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梳理与运用。(21分)
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侵袭(xí) 单调(diào)
B.含蓄(xù) 间断(jiàn)
C.依偎(wèi) 剥削(xuē)
D.侦探(zhēn) 僻静(pì)
2.(2分)下面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沸腾 肿胀 B.元宵 严俊
C.拨弄 防御 D.倾覆 空虚
3.(3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堪称一绝 日夜不绝 B.心平气和 和颜悦色
C.有所建树 死得其所 D.不以为然 截然不同
4.(3分)下面选项中加点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看待问题总是见微知著,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就无法得到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B.小文同学坚信“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所以阅读时,她总能静下心来,细读慢品。
C.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大江南北处处悬灯结彩,庆祝祖国航天科技再结新果。
D.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你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5.(3分)下面选项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____。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____。我们家过端午,传统节目是包粽子。妈妈及早就会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里: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____。包粽子时,先捋平苇叶,放上糯米和红枣,粽子包成菱形后,____,一头放进嘴里用牙咬住,沿着另一去捆扎那米粽。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独特、翠绿可爱的粽子就装满了盆。
①都会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
②像极了大小不一的红白珍珠
③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
④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6.(3分)如果按照我国传统节日给下列诗句排序,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应该在(  )之间。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②和④ B.③和① C.④和① D.③和④
二、解答题。
7.(5分)今年春天,你出去游玩了吗?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写一段话,写清游玩的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并恰当引用古诗句。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8.(23分)英雄是一个人前行的榜样和精神力量。阅读下面两篇短文,感受英雄的魅力与情怀。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
材料一:作品梗概
(1)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乘的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海浪把鲁滨逊卷上了岸,他活了下来。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开始了长达28年的荒岛生活。(2)鲁滨逊把沉船上的物品一一转移到岛上,并用帆布搭建帐篷,作为栖身之处。(3)后来,鲁滨逊在岛上种植大麦、水稻等粮食,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4)过了若干年,鲁滨逊从一群野人手中,教下一个俘虏并给他起名“星期五”。之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朋友。(5)又过了几年,鲁滨逊在孤岛附近发现了一艘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有机会离开孤岛。
材料二:精彩片段
我感到,小岛这边的环境要比我住的地方好多了。这儿田野开阔,遍地都是绿草红花,处处散发着阵阵芳香,树林也很茂密。我还看到许多鹦鹉,很想捉一只驯养起来,教它陪我说话。我花费了一些力气,用棍子打下了一只小鹦鹉,等它苏醒后,就把它带了回来。几年之后,它才学会说话,会叫我的名字,而且叫得非常亲切。我对这次旅行感到很满意。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我竟然还发现了不少长得像野兔和狐狸的动物。它们长得和我以前见过的完全两样。我打死了几只,但不想吃它们的肉。我没有必要去冒险,因为我不缺食物,甚至可以说我的食物十分可口,尤其是山羊肉、鸽子肉和鳖肉这三种,再加上葡萄干。
(选自《鲁滨逊漂流记》第八章)
材料三:名家评价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这本书将要成为孩子们必读的一本书籍。”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1)阅读材料一的内容,用小标题概括鲁滨逊的经历。(每空不超过 10个字)
①海上遇难,流落荒岛
②   
③   
④   
⑤发现英国船,离开孤岛
(2)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以及阅读这本书的经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中对小岛的环境描写,表现了鲁滨逊愉快的心情,也透露出他的乐观心态。    
②打死以前没见过的动物,又不想吃它们的肉,反映了鲁滨逊对这些动物的厌恶。    
③鲁滨逊教鹦鹉说话,是想找个能陪自己聊天的伴儿,让自己不再孤独寂寞。    
④卡尔维诺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3)鲁滨逊被人们誉为“荒岛英雄”。请你结合短文以及这本书的阅读经验,为鲁滨逊做人物推荐卡,至少从两个方面介绍鲁滨逊的英雄品质,并用事例加以说明。    
9.(23分)阅读。
守护母亲的梦
张君燕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侯,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轻轻点燃一支烟,静静地享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抽完烟,他站起来,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恬然安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的母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1)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
梦见母亲,突然担心——    ——母亲安睡,静静陪伴——   
