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一、选择题1.油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造林树种。科研人员对油松的蒸腾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松的根、茎和叶内有筛管连通运送水分B.蒸腾作用可使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至顶端冠层C.油松叶气孔的开闭程度可以反映蒸腾作用的强弱D.油松参与水循环可以影响林间的温度和湿度2.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A.导管和筛管的作用 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D.根不断吸水3.猴面包树为落叶乔木,树干粗壮,其木质非常疏松,利于储水;在雨季猴面包树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树干中,干旱时形成“免费水吧”,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其成熟后的干燥果肉质地很像面包。下列关于猴面包树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猴面包树树干内储存的水分是由根吸收经导管输送而来的B.猴面包树果肉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制造经筛管输送而来的C.猴面包树叶片的蒸腾作用为体内的水分向上运输提供了动力D.干渴的人们可将猴面包树整圈树皮剥开,以利于取水4.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体不会因为炽热的阳光暴晒而灼伤,是因为(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5.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植物同一枝条上选定相似的两个叶片,一片正、背两面涂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不做处理,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测量其叶面温度。多次实验后得到的平均值如下表: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照射前 27.2℃ 27.0℃照射10分钟时 38.2℃ 41.7℃照射20分钟时 35.2℃ 42.9℃A.能提高叶面温度 B.与叶面温度变化无关C.能降低叶面温度 D.与气孔开闭无关6.如表是某男同学体检结果,结合如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值(正常值) 红细胞 4.6 1013个/升 4.0﹣5.5 白细胞 12.8 109个/升 4.0﹣10 血小板 1.8 1011个/升 1.0﹣3.0A.该同学身体有炎症 B.该同学血红蛋白可能会偏低C.该同学的凝血功能不足 D.如表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7.5月,我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定了珠峰的最新高度,为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山队员们事先进行高原训练,使血液运氧能力提高。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8.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是肺静脉,其中流动的是静脉血B.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②C.血管③内红细胞单行通过D.图中细胞a能运输氧气,其中富含血红蛋白9.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及其血流方向示意图,其中③( )A.血流速度最快 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C.是静脉 D.红细胞单行通过10.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B.图中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D.人体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动脉→心室→心房→静脉11.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 )A. B.C. D.12.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静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B.某人跑步后血压超过18.7/12千帕,则他是高血压C.加强体育锻炼能预防高血压D.多吃糖类和脂肪类食物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13.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每一个结构都对应着相应的功能,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心脏四个腔左右不相通,防止动、静脉血混合B.左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输送到全身各处C.心房心室之间的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心房D.冠状动脉形成的毛细血管网,保证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14.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航根据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绘制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鳃盖用湿棉花覆盖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C.血管1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血管2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快15.临床上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进行输血。下面有关血型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 A型、B型、AB型和O型B.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二、解答题16.旱柳是北京这个缺水城市中广泛分布的绿化树种,兴趣小组同学对旱柳的蒸腾作用进行了研究。(1)蒸腾作用为旱柳 (器官)吸收的水分在体内运输提供动力。(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将旱柳叶浸入70℃的水中,可见叶上表面产生的气泡远少于下表面,推测叶上表面的 数量少,显微观察证实了该推测。此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减少 散失,以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3)如图1所示,旱柳一天内蒸腾速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 ,这与图2中[②] 细胞形状和大小的改变有关。(4)通过查阅资料,将旱柳与北京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玉兰、一球悬铃木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树种 水分利用效率 (mg g﹣1) 单位土地面积日蒸腾量(mol m﹣2) 单位土地面积 日降温量(℃) 单位土地面积 增湿量(%)玉兰 0.54 25.88 0.08 0.47一球悬铃木 0.9 77.03 0.26 1.39旱柳 1.26 108.73 0.34 1.96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植物自身生长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绿化时选用旱柳的理由是 。17.城市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季通过蒸腾作用调节环境温度,提高人体舒适度,研究人员对水曲柳、刺槐、珙桐、油松进行研究,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1)水曲柳、刺槐、珙桐、油松通过 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为这些物质的运输提供动力,水会通过茎中的 运输到叶以气体状态从叶表皮上的 散失到大气中。(2)研究人员对四种植物每日水分的蒸腾总量和降温值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树种 日蒸腾总量(mol m2 d﹣1) 降温值(℃)水曲柳 118.85 0.172珙桐 29.41 0.043油松 19.61 0.028刺槐 70.26 0.102根据表中数据,公园的休息区适合选择的树种是 和 ,理由是 ,结合这两种树的蒸腾作用特点,请写出一条日常养护建议 。18.