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第一站:寻访美丽乡村1.(20分)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词。 场景1:“①zhòu 出②yún 田夜绩麻”是传统农耕生活③fán máng 的写照,如今的农村有着④jié rán bù tóng 的景象。有些平原⑤cūn zhài ,⑥chú 草、⑦收gē 基本⑧实shī 了机械化,农村⑨gǎo 起了乡村旅游,有专门⑩duàn liàn 身体的广场,农村生活翻开了 zhǎn xīn 的一页,农民 yóu zhōng 地感到幸福。 场景2:薄雾①lǒng zhào 着村庄,湖边②tíng bó 着几③sōu 小船,田间④zòng héng 交错的小路伸向远方。爸爸告诉我他小时候在这里生活的快乐:捉⑤hú dié ,逮⑥mà zha ,⑦shuāi jiāo ,掰手⑧wàn ,喂⑨shēng chù ,有时还⑩zhàng 着自己跑得快, fàng sì 地去 dòu 邻家的狗……2.(5分)古诗默写:请根据“场景1”中的诗句提示,按要求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现诗中田园劳作的温馨画面。书写要求:①请用楷书规范书写,做到准确、规范、整洁;②注意诗句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③书写内容包括:诗题、诗人(朝代、姓名)、古诗诗句(含标点)。二、第二站:漫步语文长廊智慧研学,知识闯关。(17分)3.(2分)猜字谜。(1)走马观,雾里看。遍地开,锦上添。谜底: (2)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谜底: 三、选择题。4.(2分)【活动标语】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将滚动播放“回味五彩童年”的宣传语,你能正确读出来吗?以下四句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一幅风光旖(qǐ)旎的画卷。B.童年,心底永恒的涟漪(yí)。C.童年,在记忆里徘徊(huí)。D.童年,镌(juān)刻在心底的回忆。5.(2分)书校举办科技节,主题词的书写想要一种“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风格,你建议采用( )的字。A.柳公权 B.怀素 C.文征明 D.颜真卿三、排序。6.(3分)某小组准备排演一部课本剧,请你读读他们的活动步骤,按顺序排列下来。 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将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对话,并根据角色特点,为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设计合适的台词、动作和表情,还可以准备羽毛扇、树枝(箭)等道具。 经过讨论,决定选择《草船借箭》作为要表演的故事。 根据课本剧中角色的身份和性格,互相协商,为小组内的同学分配好角色。7.(4分)“回味五彩童年”课本剧台词中有一些字写错了,请你用“ ”画出来并进行修改。面容慈详 草船借剑 擂鼓纳喊 出谋划测 义态端庄 自相茅盾 跃跃浴试 手急眼快 四、选择题。8.(2分)“回味五彩童年”知识问答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①大拇指比较短,构造简单,只有两个关节。②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了一个关节。在这两句话中,第②句语言风趣幽默。B.《红楼春趣》中主要写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文中放风筝寓意着放晦气。C.“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句话中运用了动词“翘”和“挂”,可见是动态描写。D.“其人/弗能/应也”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9.(2分)“回味五彩童年”知识问答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警方设下陷阱,让匪徒自投罗网。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推开窗,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还能闻到远处田野里油菜花淡淡的甜香。C.却看妻子愁何在 他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D.稚子金盆脱晓冰 从稚子到老人,谁不喜欢春节呢?五、第三站:畅享阅读时光阅读积累,学以致用。(33分)10.(4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店家 墨客 货郎 榜文清晨,薄雾笼罩小镇,( )刚开门,张贴上新出炉的( )。( )挑着担子悠悠走来,吆喝声引得早起读书的( )投来好奇的目光。11.(12分)课文回放:(1)“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本学期我们在《草船借箭》中认识了 的诸葛亮;在《刷子李》中结识了 的刷子李;了解了《丰碑》中 的军需处长;以及《军神》中意志顽强的 ;在《 》中,遇见了说话前后抵触的楚国商人;还在《 》中,见识了艺高胆大,赤手空拳打虎的武松。(前三个空格请填写四字词语)(2)足下万里,移步换景。