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小升初语文试卷一、基础 语言运用(40分)(一)识字写字(10分):1.(5分)在教学单元字词时,老师这样创设情境整合了生字进行教学。(1)【识字题】请读通下面一段话,把拼音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上。今天,李叔叔yǐn jiàn 了一位小伙子。这位小伙子xiàng mào 身躯伟岸,有着铁扇面似的xiōng táng 。他要是往人前一站,就如同坚固的屏障。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shuāi jiāo 、擒拿、格斗样样拿手。(2)【单选题】汉字是表意文字,下面图意与文字不对应的是 [A][B][C][D]2.(1分)【单选题】下面选项中笔画数,音序和部首正确的一组是( )A.监(10 画 J 皿) 禽(14 画 Q 人)B.龄(13 画 L 令) 剂(9 画 J 齐)C.眷(10 画 J 目) 矛( 4 画 M 矛)D.罐(23 画 G 缶) 畜(10 画 C 田)3.(4分)【填写题】给“尧”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拼成能填在句子中的恰当的字。一条清澈的小溪环 美丽的校园,同学们在鸟语花香的校园诵读诗人孟浩然的《春 》,溪水 灌着两岸的农田,勤劳白的人们用双手把家乡建设得美丽又富 。(二)词句辨析。4.(1分)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稚子弄冰 (幼小的孩子)B.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孩子)C.青春作伴好还乡(青少年)D.物莫能陷也(刺破)5.(1分)下面词语大致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榜文(告示) B.郎中(医生)C.客舍(旅店) D.店家(商店)6.(2分)下面加点语句运用不当的是( )A.同情弱小,扶危济困,这正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B.公元195年,周瑜二十岁,于弱冠之年协助孙策作战,取得了多次胜利。C.张三演奏指挥的水平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D.李师傅为了生活早出晚归,真是养尊处优啊。7.(2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刘备——三顾茅庐 B.宋江——智取生辰纲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D.刘姥姥——进大观园8.(2分)下面哪一句不属于比喻句( )A.两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地对起阵来。B.小嘎子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C.小嘎子精神抖擞,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D.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9.(2分)下列句式变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雪梅?改为陈述句应该是:我带走的,不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雪梅。B.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成转述句应该是: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C.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改成反问句应该是: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难道算美吗?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D.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缩写句子应该是:四周是草和花牛。10.(7分)综合练习。①童年时代,我们是快乐的。②每一个清晨或傍晚 我们亲近大自然 倾听万物的声音 与身边的鸟儿 大树 小溪等交流 ③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_______。④多年以后,我们还在这段快乐的时光怀念。(1 )填写在②句中的_______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第④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积累,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会留下什么?请补充完整。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 。(三)古诗古文【填写题】(13分):11.(13分)(1)诗中有意,我们跨越时空聆听诗人的心声,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表现儿童天真可爱,流露赞扬之意;诗里有情,唐代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写出目送友人的离别情;诗里有国,宋代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爱国之心厚重、深沉。(2)《朱子语类》告诫人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 , 。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 , 。(3)我们小区李阿姨跳舞特别好,那是“ ——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告诉人们 。二、阅读 思维能力(3分)12.(7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深圳图书馆“走进古典名著”系列活动活动一:“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故事分享会5 月 2 8 日(星期日)1 4:0 0﹣1 6:0 0活动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影视片段赏析6 月 1 8 日(星期日)9:0 0﹣1 1:0 0活动地点:五楼报告厅参加对象:小学生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 1 0 0 人主讲嘉宾:王红(资深媒体人)参加方式: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需扫码预约参与,剩余名额现场扫码登记进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进行预约)温馨提示:1.坐席有限,请提前 3 0 分钟进场。2.如因故无法参加本次活动,请提前 2 4 小时登录预约系统取消。(1 )根据以上材料填空。小军想参加深圳图书馆组织的“走进古典名著”系列活动,可是他 5 月、6 月的周日上午都要参加舞蹈队的排练,所以只能选择参加 月的这场活动。如果他参加不了,需要提前 小时取消预约。