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识字与写字。(15分)
1.(2分) 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刨土(páo) 喜出忘外 走马观花(跑)
B.剔除(tì) 司空见惯 万象更新(更加)
C.正月(zhēnɡ)截然不同 非然也(这样)
D.徘徊(huái) 精兵减政 过犹不及(来得及)
2.(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B.我最喜欢读“西游记”“城南旧事”等书。
C.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D.“这怎么可以?”赵杰生气地说:“我不会答应你的!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市民“绿色出行”更便利。
B.只要为集体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才能更加优秀。
C.校运动会上,园园在短跑比赛中拔得头筹,大家都为他喝彩。
D.秋天的西湖公园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4.(2分)一位外国朋友用汉语表达了对诗词的赞叹:“中国的古典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后让人感觉漂亮。”分别替换加点词“漂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美 精练 丰富 韵味无穷
B.优异 凝练 多彩 回味无穷
C.优异 多彩 丰富 无穷无尽
D.优美 多彩 优雅 无穷无尽
5.(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习俗娓娓道来。
B.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详写等粥,略写喝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C.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都是主要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的。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主要通过列举三个事例来阐述观点。
6.(5分)把下面一段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①拼音部分变成汉字;②书写规范,格式正确。
六年的小学shí guāng转瞬即逝。六年来,我们在míng mèi的春光中去郊外踏青,在美丽的校园里rán fàng我们的rè qíng。那些美好,将永驻心间。
   
二、梳理与探究。(10分)
7.(5分)用“精”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列的括号里。
这次艺术节活动真是丰富多彩!陈明对数码摄影比较     ,每次活动都能把其中     的镜头拍摄下来;李晨用她那一双     的小手     设计了新年贺卡,那     的图案让人看了越看越喜欢……
8.(5分)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 B.无私奉献 C.坚定顽强 D.一身清白 E.不畏严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阅读与鉴赏。(32分)
9.(7分)阅读与积累。
(1)学文表情感。“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诗人王维表达的依依惜别;“随风潜入夜,    。”这是杜甫对春雨无声滋润万物的赞美;“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是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
(2)学文明事理。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中告诫全党全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     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从他们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二)小古文阅读与鉴赏。(10分)
10.(10分)小古文阅读与鉴赏。
(一)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 告子上》
(二)师旷①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②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⑤,孰与昧行⑥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春秋晋国著名乐师,盲人。②晚,迟。③怎么。④戏弄。⑤像点燃火烛的光亮。⑥在昏暗中行走。
(1)对比阅读,完成填空。
《学弈》运用了     (A对比 B 象征 C 想象)的表现手法来说明观点是:    。《师旷劝学》中,师旷运用了     (A拟人 B夸张 C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少而好学,    ;壮而好学,    ;老而好学,    。
(2)请选择两则选文中的一个观点,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三)课外阅读。(14分)
11.(14分)阅读文学类文本《皮影二》
皮影二
吕志军
①    。
②那时,韩虎让人讨厌。每次演皮影他都来。锣鼓未响,早坐戏场;开演,幕前看不过瘾,还挤到幕后,看艺人手中签儿上翻下撩,左杵右抖,跟着手舞足蹈。戏演完,他抢着拔电线收音箱整戏筐。善存师傅拨开他:“迟早滚蛋。五十出头,正是家里好劳力,这不是游手好闲吗?”
③善存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
④皮影戏兴于唐,盛于清,可近些年衰落了。不说演皮影,就是看皮影的也没有几个了,都去刨钱了。说不景气,皮影戏还是有人看,尤其是老人们。这让善存高兴。近段更不一样,观众里添了几张陌生面孔,还有个年轻人,多难得啊!善存对戏班说:“一定要把他们吸引住!”