本学期我们欣赏了被称为“水上城市”的 ;领略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还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文以载道述真情,读李炎林先生写的《月是故乡明》,可以体会到作者 的情感;读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感受到诗人 和 的情感。12.(5分)阅读课文《刷子李》(节选),回答问题。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①屋顶尤其难刷,蘸 (A.zhānB.zhàn)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 (A.hè B.hé)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1)用“√”为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句①看似与刷子李无关,实则 。(3)选文从 、 和效果三个方面表现了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13.(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又见栗花开 ①栗子的收获是家乡的一件盛事,而栗花盛开也是家乡的一道美景。 ②当栗花盛开,花开满树,漫山遍野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远远看去,风吹树摇,树叶翻卷,栗花涌动,就像白雾飘浮在绿莽莽的山野上。看那栗花一束束地开在栗树枝头,一根根长条的形状,毛茸茸的,就像一条条毛毛虫,憨憨的可爱。栗花的香味,带着甜甜的芬芳,一种化不开的浓稠,花香袭人,沁人肺腑。栗花的浓香也引来了蜜蜂,栗花繁盛,辛勤的蜜蜂采蜜更忙,此时栗林里到处嘤嘤嗡嗡,好不热闹。 ③我欣赏栗花,源自童年与栗花不解的情缘。栗花有一用途,就是驱蚊。从前的夏天,农村里没有蚊帐避蚊,夜晚常用土法驱蚊,燃香草绳、艾蒿绳和栗花绳等驱蚊方法都有效。家乡栗花繁多,捡拾方便,常用的栗花绳,我家用得最多。因为栗花绳拧起来细密紧致,燃烧时既慢又烟气清淡,不但能驱蚊避虫,还可以作为火源用,以节省火柴。因此,儿时每年栗花开的时候,善于精打细算的爷爷便派我去拾栗花,用于拧火绳。 ④栗花花期较长,大概半月左右,盛开之后便由淡白变为浅黄,再变成土黄色谢落。就在栗花将要开败掉落的时候,我就挎上篮子,约上小伙伴上坡去拾栗花。在栗树林里,我观赏栗花可爱的形状,闻着浓浓的清香,饶有兴趣地把一根根毛茸茸、软乎乎的栗花拾到篮子里。树下落得不多的时候,就上树摇晃树枝,把欲落未落的栗花摇落下来,直到装满篮子。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常在栗林中打闹玩耍,拾一阵子,玩一阵子,充满着童年的欢乐。 ⑤不光玩闹,干起拾栗花的活儿来我也是认真的。按照爷爷的吩咐,我专挑较长的栗花捡拾,一把一把顺条顺缕地放在篮子里,这样便于爷爷编火绳使用。拾满篮子挎回家,拾了一篮又一篮,一直堆叠起一大摞。爷爷把已干枯的栗花洒上水使之变软,然后像为女孩儿编辫子一样,把栗花拧成紧致细密的栗花绳,每根约一米半长。每当这时候,我就给爷爷当助手,帮忙拿栗花,取三四条一绺,递给爷爷拧。爷爷常夸奖我勤快、爱劳动,我也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为家庭的贡献而高兴。拾栗花伴随了我童年、少年的生活,我见惯和喜欢上了栗花的花开花落,也把栗花收藏进了我的记忆。 ⑥今又回乡,又见栗花开,又闻栗花香。遍地栗树花开得更蓬勃热烈,更浩瀚壮美,更浓香馥(fù)郁。我脑海里浮现起童真年少时在栗树林中捡拾栗花的身影,似乎看到了爷爷慈祥亲切的笑容。望着满山的栗花,我更似乎看到了秋季满枝栗蓬含笑、咧嘴吐栗的情景,看到了家乡人民收获板栗的快乐。(作者:张兆清,选文有删改)(1)在短文第③段中,我们了解了栗花的两个用途,一是 ,二是 。(2)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栗花的 之情。(3)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 描写,通过“拿”“ ”“递”等动词,表现了“我” 。(4)最后一段写道“今又回乡,又见栗花开,又闻栗花香。”如今故乡盛开的栗花,勾起了“我”哪些情思?① ② (5)无论是本文的“栗花”,还是琦君笔下的“桂花”,都会带给读者独特的感受。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呢?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例句:家乡的稻田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每当夏日来临,稻田里一片碧绿,微风拂过,稻浪翻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仿写: 六、第四站:挑战妙笔生花14.(25分)妙笔生花。 “童心未泯(mǐn)”的意思是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童心未泯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这份纯真的大人,总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惊喜,用独特的方式温暖身边的人。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大人吗?他(她)是在什么场合下,或是什么时候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童心呢?回想一下,请以“童心未泯的 ”为题目,完成本次习作。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请通过具体事例,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做到既能反映人物“童心未泯”的特点,又能表达你对他(她)的喜爱。