(2 )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①小军在报名时需要叫妈妈帮忙扫二维码付费。 ②没提前预约的小丽去到现场还有 5 个名额,她可以现场扫码登记进场。 (3 ) 假如你是小军:我最喜欢的是《 》因为 。(二)文言文阅读(11分)13.(11分)老师在教古诗文时经常“以一篇带多篇”进行拓展阅读。请对比阅读以下小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 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①尝:曾经②戏:玩耍。③瞳子:瞳孔。(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篇小古文都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B.“君”与“夫子”都是古时对人的尊称C.“不然”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D.文中的“家禽”指的是鸡、鸭、鹅等家养禽类(2)【选择题】根据句意,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父/不在,乃/呼儿出。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C.为/设 果,果有杨/梅。D.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3)【选择题】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的意图是 A.表明杨梅是这孩子家种出的果子。B.询问杨梅是否是孩子为招待自己而准备的。C.用谦恭的语言表明对孩子的感谢。D.看到杨梅果,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他。(4)【填写题】两个孩子的回答都非常妙,杨氏子的回答妙在: 。徐孺子的回答妙在: 。(5)【填写题】《杨氏之子》中,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黄君平、梅君平,聪慧如杨氏子的你,该如何回答呢?“未闻 ”;“未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14.(12分)请用心阅读课外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幽默感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譬如在某次会议里,曾发生过参会人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会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和自信。①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②相反地,有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1)【填写题】给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2)【填写题】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作者在阐述“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和自信”这个观点时,运用了 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 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3)【选择题】“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的作用。A.化解尴尬B.警世C.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D.自嘲(4)【填写题】结合短文,谈谈为什么“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5)【填写题】仿照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例: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是瞬间的灵思。幽默是 幽默是 三、习作 审美创造(30分)15.(30分)习作展示。 题目:夸夸我的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上你要夸的人,比如:爸爸、老师、邻居等;(2)选取典型的事例,把事情写具体,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四、国学读书 文化自信(附加题10分)16.(2分)“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描写的是( )A.贾宝玉 B.关羽 C.武松 D.孙悟空17.(2分)《水浒传》中,下列人物与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及时雨宋江——风雪山神庙B.智多星吴——智取生辰纲C.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D.浪里白条张顺——大战黑旋风18.(2分)下面说法完全正确是( )A.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很明显。B.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C.豆蔻年华是指男子十三四岁的年纪。D.“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这一谜面的谜底是“也”字。19.(2分)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B.颜真卿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C.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颜真卿的楷书筋肉丰满,浑厚有力。D.《九成宫醴泉铭》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之一。20.(2分)横线上所填序号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刚柔相济的舞者②正襟危坐的君子③悠然行走的游人楷书如_______,行书如_______,草书如_______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题号 2 4 5 6 7 8 9 16 17 18 19答案 D C D D B C A D A D D题号 20答案 C一、基础 语言运用(40分)(一)识字写字(10分):1.(5分)在教学单元字词时,老师这样创设情境整合了生字进行教学。(1)【识字题】请读通下面一段话,把拼音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上。今天,李叔叔yǐn jiàn 引荐 了一位小伙子。这位小伙子xiàng mào 相貌 身躯伟岸,有着铁扇面似的xiōng táng 胸膛 。他要是往人前一站,就如同坚固的屏障。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shuāi jiāo 摔跤 、擒拿、格斗样样拿手。