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任务一:忆往昔话成长】小学六年,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伴,以书海为友,收获点点滴滴的成长。活动一:成长之感(共14分)
1.(14分)下面是小乐同学写的“成长感言”。
六年时光转瞬既逝,就像被初阳zhēng róng     了,无可挽回地xiāo shì     了。但曾经的美好,时常在我的眼前pái huái     。六年前,我yī wēi     在妈妈的身旁,一脸zhì qì     地走进学校。老师为我提供知识的养分,同学为我排解生活的苦闷,shū jí     为我打开世界的大门,理想为我dǐ kàng     失败的阴mái    。如今,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会珍惜时间、勇往直前、拔节成长。
(1)根据拼音和语境,将“成长感言”中缺失的词语填写在田字格里。
(2)“成长感言”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提供(gòng)
C.养分(fèn)
B.排解(jiě)
D.苦闷(mèn)
(3)“成长感言”中有一个错别字,你发现了吗?请把错别字抄下来并改正。
    改为    
(4)小乐写到“阴mái”一词时发现不会写“mái”,如果查字典,他可以用①    查字法,先查②    ,再查音节“mái”,“mái”下面有四个相近的字,小乐应该选③   
A.霪
B.霾
C.霹
D.霢
(5)请你用一句古诗或者名言替换小乐“成长感言”中加横线的句子    
二、活动二:成长之伴(共6分)
2.(1分)字形看“竹”:从小篆字形判断,“竹”属于(  )字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3.(1分)词义解“竹”:下列词语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长河,风云激荡,有志之士,砥砺前行。他们_____,心中有所设想与谋划;他们_____,_____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_____能一往无前,生生不息。
A.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无论 就
B.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无论 都
C.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只要 就
D.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只要 都
4.(1分)下列诗句中的民俗节日按一年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5.(1分)小乐想抄写一段文字,从书写的角度,同学们给他的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B.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C.字距均匀,上下字一定要对齐。
D.用行楷进行书写,可以提高书写的速度。
三、解答题。
6.(2分)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在横线上。
每次回望,都是为了留住美好;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次出发,都是为了铸就梦想。
   
三、活动三:成长之友(共14分)
7.(5分) (1)不同类型的名著适合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请你结合阅读经验,为下面的书目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书目 ①《安徒生童话》    ②《童年》    ③《伊索寓言》    ④《鲁滨逊漂流记》   
阅读方法 A.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 B.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主人公一起欢笑、悲伤。 C.先读懂故事内容,,再联系生活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D.理清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关系,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请讲述一个你熟悉的人物故事。要求:①从上题的四部名著中选择;②写出人名、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有关的故事情节。
   
8.(8分)教学楼各处张贴的激励同学们读书的标语,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不少感悟,从而逐渐成长。你还能回想起标语中的具体内容吗?请补充完整。
读文知意 读曹植的①“    ,视死忽如归”,感受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拳拳爱国之心;读陆游的②“    ,家祭无忘告乃翁”,感受他真挚而朴实的爱国之情。
读文明理 “其一人③    ,惟弈秋之为听”,让我们明白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书到用时方恨少,④    ”让我们明白要多读书、多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读文明志 坚定意志如郑燮,⑤“    ,任尔东西南北风”;期盼建功如李贺,⑥“    ,快走踏清秋”;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句我还知道⑦    ,    。
四、选择题。
9.(1分)回想自己的读书内容,判断下列文言文与对应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跑)——走马观花
B.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赴汤蹈火
C.其人弗能应也(弗:不)——自愧弗如
D.孔子不能决也(决:决断)——决不罢休
五、【任务二:修当下话成长】成长的道路上,懂节约、爱劳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都是我们美德。活动四:成长之德(共11分)
10.(3分) 口语交际。
你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粒粒皆辛苦”主题讲座,正当你听得入神时,主讲人临时邀请你上台来为大家说一说平时该怎么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由于时间紧迫,事先没有太多时间准备,需要你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想到的方法有哪些?请列出三种。
①   
②   
③   
11.(4分)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关于“美德”的比喻句。
例:人类的美德,像一颗颗钻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人类的美德,像     ,   
人类的美德,像     ,   
12.(4分)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出你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这次毕业素养检测后,语文老师通知了成绩,你走在回家的路上。
你考了59分    
你考了99分    
五、活动五:成长之约(共11分)
13.(11分)阅读。
【材料一】
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稳步落实,劳动课已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独立课程之一,锄地栽苗、下厨烹饪、清洁卫生……许多学校将体验劳动作为“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在汗水与欢笑中开启校园生活。
【材料二】
①劳动课,这种传承文化的新方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②网友一:我是“7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大多是去帮大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也帮着割麦、砍油菜、拾稻穗。这些地方学到的知识,后来都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从来不觉得劳动课是“玩”,而是在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所以为此深感自豪。