⑤可这当口儿,善存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胳膊折了。影戏全靠胳膊“挑签子”,折了胳膊怎么挑嘛!戏班艺人计上心来:“让皮影二上。”
⑥皮影二就是令人讨厌的韩虎。他次次都来,时间久了,戏班人都叫他“皮影二”。“皮影一”是谁?当然是善存师傅。
⑦善存坚决不同意。为啥?韩虎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撑家的柱子。演影戏可是一分钱挣不着,要赔上大量时间学技术、记唱词,戏班人少,还得兼锣鼓铙钹。把韩虎这个撑家柱子拉来弄这不刨钱的营生是害人家嘛。
⑧可又不能不演,善存一咬牙:“他挑签子,我唱。伤好了撵他走。”
⑨这周演《兄妹开荒》。鼓点起,善存师傅开了口:“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炕上做呀懒虫!”韩虎左手的签子挑动“哥哥”的身段。
⑩善存继续唱:“扛起锄头上山岗,上呀……”看到韩虎手中晃动“哥哥”的草帽,肩上的锄头却歪了,善存急忙去纠正,由不得“呀”一声低叫——胳膊打着石膏,一伸手便钻心地疼嘛。
“上呀么上山岗,岗上好风光。”韩虎吼着嗓子接上了,把善存师傅那“呀”的一声掩盖了。善存立时瞪大了眼睛。
“我站得高来看得远,咱家乡到如今,成了一个好地方。”纱幕上,那淳朴的妹子高高举起锄头挖那厚实的地哦;那懒惰的陕北汉子在妹妹的开导劝诫下,终于挥舞起锄头,撑起边区艳阳天了哦。韩虎的唱腔粗犷豪放,明明是练过的嘛。
善存师傅悄悄挪步到了观众堆里。观众一齐鼓起掌来,看戏的年轻人也热烈地拍起了手。
善存伤好后举办了收徒仪式。仪式上,韩虎呈出个筐,说:“妻子儿女都很支持我,给我买了牛皮、刻刀、颜料。”善存师傅打开,是韩虎一笔一画抄的几厚本唱词,还有一摞摞雕了半截或者已经雕好了的皮子嘛。
再过一年,省城“非遗”文化调演,名单里有影戏班。善存师傅在回执主演一栏,庄重地写下三个字:皮影二。(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第④自然段点出了皮影戏没落的原因,为下文韩虎上场埋下了伏笔。
B.“皮影二”这个标题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暗示了文章的内容。
C.文中“台柱子”表明了善存在戏班的地位,“撑家柱子”体现了韩虎是家里的重要劳力。
D.善存在“回执主演”一栏写下“皮影二”,是因为此时他已经无法演出,需要韩虎代演。
(2)第 自然段中,从“立时瞪大了眼睛”可以体会到善存师傅    
A.很惊讶,韩虎签子挑得很出彩。
B.很讶异,韩虎唱戏也毫不逊色。
C.很难过,唱戏的水平开始下降。
D.很气恼,韩虎竟然抢了他的台词。
(3)这篇小说围绕善存和韩虎写了哪些事情,请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4)文中善存师傅对韩虎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5)善存师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联系文本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6)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给文本加个开头。
四、表达与交流。(43分)(一)即兴发言有策略(3分)
12.(4分)即兴发言有策略。
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不仅沉淀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优秀品格和创新求索的奋斗精神。学校在毕业典礼中寄语,倡导同学们“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校报小记者到各班就“如何向科学家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进行采访。
(1)这种场合下需要即兴发言,你要注意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B.提前准备纸和笔,写个发言稿,反复修改以后,照发言稿念
C.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D.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2)校报小记者来采访你了,请即兴发言。
小记者:请问,你最喜爱的科学家有谁?你如何向科学家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呢?
