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8.2《同学相伴 —— 我们在一起》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8.2《同学相伴 —— 我们在一起》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8.2《同学相伴 —— 我们在一起》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自己和同学在一起的哪些快乐时刻?和同学在一起有这么多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在一起’,看看集体生活的更多美好。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二模板:我们在一起
同学相伴的日子,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时刻。这其中,有学习的 快乐、玩耍的乐趣、分享的喜悦、合作的默契 ……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学习上,我们一起探究问题。
课间时,我们一起玩耍。
学习上,我们一起探究问题。
课间时,我们一起玩耍。
分享你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经历。假如没有同学的相伴,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课间和同学围坐分享零食、体育课一起为班级拔河加油,这些瞬间满是笑声。若没有同学,课间会冷清,难题没人一起讨论,运动会少了欢呼,生活就像少了色彩的画,孤单又乏味。
我们每个人如同一个个小音符,组合成的班集体就是一首美妙 动听的乐曲。有人认为个体可以离开集体,不和同伴在一起也没有 关系。你认同吗
七彩音符
"1"“2”“3”“4”“5”“6”“7”是七个小音符。他们组合在一起 就能演奏出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乐曲。正因为这样,七个小伙伴的 关系一直都很好,觉得谁也离不开这个群体。可是有一天,“1”认为 自己是群体中的老大,本领也是最大的。于是,他决定离开大家,独 自去闯天下。
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 请根据你的想象演一演。你 想对“1”说些什么
温情的大雁
深秋时节,每当北雁南飞时,整齐的大雁翱翔于天空。它们时而 变换成“一 ”字形,时而又变换成“人”字形,并不断发出“嘎、嘎” 的叫声。这种叫声可以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 用。那么,大雁保持严格、整齐的“人”字或“一”字队形又是为了 什么呢
原来,这种队形在飞行时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 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紧紧跟着,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 更快、更省力。而雁群总是由最有经验的大雁当“队长”,飞在队伍 的最前面。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 的大雁交换位置。幼雁和体弱的大雁,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飞行在 最后的两只雁不时地发出有节律的叫声,与前面的头雁保持沟通。
大雁看似孤傲,实际上却十分细心体贴。当某只雁生病或者受伤 不得不离队时,必定有两只雁自行留下,跟随并陪伴它,为它提供帮 助。无论风吹雨打,它们都不离不弃,直到那只雁痊愈,它们才会一 同去追赶前方的队伍,向预定的目的地继续飞翔。
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时,为什么会有其他大雁留下陪伴它?从大雁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因为大雁群体注重互助与陪伴。我们能学到在集体中要互相关爱、不离不弃,共同面对困难。
课堂总结
同学们,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很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离不开集体。而且在集体里,我们要像大雁一样,相互陪伴、帮助,这样我们的集体才会更温暖、更美好。
课堂练习
选择题(每题 1 个正确答案)
我们和同学在一起,能感受到( )。
A. 快乐
B. 难过(不符合集体生活主流感受)
C. 无聊(不符合实际)
就像《七彩音符》里的 “1”,个体( )集体。
A. 离不开
B. 可以离开
C. 无所谓
从大雁身上,我们学到在集体中要( )。
A. 相互陪伴、帮助
B. 各自为战
C. 不管同伴
A
A
A
课堂练习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很快乐。( )
个体可以离开集体,独自生活得很好。( )
在集体中,我们不需要关心、帮助同学。( )
×

×
同学相伴 —— 我们在一起
相伴的快乐:学习、玩耍、拼搏、分享
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七彩音符》)
集体互助:相互陪伴、帮助(《温情的大雁》)
板书设计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围绕 “我们在一起” 展开,通过呈现同学相伴的美好时刻、《七彩音符》与《温情的大雁》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与温暖,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懂得在集体中相互陪伴、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集体生活有一定体验,能感受到与同学相伴的快乐,但对 “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 的认识较浅,且在集体中主动互助的意识有待加强。他们喜欢分享故事、参与情境活动,适合通过案例分析、故事演绎等方式,深化对集体重要性的理解,激发互助热情。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无直接相关政治认同内容,侧重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道德素养:学习在集体中相互陪伴、互助的品质,养成热爱集体、关心同伴的品德。 法治观念:无直接相关法治观念内容,侧重道德层面的集体生活引导。 