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3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提升培优)第3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2024)第3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一个复式统计表比几个单式统计表( )。
A.更简洁 B.更烦杂 C.更混乱
2.在校“三好学生”投票中,统计时用画“正”字记录,圆圆得25票,她得了( )个“正”字。
A.3 B.5 C.6
3.调查同学们喜欢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三(1)班里要办一个图书角,应该多买( )。
种类 故事书 科技书 漫画书 连环画
人数 正正 正正正 正正一 正
A.故事书 B.科技书 C.漫画书 D.连环画
4.四(1)班女生做仰卧起坐,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21~39个为合格,21个以下为不合格。四(1)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如下:
等第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人数 8 12 3
贝贝的成绩在四(1)班女生中排名第10名。她可能做了( )个。
A.10 B.14 C.35 D.41
5.要反映近10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数量的变化情况,选用( )合适。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统计表
6.陈老师想了解本班同学整体视力情况,他需要收集信息的对象是( )。
A.本班男生 B.本班女生 C.本班所有学生 D.本年级所有学生
7.贵州某校开展了主题为“青春‘碳’路,‘绿’动未来”的文明出行活动。以下( )项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校学生践行“绿色出行”的情况。
A.全校学生上(放)学出行方式的调查 B.全校学生到校时间调查 C.全校各年级学生人数调查
8.下面是小力调查三(1)班30位同学双休读书时长的统计表。
读书时长 20分钟内 20-40分钟 41-60分钟 1小时以上
人数 3 6 16 5
小美爱读书,她的读书时长在这些同学中排第6位,她的读书时长不可能是( )。
A.40分钟 B.50分钟 C.55分钟 D.60分钟
9.二年级一班竞选“好习惯标兵”,结果如图,王强得了( )票。
A.7票 B.17票 C.3票 D.18票
10.下表是学校门口十分钟内所通过各种车辆的情况。那么这十分钟内通过数量最多的车辆是( )。
车的种类 货车 小汽车 公交车
辆数 正正正
A.货车 B.小汽车 C.公交车
11.小林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自行车在街道上的辆数:20分钟统计得“正正正正一”票,结果自行车是( )。
A.21辆 B.20辆 C.15辆
12.乐乐调查了3个同学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结果如下(一个“√”表示1本):
王兰 √√√√√√√
李君 √√√√√√√√√√
吴瑞 √√√√√√√√√√√√
哪个同学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本数最多?( )
A.王兰 B.李君 C.吴瑞
13.超市销售饮料情况如下表,超市应多进( )饮料。
饮料 可乐 酸奶 矿泉水
数量(瓶) 5 10 20
A.可乐 B.酸奶 C.矿泉水
14.下面是二(2)班学生的视力调查情况。根据统计结果解决下面的问题。(填序号)
视力情况 好 中等 差
人数 7 28 5
(1)这个班一共有( )人。
A.40 B.50 C.47
(2)根据表格可以知道( )。
A.这个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很好 B.视力中等的人数最多 C.视力好的人数最少
(3)这个班的学生应该( )。
A.看书的时间再多一点 B.多看电视上的新闻,拓宽视野 C.按时做眼保健操
1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了寻找发射的适当时间,气象专家们查阅和分析了大量数据,其中最关键的数据是( )。
A.2021年1~5月份的天气过程数据
B.40年来6月份的天气过程数据
C.2021年6月1日的天气过程数据
16.李老师要对全班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你觉得选用( )统计最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17.用“正”字统计四月份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 )天。
A.1 B.3 C.5
18.可可参加跳绳比赛,她的成绩在女生中排第12名,她的等第是( )。
等第 合计 优秀 良好 合格
人数 23 11 3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19.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校服款式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 )。
A.进行全校调查,获取数据 B.高年级学生决定 C.询问别的学校
20.关于三年级一班学生上学用时情况,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三年级一班学生上学用时情况统计表
时间/分 20以下 20~40 40以上
人数 6 15 9
A.大多数学生用时少于20分钟 B.大多数学生用时超过20分钟
C.大多数学生用时超过40分钟 D.无法判断
21.心心幼儿园新进了一批玩具。
玩具
个数(个) 8 12 6 10
心心幼儿园新进的玩具一共有( )个。
A.20 B.36 C.18
22.阳光小学准备为合唱队队员订购服装,服装分小号、中号和大号。身高120~129厘米需要订购小号,130~139厘米需要订购中号,140~149厘米需要订购大号。队员身高情况如下:
身高段/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人数 3 12 5
把合唱队所有队员从矮到高排成一队,兰兰排在第5个,小明排在第16个。他们两人订购服装的情况是( )。
A.兰兰订购小号、小明订购中号 B.兰兰订购中号、小明订购大号
C.兰兰订购小号、小明订购大号 D.兰兰订购中号、小明订购中号