(二)畅想未来写心愿(40分)
13.(40分)习作。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是周恩来总理写下的心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袁隆平爷爷的心愿;科技强国是黄大年的心愿....心中有梦,才有追梦的动力。你的心愿是什么?在毕业在即的日子里,请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用记叙故事、写信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作为礼物送给自己。
2025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C A C
一、识字与写字。(15分)
1.(2分) 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刨土(páo) 喜出忘外 走马观花(跑)
B.剔除(tì) 司空见惯 万象更新(更加)
C.正月(zhēnɡ)截然不同 非然也(这样)
D.徘徊(huái) 精兵减政 过犹不及(来得及)
【解答】A.有误。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故“喜出忘外”应为“喜出望外”。
B.有误。“剔除”的“剔”读作“tī”。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更:改变,改换。
C.正确。
D.有误。精兵简政:缩减机构,精简人员。故“精兵减政”应为“精兵简政”。过犹不及:做事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都不好。及:达到。
故选:C。
2.(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B.我最喜欢读“西游记”“城南旧事”等书。
C.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D.“这怎么可以?”赵杰生气地说:“我不会答应你的!
【解答】A.有误,“嘀嗒,嘀嗒”表示声音的重复,用省略号。
B.有误,“西游记”“城南旧事”是书的名称,应用书名号。
C.正确。
D.有误,提示语在中间,“说”后用逗号。
故选:C。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市民“绿色出行”更便利。
B.只要为集体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才能更加优秀。
C.校运动会上,园园在短跑比赛中拔得头筹,大家都为他喝彩。
D.秋天的西湖公园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或“由于”。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才”改为“就”。
C.正确。
D.搭配不当,把“季节”改为“地方”。
故选:C。
4.(2分)一位外国朋友用汉语表达了对诗词的赞叹:“中国的古典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后让人感觉漂亮。”分别替换加点词“漂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美 精练 丰富 韵味无穷
B.优异 凝练 多彩 回味无穷
C.优异 多彩 丰富 无穷无尽
D.优美 多彩 优雅 无穷无尽
【解答】首先看“中国的古典诗词很漂亮”,这里“漂亮”是对古典诗词整体的夸赞,“优美”侧重于形容事物美好、美妙,常用来形容诗词等文学作品,“优异”一般用于形容成绩、表现等,所以用“优美”替换“漂亮”更合适。
接着“语言漂亮”,古典诗词语言讲究简洁、精准,“精练”意思是(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凝练”也有紧凑简练的意思,但“精练”更突出简洁准确,“多彩”侧重于丰富多样,不太能体现古典诗词语言特点,所以“精练”替换“漂亮”更恰当。再看“内容漂亮”,古典诗词内容涵盖广泛,“丰富”指种类多或数量大,能很好体现诗词内容的特点,“多彩”虽然也表示丰富多样,但不如“丰富”直接体现内容的充实,所以“丰富”替换“漂亮”合适。最后“读完后让人感觉漂亮”,这里强调读完诗词后的感受,“韵味无穷”指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读完古典诗词给人的感觉;“回味无穷”也有这样的意思,但“韵味无穷”更能突出诗词的韵味;“无穷无尽”表示没有止境,没有限度,与读完诗词的感受不符,所以“韵味无穷”替换“漂亮”合适。
故选:A。
5.(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习俗娓娓道来。
B.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详写等粥,略写喝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C.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都是主要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的。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主要通过列举三个事例来阐述观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主要采用直间接抒发情感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的。
故选:C。
6.(5分)把下面一段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①拼音部分变成汉字;②书写规范,格式正确。
六年的小学shí guāng转瞬即逝。六年来,我们在míng mèi的春光中去郊外踏青,在美丽的校园里rán fàng我们的rè qíng。那些美好,将永驻心间。
 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瞬即逝。六年来,我们在明媚的春光中去郊外踏青,在美丽的校园里燃放我们的热情。那些美好,将永驻心间。 
【解答】故答案为:
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瞬即逝。六年来,我们在明媚的春光中去郊外踏青,在美丽的校园里燃放我们的热情。那些美好,将永驻心间。
二、梳理与探究。(10分)
7.(5分)用“精”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列的括号里。
这次艺术节活动真是丰富多彩!陈明对数码摄影比较  精通  ,每次活动都能把其中  精彩  的镜头拍摄下来;李晨用她那一双  精巧  的小手  精心  设计了新年贺卡,那  精致  的图案让人看了越看越喜欢……
【解答】精通:深刻地理解,熟练地掌握。
精彩:特别好,最出色;神采,精神。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精心:非常用心,专心精细。
精致:精巧细致。
故答案为:
精通 精彩 精巧 精心 精致
8.(5分)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 B.无私奉献 C.坚定顽强 D.一身清白 E.不畏严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E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A 
