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本任务群在选必上、选必中各设计了一个学习单元,本册本单元以政论性、实用性作品为主。在写作方面强调“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人文主题:伟大的复兴
本单元课文: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6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共同特点:全都是纪实性的文字
排序顺序即为:新中国的发展史、成长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
篇 目 文 体 写作背景 时代精神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政论(开幕辞) 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委员会议 新中国成立的豪情与对未来的抱负。
《长征胜利万岁》 回忆录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最后一战 长征精神
《大战中的插曲》 回忆录 1940年8月,百团大战 人道主义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闻 1997年,香港回归 民族自豪感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人物通讯 1962年,十年建设时期 焦裕禄精神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 事件通讯 2020年,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抗疫精神
伟大的复兴·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1.了解开幕词的有关知识,把握本文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学习目标
2.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意,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认识建立新中国的困难与艰辛,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辣椒粉拌梨 赠斯大林亲手种辣椒
毛泽东嗜好辣椒,此事举世皆知。他说湖南人没得辣椒不能吃饭,因此每个湖南人身上都有辣味。
有一次杨得志请他吃梨,他却找人家索要辣椒粉,将其撒于梨上,谓之辣椒粉拌梨。这种毛氏辣梨,我想味道不会太好,因此也没有像毛氏红烧肉一样流传开来。
建国初期毛宴请苏联友人米高扬,米高扬嗜酒,毛看不惯,就炒了一大盘红辣椒招待,非说辣椒比酒更刺激。米高扬不得不勉强吞噬,结果辣得眼泪都喷了出来。上个世纪60年代,秘鲁哲学家德斯来华拜会毛泽东,两个人谈得甚为投机,原因之一是德斯愿意陪他吃辣椒。最为严肃的一次是他给斯大林送礼。1942年,斯大林派人给毛送来丰厚礼品(是什么礼品不得而知,反正不是伏特加),毛泽东郑重其事地将自己亲手种的辣椒打包回赠。
★写作背景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1949年9月21日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盛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这篇著名讲话,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体知识
开幕词
标题
称谓
正文
用会议名称作标题
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
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写在标题下行顶格
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宣布开幕之类的话
结尾
开头
主体
“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简短有力,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
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
会议的性质
目的及主要任务
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
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
行文明快流畅
评议坚定有力,充满热情
(4)写作要点
①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②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③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④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⑤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初读——理思路
1.快速浏览,并概括段落大意,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2.圈点勾画信息,特别是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
第 1 段宣布会议开幕
第 2 段介绍参会代表及会议性质
第 3 段会议召开的基础(会议背景)
第 4 段会议命名原因
第 5 段会议的性质、职权以及议程。
第 6 段会议的意义: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 7 段当前形式分析:革命工作还没有结束,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第 8 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
第 9 段经济建设。
第10段文化建设。
第11段国防巩固。
第12段表明决心和信心。
第13—16段结束语:表达敬意和庆贺。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一
第一部分
整体探究
铁凝
(第1、2段)宣布开幕。 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性质
第二部分
(第3—4段)回顾历史 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部分
(第5—8段)立足当下
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第四部分
(第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第5部分
(第12-16段)悼念人民英雄,庆祝伟大的胜利
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厘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1.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
2.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3.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美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美好前景。
因果关系:
因为有革命胜利,所以才有新中国的独立。
条件和结果关系:
只有现在做好规划,未来才可能实现壮丽蓝图。
学习提示
★ 文本研读
初步读完全文,本文的讲话对象是谁?讲话目的是什么?
讲话对象:全国政协代表
(既是共产党的统战对象,又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依靠者)
讲话目的:团结与会者,让他们了解新中国,了解我党要作的努力,一起为新中国作贡献。
(因为政协代表很多不是党内人士,所以在这里没有主要谈党内工作,更不提对中共党员干部所提出的要求,而是团结人,明方向,鼓干劲,增信心。)
★ 文本研读、合作探究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今天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是什么?
二、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从文中看,这个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今天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是什么?
(1)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2)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3)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
(4)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1)继续努力,防止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破坏和捣乱活动。
(2)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斗争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3)做好经济建设
(4)做好文化建设
(5)做好国防建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从文中看,这个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推翻旧制度,即将建立新制度
(2)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3)我们要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济经发达,文化自信,国防强大。
此开幕词被选入教科书后,本来可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作标题,但编者却选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标题,请分析其用意。
答案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生动、形象、直观,语言豪迈激昂,充满民族自信心。
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文中多次出现,有统领全文和贯穿全文的作用。
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表达了此次会议召开的最重要的意义,能体现会议的性质。
问题探究:
·1.改句与原句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原句:“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第9段)
改句:“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那么在胜利以后我们就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2.下列句子中,删除加点的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分)
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绝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第4段)
品语言 悟情感
高考链接
·1.改句与原句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原句:“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第9段)
改句:“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那么在胜利以后我们就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品语言 悟情感
高考链接
答:①原句“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反问句,明知故问,语气强烈,更能表现出在革命胜利之后我们的坚定决心。
②改句与“如果”组成一个表假设关系的复句,难以达到坚定的效果。
·2.下列句子中,删除加点的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分)
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绝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第4段)
品语言 悟情感
高考链接
答:①“绝无”“必”等词语语气非常肯定,不容置辩;“是……的”表示强调。这些词显示出说话者的自信和坚决,显得铿锵有力。
②两个“或者”表示选择关系,是对所涉及问题的列举,与“绝无”“必”相呼应,给人一种看问题非常全面的感觉,显得睿智,富有逻辑。
语义+语气
从表达的角度看,文章如何通过遣词造句来表达情感的?
例1 “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开幕了”
例2 “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 渴望”一词展现了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民之所向。
这个偏正短语用“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做修饰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例1 “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例2“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②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必然”“毫无疑问”连用,表明毛泽东对敌人认识的深刻和透彻,对自己的判断无比自信;“务必”强化了语气,提醒人们不要放松警惕。
“不允许”“任何”加重了语气,强化了态度,表现出毛泽东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我们国家能力立场的无比自信。
例1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例2“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③使用判断句。
简洁的句子,将这次大会的突出特点表达出来,观点鲜明,铿锵有力,充满了革命即将成功的豪情。
“证明”“是”两个动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毛泽东对反动势力的深刻而睿智的认识。
析感情
归纳总结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的。
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②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③大量使用判断句。
★主旨归纳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大计作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①观点鲜明,不容置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
②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③用词精准,看问题全面,睿智理智,富有逻辑。
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充满气势。
⑤充满信心与希望,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
写 作 特 点
  百年前,中国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百年砥砺风雨,百年沧海桑田,我们的祖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壮大。
  愿以吾辈之青春、热力,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结 语
《光明与黑暗》崔卫平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美国总统)肯尼迪: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
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
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
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