如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其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N分别表示人体某器官:图2是心脏工作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2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 ;体循环的终点是[ ] 。(2)图1中,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N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N可能是 ;流过器官M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3)若器官N中出现炎症,则血液中的 (填血细胞名称)会变形穿出血管,吞噬侵入的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4)为治疗器官N中的炎症,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用图2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5)图2中心房和心室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这时瓣膜的状态能够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填写文字)。19.医生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手术中,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对患者手腕深处的血管进行穿刺,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探寻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将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显示在连接的影像设备上,结果见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在冠心病患者手腕深处的 (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穿刺。(2)由结果显示,患者心脏部位血管狭窄,造成血液无法送至心肌细胞,需要在 (填血管名称)放置支架,使心肌细胞获取足够的 和养料。(3)患有冠心病的李大爷发病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 (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 再经过 (选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回到心脏,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4)冠心病是由于动脉内膜中沉积脂类等物质,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扩大和增多,动脉管径变窄,造成心肌缺血。若你是医生,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生活上的建议是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油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造林树种。科研人员对油松的蒸腾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松的根、茎和叶内有筛管连通运送水分B.蒸腾作用可使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至顶端冠层C.油松叶气孔的开闭程度可以反映蒸腾作用的强弱D.油松参与水循环可以影响林间的温度和湿度【答案】A【分析】(1)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主要负责由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和降雨量,还能降低温度等。【解答】解:A、植物体内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因此油松的根、茎和叶内有导管连通运送水分,A错误。B、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可使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至顶端冠层,B正确。C、蒸腾作用主要由叶片进行,叶片上气孔的张开、闭合控制着蒸腾作用,气孔的开闭程度可以反映蒸腾作用的强弱,C正确。D、油松作为绿色植物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参与水循环,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降低环境温度,D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综合性较强。2.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A.导管和筛管的作用 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D.根不断吸水【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作答.【解答】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还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环境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熟练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就能正确答题,这部分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值得注意.3.猴面包树为落叶乔木,树干粗壮,其木质非常疏松,利于储水;在雨季猴面包树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树干中,干旱时形成“免费水吧”,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其成熟后的干燥果肉质地很像面包。下列关于猴面包树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猴面包树树干内储存的水分是由根吸收经导管输送而来的B.猴面包树果肉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制造经筛管输送而来的C.猴面包树叶片的蒸腾作用为体内的水分向上运输提供了动力D.干渴的人们可将猴面包树整圈树皮剥开,以利于取水【答案】D【分析】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由一串管状死细胞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2、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解答】解:A、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猴面包树树干内储存的水分是由根吸收经导管输送而来的,A正确。B、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因此猴面包树果肉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制造经筛管输送而来的,B正确。C、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是体内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因此猴面包树叶片的蒸腾作用为体内的水分向上运输提供了动力,C正确;D、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若将猴面包树整圈树皮剥开,伤到了树木韧皮部内的筛管,树木顶端的有机物不能往下运输,从而致使树木死亡,D错误。故选:D。【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植物的运输作用。4.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体不会因为炽热的阳光暴晒而灼伤,是因为(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答案】C【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解答】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还能降低环境的温度;此外蒸腾作用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蒸腾作用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正确。故选:C。【点评】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是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5.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植物同一枝条上选定相似的两个叶片,一片正、背两面涂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不做处理,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测量其叶面温度。