23.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24.统计四月份天气时,一个“正”表示( )天。
A.1 B.5 C.4
25.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
项目 跳绳 赛跑 乒乓球 铅球
人数(人) 正正 正正正 正正正 正正
喜欢赛跑的有( )人。
A.10 B.3 C.15
26.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27.安安想知道花都区2020年5月份整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她要搜集的数据是( )。
A.2020年各个季度平均气温 B.2020年各月平均气温
C.2020年5月每天的平均气温 D.2020年5月1日的各个时刻的气温
28.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如下面(单位:分),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有( )场。
A.20 B.21 C.22 D.24
29.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考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 )。
A.抽取前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B.抽取后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 D.抽取各班学号为3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
30.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
C.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方式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31.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思考时间多一些,多( )分钟。
看书 思考 做题 锻炼
甲 50 30 40 20
乙 50 20 50 15
A.甲;10 B.乙;10 C.甲;20
32.明明调查50个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水果情况,如表,有一部分不小心被擦掉了,最喜欢吃草莓的有( )人。
苹果 草莓 香蕉 梨子
人数 16 10 4
A.20 B.16 C.14
33.李明同学想帮助学校解决午饭浪费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 )。
A.调查同学们吃午餐的地点 B.调查同学们喜欢吃的食物种类
C.调查同学们吃午餐用的时间 D.调查同学们排队领午餐的时间
34.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4个班植树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1)(2)两小题)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植树量/棵 7 5 9 8
(1)植树最少的班级比植树最多的少( )棵。
A.5 B.4 C.3 D.2
(2)三(3)班的植树量占三年级总数的( )。
A. B. C. D.
35.下表是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其中4人成绩达到优秀,优秀的标准是( )。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1 42 5 39 9 19 13 23
2 24 6 33 10 28 14 49
3 32 7 35 11 36 15 25
4 16 8 46 12 40 16 34
A.40个或40个以上 B.38个或38个以上
C.35个以上 D.30个以上
36.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老师的经验来判断 B.调查,获取数据 C.询问别的学校
37.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仰卧起坐达标测试规定,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做21至39个为及格,做21个以下为不及格。你们小组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如表,如果你的成绩排名第7,你可能做了( )个。
等级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9 14 3
A.27 B.38 C.39 D.43
38.二年级的同学周末要去参加研学活动,李老师想通过调查来确定周末的研学地点,她用( )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是最好的。
A.从二年级每个班抽10名同学进行调查。
B.从二年级的舞蹈队中选一些女同学进行调查。
C.选二(1)班的男同学进行调查。
39.小冬统计了本班男生的身高,从矮到高排,小冬排在第19个,他的身高可能是( )厘米。
身高/厘米 120~130 131~140 141~150
人数 9 11 7
A.129 B.135 C.141 D.149
40.四杯蜂蜜水的配比情况如表,最甜的一杯是( )。
第一杯 第二杯 第三杯 第四杯
蜂蜜/mL 12 11 10 14
水 60 44 60 70
A.第一杯 B.第二杯 C.第三杯 D.第四杯
41.下面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班里要办一个图书角,应该多买( )。
种类 故事书 科技书 漫画书 连环画
人数 正正 正正正 正正一 正正丅
A.故事书 B.科技书 C.漫画书 D.连环画
42.小明调查了二(2)班男同学喜欢足球、篮球、排球的情况,结果如下(一个“√”表示1人):
排球 √√√√√√√
足球 √√√√√√√√√√
篮球 √√√√√√√√
喜欢哪种球类的人数最多?( )
A.排球 B.足球 C.篮球
43.同学们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调查看书的地点 B.调查学生喜欢看什么书 C.调查看书的时间
44.下表是笑笑所在班学生的体重情况。(单位:千克)
38 29 36 37 32 55 40 41 32
