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12 杠杆的动态平衡——2025-2026学年浙江九年级科学上册易错专项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训练12 杠杆的动态平衡——2025-2026学年浙江九年级科学上册易错专项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项训练12 杠杆的动态平衡
1.(2024秋 平湖市期末)如图是古人利用桔槔从井里汲水的示意图,它的前端A系一水桶,后端B系一配重物,从井中汲水时,先用力F往下拉将水桶放入井水中,当水桶中装水后,再用力往上提水桶,若配重质量为4.8千克,OA=3OB,杆的自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力F的力臂为OA
B.桔槔B处受到力的方向为向上
C.匀速将水桶竖直往下拉的过程中,力F逐渐变小
D.当桶和水总重60牛,往上提水桶时,人需要用力44牛
2.(2024秋 长兴县期末)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减少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保持平衡
3.(2024秋 北仑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桥板AB,A端连在桥墩上可以自由转动,B端搁在漂浮水面的浮箱C上。设浮箱为长方体,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并始终在水面以上,上表面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P(汽车P可以看作一点)从A处缓慢驶向B处,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则深度增加量ΔH(与汽车没有驶上桥面相比)与汽车P离开A端距离x的关系为(  )
A.ΔH B.ΔH
C.ΔH D.ΔH
4.即将放寒假,某同学利用拉杆箱将学校里的物品运回家里。他所用的拉杆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拉杆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拉杆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拉力F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20°,拉力F减小
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拉力F增大
D.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40°,通过调节拉力大小,不能使拉杆箱保持静止
5.(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保持静止,然后向右缓慢转动F至水平方向,这一过程中F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6.(2024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在刚刚落幕的校第76届运动会上,同学们努力拼搏,携手奋进,展现了“致偶像志少年”的校运精神。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运动会期间工作人员运送东西,将长为L质量不计的木棒置在肩上C点,木棒A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他用手压住B端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用手压B端不动,移动木棒,改变CB的长度记为x,则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随x的变化关系图像为(  )
A.B. C. D.
7.(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均质木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BO,O为木料的中点。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乙对木料作用力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8.(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如图为“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甲图中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放在(  )
A.B′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9.(2022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下面四种情形中,若杠杆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且不计甲、乙、丁杠杆的自重,则对所施加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作出的判定正确的是(  )
A.甲:用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力提升重物,所施加的力将先变小后变大
B.乙:杠杆始终静止,F1经顺时针方向到F2过程中将先变小后变大
C.丙:用一个始终竖直向上的力提升重棒,所施加的力将大小不变
D.丁: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提升重物,所施加的力先变小后变大
10.(2022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有一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质量为2.4kg,长度为AB,C为木条上的点,ACAB。现将两台完全相同的台秤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再将此木条支放在两秤上,B端支放在乙秤上。C点支放在甲秤上,此时甲科的示数是0.8kg,如图所示。则欲使乙秤的示数变为0,应将甲秤向右移动的距离是(支放木条的支架重不计)(  )
A.AB B.AB C.AB D.AB
1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力F逐渐变小
B.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
C.拉力F逐渐变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如图是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密度均匀长方体物块,O为重力作用点,用始终垂直于AB边的拉力,使物体匀速绕B点向右转动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下列能正确表示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是(  )
A.B. C. D.
