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新课导入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全书框架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世界 到中国从确立 到发展从发展 到强大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认识和比较各种社会形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2.了解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3.梳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目标导航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2.科学精神: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3.公共参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总议题议题2议题1在“回看走过的路”里鉴往知来,坚定信念在“比较别人的路”里取长补短,与时俱进议题3在“远眺前行的路”里劈波斩浪,勇毅前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议题一在“回看走过的路”里鉴往知来,坚定信念(1)结合图片和所学,说说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哪些社会发展形态 (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3)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议学任务决定决定生产力水平代表:手推磨(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代表:蒸汽磨(生产工具)我自己那点地太少了,只能租地主的地种我没地,只能给地主当佃农。反正日工资是固定的,可以的话我希望他的工作时间是每天26小时全年366天不间断。越多越好~好好干,我会付你工资的!生产关系状况:封建主和农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状况:资本家和工人(资本主义社会)议学提示:(2)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2016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见》2021年一号文件适应社会大生产要求,促进乡村振兴解放农村生产力, 为工业化开辟道路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倒退解放农村生产力,成为改革开放先声1947-1952年,《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1953-56年,《总路线》《农业合作社决议》1958-1980年《关于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80年《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分田到户(分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权分置,各种合作社。大家一起干(合)集体所有制,大家一起干(合)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合)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分)我国土地制度的分分合合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倒退1958-1980年《关于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合)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建国初期人民公社制的较高的生产关系形式同农业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是不相适应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议学提示:(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力决定反作用决定性因素利 用加 工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标志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一、回看走过的路——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3.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对应 社会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决定决定构成对比:五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新旧石器金属工具铁器农耕机器生产自动化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分配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资并完全占有奴隶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强制劳动分配制度: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保障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人的关系: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分配制度: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贷、苛捐杂税,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人的关系: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氏族制度阶级、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等思想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拓展认知】议题二在“比较别人的路”里取长补短,与时俱进结合视频和所学知识分析:(1)同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英、美两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建立的过程却有着很大的不同?(2)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但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这句话的理解。议学任务1.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人民渴望自由的政治基因。2.移民的到来形成了不同的州,拥有了高度自治权。3.殖民的历史造就了美国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原因美国民主共和制形成的原因是历史的选择,是英国特殊国情决定的1.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之间有一种长期的相互利用关系——最主要原因。2.在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议会始终保持着较多的权力。3.英国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4.受启蒙思想影响;英国革命发展的结果。结论: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多样性)。议题二在“比较别人的路”里取长补短,与时俱进(2)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但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这句话的理解。统一性(共性)多样性(个性)提示:①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都要尊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因此,人类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②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多样性),因此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议题二在“比较别人的路”里取长补短,与时俱进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爱国救亡的变法维新运动你认为辛亥革命彻底成功了吗 农民阶级领导失败地主阶级领导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领导失败失败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的我国救国坎坷路——说一说 他们的努力及结果为什么我们国家进行了无数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3)为何我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世界各国历史发展道路统一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2.世界各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历史发展道路有不同表现。(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二、比较别人的路——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议题三在“远眺前行的路”里劈波斩浪,勇毅前行议学提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议学任务(1)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3)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4)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5)是对中华文明5 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6)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三、远眺前行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探索,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科学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现实重要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三、远眺前行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3.正确态度:三、远眺前行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是基本规律。回看走过的路人类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统一性;但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多样性。比较别人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要坚持“四个自信”。远眺前行的路【知识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回看走过的路统一性多样性比较别人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远眺前行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坚定道路自信,不盲目照搬别国制度模式课堂小结易错辨析1.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订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订正: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决定、相互制约。订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相互决定。典题训练1.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以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表明,各国探索现代化的路径并不唯一,人类文明仍在不断演进,历史并未终结。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②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和路径选择③是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④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不是中国式现代化,①说法错误。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是世界各国,②说法错误。典题训练2.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 )①沿袭他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向世界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案③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比较别人的路,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别国发展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沿袭他国发展模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错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向世界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案”的说法错误,②错误。3.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启示我们( )①回看走过的路,在世界大变局中科学把握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②远眺前行的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③比较别人的路,照搬他国发展模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坚定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题训练C【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①说法错误。不能照搬他国发展模式,③说法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