(3)书写准确工整,表达通顺流畅。字数在350﹣400之间。(4)文中请不要出现学校、班级、自己以及同学的姓名等真实信息。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题号 4 5 8 9答案 D D C D一、第一站:寻访美丽乡村1.(20分)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词。 场景1:“①zhòu 昼 出②yún 耘 田夜绩麻”是传统农耕生活③fán máng 繁忙 的写照,如今的农村有着④jié rán bù tóng 截然不同 的景象。有些平原⑤cūn zhài 村寨 ,⑥chú 锄 草、⑦收gē 割 基本⑧实shī 施 了机械化,农村⑨gǎo 搞 起了乡村旅游,有专门⑩duàn liàn 锻炼 身体的广场,农村生活翻开了 zhǎn xīn 崭新 的一页,农民 yóu zhōng 由衷 地感到幸福。 场景2:薄雾①lǒng zhào 笼罩 着村庄,湖边②tíng bó 停泊 着几③sōu 艘 小船,田间④zòng héng 纵横 交错的小路伸向远方。爸爸告诉我他小时候在这里生活的快乐:捉⑤hú dié 蝴蝶 ,逮⑥mà zha 蚂蚱 ,⑦shuāi jiāo 摔跤 ,掰手⑧wàn 腕 ,喂⑨shēng chù 牲畜 ,有时还⑩zhàng 仗 着自己跑得快, fàng sì 放肆 地去 dòu 逗 邻家的狗……【解答】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故答案为:场景1①昼 ②耘 ③繁忙 ④截然不同 ⑤村寨 ⑥锄 ⑦割 ⑧施 ⑨搞 ⑩锻炼 崭新 由衷;场景2①笼罩 ②停泊 ③艘 ④纵横 ⑤蝴蝶 ⑥蚂蚱⑦摔跤 ⑧腕 ⑨牲畜 ⑩仗 放肆 逗。2.(5分)古诗默写:请根据“场景1”中的诗句提示,按要求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现诗中田园劳作的温馨画面。书写要求:①请用楷书规范书写,做到准确、规范、整洁;②注意诗句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③书写内容包括:诗题、诗人(朝代、姓名)、古诗诗句(含标点)。【解答】写田园劳作的温馨画面的是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故答案为: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二、第二站:漫步语文长廊智慧研学,知识闯关。(17分)3.(2分)猜字谜。(1)走马观,雾里看。遍地开,锦上添。谜底: 花 (2)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谜底: 迷 【解答】(1)谜面中“走马观”“雾里看”化用“走马观花”“雾里看花”成语,“遍地开”“锦上添”对应“遍地开花”“锦上添花”,四句均含“花”字,且描述与花的常见意象吻合,故谜底为“花”。(2)“小帆船”象形为“辶”(偏旁“走之”形似船身),“载着一粒米”指“辶”内嵌入“米”字,组合成“迷”;后两句“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紧扣“迷”字“迷失方向、困惑”的含义,故谜底为“迷”。故答案为:(1)花;(2)迷。三、选择题。4.(2分)【活动标语】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将滚动播放“回味五彩童年”的宣传语,你能正确读出来吗?以下四句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一幅风光旖(qǐ)旎的画卷。B.童年,心底永恒的涟漪(yí)。C.童年,在记忆里徘徊(huí)。D.童年,镌(juān)刻在心底的回忆。【解答】A.错误,“旖旎”的“旖”应读“yǐ”,指柔和美丽。B.错误。“涟漪”的“漪”应读“yī”,指水波纹。C.错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D.正确。故选:D。5.(2分)书校举办科技节,主题词的书写想要一种“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风格,你建议采用( )的字。A.柳公权 B.怀素 C.文征明 D.颜真卿【解答】A.有误,柳公权:楷书以“骨力劲健”著称,笔画刚硬,但风格偏瘦挺,不够雄浑。B.有误,怀素:以狂草闻名,笔法飘逸奔放。C.有误,文征明:楷书清秀工整,行书温润雅致,风格偏柔美,不契合恢宏感。D.正确,颜真卿:楷书宽博厚重、气势雄强,笔画如“筋骨饱满”,代表作《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充满阳刚之气,完美契合“恢宏磅礴”的风格。故选:D。三、排序。6.(3分)某小组准备排演一部课本剧,请你读读他们的活动步骤,按顺序排列下来。 2 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将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对话,并根据角色特点,为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设计合适的台词、动作和表情,还可以准备羽毛扇、树枝(箭)等道具。 1 经过讨论,决定选择《草船借箭》作为要表演的故事。 3 根据课本剧中角色的身份和性格,互相协商,为小组内的同学分配好角色。【解答】首先,需要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适合表演的故事,这是表演课本剧的基础。其次,根据故事内容和角色特点,对课文进行改编,设计符合角色的台词、动作和表情,以及所需的道具,这是表演课本剧的关键步骤。最后,根据课本剧中角色的身份和性格,为小组内的同学分配好角色,这是表演课本剧的准备工作。故答案为:2 1 37.