健全人格:在集体生活的学习中,培养归属感、责任感与互助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认识到个体是集体的一部分,明白在集体中相互陪伴、互助是自己的责任,促进集体和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与同学相伴的快乐,理解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在集体中要相互陪伴、互助。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集体互助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集体生活中主动关心、帮助同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同学相伴的图片、《七彩音符》与《温情的大雁》故事相关的动画、图片)、小组讨论卡片、学生提前准备的与同学相伴的快乐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5 分钟) 教师展示教材中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拼搏、分享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自己和同学在一起的哪些快乐时刻?” 学生自由分享,教师引导:“和同学在一起有这么多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在一起’,看看集体生活的更多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唤起学生对集体快乐时光的回忆,引发情感共鸣,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28 分钟) 第二模板:我们在一起 分享与同学相伴的快乐(10 分钟) 教师请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与同学相伴的快乐故事,在小组内分享:“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和同学在一起最快乐的一件事,为什么快乐?” 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生活中合作、分享等带来的快乐。 结合教材中 “学习上一起探究、课间一起玩耍” 等内容,总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拼搏、分享,充满了快乐,我们的生活因为有同伴相伴更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身故事分享,让学生直观感受与同学相伴的快乐,强化集体生活的美好体验。 故事分析:《七彩音符》的启示(12 分钟) 教师播放《七彩音符》的动画故事,提问:“‘1’离开集体后,会遇到什么情形?你们想对‘1’说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分享想法(如 “‘1’离开后,没办法和其他音符一起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会很孤单”“要告诉‘1’,个体离不开集体,大家在一起才好”)。 教师总结:“就像音符们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体离不开集体,集体也需要每个个体的参与。”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白集体的重要性。 故事感悟:《温情的大雁》的启发(6 分钟) 教师讲述《温情的大雁》故事,提问:“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时,为什么会有其他大雁留下陪伴它?从大雁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学生发言(如 “大雁们相互关心、帮助,所以会留下陪伴”“我们要像大雁一样,在集体中相互陪伴、互助”)。 教师小结:“在集体中,我们要像大雁一样,相互关心、陪伴、帮助,这样集体才会更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大雁的故事,激发学生在集体中互助的意识,懂得集体生活需要相互陪伴与帮助。 (三)课堂活动:“集体互助小妙招”(4 分钟) 教师发放小组讨论卡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同学之间可以怎样相互陪伴、帮助?请写下至少 3 个小妙招。”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具体、可行的互助方法(如 “同学忘带文具,借给他”“同学遇到学习困难,主动讲解”)。 每组推选代表分享 “小妙招”,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思考并明确在集体中互助的具体行动,为实际践行奠定基础。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我们和同学在一起,能感受到()。 A. 快乐 B. 难过(不符合集体生活主流感受) C. 无聊(不符合实际) 答案:A 就像《七彩音符》里的 “1”,个体()集体。 A. 离不开 B. 可以离开 C. 无所谓 答案:A 从大雁身上,我们学到在集体中要()。 A. 相互陪伴、帮助 B. 各自为战 C. 不管同伴 答案:A 判断题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很快乐。(√) 个体可以离开集体,独自生活得很好。(×) 在集体中,我们不需要关心、帮助同学。(×)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很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离不开集体。而且在集体里,我们要像大雁一样,相互陪伴、帮助,这样我们的集体才会更温暖、更美好。”
板书设计
同学相伴 —— 我们在一起 相伴的快乐:学习、玩耍、拼搏、分享 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七彩音符》) 集体互助:相互陪伴、帮助(《温情的大雁》)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分享、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了集体生活的快乐,理解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参与度较高,互助意识有所增强。但在引导学生将互助意识转化为长期、自觉的行动方面,还需后续在班级生活中持续引导,可通过开展 “互助之星” 评选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实际互助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