(2)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
(4)选文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三、表达与交流。(33分,含书写分3分)
10.(33分) 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有没有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一张令你骄傲的获奖证书,一件自己得意的作品……最让你心动?这张照片(证书)、这件作品……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请写一篇文章,分享这个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情感。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从字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书写规范整洁,力求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作文纸自备)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A C D
一、积累、梳理与运用。(21分)
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侵袭(xí) 单调(diào)
B.含蓄(xù) 间断(jiàn)
C.依偎(wèi) 剥削(xuē)
D.侦探(zhēn) 僻静(pì)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依偎”的“偎”读音应为“wēi”。
故选:C。
2.(2分)下面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沸腾 肿胀 B.元宵 严俊
C.拨弄 防御 D.倾覆 空虚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严峻:严厉;不宽松。故“严俊”的“俊”错误。
故选:B。
3.(3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堪称一绝 日夜不绝 B.心平气和 和颜悦色
C.有所建树 死得其所 D.不以为然 截然不同
【解答】A.堪称一绝:称得上独一无二。绝:独一无二的。
日夜不绝:白天黑夜不间断。绝:断。
B.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和:平和,和缓。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和:平和,和缓。
C.有所建树:有了不起的功绩。所: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地方,处所。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不错。
截然不同:指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然:断然。
结合词语释义可知,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项。
故选:B。
4.(3分)下面选项中加点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看待问题总是见微知著,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就无法得到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B.小文同学坚信“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所以阅读时,她总能静下心来,细读慢品。
C.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大江南北处处悬灯结彩,庆祝祖国航天科技再结新果。
D.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你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答】A.不恰当,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B、C、D恰当。
故选:A。
5.(3分)下面选项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____。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____。我们家过端午,传统节目是包粽子。妈妈及早就会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里: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____。包粽子时,先捋平苇叶,放上糯米和红枣,粽子包成菱形后,____,一头放进嘴里用牙咬住,沿着另一去捆扎那米粽。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独特、翠绿可爱的粽子就装满了盆。
①都会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
②像极了大小不一的红白珍珠
③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
④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草木茂盛”与“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一致,“鸟儿”“会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像极了大小不一的红白珍珠”,“粽子包成菱形后”用“马兰草叶捆扎”。
故选:C。
6.(3分)如果按照我国传统节日给下列诗句排序,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应该在(  )之间。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②和④ B.③和① C.④和① D.③和④
【解答】①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七夕节: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顺序应为:春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故选:D。
二、解答题。
7.(5分)今年春天,你出去游玩了吗?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写一段话,写清游玩的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并恰当引用古诗句。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来到了郊外的公园。一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绿毯。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沿着小路前行,河边的柳树格外引人注目,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情景让我不禁想起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的郊外公园,真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解答】作答时先在脑海中回忆今年春天自己出去游玩的经历,确定游玩的具体时间,然后描述景物特点,注意恰当引用古诗。