(4分)“回味五彩童年”课本剧台词中有一些字写错了,请你用“ ”画出来并进行修改。面容慈详 详——祥 草船借剑 剑——箭 擂鼓纳喊 纳——呐 出谋划测 测——策 义态端庄 义——仪 自相茅盾 茅——矛 跃跃浴试 浴——欲 手急眼快 急——疾 【解答】“面容慈详”应改为“面容慈祥”,“祥”侧重于和善、吉利,“慈祥”多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草船借剑”应改为“草船借箭”,该典故是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箭,所以是“箭”。“擂鼓纳喊”应改为“擂鼓呐喊”,“呐”有大声呼喊的意思,“呐喊”即大声喊叫助威。“出谋划测”应改为“出谋划策”,“策”有计谋、主意的意思,“出谋划策”指制定计谋策略,为人出主意。“义态端庄”应改为“仪态端庄”,“仪”有容貌、举止的意思,“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自相茅盾”应改为“自相矛盾”,该成语源于一个卖矛和盾的人,既说自己的矛能刺穿所有盾,又说自己的盾能抵挡所有矛,“矛盾”是一种逻辑上的冲突。“跃跃浴试”应改为“跃跃欲试”,“欲”有想要的意思,“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手急眼快”应改为“手疾眼快”,“疾”有快速的意思,“手疾眼快”形容人动作敏捷,反应迅速。故答案为:详——祥 剑——箭 纳——呐 测——策义——仪 茅——矛 浴——欲 急——疾四、选择题。8.(2分)“回味五彩童年”知识问答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①大拇指比较短,构造简单,只有两个关节。②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了一个关节。在这两句话中,第②句语言风趣幽默。B.《红楼春趣》中主要写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文中放风筝寓意着放晦气。C.“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句话中运用了动词“翘”和“挂”,可见是动态描写。D.“其人/弗能/应也”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解答】A.正确。第①句只是平实地描述大拇指短、构造简单且有两个关节的特点;第②句将大拇指拟人化,用“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这样形象的语言,还通过“比人家少了一个关节”形成一种俏皮的表达,语言风趣幽默。B.正确。《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在古代文化中,放风筝常常寓意着放晦气,人们希望把不好的运气随着风筝放走。C.错误。“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的样子”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描绘船的形状,并非动态描写。D.正确。“其人弗能应也”意思是那个人不能回答了,按照语义和语法,“其人”“弗能应”之间有停顿,“弗能”“应也”之间也有停顿,所以“其人/弗能/应也”停顿正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黄沙百战”描述战斗环境之恶劣和战斗次数之多,“穿金甲”说明战斗的激烈和持久,二者语义紧密,中间停顿;“不破楼兰”是条件,“终不还”是结果,中间停顿,所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停顿正确。故选:C。9.(2分)“回味五彩童年”知识问答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警方设下陷阱,让匪徒自投罗网。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推开窗,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还能闻到远处田野里油菜花淡淡的甜香。C.却看妻子愁何在 他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D.稚子金盆脱晓冰 从稚子到老人,谁不喜欢春节呢?【解答】A不同,“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意思:用你的矛刺入你的盾。句子中的“陷”表示“刺入,穿透”的意思。“警方设下陷阱,让匪徒自投罗网”中“陷阱”则是一个词组,表示“为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上面浮盖伪装的东西,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或者“比喻害人的圈套”。这里“陷”和“陷阱”中的“陷”意思不同。B.不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句子中的“闻”表示“听到,听见”的意思。“闻到”表示通过嗅觉或听觉感知到某种气味或声音。C.不同,“却看妻子愁何在”的意思: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句子中的“妻子”在古文中是一个词组,指“妻子和孩子”。“他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中的“妻子”是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指“男子的配偶”。D.相同,“稚子金盆脱晓冰”的意思: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其中的“稚子”表示“幼小的孩子”。