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走进生命世界一、选择题1.青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对治疗肺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下列微生物中,可以用于提取青霉素的是( )A. B.C. D.2.“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其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禾苗 B.春水 C.游鱼3.金秋九月是开学季,军训也在全国各地的学校相继展开,学生听到教官的口令后,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该过程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特征( )A.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4.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场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下列可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A.是否耗能 B.是否智能 C.能否运动 D.能否繁殖5.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6.《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古诗中,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特征的是( )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能进行繁殖B.具有应激性C.具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8.生物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下列对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法和实验法有时需要相互结合B.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C.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D.人口普查时,因为范围太大,可以选取样本进行调查9.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10.下列四项研究中,利用观察法即可完成的是( )A.通州区绿心城市森林公园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C.羊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D.研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11.瓢虫是蚜虫的天敌。瓢虫能依靠被蚜虫危害的植物找到蚜虫。科学家提出:瓢虫可能是依靠被蚜虫危害植物所释放出的气味搜索到蚜虫的。科学家提出的是实验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收集信息C.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12.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过程B.观察就是看一看C.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13.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小秦探究磷肥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时,选取两盆生长状况相同、喜欢光照的三角梅,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该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组别 水分 环境温度 肥料 光照甲 适量浇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 26℃ 施磷肥 光照充足乙 适量浇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 26℃ 不施磷肥 部分遮阴A.甲组应浇蒸馏水B.乙组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C.乙组也应施磷肥D.将甲、乙组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二、实验探究题15.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1:在一纸盒内,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A区(只) 5 6 7 9 9 10B区(只) 5 4 3 1 1 0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A的作用是 ,A、B两区除了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3)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有同学认为该结果不是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控制单一变量外,还需要多次实验求取 ,减小实验误差。(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将 改为 ,实验会更科学。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湿度A区 10 玻璃板 湿润B区 10 玻璃板 干燥16.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某研究团队为研究高脂饮食和运动对小鼠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1)科研人员选择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 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 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所示。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合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 品系小鼠。(2)科研人员又选取最适合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运动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小鼠数量 处理方式 小鼠体重(g) 小鼠体长(cm)第一组 10只 正常,不运动 25.19 9.33第二组 10只 肥胖,不运动 31.86 10.08第三组 10只 肥胖、? 28.32 9.73表中第三组的处理方式“?”处应填写 。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说明 。(3)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给青少年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17.近期发现许多地区白色垃圾泛滥,严重威胁土壤安全。为明确白色垃圾的危害,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无影响”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为A、B两组,在A组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组盆中放入加若干塑料袋碎块的等量普通土壤。第二步:将4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平均种在A、B两组盆中,定时等量浇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第三步: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单位:厘米),计算各组平均值,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A组 3 6 8 12 14.2B组 2.2 4.1 4.6 8 10请分析回答问题:(1)该实验中A、B两组形成 ,实验的变量是 。(2)若你为该小组的指导教师,请指出本实验在设计上的不足并写出改进方案:不足之处: ;改进方案: 。(3)实验中计算平均值是为了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了白色垃圾的危害,这对你生活的启示是: (写出一条即可)。三、解答题18.学过《生物的特征》这节课后,某学校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了它们身上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秋天到了,银杏树的绿叶逐渐变成黄褐色,并纷纷飘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2)牵牛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虽然都开喇叭状的花,但花色却有紫、白、粉和红等不同的颜色,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 的特性。(3)草丛里的小鸟被惊扰后,迅速飞走,体现了生物能对 作出反应。(4)草坪上,喜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5)常在学校食堂觅食的那只小橘猫,也在不经意间慢慢由小长大,竟然还生下3只小猫,体现了生物能 和 。(6)除病毒外,校园里的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走进生命世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青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对治疗肺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下列微生物中,可以用于提取青霉素的是( )A. B.C. D.【答案】D【分析】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解答】解:ABC.A为细菌结构图,B为曲霉结构图,C为病毒结构图,都不能产生青霉素,ABC不符合题意。D.D为青霉结构图,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抗生素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抗生素的例子,明确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即可解答本题。2.“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其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禾苗 B.春水 C.游鱼【答案】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禾苗、C游鱼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春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B。【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金秋九月是开学季,军训也在全国各地的学校相继展开,学生听到教官的口令后,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该过程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特征( )A.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答案】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特征描述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单位,但并未直接涉及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或行为,A错误。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描述了生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而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然而,题目描述的是学生对教官口令的反应,与营养需求无关,B错误。C.学生听到教官的口令(外界刺激)后,能够迅速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反应)。这体现了生物具有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C正确。