30 39 42 34 40 43 41 46 38
33 34 41 31 46 45 34 39 37
结合上面的统计表,下列选项中体重段人数最多的是( )。
A.31—35 B.36—40 C.41—45 D.46—50
45.阅读下面的统计表,完成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A.表格 B.长条状 C.条形 D.方块
(2)这应该统计的是( )。
A.两个产品的价钱 B.两个产品的质量 C.两产品卖的数量 D.两个产品
(3)( )产品卖的比较好。
A.A B.B
(4)下面是超市的进货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多进一些A,B产品少进 B.只进B产品
C.多进一些A,B产品不进 D.只进A产品
46.某班班长投票人数统计图。
张力 赵伟 李冰结 古丽
票数 2 15 13 5
(1)已知每个同学只能给上面4个人当中的一个投票,那么这个班一共( )人。
A.35 B.31 C.39 D.30
(2)你认为( )当班长的概率最高。
A.张力 B.赵伟 C.李冰结 D.古丽
(3)最小的票数差距是( )。【票数差距是指两个人的票数相减的结果】
A.13 B.2 C.12 D.1
(4)如果这个时候3个老师也来投票,你认为结果( )改变。
A.会 B.不会
47.读下面的表格,其中,m3表示水用的多少的单位。
小明家 小芳家 小李家
1月用水量(m3) 94 50 64
(1)你认为这个表格统计的是什么?( )
A.小明、小芳、小李家的m3 B.小明、小芳、小李家的用水量
C.小明、小芳、小李家的用水m3 D.小明、小芳、小李家1月的用水量
(2)如果40是我们的正常用水量,也就是不浪费,那么你认为小明他们家用水( )。
A.太浪费了 B.非常节约 C.正好,不多不少 D.节约用水的有点过头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分析】复式统计表是将有联系的几个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表,例如下面的是两个单式统计表:
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相比两个单式统计表来说,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解析】由分析可得:复式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故答案为:A
2.B
【分析】“正”字记录法是统计中最常用的一中方法,一个“正”有5画,代表5票。圆圆的总票数除以5求出商即为她所得“正”字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
25÷5=5(个)
故答案为:B
3.B
【分析】一笔表示一人,一个“正”字表示5个人,通过数一数笔画数确定喜欢各种图书的人数,哪种图书喜欢的人数多,就应该多买哪种图书。
【解析】通过统计可知:喜欢故事书的有10人,喜欢科技书的有15人,喜欢漫画书的有11人,喜欢连环画的有7人。
因为15>11>10>7,所以喜欢科技书的人数最多,应该多买一些科技书。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优秀的有8人,合格的有12人,不合格的有3人,小芳排名第10,说明小芳的成绩不是优秀的,8+12=20(人),由此可知小芳的成绩是合格的,并且在合格的成绩中比较靠前,也就是仰卧起坐的成绩是在21~39个,并且比较靠近39个。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A.10<21,是不合格,不可能是10个;
B.14<21,是不合格的,不可能是14个;
C.21<35<39,是合格的,并且比较靠近39个,可能是35个;
D.41>40个,是优秀的,不可能是41个。
故答案为:C
5.B
【分析】统计表是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是对统计指标加以合理叙述的形式,它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单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对比分析;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解析】要反映近10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数量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合适。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题意,要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故必须全面调查。逐项分析。
【解析】A.按性别收集,不是全面调查;
B.按性别收集,不是全面调查;
C.是全面调查;
D.范围太广,只需调查本班即可。
陈老师想了解本班同学整体视力情况,他需要收集信息的对象是本班所有学生。
故答案为:C
7.A
【分析】根据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绿色出行”指的是乘坐公交车、地铁、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由此即可解答。
【解析】A.全校学生上(放)学出行方式的调查,涉及出行方式,正确;
B.全校学生到校时间调查,不涉及出行方式,错误;
C.全校各年级学生人数调查,不涉及出行方式,错误。
故答案为:A
8.A
【分析】根据题意,时长越长排名越靠前,1小时以上的有5人,41-60分钟的有16人,小美排第6位,则小美的读书时长在41-60分钟,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A.40分钟<41分钟,不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B.41分钟<50分钟<60分钟,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C.41分钟<55分钟<60分钟,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D.60分钟正好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她的读书时长不可能是40分钟。
故答案为:A
9.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王强得了多少票,数一数统计结果即可。(正字一个笔划是1票)
【解析】正字一个笔划是1票,所以王强得了18票。
故答案为:D