多次实验后得到的平均值如下表: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照射前 27.2℃ 27.0℃照射10分钟时 38.2℃ 41.7℃照射20分钟时 35.2℃ 42.9℃A.能提高叶面温度 B.与叶面温度变化无关C.能降低叶面温度 D.与气孔开闭无关【答案】C【分析】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的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形成的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据此解答。【解答】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无处理”组叶面,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叶面温度低;“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叶面温度高。因此说明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明确气孔的作用。6.如表是某男同学体检结果,结合如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值(正常值) 红细胞 4.6 1013个/升 4.0﹣5.5 白细胞 12.8 109个/升 4.0﹣10 血小板 1.8 1011个/升 1.0﹣3.0A.该同学身体有炎症B.该同学血红蛋白可能会偏低C.该同学的凝血功能不足D.如表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答案】A【分析】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白细胞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会止血困难.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解答】解:比较表格可以发现,白细胞的数量过多;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所以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可能是身体有炎症。故选:A。【点评】知道血细胞的功能和异常症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7.5月,我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定了珠峰的最新高度,为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山队员们事先进行高原训练,使血液运氧能力提高。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答案】A【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解答】解: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从而能增强血液对氧的运输,使机体能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故选:A。【点评】知道血细胞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是肺静脉,其中流动的是静脉血B.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②C.血管③内红细胞单行通过D.图中细胞a能运输氧气,其中富含血红蛋白【答案】A【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a是红细胞。【解答】解:A、如果①是肺静脉,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错误。B、②血管是动脉,动脉血管里血流速度快,正确。C、③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正确。D、a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红蛋白的特性。9.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及其血流方向示意图,其中③( )A.血流速度最快 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C.是静脉 D.红细胞单行通过【答案】A【分析】图中③处血液的流向是从由主干流向分支,故③为动脉;图中①处血液的流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故①为静脉;②处为毛细血管。【解答】解:图中①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图中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其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③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故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10.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B.图中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D.人体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动脉→心室→心房→静脉【答案】C【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①表示肺部毛细血管、②表示组织处毛细血管。【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两图对照可知:A、图中虚线表示肺循环路线而不是体循环路径,实线表示体循环路线而不是肺循环路径,A错误;B、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②表示组织处毛细血管,所以图中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B错误;C、据图可见: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C正确;D、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11.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 )A. B.C. D.【答案】A【分析】通过肺泡里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Z脉血。【解答】解:肺动脉中的血液是含氧少的静脉血,肺泡中的气体含氧量高,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样,肺部毛细血管由动脉端到静脉端,血液中氧的含量逐渐升高;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汇集到肺静脉中,在肺静脉中血液中氧的含量几乎不发生变化,仍为动脉血。因而,B、C、D三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人体中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就是肺部毛细血管。12.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静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B.某人跑步后血压超过18.7/12千帕,则他是高血压C.加强体育锻炼能预防高血压D.多吃糖类和脂肪类食物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答案】C【分析】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解答】解:A、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错误。B、由于运动能使人的血压升高,故某同学运动后血压超过18.7/12千帕是正常现象,他并不是高血压患者,错误。C、体育锻炼时会消耗大量有机物,可以增加对脂肪的利用,能有效预防高血压,正确。D、多吃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糖类、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压的概念及高血压的预防方法等。13.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每一个结构都对应着相应的功能,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心脏四个腔左右不相通,防止动、静脉血混合B.左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输送到全身各处C.心房心室之间的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心房D.