13.(2023秋 德清县期末)如图为“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2OB,G1=10牛,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 牛;
(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OB'=OB),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的悬挂点应该移动至 点处(选填“①”、“②”或“③”)。若不移动,则A端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
14.(2022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如图1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A点悬挂一重为12N的物体M,B点受到电子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F,杠杆水平静止,已知OA=AB=BC,则F为 N。保持杠杆水平静止,将F作用点从B移至C,此过程中F方向保持不变,F的力臂记为l,则F的大小变 ,F与()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将M从A移至B,再重复上述步骤,F与()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 (选填数字序号)。
15.(2023秋 杭州期中)人体中有不少骨构成了杠杆,仰卧起坐时,大体可以看成杠杆,如图,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变大/不变/变小)。重为500N的同学在1min内做了40次仰卧起坐。若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约为全身重力的,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为0.3m,则她在1min内克服上半身重力做功为 J,克服上半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6.(2024秋 鄞州区期中)小汤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买来一些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墙面漆。已知每块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每一桶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
(1)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图甲1位置),F的大小为 N。
(2)若F始终竖直向上,在工人把木板从位置1匀速抬升到位置2的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 (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3)小汤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一桶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汤抬着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汤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
17.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 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 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 F1。专项训练12 杠杆的动态平衡
1.(2024秋 平湖市期末)如图是古人利用桔槔从井里汲水的示意图,它的前端A系一水桶,后端B系一配重物,从井中汲水时,先用力F往下拉将水桶放入井水中,当水桶中装水后,再用力往上提水桶,若配重质量为4.8千克,OA=3OB,杆的自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力F的力臂为OA
B.桔槔B处受到力的方向为向上
C.匀速将水桶竖直往下拉的过程中,力F逐渐变小
D.当桶和水总重60牛,往上提水桶时,人需要用力44牛
【解答】解:
A、OA与F的力的作用线不垂直,不是力臂,故A错误;
B、桔槔B处受到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匀速将水桶竖直往下拉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力F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桶和水总重60牛,往上提水桶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重×OA=(60N﹣F)×OB,解得人需要用力44牛,故D正确。
故选:D。
2.(2024秋 长兴县期末)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减少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保持平衡
【解答】解:
由题知,AO=OC,两边的力不同,说明杠杆的重心不在O点,因为右边受到的力大于左边受到的力,所以杠杆的重心在O点的左侧。
设杠杆的重心在D,一个钩码重为G,如图:
由题意:杠杆原来平衡,则F左AO+G0×OD=F右CO,
2G×AO+G0×OD=3G×CO,
G0×OD=G×CO=G×AO
再各加一个钩码后:
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G×AO+G0×OD=G×AO+G×AO=2G×AO,
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2G×CO=2G×AO,
可见,减小钩码后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杠杆仍平衡。
故选:D。
3.(2024秋 北仑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桥板AB,A端连在桥墩上可以自由转动,B端搁在漂浮水面的浮箱C上。设浮箱为长方体,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并始终在水面以上,上表面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P(汽车P可以看作一点)从A处缓慢驶向B处,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则深度增加量ΔH(与汽车没有驶上桥面相比)与汽车P离开A端距离x的关系为(  )
A.ΔH B.ΔH
C.ΔH D.ΔH
【解答】解:汽车未上桥时,以A为支点,对桥板AB而言(受重力和浮箱的支持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gcosα=F支Lcosα,
所以F支Mg,
此时浮箱受到的压力F=F支Mg﹣﹣﹣﹣﹣﹣﹣﹣﹣﹣﹣①
浮箱受重力、桥板AB的压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浮=GC+F﹣﹣﹣﹣﹣﹣②,
设车上桥后桥面与浮箱上表面的夹角为θ,
桥板AB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以A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gcosθ+mgxcosθ=F支′Lcosθ,
解得:F支′Mg+mg;
则浮箱受到的压力:F′=F支′Mg+mg③
由①②③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得ΔF浮=F′﹣F=mgρgSΔH;
故ΔH。
故选:B。
4.即将放寒假,某同学利用拉杆箱将学校里的物品运回家里。他所用的拉杆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拉杆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拉杆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拉力F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20°,拉力F减小
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拉力F增大
D.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40°,通过调节拉力大小,不能使拉杆箱保持静止
【解答】解:A、由图知,O为支点,反向延长力F的作用线,由O点做F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长为其力臂L,如下图所示:

其它条件不变时,仅伸长拉杆的长度,由图可知,动力臂会变大,在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拉力F减小,故A错误;