(2)【单选题】汉字是表意文字,下面图意与文字不对应的是 D [A][B][C][D]【解答】(1)考查看拼音写词语。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历程,实际上就是字体简化易写的过程。[A][B][C]正确。[D]不对应。“从”的小篆是:左一“人”右一“人”,二人相随,恰似行走的伴侣,或是师徒间的传承。故答案为:(1)引荐 相貌 胸膛 摔跤;(2)D。2.(1分)【单选题】下面选项中笔画数,音序和部首正确的一组是( )A.监(10 画 J 皿) 禽(14 画 Q 人)B.龄(13 画 L 令) 剂(9 画 J 齐)C.眷(10 画 J 目) 矛( 4 画 M 矛)D.罐(23 画 G 缶) 畜(10 画 C 田)【解答】A.有误,“监”字10画,音序是J,部首是皿,“禽”字共12画,音序是 Q,部首是人,该选项中“禽”的笔画数错误。B.有误,“龄”字共13画,音序是 L,部首是齿,“剂”字共8画,音序是J,部首是刂,该选项中“龄”的部首错误,“剂”的笔画数和部首错误。C.有误,“眷”字共11画,音序是J,部首是目,“矛”字共5画,音序是M,部首是矛,该选项中“眷”的笔画数错误。D.正确。故选:D。3.(4分)【填写题】给“尧”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拼成能填在句子中的恰当的字。一条清澈的小溪环 绕 美丽的校园,同学们在鸟语花香的校园诵读诗人孟浩然的《春 晓 》,溪水 浇 灌着两岸的农田,勤劳白的人们用双手把家乡建设得美丽又富 饶 。【解答】例如“尧”加上“纟”组词“环绕”的“绕”。故答案为:绕 晓 浇 饶(二)词句辨析。4.(1分)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稚子弄冰 (幼小的孩子)B.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孩子)C.青春作伴好还乡(青少年)D.物莫能陷也(刺破)【解答】A.正确。“稚子弄冰”出自杨万里《稚子弄冰》,其中“稚子”指“幼小的孩子”,解释正确。B.正确。“却看妻子愁何在”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妻子”在古文中常指“妻子和孩子”(今义仅指配偶),解释正确。C.错误。“青春作伴好还乡”同样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处的“青春”并非指“青少年”,而是指“春天”(“草木葱茏、生机勃勃的时节”)。若解释为“青少年”,则与诗句中“还乡”的时令背景(春天)不符,解释错误。D.正确。“物莫能陷也”出自《自相矛盾》,“陷”指“刺破”,解释正确。故选:C。5.(1分)下面词语大致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榜文(告示) B.郎中(医生)C.客舍(旅店) D.店家(商店)【解答】A、B、C相同。D.不相同,店家在古代通常指的是旅店、酒馆等的主人或经营者,而现代词语“商店”则泛指出售商品的店铺,两者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故选:D。6.(2分)下面加点语句运用不当的是( )A.同情弱小,扶危济困,这正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B.公元195年,周瑜二十岁,于弱冠之年协助孙策作战,取得了多次胜利。C.张三演奏指挥的水平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D.李师傅为了生活早出晚归,真是养尊处优啊。【解答】A、B、C正确。D.有误,养尊处优: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与语境不符。故选:D。7.(2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刘备——三顾茅庐 B.宋江——智取生辰纲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D.刘姥姥——进大观园【解答】ACD.恰当。B.不当,《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吴用。故选:B。8.(2分)下面哪一句不属于比喻句( )A.两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地对起阵来。B.小嘎子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C.小嘎子精神抖擞,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D.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解答】A.属于比喻句,把“两个人”比作“老虎”和“公鸡”。B.属于比喻句,把“小嘎子”比作“猴”。C.不属于比喻句,缺少喻体。D.属于比喻句,把“两个人转了三四圈”比作“走马灯”。故选:C。9.(2分)下列句式变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雪梅?改为陈述句应该是:我带走的,不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雪梅。B.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成转述句应该是: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C.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改成反问句应该是: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难道算美吗?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D.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缩写句子应该是:四周是草和花牛。【解答】A.有误,改为陈述句应该是:我带走的,不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雪梅。B、C、D正确。故选:A。10.(7分)综合练习。①童年时代,我们是快乐的。②每一个清晨或傍晚 , 我们亲近大自然 , 倾听万物的声音 , 与身边的鸟儿 、 大树 、 小溪等交流 。 ③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_______。④多年以后,我们还在这段快乐的时光怀念。(1 )填写在②句中的_______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第④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积累,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会留下什么?请补充完整。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 我们的欢声笑语 。【解答】(1)句中“每一个清晨或傍晚”是时间状语,后面用逗号隔开;“我们亲近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是并列的动作,中间用逗号;“鸟儿”“大树”“小溪”是并列的事物,中间用顿号,句子结尾用句号。(2)原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多年以后,我们还在这段快乐的时光怀念。”