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地理核心素养: 1.了解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区域认知) 4.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人地和谐相处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主要探讨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的布局需要把握哪些原则。本节课属于交通运输产业,与上一章学习的三大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有相似之处,加上目前交通运输业发达,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小,通过川藏铁路线案例能够很好的让同学们认识到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并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进行分析,在对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好的操作性,使其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交通行业接触的较多,已经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和选择有了初步认识;从地理课程标准看,已经明白交通运输是地域联系的一种主要方式;从学习能力看,学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是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形式去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理解,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于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一般原则,可在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推导出来。教学重难点1.能够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自然条件。 2.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学习方法、教具的使用讲授法、问题启发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位北京朋友小李暑假想来呼伦贝尔旅游,他查了三种方案 你们建议他选择哪种方式?为什么? 通过真实情境引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交通运势方式 一、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巩固练习 旨在让学生进行知识会议,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特点,搭建起完整交通知识体系。二、交通运输布局原则 三、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 探究活动一:东山机场和大兴机场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 材料一:2024年海拉尔机场vs北京大兴机场核心数据对比 跑道数量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起降架次(万次)2024年近期设计容量2024近期设计容量海拉尔东山机场1条2800米(4D级,2024年完成抗冻改造)322.83000.6222.65(夏季占65%)北京大兴机场4条(4F级)4941720032.0620032.52材料二:海拉尔机场采用能适应低温的水泥混凝土作为跑道材质,道面加厚到36厘米,增强抗冻融能力。候机楼等建筑通过加厚墙体、使用双层玻璃等措施,实现良好的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散失。而大兴机场地处永定河泛区,为防止内涝,将其设计为“海绵机场”,建设兴旺湖等调蓄设施,增强机场的防洪排涝能力。 【思考】 问题1:为什么这两个机场的标准、规模差异这么大?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问题2:海拉尔客流超设计而大兴客流未达标,反映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问题3:根据材料二,说出海拉尔东山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的设计遵循了什么原则? 教师讲解: ①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②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③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影响因素) 探究活动二:结合视频及图片,分析影响川藏铁路修建的地质、地形、水文、气候条件 教师讲解: 1.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较多。 地形地貌:地势起伏大、多高山峡谷。 3.水文:跨越河流众多、河流流量大;地下水复杂。 4.气候:高寒缺氧、气温变化大。 观看视频:青藏铁路克服冻土。 【小结】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自然因素 探究三:齐海满高铁规划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材料三: 齐海满高铁贯穿东北及内蒙古地区,连接齐齐哈尔、海拉尔与满洲里,将有效打破区域交通壁垒。线路途经多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可促进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推动沿线城市融入东北经济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齐海满高铁沿我国北部边疆延伸,对于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其建成通车后,可大幅提升边境地区的人员物资运输效率,便于国防力量快速调配与部署,增强边境管控能力,保障边疆地区安全稳定,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思考】 问题4:根据材料三,说出齐海满高铁的规划体现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问题5:齐海满高铁为何迟迟不动工? 教师讲解: ④其他:平衡地区发展,巩固国防 问题5: 一、极端地理与气候条件1.高寒冻土区施工难度大2.复杂地形与生态保护要求(因地制宜) 二、经济与运营效益困境1.人口稀疏与客流量不足2.投资回报率低(需求) 技术与协调难题1.高寒技术尚未成熟2.跨区域协调复杂 四、政策与战略优先级冲突1.国家高铁建设重心转移2.国防与民生的权衡 【小结】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社会因素 教师讲解: ⑤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探究四:国道301线施工体现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材料四:国道301线牙克石至海拉尔段公路工程审批核准公告 工程概况: 国道301线牙克石至海拉尔段公路项目,总体呈由东至西走向。主要控制点为:牙克石市、大雁镇、扎罗木得村、哈克镇、海拉尔区。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10.5米。全线采用沥青砼路面。沿线中桥4座,其中:新建2座,完全利用2座;小桥4座,其中:新建3座,完全利用1座;涵洞79道,新建分离立交3处。 【思考】 问题6:以上材料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教师讲解: ⑥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点等的修建尽量少占土地,一般采用绕行或修高架的方式。 【小结】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本内容的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生成小组结果并分享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此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青藏铁路建设者直面冻土难题,以智慧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攻坚克难,展现中国力量,彰显勇毅担当,激励青年砥砺奋进。 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以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满洲里口岸是“一带一路”陆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是中欧班列东线的重要节点。更是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综合思维课堂总结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AI技术生成教师的数字人,一起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点。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成贵高铁起于成都市,途经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昭通市、毕节市,止于贵阳市,全长约632.6公里,总投资约780亿元,为新建客运专线。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成贵铁路修建中,将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将不涉水,如鸭池河大桥。图1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与成贵高铁走向图。据此,完成1~2题。 1.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D.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2.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的原因是( ) A.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 B.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C.利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 D.利于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 (2023·重庆·高一学业考试)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2日,雅(加达)万(隆)高铁首批箱梁在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四号制梁场成功完成浇筑。图2是雅万高铁沿线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落差 B.社会需求 C.河流流向 4.高铁建成前,雅加达和万隆之间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内河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图1 图2 【答案】1.D 2.A 3.B 4.C 设计课堂练习,一是为巩固知识,让学生掌握区域人口、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如何影响交通线路走向、站点疏密。二是培养能力,借分析图表、案例,锻炼学生信息提取、逻辑推理能力,助其将理论用于实际,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升华 从“路改桥”的生态智慧,到高铁网络的“中国速度”,交通不仅是经济的血脉,更是文明的纽带。呼伦贝尔的草原公路也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这就是我们的——学生齐答:“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担当!”板书设计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三、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