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镇中心校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0分)1.(6分)抄写下列文段,注意把拼音改成汉字,做到行款整齐,书写美观。 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zhǎ yǎn 间,我们从yòu zhì 的孩童变成了明媚的少年。在跌跌撞撞地成长中,shū jí 是一束光,为我们照亮求知的道路;老师是一束光,在我们pái huái 时指引前行的方向;榜样是一束光,在平凡中点亮zé rèn 与担当。2.(6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论无法判断对错,说明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有不懂的知识。 (2)赵孟頫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3)《采薇》选自《诗经 小雅》,是戍边战士出征作战时抒发感慨之作。 (4)理解文章的题目,把握关键句,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方法都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5)《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英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的作品,主人公汤姆 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 (6)在开展辩论会前,我们要好好准备,只需要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资料就可以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语调(diào) 分外(fèn) 含情脉脉(mài)B.燕山(yān) 掺和(hé) 威风凛凛(lín)C.坚劲(jìng) 剥削(xuē) 头晕目眩(xuàn)D.畜养(xù) 悬崖(xuán) 衣衫褴褛(lǔ)4.(2分)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严俊 恐俱 倾覆 截然不同B.寂寞 忧伤 惊皇 全神惯注C.牺牲 耽搁 领域 焉知非福D.彻底 唯恐 衰思 万不得以5.(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的吵闹声在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戛然而止。B.这个人贩子拐卖多个儿童,最终被执行死刑,真是死得其所。C.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D.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6.(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不成章(文章)B.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C.路转溪桥忽见(看见)D.尾搐入两股间(大腿)7.(2分)对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归纳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互联网为人们查找资料、搜寻素材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它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省时、宽松、自由等特点。但是,互联网信息庞杂,真伪混淆。一些“黑客”也在网络上搞破坏,甚至擅自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领域,非法窃取重要信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A.互联网的特点。B.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C.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D.互联网的危害。8.(2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搜集整理一些阅读小妙招。下列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话人物关系图、故事情节图等方式,梳理小说的情节。B.留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C.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领悟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D.小说中的人物特点都是单一的,可以只抓住一个特点评价人物。三、填空题。9.(8分)根据意思或情境提示按原文填空。(1)《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待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 , 。”(2)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正如诗句“ , 。”所言。(3)“ , 。”告诉我们:你要想了解一样东西,就必须对它进行长期的、近距离的观察。(4)“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启示我们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墨守成规。10.(8分)按要求写句子。(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2)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温暖的怀抱 喧闹的菜市场 浪花朵朵 雪花飘飘 (3)写一条“毕业赠言”给自己的老师或者同学,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不出现老师或者同学的真实姓名。) (4)在班级组织的“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主题班会上,老师请你做即兴发言,呼吁同学们做厉行节约的小模范。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下来。 二、阅读理解(30分)11.(16分)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 ①“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古今中外,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饱经沧桑,然而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最终取得了成功。 ②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她在磨针。李白很吃惊,他想: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成了唐代的大诗人。 ③无独有偶,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照过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④不光中国有这样的事例,外国同样有人们通过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人、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⑤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少年必须爱惜光阴,方能有成就。是啊!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了,还有什么事会难倒我们呢?不论你是在追求自己美好理想的历程中,还是灰心失败或准备放弃的时刻,都要记住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饱经沧桑: 慷慨激昂: (2)本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3)短文用具体的事例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个事例。事例一: 事例二: (4)读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短文内容体会一下引用的好处。(5)想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写出你从中受到的启发。12.(14分)阅读。妈妈,稻子熟了(节选)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④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⑤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 ⑥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⑦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⑧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⑨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夕阳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⑩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1)第⑧自然段中,第一个“种子”指的是 。第二个“种子”指的是 。(2)画“ ”的句子运用 和 描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 (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短文运用了不同方式来抒发“我”对母亲的情感,请你根据表格来填空。A.直接表达情感B.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段落 表达的情感 表达情感的方式(填选项)第③﹣⑤自然段 对母亲的愧疚 第⑦自然段 第⑩自然段 A(4)作者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妈妈您啊”,结合第⑦自然段,概括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① ② ③ (5)短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习作(30分)13.