【解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定强劲,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竹子被赋予了人的坚定顽强的品格。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墨梅被赋予了人的一身清白的品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不畏严寒的品格。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春蚕、蜡烛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品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又会生长的。小草被赋予了人的生命力强的品格。
故答案为:
C D E B A
三、阅读与鉴赏。(32分)
9.(7分)阅读与积累。
(1)学文表情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诗人王维表达的依依惜别;“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是杜甫对春雨无声滋润万物的赞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
(2)学文明事理。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中告诫全党全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  比鸿毛还轻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  视觉  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从他们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观察角度不同,结论可能不同;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
【解答】(1)分别出自唐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唐 杜甫的《春夜喜雨》,宋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出自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两个小儿辩论的角度: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告诉我们观察角度不同,结论可能不同;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故答案为:
(1)劝君更尽一杯酒 润物细无声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比泰山还重 比鸿毛还轻 视觉 观察角度不同,结论可能不同;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二)小古文阅读与鉴赏。(10分)
10.(10分)小古文阅读与鉴赏。
(一)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 告子上》
(二)师旷①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②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⑤,孰与昧行⑥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春秋晋国著名乐师,盲人。②晚,迟。③怎么。④戏弄。⑤像点燃火烛的光亮。⑥在昏暗中行走。
(1)对比阅读,完成填空。
《学弈》运用了  A  (A对比 B 象征 C 想象)的表现手法来说明观点是: 学习要专心致志  。《师旷劝学》中,师旷运用了  C  (A拟人 B夸张 C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
(2)请选择两则选文中的一个观点,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解答】(1)考查修辞手法。《学弈》将专心学弈的人和不专心学弈的人进行对比,运用了A对比的表现手法,说明的观点是:学习要专心致志。《师旷劝学》中,师旷把少年好学比作日出之阳,壮年好学比作日中之光,老年好学比作炳烛之明,运用了C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考查内容的理解。选择两则选文中的一个观点,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示例:我选择《学弈》中“学习要专心致志”这一观点。比如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数学时,常常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钻研中。他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不管外界有什么干扰,都能专心思考,最终取得了重大的数学成就。这就充分体现了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又如我选择《师旷劝学》中“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一观点。姜子牙70多岁才遇到周文王,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此之前,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谋略,最终成为一代名相,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成就霸业,这表明只要有学习的意愿,任何时候开启学习之旅都来得及。
故答案为:
(1)A 学习要专心致志 C 如日出之阳 如日中之光 如炳烛之明;
(2)我选择《学弈》中“学习要专心致志”这一观点。比如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数学时,常常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钻研中。他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不管外界有什么干扰,都能专心思考,最终取得了重大的数学成就。这就充分体现了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又如我选择《师旷劝学》中“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一观点。姜子牙70多岁才遇到周文王,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此之前,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谋略,最终成为一代名相,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成就霸业,这表明只要有学习的意愿,任何时候开启学习之旅都来得及。
(三)课外阅读。(14分)
11.(14分)阅读文学类文本《皮影二》
皮影二
吕志军
① 省城“非遗”文化调演,名单里有影戏班,回执主演一栏中有“皮影二”的名字。  。
②那时,韩虎让人讨厌。每次演皮影他都来。锣鼓未响,早坐戏场;开演,幕前看不过瘾,还挤到幕后,看艺人手中签儿上翻下撩,左杵右抖,跟着手舞足蹈。戏演完,他抢着拔电线收音箱整戏筐。善存师傅拨开他:“迟早滚蛋。五十出头,正是家里好劳力,这不是游手好闲吗?”
