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生物体的结构一、选择题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清水 B.取材要薄且大小适中C.轻轻展平材料 D.快速地盖上盖玻片2.图甲所示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图乙是动物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b→c→d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2,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的②细准焦螺旋D.观察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3.如图所示为生物课中学生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栽培广泛,适应性强,形态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月季的花色一般为红色、粉色、白色和黄色,与花瓣颜色有关的色素存在于花瓣细胞的哪种结构中(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质5.北京雨燕隶属于夜鹰目雨燕科,其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与北京雨燕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线粒体6.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能直观地表征不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某兴趣小组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选用了下列材料:浆糊、小木箱、网眼很细的细纱网、鸡蛋、一小袋糖水、红色葡萄干和绿色的新鲜蚕豆。上述材料中可代表细胞膜和叶绿体的是( )A.网眼很细的细纱网和绿色的新鲜蚕豆B.网眼很细的细纱网和一小袋糖水C.小木箱和红色葡萄干D.浆糊和鸡蛋7.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B.甲的⑤内溶解着多种物质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①③⑤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无论是白鹭、鳜鱼,还是桃树,它们的细胞体积一般都较小。这是因为体积较小的细胞( )A.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表面积相对较大,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表面积相对较小,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表面积相对较小,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9.植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乙→丙B.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D.幼苗长成大树的过程中经历该生命活动10.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过程②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质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③后,形成的细胞形态功能各不相同11.有关眼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眼虫具有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B.眼虫能在水中游动,属于单细胞动物C.光照环境不利于眼虫生存D.眼虫可以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B.韭菜割了又长是分生组织引起的C.与动物相比,植物体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吃甘蔗时,削去的“皮”属于上皮组织13.2023年9月22日以“菊韵金秋,多彩京城”为主题的2023北京菊花文化节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拉开帷幕,为游客带来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菊花盛宴。下列有关菊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菊花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B.菊花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菊花中起支撑作用的是机械组织D.菊花的花与软骨属于同一结构层次14.下列人体的结构层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是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B.④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①是胃,属于器官D.生物体结构层次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⑤15.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c表示动物体,d表示植物体B.皮肤、果实属于b层次C.叶片表皮、动物血液属于b层次D.口腔上皮细胞属于a层次二、解答题16.图1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时的某些步骤;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该临时装片时的视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用图中序号表示) 。(2)步骤③和步骤①分别滴加的是 和 。(3)图2中,视野中可见的细胞轮廓是 (填细胞结构名称)。光学显微镜下一般看不清楚的结构是 ,染色后,视野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切开洋葱时,感觉很刺眼,该刺激性物质储存在 中。(4)图2视野中边缘黑色的圆形结构是 。为避免该现象出现,应采用图中的 方式来盖盖玻片。17.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成鳞茎。某同学自制了“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及“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其中a、b、c表示区域,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洋葱的叶进化出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3)图乙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管状叶表皮,如丙图所示,若视野要从如左图变为如右图,将装片向下移动后,首先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是 。(5)根的不断生长主要依赖图丁中的区域是 (填字母)。(6)图丁中箭头表示出细胞的 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 。18.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并对草履虫进行了培养和观察。(1)为了观察草履虫摄食,同学们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了染红的酵母菌,并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①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从培养液的 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②草履虫靠 运动,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如图1。发现它体内某种结构被染成了红色(图中箭头所示),该结构最可能是 。(2)野外采集到的池塘水中,除了有草履虫外,也常混有生命力更强、繁殖速度更快的四膜虫。为将二者分离,获 得纯化的草履虫培养液,同学们尝试了不同的方法。①查阅资料后发现:相比四膜虫,草履虫对牛肉汁更敏感。在载玻片的A侧滴池塘水,B侧滴牛肉汁,将两个液滴连起来,如图2所示。牛肉汁对草履虫是 (填“有利”或“有害”)刺激。一段时间后,草履虫会聚集在 侧,使用吸管收集培养即可。②部分同学认为上述方法比较费时,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草履虫与四膜虫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如下表所示。不同温度下草履虫与四膜虫的镜检结果(单位:只)物种 培养时间(天) 0℃ 4℃ 8℃草履虫 1 10 30 472 3 32 443 0 29 46四膜虫 1 14 6 82 0 0 73 0 0 5为获得合适的观察材料,可以将池塘水在 ℃,放置 天达到理想的效果,理由是 。19.