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草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金色的草地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15.金色的草地
第一课时
小小降落伞,
飘散到各处。
身着小白衣,
还有一条小绿裙。
(打一植物)
猜谜语
蒲公英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内有白色乳汁。当果实成熟时,花茎顶端长有一个白色的、蓬松的小绒球,风吹来后,一簇冠毛带着一颗果实,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个个小伞兵飘落到远处。蒲公英的植株可供药用
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朗读课文的检查,互读纠正。
初读课文
蒲公英
玩耍
绒毛
合拢
使劲
哈欠
盛开
钓鱼
观察
yīng
lǒng
róng

qiàn
生字认读
shuǎ
蒲英盛耍使劲
我会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脸欠朝钓察拢喜
我会写


组词:蒲草 蒲扇 蒲团
书写技巧:
“蒲”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略宽,下面“浦”右半部分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
部首: 艹 结构:上下
我会写

yīng
组词:英雄 英勇 英才
书写技巧:
“艹”横画稍短,两竖居中。“央”下横要长,竖撇居中。捺画舒展。撇捺收笔大致齐平。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部首: 艹 结构:上下
我会写

shuǎ
组词:玩耍 戏耍 耍弄
书写技巧:
上窄下宽。“而”上横稍短,四个竖向笔画排布均匀。“女”两撇平行,横画要长。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部首: 而 结构:上下
我会写

shèng
组词:盛开 盛装 茂盛
书写技巧:
上长下短。“成”横画长短适中,斜钩稍长。“皿”竖向笔画均匀,底横要长。
部首: 皿 结构:上下
chéng
盛饭
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述。
再读课文
1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pú)公英(yīng)。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shuǎ)。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liào)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茸(róng)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qiàn),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很多蒲公英,引出下文。
第 2 自然段:写草地和蒲公英给 “我” 和弟弟带来了不少乐趣。
3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lǒng)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4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第 3 自然段 :写草地发生的奇妙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 4 自然段:写 “我们” 对蒲公英的无限喜爱之情。
本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事情。
整体感知
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上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师一样,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草地为什么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变化颜色呢?难道是被谁施了魔法不成?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课堂小结
15.金色的草地
第二课时
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回顾导入
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简单说说草地给你带来的感觉。
1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pú)公英(yīng)。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写了“我”对草地以及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shuǎ)。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liào)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茸(róng)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qiàn),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写了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
兄弟俩都是怎样玩耍的,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的快乐。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外,可能还有哪些更有趣的情形?
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1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pú)公英(yīng)。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shuǎ)。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liào)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茸(róng)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qiàn),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请同学们精读课文第 3 自然段,思考:草地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填写
时间 草地颜色 蒲公英 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早晨 绿色 绿色 花朵还没张开
中午 金色 金色 花朵张开
傍晚 绿色 绿色 花朵合拢,花瓣被包住
4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叹。
拓展延伸
从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发现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过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梳理与交流
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回顾了两篇课文的作者观察的收获。
梳理与交流
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列举了两篇课文的作者对事物外形、变化原因等所作的观察。
初试身手
雨停了,我和爸爸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蜗牛正慢悠悠地爬着……
妈妈经常给我买香蕉吃。香蕉的皮黄澄澄的,形状像弯弯的月牙,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口,是一种很软糯的口感……
你观察到的事物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
再平常的事物,只要留心观察,也会有新的发现。
描写了买菜路上看到的过马路的蜗牛。
为了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记录了对香蕉的观察。
它的花盘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早上朝着东边,傍晚朝着西边,仿佛在追逐阳光。
花朵成熟后,会变成一个个白色的 “小绒球”,风一吹,这些小绒毛就带着种子四处飘散,像无数个小伞兵在空中飞舞。
初试身手
轻轻触碰它的叶片,叶片会迅速合拢,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过一会儿又慢慢展开。
含羞草
向日葵
蒲公英
课堂小结
大自然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同学们,只要你们能够认真观察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男孩那样发现潜藏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奥妙。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án shuǎ  hā qian  xǐ huān  pú gōng yīng
( ) ( )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仔细  合拢   有趣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三、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
玩耍
哈欠
喜欢
蒲公英
细致
闭合
好玩
粗心
张开
乏味
漆黑的夜空中盛放着绚丽的烟火,十分引人注目。
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蒲公英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yǒu)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小降落伞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 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于是,他就向沙漠飞去。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lín)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1.从太阳公公的话中,你知道蒲公英应该长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落在沙漠里以及湖泊里的蒲公英种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你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觉得金光闪闪、波光粼粼的地方就能给自己带来宝贝或是快乐,而要看看这些地方是否能让你们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
应该长在黑黝黝的泥土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