(30分) 值此毕业之际,可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深切的感恩之情。可以给母校写一封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美好的未来。还可以给自己写一封信,展望将来的自己,放飞纯真的梦想。 习作要求:题目自拟;书信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350字。2025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镇中心校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题号 3 4 5 6 7 8答案 C C B D C D一、积累与运用(40分)1.(6分)抄写下列文段,注意把拼音改成汉字,做到行款整齐,书写美观。 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zhǎ yǎn 眨眼 间,我们从yòu zhì 幼稚 的孩童变成了明媚的少年。在跌跌撞撞地成长中,shū jí 书籍 是一束光,为我们照亮求知的道路;老师是一束光,在我们pái huái 徘徊 时指引前行的方向;榜样是一束光,在平凡中点亮zé rèn 责任 与担当。【解答】故答案为:眨眼 幼稚 书籍 徘徊 责任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眨眼间,我们从幼稚的孩童变成了明媚的少年。在跌跌撞撞地成长中,书籍是一束光,为我们照亮求知的道路;老师是一束光,在我们徘徊时指引前行的方向;榜样是一束光,在平凡中点亮责任与担当。2.(6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论无法判断对错,说明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有不懂的知识。 √ (2)赵孟頫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3)《采薇》选自《诗经 小雅》,是戍边战士出征作战时抒发感慨之作。 × (4)理解文章的题目,把握关键句,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方法都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 (5)《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英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的作品,主人公汤姆 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 × (6)在开展辩论会前,我们要好好准备,只需要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资料就可以了。 × 【解答】(1)正确。(2)不正确。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3)不正确。《采薇》选自《诗经 小雅》,是戍边战士出征返乡时抒发感慨之作。(4)正确。(5)不正确。《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的作品。(6)不正确。在开展辩论会前,我们要好好准备,不仅需要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资料,还要准备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故答案为:(1)√;(2)×;(3)×;(4)√;(5)×;(6)×。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语调(diào) 分外(fèn) 含情脉脉(mài)B.燕山(yān) 掺和(hé) 威风凛凛(lín)C.坚劲(jìng) 剥削(xuē) 头晕目眩(xuàn)D.畜养(xù) 悬崖(xuán) 衣衫褴褛(lǔ)【解答】A.有误,“脉”是多音字,读“mài”时,可表示血管、脉搏等;读“mò”时,用于“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含情脉脉”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脉”应读“mò”。B.有误,“和”读“hé”时,有平和、和谐、结束战争或争执等意思;读“huo”时,可用于“掺和”“软和”等词。“掺和”指掺杂混合在一起,“和”应读“huo”。“威风凛凛”的“凛”应读“lǐn”。C.正确。D.有误,“衣衫褴褛”的“褛”应读“lǚ”。故选:C。4.(2分)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严俊 恐俱 倾覆 截然不同B.寂寞 忧伤 惊皇 全神惯注C.牺牲 耽搁 领域 焉知非福D.彻底 唯恐 衰思 万不得以【解答】A.有误,“严俊”应写作“严峻”,“严峻”常用来形容形势、考验等严厉、严肃;“恐俱”应写作“恐惧”,“恐惧”即惊慌害怕。B.有误,“惊皇”应写作“惊惶”,“惊惶”侧重于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惊恐不安;“全神惯注”应写作“全神贯注”,“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C.正确。D.有误,“衰思”应写作“哀思”,“哀思”即悲哀思念的感情;“万不得以”应写作“万不得已”,“万不得已”意思是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故选:C。5.(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的吵闹声在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戛然而止。B.这个人贩子拐卖多个儿童,最终被执行死刑,真是死得其所。C.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D.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解答】A、C、D正确。B.有误。“死得其所”是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用来形容犯罪分子感彩不恰当。故选:B。6.(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不成章(文章)B.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C.路转溪桥忽见(看见)D.尾搐入两股间(大腿)【解答】选项A,错误。“终日不成章”中的“章”并非指“文章”,而是指“布匹”,整句意为“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选项B,错误。“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任”并非指“任何”,而是表示“任凭”,整句意为“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选项C,错误。“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并非指“看见”,而是同“现”,意为“出现”,整句意为“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选项D,正确。“尾搐入两股间”中的“股”确实指“大腿”,整句意为“尾巴紧紧夹在两腿中间。”故选:D。7.(2分)对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归纳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互联网为人们查找资料、搜寻素材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它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省时、宽松、自由等特点。但是,互联网信息庞杂,真伪混淆。一些“黑客”也在网络上搞破坏,甚至擅自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领域,非法窃取重要信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A.互联网的特点。B.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C.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D.互联网的危害。【解答】“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体现了文段中互联网为人们查找资料等提供极大方便这一积极作用,又涵盖了互联网信息庞杂、“黑客”搞破坏等消极影响,全面准确地归纳了文段的中心意思。故选:C。8.(2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搜集整理一些阅读小妙招。下列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话人物关系图、故事情节图等方式,梳理小说的情节。B.留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C.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领悟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D.小说中的人物特点都是单一的,可以只抓住一个特点评价人物。【解答】A、B、C正确。D.有误,小说中的人物特点往往是复杂的,并不是单一的,不能只抓住一个特点评价人物。故选:D。三、填空题。9.(8分)根据意思或情境提示按原文填空。(1)《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待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2)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正如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所言。(3)“ 近水知鱼性 , 近山识鸟音 。”告诉我们:你要想了解一样东西,就必须对它进行长期的、近距离的观察。(4)“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启示我们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解答】(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在《马诗》中,诗人通过“何当金络脑”表达希望自己能像良马戴上金络脑一样受到重用,“快走踏清秋”展现出渴望一展雄才大志的心情。