这句话语序不当,应改为:多年以后,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我们走过的地方会留下很多美好的东西,如欢声笑语、足迹等,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2)多年以后,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3)我们的欢声笑语。(三)古诗古文【填写题】(13分):11.(13分)(1)诗中有意,我们跨越时空聆听诗人的心声,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表现儿童天真可爱,流露赞扬之意;诗里有情,唐代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写出目送友人的离别情;诗里有国,宋代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 , 南望王师又一年 。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爱国之心厚重、深沉。(2)《朱子语类》告诫人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 人有耻 , 则能有所不为 。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 多行不义 , 必自毙 。(3)我们小区李阿姨跳舞特别好,那是“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告诉人们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解答】(1)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孩童不懂耕织却模仿大人种瓜,尽显天真,体现对儿童的赞扬;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目送孤帆远去、唯见长江流淌,抒发送别友人的不舍离别情;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沦陷区遗民在金统治下泪水流尽,年年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借遗民之口表失望又未绝望的心情,凸显爱国情。(2)《朱子语类》中“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强调人有羞耻心,就不会做不该做的事;警察告诫罪犯常用“多行不义,必自毙”,指坏事干多了,必然自取灭亡,契合对罪犯的警示语境。(3)“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利用谐音,形象说明李阿姨跳舞好,名声传得广,符合夸赞其舞蹈水平受认可的语境。(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出自《自相矛盾》,说不能被刺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能同时存在,告诉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不然逻辑不通,站不住脚。故答案为:(1)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2)人有耻 则能有所不为 多行不义 必自毙;(3)隔着门缝吹喇叭 名(鸣)声在外;(4)不可同世而立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二、阅读 思维能力(3分)12.(7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深圳图书馆“走进古典名著”系列活动活动一:“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故事分享会5 月 2 8 日(星期日)1 4:0 0﹣1 6:0 0活动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影视片段赏析6 月 1 8 日(星期日)9:0 0﹣1 1:0 0活动地点:五楼报告厅参加对象:小学生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 1 0 0 人主讲嘉宾:王红(资深媒体人)参加方式: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需扫码预约参与,剩余名额现场扫码登记进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进行预约)温馨提示:1.坐席有限,请提前 3 0 分钟进场。2.如因故无法参加本次活动,请提前 2 4 小时登录预约系统取消。(1 )根据以上材料填空。小军想参加深圳图书馆组织的“走进古典名著”系列活动,可是他 5 月、6 月的周日上午都要参加舞蹈队的排练,所以只能选择参加 5 月的这场活动。如果他参加不了,需要提前 24 小时取消预约。(2 )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①小军在报名时需要叫妈妈帮忙扫二维码付费。 × ②没提前预约的小丽去到现场还有 5 个名额,她可以现场扫码登记进场。 √ (3 ) 假如你是小军:我最喜欢的是《 西游记 》因为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一个筋斗云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特别高强,而且他性格活泼、勇敢无畏,一路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都不退缩,特别令人敬佩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可知,活动一时间为5月28日(星期日)14:00﹣16:00,活动二时间为6月18日(星期日)9:00﹣11:00。结合小军5月、6月的周日上午都要参加舞蹈队的排练,所以他只能参加5月这场活动,因为6月这场活动在上午与小军的时间安排有冲突。根据“如因故无法参加本次活动,请提前24小时登录预约系统取消”可知要提前24小时取消预约。(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错误。根据材料“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需扫码预约参与,剩余名额现场扫码登记进场”可知,小军在报名时不需要付费,故本题说法错误。②正确。根据材料“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100人”“参加方式: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需扫码预约参与,剩余名额现场扫码登记进场”可知,没提前预约的小丽去到现场还有5个名额,她可以现场扫码登记进场,故本题说法正确。(3)考查开放探究。根据自己对四大名著的了解,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名著,并说明理由即可。示例:假如我是小军,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因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一个筋斗云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特别高强,而且他性格活泼、勇敢无畏,一路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都不退缩,特别令人敬佩。