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什么是程序性死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在某些生物体中,部分细胞的死亡是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例如青蛙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蝌蚪的阶段,依靠尾游泳。而在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四肢长出,尾却需要消失,这时尾巴上的细胞就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其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消除已经受损、老化或者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将细胞内的病毒蛋白质的一部分呈现在细胞表面上,相当于告诉身体:“瞧,我这个细胞里面有这些病毒的蛋白质”,身体就知道这个细胞被感染了,发出信号,让这些细胞启动程序性死亡。再次,在动物体中,总会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细胞变得异常,比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等。这些异常的细胞通常也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如果有部分异常的细胞不服从整体利益,不启动程序性死亡,相反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和其他正常细胞争夺资源,就会形成肿瘤。如果它们还能脱离原来的位置入侵其他组织,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安营扎寨”,那就是癌,即恶性肿瘤。动物身体内的循环系统能够输送细胞,给癌细胞的扩散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为什么植物不得癌症?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以上实例可以说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机制。(1)程序性死亡是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发育的重要机制,如青蛙的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细胞的 过程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 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还需要通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主动消除 部的细胞。(2)根据文章信息,受损、老化或者 (多选)的细胞无法在身体中正常存活和繁殖,而是会被机体清除掉。a.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b.被病毒感染c.正常生长(3)如果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引发动物体形成 ,入侵其他组织会形成癌。植物不得癌症的原因是: 。(4)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 的稳定,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体的结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清水 B.取材要薄且大小适中C.轻轻展平材料 D.快速地盖上盖玻片【答案】D【分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1洁净玻片;2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上撕取一块薄膜;4把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色:因为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为了观察细胞核,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解答】解:A、为保持细胞的形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故A正确;B、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为了盖盖玻片,选择的材料不能太大,B正确;C、把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便于观察,C正确;D、为了不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D错误;故选:D。【点评】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是考查的重点,要记住实验步骤。2.图甲所示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图乙是动物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b→c→d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2,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的②细准焦螺旋D.观察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答案】B【分析】图甲中:a刮,b滴,c染和吸,d盖。图乙中:1是细胞质、2是细胞核、3是细胞膜。图丙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反光镜。【解答】解:A、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b滴(生理盐水)、a刮、涂、d盖、c染和吸。所以,图甲中的正确的顺序是:b→a→d→c,A错误;B、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可见,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2细胞核,它具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正确;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的③细准焦螺旋,C错误;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错误。故选:B。【点评】正确识记并理解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为生物课中学生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分析】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2、由图可知:①液泡、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细胞核.【解答】解:、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侧,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故选:D。【点评】理解掌握细胞膜的作用.4.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栽培广泛,适应性强,形态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月季的花色一般为红色、粉色、白色和黄色,与花瓣颜色有关的色素存在于花瓣细胞的哪种结构中(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质【答案】C【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几个部分(如图):【解答】解:A、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A错误。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错误。C、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月季的花色一般为红色、粉色、白色和黄色,与花瓣颜色有关的色素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C正确。D、细胞质是新陈代谢的场所,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本题的关键。5.北京雨燕隶属于夜鹰目雨燕科,其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与北京雨燕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线粒体【答案】A【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它们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 不同点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解答】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因此,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与北京雨燕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能直观地表征不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某兴趣小组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选用了下列材料:浆糊、小木箱、网眼很细的细纱网、鸡蛋、一小袋糖水、红色葡萄干和绿色的新鲜蚕豆。