(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描绘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红杏探出墙来的景象,象征着新生美好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话的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识别林中鸟的声音,强调了长期近距离观察的重要性。(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启示我们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要有创新意识。故答案为:(1)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2)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3)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4)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10.(8分)按要求写句子。(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她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拿着笔,皱着眉头认真地看着那道数学题,想了一会儿就在草稿本上算起来。 (2)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温暖的怀抱 喧闹的菜市场 浪花朵朵 雪花飘飘 温暖的怀抱春天到了,万物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草儿也在春风的轻抚中张开手臂,仿佛在与阳光拥抱呢!一旁的小树也抖动自己的绿发,贪婪地享受温暖的怀抱。而天空又是如此蔚蓝,连白云也飘到了远方。 (3)写一条“毕业赠言”给自己的老师或者同学,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不出现老师或者同学的真实姓名。) 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 (4)在班级组织的“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主题班会上,老师请你做即兴发言,呼吁同学们做厉行节约的小模范。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下来。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回忆起这首诗,我就想起小时候妈妈教育我的:“你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的节约行为就是在造福后代,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节约的每一个细节。在家里,我从不剩饭,每次碗中的米饭都被我消灭得干干净净。衣服破了,我就让妈妈帮我打一个别致的小补丁,继续穿。节约用水用电的观念,从小就在我的小脑袋里扎下了根。书上说,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现在任意挥霍,终有用完的一天。我相信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都能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谢谢大家。 【解答】(1)考查句子仿写。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2)考查情景写话。写话前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要选择的短语,明确写作目的,大胆想象并进行写话。(3)考查了写毕业赠言。老师是我们人生旅途上的指引者,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故毕业在即给老师的毕业赠言可以是: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4)考查了发言稿、演讲稿。发言稿指的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根据题干“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主题班会。”可知要表达节约粮食的观点。故答案为:(1)她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拿着笔,皱着眉头认真地看着那道数学题,想了一会儿就在草稿本上算起来。(2)温暖的怀抱春天到了,万物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草儿也在春风的轻抚中张开手臂,仿佛在与阳光拥抱呢!一旁的小树也抖动自己的绿发,贪婪地享受温暖的怀抱。而天空又是如此蔚蓝,连白云也飘到了远方。(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回忆起这首诗,我就想起小时候妈妈教育我的:“你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的节约行为就是在造福后代,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节约的每一个细节。在家里,我从不剩饭,每次碗中的米饭都被我消灭得干干净净。衣服破了,我就让妈妈帮我打一个别致的小补丁,继续穿。节约用水用电的观念,从小就在我的小脑袋里扎下了根。书上说,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现在任意挥霍,终有用完的一天。我相信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都能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谢谢大家。二、阅读理解(30分)11.(16分)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 ①“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古今中外,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饱经沧桑,然而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最终取得了成功。 ②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她在磨针。李白很吃惊,他想: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成了唐代的大诗人。 ③无独有偶,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照过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④不光中国有这样的事例,外国同样有人们通过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人、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⑤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少年必须爱惜光阴,方能有成就。是啊!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了,还有什么事会难倒我们呢?不论你是在追求自己美好理想的历程中,还是灰心失败或准备放弃的时刻,都要记住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饱经沧桑: 文中指成功人士都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 慷慨激昂: 文中指政治家、演说家们演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2)本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功夫不负有心人 ”。(3)短文用具体的事例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个事例。事例一: 李白受老婆婆磨针的启发发奋读书的故事 事例二: 匡衡“凿壁借光”勤奋读书的故事 (4)读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短文内容体会一下引用的好处。(5)想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写出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解答】(1)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饱经沧桑:文中指成功人士都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慷慨激昂:文中指政治家、演说家们演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2)考查论点。由句子“都要记住—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可知,本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3)考查论据。由文章第二自然段可概括为:李白受老婆婆磨针的启发发奋读书的故事;由文章第三自然段可概括为:匡衡“凿壁借光”勤奋读书的故事;由文章第四自然段可概括为:林肯刻苦练习,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演讲家、成功的律师的故事。(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读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联系短文内容体会一下引用的好处。