B、其它条件不变时,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20°,动力臂会变小,在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增大,故B错误;
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减小,故C错误;
D、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40°,此时拉力方向向下,阻力方向不变,仍然竖直向下,在两个向下的力作用下,无论怎样调节拉力大小,都不能使拉杆箱保持静止,故D正确。
故选:D。
5.(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保持静止,然后向右缓慢转动F至水平方向,这一过程中F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答】解:
轻质杠杆在图中所示位置平衡,所以阻力(重物对杠杆的拉力)及阻力臂大小不变;动力F由图中所示位置转动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由下图可知,动力臂先增大后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L动=GL阻可知,动力先变小后变大。
故选:D。
6.(2024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在刚刚落幕的校第76届运动会上,同学们努力拼搏,携手奋进,展现了“致偶像志少年”的校运精神。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运动会期间工作人员运送东西,将长为L质量不计的木棒置在肩上C点,木棒A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他用手压住B端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用手压B端不动,移动木棒,改变CB的长度记为x,则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随x的变化关系图像为(  )
A.B. C. D.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以B为支点,阻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阻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物体的重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此时肩膀对木棒的支持力F′为动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则有:F′×CB=G×AB,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与肩膀对木棒的支持力F′大小相等,且CB的长度记为x,则:F=F′,因G与AB是定值,由此可知:木棒对肩膀的压力F与x成反比,故D正确。
故选:D。
7.(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均质木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BO,O为木料的中点。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乙对木料作用力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答】解:当乙的作用点向O靠近时,此时作用点记为B′;
以A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F乙×AB′=G×AO;
则:F乙;当乙向O点靠近,AB′减小,G与AO不变,则F乙变大;
故选:B。
8.(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如图为“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甲图中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放在(  )
A.B′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解答】解:保持G1位置不变,即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G2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应该使右边的力臂不变;原来G2的力臂为OB,所以G2应该移动到②点处。
故选:C。
9.(2022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下面四种情形中,若杠杆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且不计甲、乙、丁杠杆的自重,则对所施加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作出的判定正确的是(  )
A.甲:用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力提升重物,所施加的力将先变小后变大
B.乙:杠杆始终静止,F1经顺时针方向到F2过程中将先变小后变大
C.丙:用一个始终竖直向上的力提升重棒,所施加的力将大小不变
D.丁: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提升重物,所施加的力先变小后变大
【解答】解:
A、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小。故动力先变大后变小,故A错误;
B、杠杆始终保持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一开始垂直于杆,动力臂最大,之后动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会一直变大,故B错误;
C、用一个始终竖直向上的力提升重棒,如图所示;

在提升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动力臂也变小;物体的重心在杠杆的中心,则动力臂始终为阻力臂的2倍,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的大小不变,故C正确;
D、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提升重物,此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有一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质量为2.4kg,长度为AB,C为木条上的点,ACAB。现将两台完全相同的台秤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再将此木条支放在两秤上,B端支放在乙秤上。C点支放在甲秤上,此时甲科的示数是0.8kg,如图所示。则欲使乙秤的示数变为0,应将甲秤向右移动的距离是(支放木条的支架重不计)(  )
A.AB B.AB C.AB D.AB
【解答】解:木条的重力:G=mg=2.4kg×10N/kg=24N;
设木条重心在D点,当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时,以B端为支点,
托盘秤甲的示数是0.8kg,则托盘受到的压力:F压=mCg=0.8kg×10N/kg=8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托盘秤对木条C点的支持力为8N,如图所示: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C×CB=G×BD,即:8N×CB=24N×BD,
所以:CB=3BD,
因ACAB,所以CBAB
则BDABAB,
CD=AB﹣AC﹣BD=ABABABAB,
欲使乙秤的示数变为0,需将甲秤移到D点,故向右移动的距离为AB。
故选:C。
1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力F逐渐变小
B.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
C.拉力F逐渐变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答】解:由图可知,动力F的力臂L1始终保持不变,阻力为圆柱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由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时,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又因为FL1=GL2,所以动力F逐渐变小。
故选:A。
12.如图是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密度均匀长方体物块,O为重力作用点,用始终垂直于AB边的拉力,使物体匀速绕B点向右转动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下列能正确表示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是(  )