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特征描述了生物体的生命周期和繁殖能力。然而,题目描述的是学生对教官口令的即时反应,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无关,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4.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场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下列可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A.是否耗能 B.是否智能 C.能否运动 D.能否繁殖【答案】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BC、耗能、运动、智能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运动、能否耗能、是否智能不能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D、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繁殖可以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5.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植物的繁殖现象,A正确;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体现了苔藓植物的生长现象,B正确;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体现了荷的生长现象,C正确;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没有生物,没有体现生命现象,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的共同特征,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6.《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古诗中,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特征的是( )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答案】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人体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排出体内的废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里描述的是人出汗,体现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A不符合题意。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里描述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体现生物能生长,B不符合题意。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里描述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体现生物能生长,C不符合题意。D.葵花“向日倾”意思是金色的葵花执着地向着太阳开放,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现象。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能进行繁殖B.具有应激性C.具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答案】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思是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特征知识。8.生物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下列对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法和实验法有时需要相互结合B.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C.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D.人口普查时,因为范围太大,可以选取样本进行调查【答案】D【分析】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观察法和实验法有时需要相互结合,A正确。B、医学家李时珍是在自然状态下来研究药物的,故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B正确。C、青霉菌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因此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C正确。D、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抽查)和全面调查(普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人口普查采用的是全面调查,是对所有对象进行的调查,不是选取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答案】A【分析】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2、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4、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解答】解: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0.下列四项研究中,利用观察法即可完成的是( )A.通州区绿心城市森林公园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C.羊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D.研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答案】C【分析】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解答】解:A、通州区绿心城市森林公园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利用调查法完成,A不符合题意B、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B不符合题意C、羊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利用肉眼直接观察即可完成,C符合题意D、研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法完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键是掌握科学探究的各种方法。11.瓢虫是蚜虫的天敌。瓢虫能依靠被蚜虫危害的植物找到蚜虫。科学家提出:瓢虫可能是依靠被蚜虫危害植物所释放出的气味搜索到蚜虫的。科学家提出的是实验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收集信息C.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答案】C【分析】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解答】解:(1)提出问题:为什么瓢虫能依靠被蚜虫危害的植物找到蚜虫?(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 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3)作出假设:瓢虫可能是依靠被蚜虫危害植物所释放出的气味搜索到蚜虫的。(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4)设计实验方案:拟订实验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5)实施实验并记录: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故选:C。【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12.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过程B.观察就是看一看C.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答案】C【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视觉有时会出现误差,精确的观察需要一定的工具。【解答】解:A、观察方式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A错误。B、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其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B错误。C、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C正确。D、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如燕子的外部形态特点,也可以借助有关用具进行,如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D错误。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种方法的过程以及特点。13.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分析】生物实验中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意在等。根据题意: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对照原则,设计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将来与含有抗生素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解答】解:该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计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将来与含有抗生素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还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抗生素的有无或抗生素的种类。可见C正确。故选:C。【点评】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14.小秦探究磷肥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时,选取两盆生长状况相同、喜欢光照的三角梅,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该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组别 水分 环境温度 肥料 光照甲 适量浇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 26℃ 施磷肥 光照充足乙 适量浇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 26℃ 不施磷肥 部分遮阴A.甲组应浇蒸馏水B.乙组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C.乙组也应施磷肥D.将甲、乙组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答案】D【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磷肥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磷肥,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磷肥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因此表格中水分、环境温度、光照都应该相同,不同的是肥料。应该将光照都该为光照充足,所以D项修改合理。故选:D。【点评】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二、实验探究题15.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1:在一纸盒内,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A区(只) 5 6 7 9 9 10B区(只) 5 4 3 1 1 0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该实验中A的作用是 对照 ,A、B两区除了 光(光照)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3)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4)有同学认为该结果不是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控制单一变量外,还需要多次实验求取 平均值 ,减小实验误差。