故答案为: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来到了郊外的公园。一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绿毯。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沿着小路前行,河边的柳树格外引人注目,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情景让我不禁想起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的郊外公园,真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8.(23分)英雄是一个人前行的榜样和精神力量。阅读下面两篇短文,感受英雄的魅力与情怀。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
材料一:作品梗概
(1)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乘的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海浪把鲁滨逊卷上了岸,他活了下来。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开始了长达28年的荒岛生活。(2)鲁滨逊把沉船上的物品一一转移到岛上,并用帆布搭建帐篷,作为栖身之处。(3)后来,鲁滨逊在岛上种植大麦、水稻等粮食,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4)过了若干年,鲁滨逊从一群野人手中,教下一个俘虏并给他起名“星期五”。之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朋友。(5)又过了几年,鲁滨逊在孤岛附近发现了一艘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有机会离开孤岛。
材料二:精彩片段
我感到,小岛这边的环境要比我住的地方好多了。这儿田野开阔,遍地都是绿草红花,处处散发着阵阵芳香,树林也很茂密。我还看到许多鹦鹉,很想捉一只驯养起来,教它陪我说话。我花费了一些力气,用棍子打下了一只小鹦鹉,等它苏醒后,就把它带了回来。几年之后,它才学会说话,会叫我的名字,而且叫得非常亲切。我对这次旅行感到很满意。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我竟然还发现了不少长得像野兔和狐狸的动物。它们长得和我以前见过的完全两样。我打死了几只,但不想吃它们的肉。我没有必要去冒险,因为我不缺食物,甚至可以说我的食物十分可口,尤其是山羊肉、鸽子肉和鳖肉这三种,再加上葡萄干。
(选自《鲁滨逊漂流记》第八章)
材料三:名家评价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这本书将要成为孩子们必读的一本书籍。”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1)阅读材料一的内容,用小标题概括鲁滨逊的经历。(每空不超过 10个字)
①海上遇难,流落荒岛
② 转移物品,搭建帐篷 
③ 种植粮食,驯养山羊 
④ 救下俘虏,取名“星期五” 
⑤发现英国船,离开孤岛
(2)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以及阅读这本书的经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中对小岛的环境描写,表现了鲁滨逊愉快的心情,也透露出他的乐观心态。  √ 
②打死以前没见过的动物,又不想吃它们的肉,反映了鲁滨逊对这些动物的厌恶。  × 
③鲁滨逊教鹦鹉说话,是想找个能陪自己聊天的伴儿,让自己不再孤独寂寞。  √ 
④卡尔维诺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3)鲁滨逊被人们誉为“荒岛英雄”。请你结合短文以及这本书的阅读经验,为鲁滨逊做人物推荐卡,至少从两个方面介绍鲁滨逊的英雄品质,并用事例加以说明。  
人物推荐卡
姓名:鲁滨逊
职业:荒岛英雄,冒险家
英雄品质:
1.坚韧不拔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面对孤独、无助、恐惧等种种困难,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生存下去。例如,在建造木屋的过程中,他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最终才成功完成了坚固的居所。
2.智勇双全
鲁滨逊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在荒岛上,他通过调查和实验,学会了捕鱼、制作陶器、养蜂等技能,为自己提供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他还在遭遇来袭的野兽、野人时,成功击退了攻击,救下了野人“星期五”。
总结:
鲁滨逊是一个坚韧、聪明、勇敢的英雄,他不畏困难,也不畏惧未知,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在接下来的事业中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和冒险家。他的一切行动都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和勇气的美德,他的故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精神,并感受到探险与冒险的无限魅力。 
【解答】(1)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作答此题要求我们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识记相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作答。根据“(2)鲁滨逊把沉船上的物品一一转移到岛上,并用帆布搭建帐篷,作为栖身之处。(3)后来,鲁滨逊在岛上种植大麦、水稻等粮食,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4)过了若干年,鲁滨逊从一群野人手中,教下一个俘虏并给他起名‘星期五’。之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朋友”可概括为:转移物品,搭建帐篷;种植粮食,驯养山羊;救下俘虏,取名“星期五”。
(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①正确。②有误,根据“它们长得和我以前见过的完全两样。我打死了几只,但不想吃它们的肉。我没有必要去冒险,因为我不缺食物”可知,鲁滨逊打死以前没见过的动物,又不想吃它们的肉,是因为可能是怕受到这种动物的袭击,同时怕使用这种没见过的食物会中毒,再者因为他不缺食物。③正确。④正确。
(3)考查了推荐介绍。《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面对孤独、无助、恐惧等种种困难,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生存下去。例如,在建造木屋的过程中,他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最终才成功完成了坚固的居所可以看出,鲁滨逊坚韧不拔的英雄品质。在荒岛上,他通过调查和实验,学会了捕鱼、制作陶器、养蜂等技能,为自己提供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他还在遭遇来袭的野兽、野人时,成功击退了攻击,救下了野人“星期五”可以看出,鲁滨逊的智勇双全。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②转移物品,搭建帐篷;
③种植粮食,驯养山羊;
④救下俘虏,取名“星期五”;
(2)①√;②×;③√;④√;
(3)
人物推荐卡
姓名:鲁滨逊
职业:荒岛英雄,冒险家
英雄品质:
1.坚韧不拔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面对孤独、无助、恐惧等种种困难,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生存下去。例如,在建造木屋的过程中,他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最终才成功完成了坚固的居所。
2.智勇双全
鲁滨逊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在荒岛上,他通过调查和实验,学会了捕鱼、制作陶器、养蜂等技能,为自己提供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他还在遭遇来袭的野兽、野人时,成功击退了攻击,救下了野人“星期五”。
总结:
鲁滨逊是一个坚韧、聪明、勇敢的英雄,他不畏困难,也不畏惧未知,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在接下来的事业中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和冒险家。他的一切行动都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和勇气的美德,他的故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精神,并感受到探险与冒险的无限魅力。
9.(23分)阅读。
守护母亲的梦
张君燕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侯,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轻轻点燃一支烟,静静地享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抽完烟,他站起来,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恬然安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的母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1)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
梦见母亲,突然担心—— 决定返乡,探望母亲  ——母亲安睡,静静陪伴—— 接到电话,承诺周末归 
(2)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
(4)选文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依据第③段“中午下了班……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概括为因牵挂母亲而临时决定返乡的行为。依据第⑧段“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概括为返程后接母亲电话,承诺周末再探望。
(2)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结合“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可知,“月季、菊花绽放,鸡鸭休息,大黄狗安睡”是环境(景物)描写,勾勒出宁静、温馨的乡村小院画面。母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侧面体现她勤劳(把院子打理整洁)、质朴的性格,为下文他发现母亲“将就吃饭、穿衣节俭”可知,的细节作铺垫,强化“心疼母亲”的情感。
(3)考查形象分析。
阅读文章可知,从“父亲早逝,独自养孩子”“不愿离开土地,坚持劳作”可知,母亲勤劳坚韧。从“吃饭将就”“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可知,母亲淳朴节俭。从“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可知,母亲深爱子女。
(4)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结合“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可知,“眼圈发红”(神态),体现了心疼母亲辛劳;“抬手想摘又放下”(动作)体现了矛盾心理;他“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母亲却“仍下地干活”,隐含愧疚(没能常陪伴);“想摘稻草”是想呵护母亲、弥补陪伴缺失;“放下手”是怕惊扰母亲安睡,珍视这难得的独处时光。
故答案为:
(1)决定返乡,探望母亲  接到电话,承诺周末归;
(2)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描写院子里月季、菊花等花草绽放,鸡鸭安静休息、大黄狗趴卧的场景,营造出宁静、祥和、温馨的氛围,侧面体现母亲生活环境的质朴,暗示母亲勤劳(把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也为下文他看到母亲简朴生活、心生感慨作铺垫。
(3)勤劳坚韧:父亲早逝,独自艰难拉扯孩子长大;不愿离开土地,仍下地干活,衣服是前年的也不舍得穿。淳朴节俭:吃饭将就,吃剩的馒头、没洗的饭碗体现生活简朴;衣服舍不得穿,直到姐姐说一直买才肯穿新衣。深爱子女:虽独自生活,却总把种的蔬菜粮食往孩子车里塞;梦到孩子会开心分享,体现对子女的牵挂与爱。
(4)表现了他对母亲的心疼与怜惜、愧疚与自责、矛盾与珍视。
三、表达与交流。(33分,含书写分3分)
10.(33分) 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有没有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一张令你骄傲的获奖证书,一件自己得意的作品……最让你心动?这张照片(证书)、这件作品……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请写一篇文章,分享这个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情感。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从字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书写规范整洁,力求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作文纸自备)
【解答】范文:
那张令我骄傲的书法获奖证书
在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张书法获奖证书,每次看到它,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练习书法。我一笔一划地临摹字帖,认真感受每一个笔画的力度和韵味。有时候,一个字写不好,我会反复练习几十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比赛那天,我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赛场。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拿起毛笔,开始书写。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我和手中的毛笔。
比赛结束后,我焦急地等待着结果。终于,公布成绩的那一天到了。当听到我的名字和一等奖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兴奋得跳了起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后来,我拿到了那张沉甸甸的获奖证书。它不仅是对我书法水平的认可,更是我努力付出的见证。每当我看到这张证书,就会想起那段努力练习的日子,它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