故答案为:(1)5 24;(2)①×;②√;(3)《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一个筋斗云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特别高强,而且他性格活泼、勇敢无畏,一路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都不退缩,特别令人敬佩。(二)文言文阅读(11分)13.(11分)老师在教古诗文时经常“以一篇带多篇”进行拓展阅读。请对比阅读以下小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 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①尝:曾经②戏:玩耍。③瞳子:瞳孔。(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两篇小古文都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B.“君”与“夫子”都是古时对人的尊称C.“不然”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D.文中的“家禽”指的是鸡、鸭、鹅等家养禽类(2)【选择题】根据句意,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A.父/不在,乃/呼儿出。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C.为/设 果,果有杨/梅。D.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3)【选择题】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的意图是 D A.表明杨梅是这孩子家种出的果子。B.询问杨梅是否是孩子为招待自己而准备的。C.用谦恭的语言表明对孩子的感谢。D.看到杨梅果,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他。(4)【填写题】两个孩子的回答都非常妙,杨氏子的回答妙在: 用“孔雀”对应“孔君平”的姓氏,以反问反驳,既礼貌又巧妙 。徐孺子的回答妙在: 用“人眼中的瞳孔”类比“月中物体”,生动说明“有物才明亮”的道理 。(5)【填写题】《杨氏之子》中,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黄君平、梅君平,聪慧如杨氏子的你,该如何回答呢?“未闻 黄鹂是夫子家禽。 ”;“未闻 梅花鹿是夫子家鹿。 ”。【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及对字、词的理解。A、B、C 项正确:两篇均出自《世说新语》,“君”“夫子”是尊称,“不然”意为“不是这样”。D 项错误:文中“家禽”是“先生家的鸟”(“家”指“夫子家”,“禽”指鸟类),并非现代意义“家养的禽类”。故选:D。(2)考查了文言文断句。A 项正确:“父/不在”(主谓间停顿),“乃/呼儿出”(副词“乃”后停顿)。B项错误:应为“孔指以示儿/曰”;C项错误:应为“果有/杨梅”;D项错误:应为“尝月下/戏”。故选:A。(3)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孔君平见杨梅联想到孩子姓“杨”,故意用“君家果”逗趣,体现语言机智,而非询问或感谢,故选 D。(4)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杨氏子:用“孔雀”对应“孔君平”的姓氏,以反问反驳,既礼貌又巧妙。徐孺子:用“人眼中的瞳孔”类比“月中物体”,生动说明“有物才明亮”的道理。(5)考查了应变能力。仿照杨氏子“以姓氏联想事物”的逻辑,黄姓对应“黄鹂”,梅姓对应“梅花鹿”或“画眉”,保持“未闻 X 是夫子家 Y”的结构。故答案为:(1)D;(2)A;(3)D;(4)用“孔雀”对应“孔君平”的姓氏,以反问反驳,既礼貌又巧妙 用“人眼中的瞳孔”类比“月中物体”,生动说明“有物才明亮”的道理。(5)黄鹂是夫子家禽。梅花鹿是夫子家鹿。(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14.(12分)请用心阅读课外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幽默感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譬如在某次会议里,曾发生过参会人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会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和自信。①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②相反地,有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1)【填写题】给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2)【填写题】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作者在阐述“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和自信”这个观点时,运用了 对比 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 秃头 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3)【选择题】“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C 的作用。A.化解尴尬B.警世C.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D.自嘲(4)【填写题】结合短文,谈谈为什么“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5)【填写题】仿照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例: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是瞬间的灵思。幽默是 生活的调味品, 幽默是 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解答】(1)考查句式转换。在句子“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中,“若不是……又怎么可能……”这种反问结构表达的是一种肯定的意思,即强调“他有相当的自信”是“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的前提条件。转换为陈述句:根据反问句的含义,将其转换为陈述语气。去掉反问词“又怎么可能”和疑问助词“呢”,把否定式的反问转换为肯定式的陈述,同时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即:他有相当的自信,才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2)考查写作手法。