③善存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
④皮影戏兴于唐,盛于清,可近些年衰落了。不说演皮影,就是看皮影的也没有几个了,都去刨钱了。说不景气,皮影戏还是有人看,尤其是老人们。这让善存高兴。近段更不一样,观众里添了几张陌生面孔,还有个年轻人,多难得啊!善存对戏班说:“一定要把他们吸引住!”
⑤可这当口儿,善存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胳膊折了。影戏全靠胳膊“挑签子”,折了胳膊怎么挑嘛!戏班艺人计上心来:“让皮影二上。”
⑥皮影二就是令人讨厌的韩虎。他次次都来,时间久了,戏班人都叫他“皮影二”。“皮影一”是谁?当然是善存师傅。
⑦善存坚决不同意。为啥?韩虎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撑家的柱子。演影戏可是一分钱挣不着,要赔上大量时间学技术、记唱词,戏班人少,还得兼锣鼓铙钹。把韩虎这个撑家柱子拉来弄这不刨钱的营生是害人家嘛。
⑧可又不能不演,善存一咬牙:“他挑签子,我唱。伤好了撵他走。”
⑨这周演《兄妹开荒》。鼓点起,善存师傅开了口:“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炕上做呀懒虫!”韩虎左手的签子挑动“哥哥”的身段。
⑩善存继续唱:“扛起锄头上山岗,上呀……”看到韩虎手中晃动“哥哥”的草帽,肩上的锄头却歪了,善存急忙去纠正,由不得“呀”一声低叫——胳膊打着石膏,一伸手便钻心地疼嘛。
“上呀么上山岗,岗上好风光。”韩虎吼着嗓子接上了,把善存师傅那“呀”的一声掩盖了。善存立时瞪大了眼睛。
“我站得高来看得远,咱家乡到如今,成了一个好地方。”纱幕上,那淳朴的妹子高高举起锄头挖那厚实的地哦;那懒惰的陕北汉子在妹妹的开导劝诫下,终于挥舞起锄头,撑起边区艳阳天了哦。韩虎的唱腔粗犷豪放,明明是练过的嘛。
善存师傅悄悄挪步到了观众堆里。观众一齐鼓起掌来,看戏的年轻人也热烈地拍起了手。
善存伤好后举办了收徒仪式。仪式上,韩虎呈出个筐,说:“妻子儿女都很支持我,给我买了牛皮、刻刀、颜料。”善存师傅打开,是韩虎一笔一画抄的几厚本唱词,还有一摞摞雕了半截或者已经雕好了的皮子嘛。
再过一年,省城“非遗”文化调演,名单里有影戏班。善存师傅在回执主演一栏,庄重地写下三个字:皮影二。(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D 
A.第④自然段点出了皮影戏没落的原因,为下文韩虎上场埋下了伏笔。
B.“皮影二”这个标题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暗示了文章的内容。
C.文中“台柱子”表明了善存在戏班的地位,“撑家柱子”体现了韩虎是家里的重要劳力。
D.善存在“回执主演”一栏写下“皮影二”,是因为此时他已经无法演出,需要韩虎代演。
(2)第 自然段中,从“立时瞪大了眼睛”可以体会到善存师傅  B 
A.很惊讶,韩虎签子挑得很出彩。
B.很讶异,韩虎唱戏也毫不逊色。
C.很难过,唱戏的水平开始下降。
D.很气恼,韩虎竟然抢了他的台词。
(3)这篇小说围绕善存和韩虎写了哪些事情,请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4)文中善存师傅对韩虎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善存师傅由讨厌韩虎到收韩虎为徒,是因为韩虎勤学苦练,用高超的皮影戏技艺打动了善存师傅。 
(5)善存师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联系文本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善存师傅德艺双馨,善于发现人才。从善存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可以看出善存师傅才艺好;从善存师傅收勤学苦练的韩虎为徒可以看出,善存师傅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6)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给文本加个开头。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D.文章写了韩虎勤学苦练,在戏台上用高超的技艺打动了善存师傅,所以善存师傅收他为徒,并且一年后在文化调演的“回执主演”一栏写下“皮影二”,是因为善存师傅已经打心眼里认可了韩虎及其表演皮影戏的技艺,不是因为善存师傅已经无法演出,需要韩虎代演。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第 自然段中“韩虎吼着嗓子接上了,把善存师傅那‘呀’的一声掩盖了。”和第 自然段中自然段中“韩虎的唱腔粗犷豪放,明明是练过的嘛。”可知,韩虎用自己毫不逊色的唱功掩盖了师傅的“呀”,所以善存师傅感到不可思议,立时瞪大了眼睛。故选B。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第②段中“那时,韩虎让人讨厌。”“善存师傅拨开他:‘迟早滚蛋。五十出头,正是家里好劳力,这不是游手好闲吗?’”可知,每次演皮影韩虎都去,此时善存师傅是非常讨厌韩虎的,认为他游手好闲。可概括为“不看好韩虎”。结合第⑧段中“可又不能不演,善存一咬牙:‘他挑签子,我唱。伤好了撵他走。’”可知,善存师傅因为意外骨折,无法挑签子,不得已只能让韩虎代替挑签子。可概括为“代替善存进行挑签子演出”。结合第⑩段中“看到韩虎手中晃动‘哥哥’的草帽,肩上的锄头却歪了,善存急忙去纠正,由不得‘呀’一声低叫——胳膊打着石膏,一伸手便钻心地疼嘛。”可知,看到韩虎肩上的锄头歪了,善存急忙去纠正,却因疼痛不由得叫了一声。可概括为“急于纠正,发出疼痛的声音”。