引用朱熹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观点更有权威性;同时,这句话也与短文主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呼应,强调了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5)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含义是: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从中我受到的启发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挑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牢记这句话,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不轻易放弃,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故答案为:(1)文中指成功人士都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文中指政治家、演说家们演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2)功夫不负有心人;(3)李白受老婆婆磨针的启发发奋读书的故事;匡衡“凿壁借光”勤奋读书的故事;(4)引用朱熹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观点更有权威性;同时,这句话也与短文主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呼应,强调了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5)“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是只要用心去做—件事,就会取得成功。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锲而不舍,终会获得成功。12.(14分)阅读。妈妈,稻子熟了(节选)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④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⑤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 ⑥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⑦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⑧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⑨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夕阳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⑩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1)第⑧自然段中,第一个“种子”指的是 杂交水稻的种子 。第二个“种子”指的是 母亲对“我”的启蒙和教育 。(2)画“ ”的句子运用 动作 和 语言 描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 担忧与疼爱。 (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短文运用了不同方式来抒发“我”对母亲的情感,请你根据表格来填空。A.直接表达情感B.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段落 表达的情感 表达情感的方式(填选项)第③﹣⑤自然段 对母亲的愧疚 B 第⑦自然段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A 第⑩自然段 对母亲的思念 A(4)作者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妈妈您啊”,结合第⑦自然段,概括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① 小时候母亲对我的英语的启蒙和教育,让我有超越时代的视野。 ② 母亲的执著和鼓励,让“我”得到了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了胆识。 ③ 母亲跟“我”讲尼采,教育“我”要有昂扬的生命与意志力。 (5)短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答】(1)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解答时,联系上下文内容,即可分析出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第⑧自然段中“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的时候种下的!”袁隆平院士研发成功了杂交水稻,这里的第一个“种子”,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第二个“种子”指的是“种子”就是母亲对“我”小时候的启蒙、教育、鼓励。(2)考查描写手法、体会思想感情。句子“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叹了口气”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出母亲内心的忧虑,她深知安江是个偏远的小山村,条件艰苦,“我”去那里会面临诸多困难;而直接说出“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通过质朴的语言,进一步表达出母亲对“我”即将遭遇艰苦生活的心疼与担心。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忧与疼爱。(3)考查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文章中第③~⑤自然段,通过回忆“母亲陪我找安江地图、为帮我带孩子到安江吃苦”等事件,间接抒发对母亲的愧疚,属于“借事抒情”。故选:B。第⑦段用“无法想象……”的排比句式,直接倾诉母亲在对我的“英语启蒙、教育支持、精神激励”等方面的重要性,属于“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故选:A。第⑩段“稻子熟了,我想您了”直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属于“直抒胸臆”。(4)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结合第⑦自然段内容可知,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主要有:①小时候母亲对我的英语的启蒙和教育,让我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母亲的执著和鼓励,让“我”得到了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了胆识;母亲跟“我”讲尼采,教育“我”要有昂扬的生命与意志力。(5)考查写作手法。开头“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结尾“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有首尾呼应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故答案为:(1)杂交水稻的种子 母亲对“我”的启蒙和教育;(2)动作 语言 担忧与疼爱。(3)B;对母亲的感激 A;对母亲的思念;(4)①小时候母亲对我的英语的启蒙和教育,让我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母亲的执著和鼓励,让“我”得到了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了胆识;③母亲跟“我”讲尼采,教育“我”要有昂扬的生命与意志力;(5)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三、习作(30分)13.(30分) 值此毕业之际,可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深切的感恩之情。可以给母校写一封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美好的未来。还可以给自己写一封信,展望将来的自己,放飞纯真的梦想。 习作要求:题目自拟;书信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350字。【解答】范文:给老师的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您好!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即将毕业,离开这熟悉的校园,也即将告别您的悉心教导。此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还记得刚入学时,我胆小又内向,是您用那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让我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防备,勇敢地融入这个新集体。课堂上,您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您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鼓励和期待,每当我回答对问题时,您会给予我肯定的眼神和赞扬;当我回答错误时,您也不会批评我,而是耐心地引导我,让我找到正确的答案。那一次,我在考试中失利,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您发现了我的不对劲,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您没有责备我,而是和我一起分析试卷,找出我存在的问题。您温柔地对我说:“一次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老师相信你有能力克服困难,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您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黑暗的角落,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在您的教导下,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做人。您教会了我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同学,这些美好的品质将伴随我一生。老师,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您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毕业在即,我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我们终究要踏上新的征程。我会带着您的教诲和期望,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最后,我想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此致敬礼!您的学生:XXXXX月XX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