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可知,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秃头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论证了“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从文章第一段“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可知,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的作用。故选:C。(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文中的两个示例,一个秃头者当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极大的自卑使他当场变了脸。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总是幽默自信回答,缓和尴尬局面。得知答案。(5)考查句子仿写。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结合例句及所给句子,想想: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什么是什么,然后仿写。示例: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品,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故答案为:(1)他有相当的自信,才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2)对比 秃头;(3)C;(4)因为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而且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5)生活的调味品 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三、习作 审美创造(30分)15.(30分)习作展示。 题目:夸夸我的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上你要夸的人,比如:爸爸、老师、邻居等;(2)选取典型的事例,把事情写具体,表现出人物的特点。【解答】范文:夸夸我的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邓老师,我特别敬爱她,就让我来夸夸她吧。她戴着一副眼镜,留着短的头发,有时很亲切,有时很严厉。当我们考试好的时候,或者学习有进步时,她就笑着夸奖我们,眼睛眯成一条线,好看极了。可当我们作业写得不认真或上课不专心听讲时,她也会很严厉地批评我们,要我们马上改正错误,这时我们都很怕她,再也不敢不听话了。记得有一次我贪玩把作业写得很丑,她把我叫到办公室,很生气地说:“成桓,你这次的作业怎么写得这么难看,学习怎么能马虎呢!”我的脸刷一下红了,赶忙在老师的监督下把作业仔细地重做了一遍。我的老师很严厉,但也有亲切的时候。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玩闹,不小心擦破了头皮,老师赶紧从办公室拿来茶油和棉签小心翼翼地帮我涂伤口,这时我觉得老师就像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我爱我的老师!四、国学读书 文化自信(附加题10分)16.(2分)“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描写的是( )A.贾宝玉 B.关羽 C.武松 D.孙悟空【解答】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外貌具有独特的特征,常被描述为“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在《西游记》第四回中就有“(只见)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这样的描写。故选:D。17.(2分)《水浒传》中,下列人物与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及时雨宋江——风雪山神庙B.智多星吴——智取生辰纲C.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D.浪里白条张顺——大战黑旋风【解答】A.有误,“风雪山神庙”对应的人物是林冲,并非宋江。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被刺配后几经周折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在草料场,他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还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最终被逼上梁山。所以“及时雨宋江——风雪山神庙”对应错误。BCD.正确。故选:A。18.(2分)下面说法完全正确是( )A.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很明显。B.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C.豆蔻年华是指男子十三四岁的年纪。D.“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这一谜面的谜底是“也”字。【解答】A.说法错误,小篆已经是规范化的文字,象形特征有所减弱,更多是符号化的结构,“象形意味很明显”说法不准确。B.说法错误,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C.说法错误,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D.说法正确。“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分别指他、驰、池、地,这四个字,故谜底是:也。故选:D。19.(2分)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B.颜真卿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C.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颜真卿的楷书筋肉丰满,浑厚有力。D.《九成宫醴泉铭》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之一。【解答】A、B、C正确。D.不正确,《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故选:D。20.(2分)横线上所填序号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刚柔相济的舞者②正襟危坐的君子③悠然行走的游人楷书如_______,行书如_______,草书如_______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解答】楷书用笔规矩、结构严谨,犹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书写快捷、笔法多变,犹如悠然行走的游人。草书激情奔放、流畅自然,犹如刚柔并济的舞者。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