“从稚子到老人,谁不喜欢春节呢?”中的“稚子”也是指“幼小的孩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儿童”或“小孩子”意义相近。故选:D。五、第三站:畅享阅读时光阅读积累,学以致用。(33分)10.(4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店家 墨客 货郎 榜文清晨,薄雾笼罩小镇,( 店家 )刚开门,张贴上新出炉的( 榜文 )。( 货郎 )挑着担子悠悠走来,吆喝声引得早起读书的( 墨客 )投来好奇的目光。【解答】店家:在小镇上开店做生意的人,通常会在早上开门营业。榜文:公告、告示之类。货郎:走街串巷卖货的人,会挑着扁担,发出吆喝声。墨客:文人。第一个空,结合语境,早晨,做生意的人开门营业。故选“店家”;第二个空,结合语境,做生意的人张贴了食物刚出炉的信息。故选“榜文”;第三个空,结合语境,这个时候,走街串巷的卖货的人,开始挑着担子慢悠悠地走来。故选“货郎”;第四个空,结合语境,走街串巷的人,吆喝声引起了早起读书人的目光。故选“墨客”;故答案为:店家 榜文 货郎 墨客11.(12分)课文回放:(1)“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本学期我们在《草船借箭》中认识了 神机妙算 的诸葛亮;在《刷子李》中结识了 技艺高超 的刷子李;了解了《丰碑》中 舍己为人 的军需处长;以及《军神》中意志顽强的 刘伯承 ;在《 自相矛盾 》中,遇见了说话前后抵触的楚国商人;还在《 景阳冈 》中,见识了艺高胆大,赤手空拳打虎的武松。(前三个空格请填写四字词语)(2)足下万里,移步换景。本学期我们欣赏了被称为“水上城市”的 威尼斯 ;领略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还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3)文以载道述真情,读李炎林先生写的《月是故乡明》,可以体会到作者 思乡怀亲 的情感;读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感受到诗人 欣喜若狂 和 爱国 的情感。【解答】(1)考查作家及其作品、课文理解、体会思想感情。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神机妙算,成功向曹操借到十万支箭,所以此处可填“神机妙算”。《刷子李》中的刷子李技艺高超,刷墙的技艺令人惊叹,可用“技艺高超”来形容。《丰碑》中的军需处长舍己为人,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被冻死,故填“舍己为人”。《军神》中的主人公是刘伯承。说话前后抵触的楚国商人出自《自相矛盾》。赤手空拳打虎的武松出自《景阳冈》。(2)考查课文理解。被称为“水上城市”的是威尼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比如长城等。(3)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欣喜若狂、爱国的情感。故答案为:(1)神机妙算 技艺高超 舍己为人 刘伯承 自相矛盾 景阳冈;(2)威尼斯 胡夫金字塔 长城;(3)思乡怀亲 欣喜若狂 爱国。12.(5分)阅读课文《刷子李》(节选),回答问题。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①屋顶尤其难刷,蘸 zhàn (A.zhānB.zhàn)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 hè (A.hè B.hé)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1)用“√”为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句①看似与刷子李无关,实则 从侧面充分表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3)选文从 动作 、 声音 和效果三个方面表现了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解答】(1)考查多音字。蘸,读音zhàn;和:hé,平和;和缓,和谐;和睦,结束战争或争执,不分胜负;hè,和谐地跟着唱,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huò,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根据字义,结合语境可知“和着琴音”的“和”读作hè。(2)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句①看似与刷子李无关,实则通过描述屋顶刷浆的难度,侧面烘托出刷子李刷浆技艺的高超。因为屋顶刷浆难度大,一般人难以做到一滴不掉,但刷子李却能轻松应对,这更能凸显出他的技艺非凡。(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动作方面,刷子李的手臂悠然摆来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琴音,显示出他刷墙时的从容不迫和技艺娴熟;声音方面,刷子划过墙面时发出的清脆响声,如同音乐般悦耳动听,进一步凸显了他的技艺;效果方面,刷过去的墙面平整洁白,如同雪白的屏障一般,让人赞叹不已。选文从动作、声音和效果三个方面表现了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故答案为:(1)zhàn hè;(2)从侧面充分表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3)动作 声音。13.(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又见栗花开 ①栗子的收获是家乡的一件盛事,而栗花盛开也是家乡的一道美景。 ②当栗花盛开,花开满树,漫山遍野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远远看去,风吹树摇,树叶翻卷,栗花涌动,就像白雾飘浮在绿莽莽的山野上。看那栗花一束束地开在栗树枝头,一根根长条的形状,毛茸茸的,就像一条条毛毛虫,憨憨的可爱。栗花的香味,带着甜甜的芬芳,一种化不开的浓稠,花香袭人,沁人肺腑。栗花的浓香也引来了蜜蜂,栗花繁盛,辛勤的蜜蜂采蜜更忙,此时栗林里到处嘤嘤嗡嗡,好不热闹。 ③我欣赏栗花,源自童年与栗花不解的情缘。栗花有一用途,就是驱蚊。从前的夏天,农村里没有蚊帐避蚊,夜晚常用土法驱蚊,燃香草绳、艾蒿绳和栗花绳等驱蚊方法都有效。家乡栗花繁多,捡拾方便,常用的栗花绳,我家用得最多。因为栗花绳拧起来细密紧致,燃烧时既慢又烟气清淡,不但能驱蚊避虫,还可以作为火源用,以节省火柴。因此,儿时每年栗花开的时候,善于精打细算的爷爷便派我去拾栗花,用于拧火绳。 ④栗花花期较长,大概半月左右,盛开之后便由淡白变为浅黄,再变成土黄色谢落。就在栗花将要开败掉落的时候,我就挎上篮子,约上小伙伴上坡去拾栗花。在栗树林里,我观赏栗花可爱的形状,闻着浓浓的清香,饶有兴趣地把一根根毛茸茸、软乎乎的栗花拾到篮子里。树下落得不多的时候,就上树摇晃树枝,把欲落未落的栗花摇落下来,直到装满篮子。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常在栗林中打闹玩耍,拾一阵子,玩一阵子,充满着童年的欢乐。 ⑤不光玩闹,干起拾栗花的活儿来我也是认真的。按照爷爷的吩咐,我专挑较长的栗花捡拾,一把一把顺条顺缕地放在篮子里,这样便于爷爷编火绳使用。拾满篮子挎回家,拾了一篮又一篮,一直堆叠起一大摞。爷爷把已干枯的栗花洒上水使之变软,然后像为女孩儿编辫子一样,把栗花拧成紧致细密的栗花绳,每根约一米半长。每当这时候,我就给爷爷当助手,帮忙拿栗花,取三四条一绺,递给爷爷拧。爷爷常夸奖我勤快、爱劳动,我也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为家庭的贡献而高兴。拾栗花伴随了我童年、少年的生活,我见惯和喜欢上了栗花的花开花落,也把栗花收藏进了我的记忆。 ⑥今又回乡,又见栗花开,又闻栗花香。遍地栗树花开得更蓬勃热烈,更浩瀚壮美,更浓香馥(fù)郁。我脑海里浮现起童真年少时在栗树林中捡拾栗花的身影,似乎看到了爷爷慈祥亲切的笑容。望着满山的栗花,我更似乎看到了秋季满枝栗蓬含笑、咧嘴吐栗的情景,看到了家乡人民收获板栗的快乐。(作者:张兆清,选文有删改)(1)在短文第③段中,我们了解了栗花的两个用途,一是 驱蚊、避虫 ,二是 作为火源使用 。(2)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栗花在风中摇曳如白雾飘浮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栗花的 喜爱 之情。(3)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 动作 描写,通过“拿”“ 取 ”“递”等动词,表现了“我” 积极参与、勤快、爱劳动 。(4)最后一段写道“今又回乡,又见栗花开,又闻栗花香。”如今故乡盛开的栗花,勾起了“我”哪些情思?① 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② 对爷爷的思念,以及对家乡丰收景象的憧憬 (5)无论是本文的“栗花”,还是琦君笔下的“桂花”,都会带给读者独特的感受。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呢?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例句:家乡的稻田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每当夏日来临,稻田里一片碧绿,微风拂过,稻浪翻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仿写: 家乡的稻田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每当夏日来临,稻田里一片碧绿,微风拂过,稻浪翻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稻田不仅承载着家乡人民的辛勤劳作,也寄托着我对童年的无限怀念。每当看到稻田,我就会想起小时候与伙伴们在田间追逐嬉戏的快乐时光,想起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背影。稻田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永远的乡愁。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③段“栗花有一用途,就是驱蚊。”“不但驱蚊,还能够避虫,同时栗花绳拧得细密紧致,燃得比较慢,还可作为火源用,以节省火柴。”可知,栗花的用途,一是“驱蚊、避虫”,二是“栗花绳燃得比较慢,还可作为火源用”。(2)考查修辞手法.“远远看去,风吹树摇,树叶翻卷栗花涌动,就像白雾飘浮在绿莽莽的山野上”,句子中将翻卷涌动的栗花比作飘浮在山野上的白雾,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喻体“白雾”来描绘本体“栗花”的形态和动态。作者运用如此生动的比喻,不仅是为了描绘景象,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栗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比喻,作者将栗花的美丽和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栗花的深厚情感。(3)考查描写手法。“每当这时候,我就给爷爷当助手,帮忙拿栗花,取三四条一绺,递给爷爷拧”,句子通过“拿”“取”和“递”这三个动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在帮助爷爷拧栗花绳时的具体行为。