冠状动脉形成的毛细血管网,保证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分析】心脏的结构如下:【解答】解:A、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内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流静脉血,心脏的四个腔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作用是防止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A正确。B、左心室壁最厚,是体循环的起点,利于将血液泵出输送到全身各处,B正确。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C错误。D、冠状动脉位于主动脉基部,它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再汇集成静脉,进入右心房。血液通过这条途径给心肌细胞运送养料和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保证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4.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航根据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绘制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鳃盖用湿棉花覆盖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C.血管1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血管2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快【答案】D【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图中1是毛细血管,2是静脉。【解答】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B、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B正确。C、图中1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C正确。D、图中2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流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D。【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15.临床上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进行输血。下面有关血型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 A型、B型、AB型和O型B.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答案】B【分析】(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2)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解答】解:A、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 A型、B型、AB型和O型,A正确;B、在没有同型血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B错误;C、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C正确;D、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和无偿献血的意义,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二、解答题16.旱柳是北京这个缺水城市中广泛分布的绿化树种,兴趣小组同学对旱柳的蒸腾作用进行了研究。(1)蒸腾作用为旱柳 根 (器官)吸收的水分在体内运输提供动力。(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将旱柳叶浸入70℃的水中,可见叶上表面产生的气泡远少于下表面,推测叶上表面的 气孔 数量少,显微观察证实了该推测。此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减少 水分 散失,以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3)如图1所示,旱柳一天内蒸腾速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 先增加后降低 ,这与图2中[②] 保卫 细胞形状和大小的改变有关。(4)通过查阅资料,将旱柳与北京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玉兰、一球悬铃木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树种 水分利用效率 (mg g﹣1) 单位土地面积日蒸腾量(mol m﹣2) 单位土地面积 日降温量(℃) 单位土地面积 增湿量(%)玉兰 0.54 25.88 0.08 0.47一球悬铃木 0.9 77.03 0.26 1.39旱柳 1.26 108.73 0.34 1.96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植物自身生长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绿化时选用旱柳的理由是 水分利用效率高,更能适应干旱环境;日蒸腾量大(日降温大、增湿高)能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让城市更宜居 。【答案】(1)根;(2)气孔;水分;(3)先增加后降低;保卫;(4)水分利用效率高,更能适应干旱环境;旱柳日蒸腾量大(日降温大、增湿高)能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让城市更宜居。【分析】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图2中①表皮,②保卫细胞,③气孔。【解答】解:(1)蒸腾作用能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因此蒸腾作用为旱柳的根吸收的水分在体内运输提供动力。(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将旱柳叶浸入70℃的水中,可见叶上表面产生的气泡远少于下表面,推测叶上表面的气孔少,此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分的散失,以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3)观图1可知旱柳一天内蒸腾速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它由一对半月形的③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能调节的,它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旱柳的水分利用效率高,更能适应干旱环境;旱柳日蒸腾量大(日降温大、增湿高)能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让城市更宜居,因此绿化时选用旱柳。故答案为:(1)根;(2)气孔;水分;(3)先增加后降低;保卫;(4)水分利用效率高,更能适应干旱环境;旱柳日蒸腾量大(日降温大、增湿高)能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让城市更宜居。【点评】掌握叶片的结构及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7.城市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季通过蒸腾作用调节环境温度,提高人体舒适度,研究人员对水曲柳、刺槐、珙桐、油松进行研究,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1)水曲柳、刺槐、珙桐、油松通过 根 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为这些物质的运输提供动力,水会通过茎中的 导管 运输到叶以气体状态从叶表皮上的 气孔 散失到大气中。(2)研究人员对四种植物每日水分的蒸腾总量和降温值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树种 日蒸腾总量(mol m2 d﹣1) 降温值(℃)水曲柳 118.85 0.172珙桐 29.41 0.043油松 19.61 0.028刺槐 70.26 0.102根据表中数据,公园的休息区适合选择的树种是 水曲柳 和 刺槐 ,理由是 这两种树的日蒸腾总量和降温值都比较高,能够充分的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环境温度 ,结合这两种树的蒸腾作用特点,请写出一条日常养护建议 日常养护时要及时浇灌 。【答案】(1)根;导管;气孔(2)水曲柳;刺槐;这两种树的日蒸腾总量和降温值都比较高,能够充分的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环境温度;日常养护时要及时浇灌【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并能够有效的散热。【解答】解:(1)植物通过根出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多数的水分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水曲柳、刺槐、珙桐、油松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为这些物质的运输提供动力,水会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以气体状态从叶表皮上的孔散失到大气中。