10.C
【分析】根据题意,依次数出每种车通过的数量再比较大小即可,“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辆。比较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
【解析】货车通过了9辆;
小汽车通过了12辆;
公交车通过了15辆;
15>12>9
则这十分钟内通过数量最多的车辆是公交车。
故答案为:C
11.A
【分析】“正”字一笔表示一辆自行车,一个“正”字表示5辆自行车,“正”字一笔表示一辆自行车;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有4个“正”字:4×5=20
20+1=21(辆)
自行车有21辆。
故答案为:A
12.C
【分析】先根据调查结果,分别数一数每位同学阅读课外书的本数各是多少,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决。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每人阅读课外书的本数如下:王兰:7本;李君:10本;吴瑞:12本;
12>10>7
即,吴瑞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本数最多。
故答案为:C
13.C
【分析】比较三种饮料的销售量大小,超市应多进销售量最多的那种饮料。
【解析】20>10>5
矿泉水的销售量最大,超市应多进矿泉水。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表获取信息,以及根据统计表解答问题的能力。
14.(1)A
(2)B
(3)C
【分析】(1)把三种视力情况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和,即可解决。
(2)比较一下三种视力情况的人数的大小关系,即可解决。
(3)多数人视力属于中等,应减少看书的时间,减少看电视,按时做眼保健操。
【解析】(1)7+28+5
=35+5
=40(人)
即,这个班一共有40人。
故答案为:A
(2)28>7>5
故,根据表格可以知道:视力中等的人数最多,视力差的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B
(3)这个班的学生应该按时做眼保健操。
故答案为:C
15.B
【分析】根据题意,为了寻找发射气象窗口,气象专家们查阅和分析了大量数据,说明这大量的天气信息不是一年或几个月的天气信息,而是长久的天气变化数据,据此解答。
【解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了寻找发射的适当时间,气象专家们查阅和分析了大量数据,其中最关键的数据是40年来6月的天气过程数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数据在科研方面的应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6.D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统计表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解析】李老师要对全班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因为人数较多,且只需要看成绩的多少,我觉得选用统计表统计最合适。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表的关键。
17.C
【分析】在统计时,一个“正”表示数量5,一笔表示数量1;据此解决。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用“正”字统计四月份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5天。
故答案为:C
18.B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总人数减去良好和合格的人数,求出优秀的人数,再判断第12名在哪个等第即可。
【解析】23-11-3
=12-3
=9(人)
可可在女生中排第12名,她的等第是良好。
故答案为:B
19.A
【分析】根据题意,调查对象是全校的学生,范围较大,人数较多,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校服款式情况,可以进行全校调查统计,根据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因为全校学生人数较多,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校服款式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进行全校调查,获取数据;高年级学生决定只代表部分学生的意见,询问别的学校不能代表本学校学生的意见。
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校服款式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进行全校调查,获取数据。
故答案为:A
20.B
【分析】结合题意,对图表中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解析】由题知,对图表分析得: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上学用时在20分钟以下的有6人,上学用时在20~40分钟的学生有15人,上学用时在40分钟以上的学生有9人。
A.用时少于20分钟的学生只有6人,不能说大多数,排除。
B.用时超过20分钟的学生有15+9=24(人),占大多数,选项正确。
C.用时超过40分钟的学生有9人,不能说大多数,排除。
D.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分析判断,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图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是关键。
21.B
【分析】要想求出总共有多少个玩具,需要将表格中每种类型的玩具进行汇总求和。也是对数据的一种处理。
【解析】根据题意,玩具熊有8个,美羊羊玩具有12个,小黄鸭有6个,布偶娃娃有10个,将它们逐一相加求和为:8+12+6+10=36(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过程并不难。
22.B
【分析】已知120~129厘米有3人,130~139厘米有12人,兰兰排在第5个,所以兰兰一定在130~139厘米;120~139厘米有(3+12)人,小明排在第16个,所以小明一定在140~149厘米之间。据此解答。