这些动作描写不仅展示了“我”的勤劳能干,还体现了“我”乐于助人的品质。(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最后一段写道“今又回乡,又见栗花开,又闻栗花香”,如今故乡盛开的栗花,勾起了“我”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乡人民勤劳朴实、收获满满的美好生活的赞叹和向往。这些情思交织在一起,让“我”对故乡的栗花充满了深厚的感情。(5)考查扩展写话。可以选取家乡的自然景观或特色事物,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示例:家乡的稻田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每当夏日来临,稻田里一片碧绿,微风拂过,稻浪翻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稻田不仅承载着家乡人民的辛勤劳作,也寄托着我对童年的无限怀念。每当看到稻田,我就会想起小时候与伙伴们在田间追逐嬉戏的快乐时光,想起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背影。稻田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永远的乡愁。故答案为:(1)驱蚊、避虫 作为火源使用;(2)比喻 栗花在风中摇曳如白雾飘浮 喜爱;(3)动作 取 积极参与、勤快、爱劳动;(4)①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②对爷爷的思念,以及对家乡丰收景象的憧憬。(5)家乡的稻田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每当夏日来临,稻田里一片碧绿,微风拂过,稻浪翻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稻田不仅承载着家乡人民的辛勤劳作,也寄托着我对童年的无限怀念。每当看到稻田,我就会想起小时候与伙伴们在田间追逐嬉戏的快乐时光,想起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背影。稻田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永远的乡愁。六、第四站:挑战妙笔生花14.(25分)妙笔生花。 “童心未泯(mǐn)”的意思是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童心未泯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这份纯真的大人,总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惊喜,用独特的方式温暖身边的人。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大人吗?他(她)是在什么场合下,或是什么时候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童心呢?回想一下,请以“童心未泯的 ”为题目,完成本次习作。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请通过具体事例,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做到既能反映人物“童心未泯”的特点,又能表达你对他(她)的喜爱。(3)书写准确工整,表达通顺流畅。字数在350﹣400之间。(4)文中请不要出现学校、班级、自己以及同学的姓名等真实信息。【解答】范文:童心未泯的爷爷在我的身边,有一位童心未泯的爷爷,他就像一个老小孩,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公园游玩。一进公园,爷爷就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跑向湖边的小船租赁处。他眼睛发亮,指着那些色彩斑斓的小船,大声说:“咱们去划船吧,就坐那艘像大鸭子的船!”那模样,仿佛回到了童年。我们坐上船后,爷爷拿起船桨,用力地划着,一边划一边唱起了儿歌,那跑调的歌声在湖面上回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还不时地用船桨溅起水花,朝我们身上泼来,像个调皮的孩子在嬉戏。在公园里的草坪上,有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爷爷立刻被吸引住了,他拉着我跑到卖风筝的小摊前,买了一个大大的蝴蝶风筝。然后,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在草坪上欢快地跑着,试图把风筝放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喊:“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尽管风筝总是掉下来,但他一点也不气馁,依然兴致勃勃地尝试着。看着爷爷那充满童趣的样子,我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喜悦。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却有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爷爷用他的这份童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和色彩,我真的很爱我的爷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