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江六中2025-2026年学年(上)高2027届入学考试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 100分第I卷选择题(满分48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17世纪威尼斯的羊绒年产量从29000卷下降到了2000卷;在佛罗伦萨,17世纪前50年间,羊绒的产量也从20000卷减少到5000卷;在热那亚港,货物成交量由每年900万吨减少到300万吨,而且,因为城市里丝绸业遭受重创,整个意大利的海运业都面临类似的情况。以上意大利相关经济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B.航运业遭受重创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价格革命的影响2.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邦联债务高达数千万美元。国会没有实质性的征税权,所以其财政依赖于各州的分摊。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州都愿意按条约规定分摊费用,有的州则干脆赖账。这说明当时美国()A.中央政府权威尚未构建 B.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C.分权制衡原则难以贯彻 D.地方对中央决策缺乏认同3.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 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 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4.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材料最能说明()A.西欧掀起宗教改革浪潮 B.天主教会遭到沉重打击C.各国普遍希望加强王权 D.民族国家认同逐渐增强5.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一现象表明()A.生产集中促使传统交通工具消失 B.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 D.自由贸易生产推动了生产的集中6.《共产党宣言》指出:“雇佣劳动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识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这段材料()A.强调当时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C.揭示无产阶级新的斗争策略 D.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7.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8.如表为1821-1903年巴西五种主要出口商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表明巴西经济()棉花 蔗糖 咖啡 橡胶 可可1821-1823 25.8 23.1 18.7 0 -1871-1873 16.6 12.3 50.2 0 -1901-1903 2.6 2.4 55.7 22.5 2.5A.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B.殖民影响持续存在C.发展水平日益提升 D.自主发展能力增强9.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 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A.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B.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C.指出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 D.揭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伤10.“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材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A.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B.引入市场经济因素C.注重维护农民利益 D.服务于工业化建设11.在联合国的设计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12.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13.据下表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20世纪50-70年代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表时期 国民生产总值 私人投资 劳动生产率 年失业率 消费物价50年代 3.3 3.5 2.7 4.4 2.160年代 3.8 3.9 2.7 4.6 2.870年代 2.8 2.9 1.2 6.3 7.8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国家经济实力持续下滑C.国家干预政策效果明显 D.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困境14.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A.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 B.旨在改变苏联的传统经济模式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下图为某同学列出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提纲。其论文主题应是()A.各国独立意识的萌发 B.社会主义制度的扩展C.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6.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美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 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并且还要时刻应对可能爆发的希特勒对共产主义的战争。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彻底破除西方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本质。因此,他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据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三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据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人物 贡献彼特拉克 《歌集》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阿克莱特 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卢梭 《社会契约论》西蒙·玻利瓦尔 拉美反抗殖民统治的领袖贝尔 发明电话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扎格鲁尔 现代埃及之父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19.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约2500万-1亿人死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根据事后的科研表明,流感第一个病例于1918年春天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城的军营,随后因美国参战而传播至欧洲。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美德和所有欧洲参战国,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一切可能有损于前线士气的事情都不允许报道,更不允许把区域流感渲染成“瘟疫”。整个欧洲,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不受管制,他们也不用报道战争,每天就报道自家的流感情况,全球媒体也迅速跟进,甚至还给西班矛流感病毒起了一个名字,叫“西班牙流感”。就这样,媒体确定了这个名字,并且流传。材料二德国将军鲁登道夫在一战回忆录中写道:“这是件令人悲伤的事情,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参谋人员对流感病例数目的详述,以及他们对部队糟糕情况的抱怨”。材料三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西班牙流感”与一战的关系。(4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班牙流感”第二波次传播的特点。(6分)(3)若要从历史考察的角度来修正“西班牙流感”这个名称,请你从下表中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并说明理由。5分)最适合修正“西班牙流感”名称 此材料适合使用的理由甲 1918年各国卫生单位的疫情记录乙 1918年各国疫情新闻报道的内容丙 1918年西班牙的疫情升降曲线图内江六中2025-2026年学年(上)高2027届入学考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D B C D B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D D C D D二、非选择题17.0变化: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由手工生产到机器化大生产;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6分)(2)不同: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独立自主;以生产资料私(公)有制为基础;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8分)影响:使苏联迅速完成工业化,走上工业化道路;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农民付出代价过大;成为阻碍苏联改革的主要因素。(分)(3)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分)18.(12分)示例1:人物:彼特拉克、马丁·路德、卢梭(1分)主题: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或人文主义的复兴与发展)(分)阐释:14-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壮大,资产阶级为摆脱天主教的精神束缚、反抗封建统治,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相继发起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在代表作《歌集》中大力抨击天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的神学统治,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倡导理性,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主张,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8分)总之,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分)示例2:西蒙·玻利瓦尔、甘地、扎格鲁尔(1分)主题: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1分)阐释: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殖民体系确立,亚非拉美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欧洲殖民者的长期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起亚非拉美人民的奋起反抗。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19世纪初,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美殖民地基本获得独立。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印度的甘地提出了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具有印度特色的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在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战后,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埃及人民在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街垒战等斗争方式同英国殖民者作斗争,最终迫使英国作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8分)小结: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对国际秩序产生了深刻影响。2分)示例3:阿克莱特、贝尔、莱特兄弟主题: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阐释:(言之有理即可)(阅卷参考标准:历史人物1分、主题1分,阐释部分8分,小结2分。其他人物组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9.15分)(1)一战加速了流感的传播;美军的参战,把流感传播到欧洲;参战国为避免影响前线士气,纷纷隐匿疫情,加剧流感的传播。疫情的扩散,影响军队战斗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2)特点:范围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传播方向由欧洲为中心向世界传播,从沿海到内地;速度快,四个月时间就造成大流行;死亡人数多。(3)选择:甲1918年各国卫生单位的疫情记录。理由:比对各国的疫情记录从其时序排列,找出最早染疫个案,可知西班牙不是流感的爆发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