结合第 段中“韩虎吼着嗓子接上了,把善存师傅那“呀”的一声掩盖了。善存立时瞪大了眼睛。”第 段中“韩虎的唱腔粗犷豪放,明明是练过的嘛。”可知,韩虎用自己的技艺盖住了善存的“呀”,用自己高超的演技使得表演成功。结合第 段中“善存伤好后举办了收徒仪式。”可知,韩虎演出成功后,善存收韩虎为徒。可概括为“为韩虎举行收徒仪式”。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②段中“那时,韩虎让人讨厌。”“善存师傅拨开他:‘迟早滚蛋。五十出头,正是家里好劳力,这不是游手好闲吗?’”可知,刚开始善存师傅是非常讨厌韩虎的,认为他游手好闲。然后写了善存师傅受伤后,韩虎代替善存挑签子,在演出过程中,韩虎又用自己高超的唱功掩盖住善存的“呀”声,此时,善存被韩虎粗犷豪放的唱腔所打动,于是决定收他为徒,在收徒仪式上,韩虎拿出个筐,里面是韩虎一笔一画抄的几厚本唱词,还有一摞摞雕了半截或者已经雕好了的皮子嘛。由此可知,善存对韩虎由讨厌到收他为徒的态度变化,是因为韩虎自己的勤奋好学,苦练技术,用自己的演技说服了善存师傅。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第③段“善存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可知,善存师傅演技高超;结合第⑦段“存坚决不同意。为啥?韩虎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撑家的柱子。演影戏可是一分钱挣不着,要赔上大量时间学技术、记唱词,戏班人少,还得兼锣鼓铙钹。把韩虎这个撑家柱子拉来弄这不刨钱的营生是害人家嘛。”可知善存师傅不愿意让撑家柱子来唱戏,体现了善存师傅的善解人意;结合第 段“善存师傅悄悄挪步到了观众堆里。”和 段“善存伤好后举办了收徒仪式。”可知,善存师傅收勤学苦练的韩虎为徒,说明善存师傅珍惜人才。
(6)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首尾呼应,是写作手法的一种,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又称对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结合文章结尾可知,开头也应该体现出“皮影二”出现在回执主演一栏中。如:在省城“非遗”文化调演中,影戏班的回执主演一栏中写着“皮影二”,“皮影二”就是韩虎。
故答案为:
(1)D。
(2)B。
(3)韩虎:代替善存挑签子。善存:讨厌 急忙纠正,低叫一声 收韩虎为徒。
(4)善存师傅由讨厌韩虎到收韩虎为徒,是因为韩虎勤学苦练,用高超的皮影戏技艺打动了善存师傅。
(5)善存师傅德艺双馨,善于发现人才。从善存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可以看出善存师傅才艺好;从善存师傅收勤学苦练的韩虎为徒可以看出,善存师傅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6)省城“非遗”文化调演,名单里有影戏班,回执主演一栏中有“皮影二”的名字。
四、表达与交流。(43分)(一)即兴发言有策略(3分)
12.(4分)即兴发言有策略。
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不仅沉淀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优秀品格和创新求索的奋斗精神。学校在毕业典礼中寄语,倡导同学们“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校报小记者到各班就“如何向科学家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进行采访。
(1)这种场合下需要即兴发言,你要注意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D  (多选)
A.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B.提前准备纸和笔,写个发言稿,反复修改以后,照发言稿念
C.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D.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2)校报小记者来采访你了,请即兴发言。
小记者:请问,你最喜爱的科学家有谁?你如何向科学家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呢?
【解答】(1)考查实践作业。
A、正确。即兴发言前在脑海里构思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以及重点内容,这有助于发言有条理,是即兴发言需要注意的。
B、错误。即兴发言强调的是当场发挥,“提前准备纸和笔,写两个发言稿,反复修改以后再发言”不符合即兴的特点。
C、正确。注意语言文明、得体,把握好对象,能让发言更合适、有效,这是即兴发言的要点。
D、正确。语气自然、态度大方能给听众良好的印象,有利于发言的顺利进行,是即兴发言应做到的。
故选:ACD。