A.B. C. D.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B为支点,O为重力作用点,阻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所以阻力大小不变;
用始终垂直于AB边的拉力,则动力臂的大小不变;
物体匀速绕B点向右转动到虚线位置的过程,阻力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逐渐变小;物体在虚线位置时,阻力臂为0,所以动力为0,故D正确。
故选:D。
13.(2023秋 德清县期末)如图为“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2OB,G1=10牛,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 牛;
(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OB'=OB),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的悬挂点应该移动至 点处(选填“①”、“②”或“③”)。若不移动,则A端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
【解答】解:
(1)如图甲,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1×OA=G2×OB,
即:10N×0.2m=G2×0.1m,
解得:G2=20N;
(2)保持G1位置不变,即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G2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应该使右边的力臂不变;原来G2的力臂为OB,所以G2应该移动到②点处;
若不移动,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此时杠杆A端下降。
故答案为:(1)20;(2)②,;下降。
14.(2022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如图1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A点悬挂一重为12N的物体M,B点受到电子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F,杠杆水平静止,已知OA=AB=BC,则F为 N。保持杠杆水平静止,将F作用点从B移至C,此过程中F方向保持不变,F的力臂记为l,则F的大小变 ,F与()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将M从A移至B,再重复上述步骤,F与()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 (选填数字序号)。
【解答】解:(1)由图1可知,O为杠杆的支点,B点拉力F的力臂OB=OA+AB=2OA,A点作用力的力臂为OA,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
解得:FGGG12N=6N;
(2)由题意可知,保持杠杆水平静止,将F作用点从B移至C,此过程中F方向保持不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OA,
解得:FⅠ,
由题意可知,此过程中物体M的重力G和力臂OA不变,拉力F的力臂l变大,则拉力F变小;
(3)将M从A移至B,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OB,
解得:FⅡ,
由数学知识可知,Ⅰ、Ⅱ两式中拉力F与的关系图线均为正比例函数,
由图1可知,OB>OA,则Ⅱ式的斜率大于Ⅰ式的斜率,
因此将M从A移至B,F与的关系图线为过原点且斜率比图线①大的图线②。
故答案为:6;小;②。
15.(2023秋 杭州期中)人体中有不少骨构成了杠杆,仰卧起坐时,大体可以看成杠杆,如图,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变大/不变/变小)。重为500N的同学在1min内做了40次仰卧起坐。若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约为全身重力的,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为0.3m,则她在1min内克服上半身重力做功为 J,克服上半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解答】解:(1)仰卧起坐时,大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上半身的重力为阻力;
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由图可知,肌肉拉力的力臂(动力臂)基本不变,而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变小,阻力G和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即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小;
(2)由题意可知,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G500N=300N,
该同学做一次仰卧起坐,克服上半身重力做的功:W=Gh=300N×0.3m=90J,
在1min内做了40次仰卧起坐,则她在这段时间克服上半身重力做的功:W总=nW=40×90J=3600J,
她在这段时间克服上半身重力做功的功率:P60W。
故答案为:变小;3600;60。
16.(2024秋 鄞州区期中)小汤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买来一些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墙面漆。已知每块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每一桶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
(1)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图甲1位置),F的大小为 N。
(2)若F始终竖直向上,在工人把木板从位置1匀速抬升到位置2的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 (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3)小汤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一桶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汤抬着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汤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
【解答】解:(1)(2)木板的重力为G=mg=ρgV=0.7×103kg/m3×10N/kg×1.2m×2m×0.015m=252N,
如图所示:

如图,杠杆在A位置,LOA=2LOC,
根据杠杆平衡可知:FLOA=GLOC,则FG=126N;
杠杆在B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由ΔOC′D∽ΔOA′B得:,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LOA′=GLOC′,则F′G=126N。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故选D。
(3)墙面漆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
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G=F2L2,则F2100N;
故答案为:(1)126;(2)D;(3)100N。
17.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 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 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 F1。
【解答】解:(1)不计摩擦和杆重,图中O为支点,脚沿与杆垂直方向用力F1时,力臂OB最长,OB=1.4m﹣0.4m=1m,
阻力臂为OD,OB>OD,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 OB=G ODcos∠AOD,杠杆为省力杠杆;
(2)当脚竖直向下用力时,如图所示动力臂为OC=OB×cosθ,阻力臂为OA×cosθ:

F2 OB cosθ=G OA cosθ
F2 OB=G OA
F2×1m=50N×0.4m,
F2=20N;
故脚竖直向下用力F2至少为20N,
由图示和力臂的概念可知,脚竖直向下的动力臂小于脚沿与杆垂直方向时的动力臂,而阻力、阻力臂均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脚竖直向下用力时动力更大,即F2>F1。
故答案为:(1)1;省力;(2)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