【解析】3+12=15(人)
3+12+5=20(人)
3<5<15
兰兰一定在130~139厘米,应订购中号;
15<16<20
小明一定在140~149厘米,应订购大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C
【分析】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统计该校所有的学生工作量会比较大,不适合采用普查,也不适合调查某一类的个体,可以随机选择该校的一个班级,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各种爱好的都有,对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运动量统计,据此解答。
【解析】A.属于整体的某一类个体,不合适;
B.书法小组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
C.调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比较适合;
故答案为:C
【点评】选择的调查对象不能局限为爱好某一类运动的学生。
24.B
【分析】统计调查时,经常要记录数据,因为汉字“正”,每一个笔画都是横平竖直的,且恰好有5画,用来表示数字5,十分形象。故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统计四月份天气时,一个“正”表示5天。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要熟练掌握。
25.C
【分析】1个“正”代表5人,喜欢赛跑的有3个“正”,则喜欢赛跑的有(3×5)人。
【解析】3×5=15(人)
喜欢赛跑的有15人。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个“正”代表5人。
26.D
【分析】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统计该校所有的学生工作量会比较大,不适合采用普查,也不适合调查某一类的个体,可以随机选择该校的一个班级,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各种爱好的都有,对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运动量统计,据此解答。
【解析】A.属于整体的某一类个体,不合适;
B.书法小组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
C.田径队的成员活动量比较大,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
D.调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比较适合;
故答案为:D
【点评】选择的调查对象不能局限为爱好某一类运动的学生。
27.C
【分析】根据题意安安想知道花都区2020年5月份整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因此他要做的就是把5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都要搜集出来。
【解析】安安想知道花都区2020年5月份整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她要搜集的数据是2020年5月每天的平均气温。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据整理前必需要做好数据的收集。
28.B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情况,数出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场次即可。
【解析】根据记录表可知: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有21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根据所给信息准确数出数据。
29.D
【分析】要使得抽取的样本较为合理,就要随机抽取,不能按排名抽取,也不能按照班级抽取,每个班都要抽到才合理。
【解析】A.抽取的学生成绩都是比较好,不合理;
B.抽取的学生成绩相对都比较差,不合理;
C.不能代表其它班的情况,不合理;
D.随机抽取的个体,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抽样的定义,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30.B
【分析】A.一批灯管很多,检测使用寿命,采用普查费时、费力不合算;
B.一个城市每天的人口流量很大,采用抽查方式合适,采用普查费时、费力。
C.居民日平均用水量,抽查一部分个体即可;
D.飞机上乘客的安检,为保证每个人的安全,应全部接受安全检查。
【解析】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B.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是正确的;
C.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应采用抽样调查;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应采用普查;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方式。
31.A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知,甲思考时间为30分钟,乙思考时间为20分钟,甲思考时间较多。相减即可得出多多少分钟。
【解析】30-20=10(分钟)
甲思考时间多一些,多10分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图表获取信息。
32.A
【分析】先计算出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梨子的总人数,再用调查的总人数减去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梨子的总人数,可以计算出最喜欢吃草莓的有多少人。
【解析】16+10+4=30(人)
50-30=20(人)
所以最喜欢吃草莓的有20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3.B