(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将 玻璃板 改为 纸板 ,实验会更科学。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湿度A区 10 玻璃板 湿润B区 10 玻璃板 干燥【答案】(1)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对照;光(光照)(3)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平均值(5)玻璃板;纸板【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实验的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实验可作出的假设是: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所以,该实验中A的作用是对照,A、B两区除了光(光照)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3)根据实验现象“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更多,因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有同学认为该结果不是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控制单一变量外,还需要多次实验求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5)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变量是水分,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所以,将设计方案中的玻璃板改为纸板,能减少光对鼠妇的干扰,实验会更科学。故答案为:(1)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对照;光(光照)(3)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平均值(5)玻璃板;纸板【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16.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某研究团队为研究高脂饮食和运动对小鼠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1)科研人员选择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 对照 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 脂肪细胞体积 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所示。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合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 A 品系小鼠。(2)科研人员又选取最适合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运动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小鼠数量 处理方式 小鼠体重(g) 小鼠体长(cm)第一组 10只 正常,不运动 25.19 9.33第二组 10只 肥胖,不运动 31.86 10.08第三组 10只 肥胖、? 28.32 9.73表中第三组的处理方式“?”处应填写 运动 。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说明 加强运动可以减少小鼠体重 。(3)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给青少年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或增强体育运动)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对照;脂肪细胞体积;A;(2)运动;加强运动可以减少小鼠体重;(3)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或增强体育运动)。【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本实验是为了为研究高脂饮食和运动对小鼠的影响,因此,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三个品系小鼠中,A品系的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最高,因此最适合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A品系。(2)为了与第二组形成对照,第三组的方式为肥胖、不运动。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说明加强运动可以减少小鼠体重。(3)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根据上上述实验结果,给青少年的建议是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或增强体育运动)。故答案为:(1)对照;脂肪细胞体积;A;(2)运动;加强运动可以减少小鼠体重;(3)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或增强体育运动)。【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17.近期发现许多地区白色垃圾泛滥,严重威胁土壤安全。为明确白色垃圾的危害,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无影响”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为A、B两组,在A组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组盆中放入加若干塑料袋碎块的等量普通土壤。第二步:将4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平均种在A、B两组盆中,定时等量浇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第三步: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单位:厘米),计算各组平均值,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A组 3 6 8 12 14.2B组 2.2 4.1 4.6 8 10请分析回答问题:(1)该实验中A、B两组形成 对照 ,实验的变量是 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 。(2)若你为该小组的指导教师,请指出本实验在设计上的不足并写出改进方案:不足之处: 4粒种子太少 ;改进方案: 取40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 。(3)实验中计算平均值是为了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了白色垃圾的危害,这对你生活的启示是: 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或加强宣传教育、或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对照;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2)4粒种子太少;取40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3)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4)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5)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或加强宣传教育、或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2.探究过程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得出结论一表达和交流。【解答】解:(1)该实验是要探究“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设置:“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碎块的普通土壤”,A、B两组形成对照,这个变量是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2)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故本实验的不合理之处是4粒种子太少,容易发生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可以取40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3)实验中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加若干塑料废弃物普通土壤的植株的高度比不上普通土壤的植株的高度,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了白色垃圾的危害,启示我们要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加强宣传教育、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等。故答案为:(1)对照;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2)4粒种子太少;取40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3)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4)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5)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或加强宣传教育、或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原则。三、解答题18.学过《生物的特征》这节课后,某学校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了它们身上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秋天到了,银杏树的绿叶逐渐变成黄褐色,并纷纷飘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2)牵牛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虽然都开喇叭状的花,但花色却有紫、白、粉和红等不同的颜色,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 变异 的特性。(3)草丛里的小鸟被惊扰后,迅速飞走,体现了生物能对 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4)草坪上,喜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5)常在学校食堂觅食的那只小橘猫,也在不经意间慢慢由小长大,竟然还生下3只小猫,体现了生物能 生长 和 繁殖 。(6)除病毒外,校园里的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答案】(1)废物。(2)变异。(3)外界刺激。(4)营养。(5)生长;繁殖。(6)细胞。【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1)秋天到了,银杏树的绿叶逐渐变成黄褐色,然后纷纷飘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2)牵牛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虽然都开喇叭状的花,但花色却有紫、白、粉、红等不同的颜色,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草丛里的小鸟被惊扰后,迅速飞走,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即应激性。(4)喜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5)小橘猫在不经意间慢慢由小长大,竟然还生下了3只小猫,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6)除病毒外,校园里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答案为:(1)废物。(2)变异。(3)外界刺激。(4)营养。(5)生长;繁殖。(6)细胞。【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