(2)考查发言稿。作答时要突出所喜爱的科学家的特点和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的做法。如:小记者您好!我最喜爱的科学家是袁隆平爷爷。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只为实现“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梦想。向袁爷爷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新时代合格人才,我认为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像袁爷爷一样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在学习中,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难题不退缩,勇于探索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创新精神,不局限于常规思路,敢于尝试新方法。同时,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很重要,袁爷爷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几十年,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克服它们。我相信,只要秉持这些精神,努力学习,就能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故答案为:
(1)ACD;
(2)小记者您好!我最喜爱的科学家是袁隆平爷爷。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只为实现“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梦想。向袁爷爷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新时代合格人才,我认为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像袁爷爷一样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在学习中,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难题不退缩,勇于探索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创新精神,不局限于常规思路,敢于尝试新方法。同时,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很重要,袁爷爷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几十年,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克服它们。我相信,只要秉持这些精神,努力学习,就能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二)畅想未来写心愿(40分)
13.(40分)习作。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是周恩来总理写下的心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袁隆平爷爷的心愿;科技强国是黄大年的心愿....心中有梦,才有追梦的动力。你的心愿是什么?在毕业在即的日子里,请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用记叙故事、写信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作为礼物送给自己。
【解答】范文:
我的心愿
亲爱的自己:
毕业在即,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想和你聊聊我的心愿。
我的心愿是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近年来,我目睹了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冰川加速融化、森林不断减少、雾霾频繁出现……这些都让我深感痛心。
我想组织环保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向大家传播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会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举办生动有趣的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我也想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亲手种下一棵树苗,看着它在自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每一棵树都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它们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让我们的天空更加湛蓝。
我还想投身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中。通过宣传和引导,让大家养成正确分类垃圾的好习惯,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会设计简单易懂的垃圾分类指南,在社区设置垃圾分类示范点,让居民们更直观地了解如何分类。
亲爱的自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我会努力学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加油,为了心愿而努力吧!
未来的自己
XX月XX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