③网友二:我是“80后”。我们小学时每周五下午都要进行大扫除,包括扫地、拖地、擦玻璃、清理操场的垃圾等。除了大扫除,我们还有一门专门的“劳动课”教材,教我们做手工、缝衣服、烹饪、照顾小动物等。劳动课带给我最有意义的技能,是让我学会并爱上了做菜,现在,我成了亲朋好友眼里的大厨。
④网友三:我是“9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比“70后80后”更丰富多样。除了打扫卫生、做模型和剪纸,还加入了金工、木工等技术性较强的手工操作,记得我还用木头做过筷子和勺子。上中学后,我们的劳动课还加入了电子设备制作,我还用电线和灯泡做过小台灯呢。但劳动课被其他课占用却是常态。
【材料三】
在许多家长眼中,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没吃过苦,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劳动教育能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更接地气。在许多孩子们眼中,劳动课既能收获快乐,也能学到很多书本外的知识和技能。如今,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早早学会了做饭做菜,展现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1)根据短文内容,请你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①劳动课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一门独立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稳步落实之后。    
②“70后”“80后”“90后”的劳动课的内容形式没有变化。    
(2)根据材料二,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同年代劳动课的特点。
70后:   
80后:   
90后:   
(3)学校要求六年级学生学做两道拿手菜,但妈妈担心你烫伤,不愿意教你,你会怎样劝说她呢?
(4)你在学校的劳动课中学到了哪些技能?有的同学认为,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需要进行劳动教育。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内容或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
六、【任务三:展未来话成长】我们懂得成长的意义,展望美好的未来。活动六:成长之责(共14分)
14.(14分)阅读。
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上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地说:“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地说:“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了。”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同伴总是骑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同伴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同伴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我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家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她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只是说她很寂寞,儿女很少来看她。于是,我说以后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真的这样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⑩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如实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紧张,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她。
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我长大了。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敷衍    
②语重心长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⑦﹣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认真阅读短文后,请你在文中画“ ”的句子处写一个批注。
(4)“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想: 。”此时,“我”在心里说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体会“我”此时的心情,写一写。
(5)文中略写“我”照顾老太太的内容,详写“我”回家后的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请你联系短文内容,分别说说文中的“我”和“父亲”是怎样的人。
七、活动七:成长之思(30分)
15.(30分) 读要求,请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中有书香伴随,也有浓浓的亲情相依;成长中有诚挚的友情,也有股股的师恩;成长中有快乐相伴,也有痛苦的教训相随……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重点内容写具体,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题目二:如果
科幻故事神奇生动,引人入胜。请你编写一个科幻故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我有一个背包飞行器”“时光能够倒流”“我成了一名科学家”“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编一个故事。
要求:把故事编得生动、具体、神奇,并且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450字左右。
温馨提示:①语句通顺,写作过程中尽量运用自己学到的写作方法和好词佳句;②书写工整,标点规范;③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2 3 4 5 9
答案 A B C C D
一、【任务一:忆往昔话成长】小学六年,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伴,以书海为友,收获点点滴滴的成长。活动一:成长之感(共14分)
1.(14分)下面是小乐同学写的“成长感言”。
六年时光转瞬既逝,就像被初阳zhēng róng  蒸融  了,无可挽回地xiāo shì  消逝  了。但曾经的美好,时常在我的眼前pái huái  徘徊  。六年前,我yī wēi  依偎  在妈妈的身旁,一脸zhì qì  稚气  地走进学校。老师为我提供知识的养分,同学为我排解生活的苦闷,shū jí  书籍  为我打开世界的大门,理想为我dǐ kàng  抵抗  失败的阴mái 霾  。如今,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会珍惜时间、勇往直前、拔节成长。
(1)根据拼音和语境,将“成长感言”中缺失的词语填写在田字格里。
(2)“成长感言”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 
A.提供(gòng)
C.养分(fèn)
B.排解(jiě)
D.苦闷(mèn)
(3)“成长感言”中有一个错别字,你发现了吗?请把错别字抄下来并改正。
 既  改为  即 
(4)小乐写到“阴mái”一词时发现不会写“mái”,如果查字典,他可以用① 音序  查字法,先查② M  ,再查音节“mái”,“mái”下面有四个相近的字,小乐应该选③ B 
A.霪
B.霾
C.霹
D.霢
(5)请你用一句古诗或者名言替换小乐“成长感言”中加横线的句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解答】(1)根据拼音依次填入:蒸融、消逝、徘徊、依偎、稚气、书籍、抵抗、霾。
(2)A.有误,供:读“gōng”时,意思是拿出物资或钱财给需要的人使用,如“供销”“供暖”“供求”“供电”“供应”等;读“gòng”时,意思有向神佛或祖先献祭品,如“供养”“供品”;所献的祭品,如“供桌”;受审的人交代案情,如“供认”;受审的人交代的案情,故“提供”的“供”应读“gōng”。B、C、D正确。故选:A。