【分析】统计的是解决午饭浪费的问题,午饭浪费一般多是因为学生对某种食物不爱吃或者午饭打的太多吃不完有关,所以收集的应该是跟食物种类和学生午饭饭量有关联的信息,据此解答。
【解析】A.同学们吃午餐的地点跟午餐浪费无关;
B.同学们喜欢吃的食物种类,跟需要收集信息相关;
C.同学们吃午餐用的时间跟午餐浪费无关;
D.同学们排队领午餐的时间跟午餐浪费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熟练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4.(1)B
(2)A
【分析】观察统计表,读出数据即可完成题目:
(1)由统计表可以发现,植树最少的班级是(2)班,植树最多的班级是(3)班,用减法可以计算出植树最少的班级比植树最多的班级少的数量。
(2)由统计表可以知道三(3)班的植树量,也可以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求出三年级植树总数,求三(3)班的植树量占三年级植树总数的多少,则三(3)班的植树量作分子,三年级植树总数作分母。
【解析】(1)9-5=4(棵)
故答案为:B
(2)三年级植树总数:
7+5+9+8
=12+9+8
=21+8
=29(棵)
三(3)班植树量占三年级总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统计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35.A
【分析】4人成绩达到优秀,所以优秀的标准是大于等于第4名的成绩为优秀,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统计表中第4名的成绩为40个,所以优秀的标准是40个或40个以上为优秀。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36.B
【分析】根据题意,调查对象是全校的学生,范围较大,人数较多,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情况,可以进行调查统计,根据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因为全校学生人数较多,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调查,获取数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际应用的能力,统计之前要进行调查,获取数据。
37.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小组内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优秀的有9人,排名第7可能做了43个。据此解答。
【解析】因为成绩优秀的有9人,排名第7,做的数量大于40个,所以可能做了43个。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8.A
【分析】根据题意,二年级的同学周末要去参加研学活动,李老师想通过调查来确定周末的研学地点,应该对二年级的同学参加周末研学活动想去的地点的意愿进行随机调查,那么抽样就应该随机,不能用特定的群体。
【解析】A.从二年级每个班抽10名同学进行调查,符合抽样的随机性,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同学参加周末的研学活动想去的地点的意愿。
B.从二年级的舞蹈队中选一些女同学进行调查,她们不能代表全体二年级同学的意愿,不符合题意。
C.选二(1)班的男同学进行调查,他们不能代表全体二年级同学的意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9.B
【分析】身高在120~130厘米的有9人,9<19;身高在120~130厘米和131~140厘米的共有9+11=20(人),19<20;则小冬的身高在131~140厘米之间;据此解答。
【解析】A.129<131,不符合题意;
B.131<135<140,符合题意;
C.141>140,不符合题意;
D.149>14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小冬的身高范围,再进一步解答。
40.B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据此分别求出四杯蜂蜜水中,蜂蜜占蜂蜜水的百分之几,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第1杯:
第2杯:
第3杯:
第4杯:
所以最甜的一杯是第二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41.B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正”统计出数据,再比较大小,选取比较多的课外书即可。
【解析】10<11<12<15
即,故事书的本数漫画书连环画科技书
所以班里要办一个图书角,应该多买科技书。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42.B
【分析】数清表格中三种球类对应的“√”个数,再将个数比较即可。
【解析】喜欢排球的人数有7人,喜欢足球的人数有10人,喜欢篮球的人数有8人;
7<8<10,所以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B
43.B
【分析】学校图书室要买什么书,应该根据学生都喜欢看什么书来决定的,据此解答。
【解析】同学们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学校应该了解学生们都喜欢看什么书,根据学生喜欢看什么书来决定,因此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调查学生喜欢看什么书。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收集数据的关键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即可。
44.B
【分析】分别统计出选项中体重段人数即可解答。
【解析】A.31—35有7人;
B.36—40有9人;
C.41—45有6人;
D.46—50有2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45.(1)D
(2)C
(3)A
(4)A
【解析】(1)略
(2)略
(3)略
(4)略
46.(1)A
(2)B
(3)B
(4)A
【解析】(1)略
(2)略
(3)略
(4)略
47.(1)D
(2)A
【解析】(1)略
(2)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