上述材料中可代表细胞膜和叶绿体的是( )A.网眼很细的细纱网和绿色的新鲜蚕豆B.网眼很细的细纱网和一小袋糖水C.小木箱和红色葡萄干D.浆糊和鸡蛋【答案】A【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黏稠物质;液泡里有细胞液,里面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把化学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由此可见,浆糊可代表细胞质、小木箱课代表细胞壁、网眼很细的细纱网可代表细胞膜、鸡蛋可代表细胞核、一小袋糖水可代表液泡、红色葡萄干可代表线粒体、绿色的新鲜蚕豆可代表叶绿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7.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B.甲的⑤内溶解着多种物质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①③⑤【答案】C【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他们的异同点如下表:相同点 不同点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线粒体,据此解答。【解答】解:A、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A正确;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有多种味道:酸、甜、苦、辣,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B正确;C、②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C错误;D、区别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依据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有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③叶绿体,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无论是白鹭、鳜鱼,还是桃树,它们的细胞体积一般都较小。这是因为体积较小的细胞( )A.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表面积相对较大,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表面积相对较小,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表面积相对较小,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答案】A【分析】体积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解答】解:体积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如,边长为1cm的立方体,表面积是6cm2,体积为1cm3,平均每1cm3体积拥有6cm2的表面积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体积与表面积比为:1:6;边长为2cm的立方体,表面积是24cm2,体积是8cm3,平均每1cm3体积拥有3cm2的表面积,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体积与表面积比为:1:3;可以看出较小的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故无论是白鹭、鳜鱼,还是桃树,它们的细胞体积一般都较小。这是因为体积较小的细胞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9.植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乙→丙B.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D.幼苗长成大树的过程中经历该生命活动【答案】A【分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解答】解:A、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分裂的过程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丙→乙,A错误。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B正确。C、属于分生组织的植物细胞有分裂能力,其它组织无分裂能力,C正确。D、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因此细胞分裂与多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有关,幼苗长成大树的过程中经历该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0.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过程②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质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③后,形成的细胞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答案】B【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4)图示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解答】解:A、过程①体积由小变大,因此表示细胞生长,A正确。B、过程②细胞数目的增加,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B错误。C、过程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C正确。D、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11.有关眼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眼虫具有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B.眼虫能在水中游动,属于单细胞动物C.光照环境不利于眼虫生存D.眼虫可以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答案】C【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但是也具有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特征,A正确;B、眼虫能在水中游动,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生物,B正确;C、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C错误;D.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单细胞生物的特点。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B.韭菜割了又长是分生组织引起的C.与动物相比,植物体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吃甘蔗时,削去的“皮”属于上皮组织【答案】D【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解:A、“藕断丝连”中的“丝”包括导管和筛管,能运输水、无机盐各有机物,都属于输导组织,正确;B、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韭菜割了又长是分生组织引起的,正确;C、由分析知,与动物相比,植物体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正确;D、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吃甘蔗时,削去的“皮”属于保护组织。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功能及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13.2023年9月22日以“菊韵金秋,多彩京城”为主题的2023北京菊花文化节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拉开帷幕,为游客带来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菊花盛宴。下列有关菊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菊花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B.