要吸收 。(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m= 。(3)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答】解:(1)食品包装袋内的“双吸剂”主要吸收氧气和水。(2)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第2、3次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g﹣0.1g=0.2g,而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6g,则第4次比第3次多0.2g,所以m=0.3+0.2=0.5。(3)由于第5次硫酸增加30g,而氢气只增加0.1g,说明铁已经完全反应,总共生成0.6g氢气;设30克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 2x 0.6gx=16.8g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100%=56%。答: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56%。专项训练8 氢气制取问题1.(2024秋 浙江期中)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X>YB.相对原子质量:X>YC.两种金属的活动性:Y>XD.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盐的质量:X>Y2.(2024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镁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两个烧杯的溶液中都只有一种溶质B.b点时两烧杯内金属均有剩余C.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D.可从右侧曲线判断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3.(2024秋 乐清市期中)向三个盛有相同质量锌粉、铁粉和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用柱状图表示a、b、c、d处的四个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4.(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B.C. D.5.(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粉末,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Fe、Zn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6.(2024秋 杭州期中)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酸均有剩余7.(2024秋 杭州期中)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Zn、Fe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8.(2024秋 余姚市期中)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X>Y>Z B.M>X>Z>Y C.X>M>Z>Y D.X>M>Y>Z9.(2024秋 嘉兴校级期中)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10.(2024秋 苍南县期中)向两份装有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直至过量,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C. D.11.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A. B.C. D.12.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与事实相符的是( )A.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B.三种金属的失电子总数量:Mg>Fe>Zn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13.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它们放出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4.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23:24:65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 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1:m2=3:7B.m1﹣△M1<m2﹣△M2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16.(2024秋 婺城区期末)将质量相等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三份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锌、铁、镁B.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镁、锌、铁C.n点时曲线c表示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仅为硫酸、硫酸锌D.n点时曲线b表示烧杯中存在的物质仅为硫酸、硫酸铁、铁17.(2022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e,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②m1:m2= ,曲线oac表示的是 (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18.(2023秋 临平区校级期末)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2)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相等”)。19.(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双吸剂”,他们取五份样品,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稀硫酸(该过程中只考虑氧化铁和铁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其它物质不溶于也不溶于酸)。测得部分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30 30稀硫酸质量/克 30 60 90 120 150产生气体质量/克 0 0.1 0.3 m 0.6(1)食品包装袋内的“双吸剂”主要吸收 。(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m= 。(3)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训练8 氢气制取问题(原卷版).docx 专项训练8 氢气制取问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