(2)根据表中数据,公园的休息区适合选择的树种是水曲柳和刺槐,因为这两种树的日蒸腾总量和降温值都比较高,能够充分的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环境温度。这两种树的日蒸腾总量都较高,日常养护时要及时浇灌,不能缺水。故答案为:(1)根;导管;气孔(2)水曲柳;刺槐;这两种树的日蒸腾总量和降温值都比较高,能够充分的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环境温度;日常养护时要及时浇灌【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蒸腾作用的意义。18.如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其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N分别表示人体某器官:图2是心脏工作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2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⑦ ] 右心室 ;体循环的终点是[ ⑤ ] 右心房 。(2)图1中,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N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N可能是 小肠 ;流过器官M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若器官N中出现炎症,则血液中的 白细胞 (填血细胞名称)会变形穿出血管,吞噬侵入的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4)为治疗器官N中的炎症,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⑤→⑦→⑥→⑧ (用图2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5)图2中心房和心室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舒张、收缩 ,这时瓣膜的状态能够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由心室流向动脉 (填写文字)。【答案】(1)⑦右心室;⑤右心房;(2)小肠;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白细胞;(4)⑤→⑦→⑥→⑧;(5)舒张、收缩;由心室流向动脉。【分析】图1中M表示肺、N全身各个器官;图2中①肺动脉、②主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肺静脉、⑤右心房、⑥左心房、⑦右心室、⑧左心室。【解答】解:(1)血液循环途径:由图可以看出:肺循环的起点是⑦右心室,体循环的终点是⑤右心房。(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N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N可能是小肠。流过器官M肺后,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排出体外,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人体有炎症时,它的数量会上升。因此,若器官N中出现炎症,则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变形穿出血管,吞噬侵入的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4)为治疗器官N中的炎症,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的运输途径是:上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⑥左心房→⑧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因此,⑤→⑦→⑥→⑧。(5)图2中心房处于舒张状态,房室瓣关闭;心室处于收缩状态,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故答案为:(1)⑦右心室;⑤右心房;(2)小肠;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白细胞;(4)⑤→⑦→⑥→⑧;(5)舒张、收缩;由心室流向动脉。【点评】掌握血液循环途径、心脏的结构功能、白细胞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9.医生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手术中,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对患者手腕深处的血管进行穿刺,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探寻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将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显示在连接的影像设备上,结果见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在冠心病患者手腕深处的 动脉 (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穿刺。(2)由结果显示,患者心脏部位血管狭窄,造成血液无法送至心肌细胞,需要在 左前降支血管 (填血管名称)放置支架,使心肌细胞获取足够的 氧气 和养料。(3)患有冠心病的李大爷发病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 毛细血管 (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 右心房 再经过 肺循环 (选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回到心脏,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4)冠心病是由于动脉内膜中沉积脂类等物质,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扩大和增多,动脉管径变窄,造成心肌缺血。若你是医生,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生活上的建议是 饮食低盐低脂,适当运动,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 。【答案】(1)动脉。(2)左前降支血管;氧气。(3)毛细血管;右心房;肺循环。(4)饮食低盐低脂,适当运动,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解答】解:(1)医生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手术中,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对患者手腕深处的血管进行穿刺,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探寻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说明在患者手腕处的动脉进行穿刺。(2)营养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是冠脉循环。冠脉系统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它们运送营养和氧气到心肌细胞。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和静脉以后返回右心房。所以患者左前降支血管狭窄,供血不足,阻碍了心肌细胞获取氧气和养料,从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需要在左前降支血管放置支架,使心肌细胞获取足够的氧气和养料。(3)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给心梗患者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经体循环首先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冠状动脉。发挥药效其结果: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为心肌细胞运送养料和氧气,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4)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建议冠心病患者饮食低盐低脂,适当运动,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故答案为:(1)动脉。(2)左前降支血管;氧气。(3)毛细血管;右心房;肺循环。(4)饮食低盐低脂,适当运动,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点评】牢记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理解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及特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