菊花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菊花中起支撑作用的是机械组织D.菊花的花与软骨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答案】D【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既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的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内。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解: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所以菊花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A正确。B、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水的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C、植物的机械组织具有支持功能,所以菊花中起支撑作用的是机械组织,C正确。D、菊花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软骨属于结缔组织,所以菊花的花与软骨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膜的作用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人体的结构层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是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B.④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①是胃,属于器官D.生物体结构层次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⑤【答案】D【分析】图中,①是胃,属于器官,②是上皮组织,③是消化系统,由不同的器官构成,④是细胞,⑤是人体。分析解答。【解答】解: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②是上皮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①是胃,属于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③是消化系统;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人体,⑤是人体。可见,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图中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④细胞→②组织→①胃(器官)→③系统→⑤人体。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明确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5.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c表示动物体,d表示植物体B.皮肤、果实属于b层次C.叶片表皮、动物血液属于b层次D.口腔上皮细胞属于a层次【答案】B【分析】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图中:a表示组织,b表示器官,c表示植物体,d表示动物体。【解答】解:A、c表示的结构层次是植物体,A错误;B、皮肤、果实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属于b这个层次,B正确;C、a表示组织,b表示的是器官,叶片表皮是保护组织,动物的血液是结缔组织,C错误;D、图中a是组织,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这个层次,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二、解答题16.图1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时的某些步骤;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该临时装片时的视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用图中序号表示) ③⑤④②① 。(2)步骤③和步骤①分别滴加的是 清水 和 碘液 。(3)图2中,视野中可见的细胞轮廓是 细胞壁 (填细胞结构名称)。光学显微镜下一般看不清楚的结构是 细胞膜 ,染色后,视野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细胞核 。切开洋葱时,感觉很刺眼,该刺激性物质储存在 液泡 中。(4)图2视野中边缘黑色的圆形结构是 气泡 。为避免该现象出现,应采用图中的 b 方式来盖盖玻片。【答案】(1)③⑤④②①;(2)清水;碘液;(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4)气泡;b。【分析】图中①染和吸、②盖、③滴、④展、⑤撕。【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③滴、⑤撕、④展、②盖、①染、吸。故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③⑤④②①。(2)步骤③滴是清水,为了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步骤①染色,滴是碘液,是为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面一层,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图2中,视野中可见的细胞轮廓是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染色后,视野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便于观察。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切开洋葱时,感觉很刺眼,该刺激性物质储存在液泡中。(4)图2视野中边缘黑色的圆形结构是气泡。为避免该现象出现,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故选:b。故答案为:(1)③⑤④②①;(2)清水;碘液;(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4)气泡;b。【点评】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7.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成鳞茎。某同学自制了“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及“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其中a、b、c表示区域,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洋葱的叶进化出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叶绿体 。(3)图乙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d→c→b→a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管状叶表皮,如丙图所示,若视野要从如左图变为如右图,将装片向下移动后,首先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是 转换器 。(5)根的不断生长主要依赖图丁中的区域是 b、c (填字母)。(6)图丁中箭头表示出细胞的 分化 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 组织 。【答案】(1)适应;(2)叶绿体;(3)d→c→b→a;(4)转换器;(5)b、c;(6)分化;组织。【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2.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c分生区、b伸长区和a成熟区。3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解答】解:(1)洋葱的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状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管状叶是洋葱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d滴(清水)→c取材→b展平→a盖盖玻片→染→吸。(4)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观图可知,若视野要从左图变为右图,将装片向下移动后,使物像出现在视野中央,再调节显微镜转换器,低倍镜换高倍镜,最后操作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b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6)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图丁中箭头表示出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答案为:(1)适应;(2)叶绿体;(3)d→c→b→a;(4)转换器;(5)b、c;(6)分化;组织。【点评】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并对草履虫进行了培养和观察。(1)为了观察草履虫摄食,同学们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了染红的酵母菌,并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①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从培养液的 表 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②草履虫靠 纤毛 运动,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限制草履虫活动 。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如图1。发现它体内某种结构被染成了红色(图中箭头所示),该结构最可能是 食物泡 。(2)野外采集到的池塘水中,除了有草履虫外,也常混有生命力更强、繁殖速度更快的四膜虫。为将二者分离,获 得纯化的草履虫培养液,同学们尝试了不同的方法。①查阅资料后发现:相比四膜虫,草履虫对牛肉汁更敏感。在载玻片的A侧滴池塘水,B侧滴牛肉汁,将两个液滴连起来,如图2所示。牛肉汁对草履虫是 有利 (填“有利”或“有害”)刺激。一段时间后,草履虫会聚集在 B 侧,使用吸管收集培养即可。②部分同学认为上述方法比较费时,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草履虫与四膜虫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如下表所示。不同温度下草履虫与四膜虫的镜检结果(单位:只)物种 培养时间(天) 0℃ 4℃ 8℃草履虫 1 10 30 472 3 32 443 0 29 46四膜虫 1 14 6 82 0 0 73 0 0 5为获得合适的观察材料,可以将池塘水在 4 ℃,放置 2﹣3 天达到理想的效果,理由是 这种条件下,培养液中没有四膜虫,且草履虫数量很多 。【答案】(1)①表;②纤毛;限制草履虫活动;食物泡;(2)①有利;B;②4;2﹣3;这种条件下,培养液中没有四膜虫,且草履虫数量很多。【分析】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一般呈长圆筒形,前端钝圆,后端宽而略尖,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纤毛和鞭毛的结构基本相同,纤毛为运动胞器。由于它的摆动,草履虫能在水中迅速游泳。【解答】解:(1)①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培养液的表层氧气含氧量较多,便于草履虫利用表膜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②草履虫靠纤毛运动,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活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体内某种结构被染成了红色,该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2)①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牛肉汁对于其来说属于有利刺激。由于草履虫较比四膜虫对牛肉汁的反应更加敏感,因此草履虫会较多地集中在B(牛肉汁)中,这样就将草履虫和其它生物分离开了。②池塘水在 4℃,放置 2﹣3天时,培养液中没有四膜虫,且草履虫数量很多。故答案为:(1)①表;②纤毛;限制草履虫活动;食物泡;(2)①有利;B;②4;2﹣3;这种条件下,培养液中没有四膜虫,且草履虫数量很多。【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需要平时多练习,略有难度。19.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什么是程序性死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在某些生物体中,部分细胞的死亡是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例如青蛙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蝌蚪的阶段,依靠尾游泳。而在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四肢长出,尾却需要消失,这时尾巴上的细胞就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其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消除已经受损、老化或者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将细胞内的病毒蛋白质的一部分呈现在细胞表面上,相当于告诉身体:“瞧,我这个细胞里面有这些病毒的蛋白质”,身体就知道这个细胞被感染了,发出信号,让这些细胞启动程序性死亡。再次,在动物体中,总会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细胞变得异常,比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等。这些异常的细胞通常也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如果有部分异常的细胞不服从整体利益,不启动程序性死亡,相反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和其他正常细胞争夺资源,就会形成肿瘤。如果它们还能脱离原来的位置入侵其他组织,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安营扎寨”,那就是癌,即恶性肿瘤。动物身体内的循环系统能够输送细胞,给癌细胞的扩散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为什么植物不得癌症?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以上实例可以说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机制。(1)程序性死亡是 多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发育的重要机制,如青蛙的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细胞的 分裂 过程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 分化 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还需要通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主动消除 尾 部的细胞。(2)根据文章信息,受损、老化或者 ab (多选)的细胞无法在身体中正常存活和繁殖,而是会被机体清除掉。a.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b.被病毒感染c.正常生长(3)如果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引发动物体形成 肿瘤 ,入侵其他组织会形成癌。植物不得癌症的原因是: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 。(4)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 功能 的稳定,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2)除病毒外,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解答即可。【解答】解:(1)阅读短文可知,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如青蛙的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细胞的分裂过程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分行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还需要通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主动消除尾部的细胞。(2)根据文章信息可知,受损、老化或者a.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和b.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无法在身体中正常存活和繁殖,而是会被机体清除掉。故选:ab。(3)如果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引发动物体形成肿瘤,入侵其他组织会形成癌。动物身体内的循环系统能够输送细胞,给癌细胞的扩散提供了方便的途径。植物不得癌症的原因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4)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故答案为:(1)多;分裂;分化;尾。(2)ab。(3)肿瘤;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4)功能。【点评】仔细阅读短文是解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