(3)“转瞬既逝”中“既“”改为“即”。
(4)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节:M,再查音节“mái”,阴霾,选B。
(5)可以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来替换。这句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意在劝诫人们不要虚度光阴,年轻时要珍惜时间、奋发有为,与“珍惜时间,勇往直前,拔节成长”所传递的积极向上、把握时光努力成长的内涵相契合。
故答案为:
(1)蒸融 消逝 徘徊 依偎 稚气 书籍 抵抗 霾;
(2)A;
(3)既 即;
(4)①音序 ②M ③B;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活动二:成长之伴(共6分)
2.(1分)字形看“竹”:从小篆字形判断,“竹”属于(  )字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解答】A.象形字:用描绘事物形状的方法造字,字形与事物外形相似。
B.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C.形声字:由形旁(表意义范畴)和声旁(表读音)组成。
D.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表意是各字意义的综合。
“竹”的小篆字形(题目所涉古文字形态),很像竹子的茎与叶的样子,是通过描绘竹子外形来造字的,符合象形字的特点。
故选:A。
3.(1分)词义解“竹”:下列词语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长河,风云激荡,有志之士,砥砺前行。他们_____,心中有所设想与谋划;他们_____,_____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_____能一往无前,生生不息。
A.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无论 就
B.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无论 都
C.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只要 就
D.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只要 都
【解答】胸有成竹: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势如破竹: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无论……都……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需要或排斥条件。
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是“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根据词意,结合语境应依次填:胸有成竹、势如破竹、无论 都。
故选:B。
4.(1分)下列诗句中的民俗节日按一年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解答】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描述的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描述的是清明节,即公历4月4日或5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描述的是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所以,按照一年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清明节(公历4月4日或5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故选:C。
5.(1分)小乐想抄写一段文字,从书写的角度,同学们给他的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B.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C.字距均匀,上下字一定要对齐。
D.用行楷进行书写,可以提高书写的速度。
【解答】A、B、D恰当。
C.不恰当。“上下对齐”会影响整体布局和书写效果。
故选:C。
三、解答题。
6.(2分)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在横线上。
每次回望,都是为了留住美好;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次出发,都是为了铸就梦想。
 每次回望,都是为了留住美好;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次出发,都是为了铸就梦想。 
【解答】故答案为:
每次回望,都是为了留住美好;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次出发,都是为了铸就梦想。
三、活动三:成长之友(共14分)
7.(5分) (1)不同类型的名著适合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请你结合阅读经验,为下面的书目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书目 ①《安徒生童话》 B  ②《童年》 D  ③《伊索寓言》 C  ④《鲁滨逊漂流记》 A 
阅读方法 A.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 B.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主人公一起欢笑、悲伤。 C.先读懂故事内容,,再联系生活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D.理清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关系,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请讲述一个你熟悉的人物故事。要求:①从上题的四部名著中选择;②写出人名、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有关的故事情节。
 选择《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鲁滨逊性格坚毅、勇敢且富有智慧。他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独自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面对绝境,他没有绝望,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搭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山羊,还救下了“星期五”作为自己的仆人。他在岛上克服了无数困难,比如抵御野兽袭击、应对疾病等,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成功返回英国。 
【解答】(1)①《安徒生童话》:童话充满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能更好地代入情感,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所以选B。
②《童年》:这是一部长篇小说,理清人物关系,关注情节、环境,能更好感受人物形象,所以选D。
③《伊索寓言》:寓言往往蕴含道理,先读故事,再联系生活体会道理,所以选C。
④《鲁滨逊漂流记》:借助作品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后,再沉下心读,能更好领略故事,所以选A。
(2)结合自己平时学习积累作答即可。如:选择《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鲁滨逊性格坚毅、勇敢且富有智慧。他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独自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面对绝境,他没有绝望,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搭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山羊,还救下了“星期五”作为自己的仆人。他在岛上克服了无数困难,比如抵御野兽袭击、应对疾病等,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成功返回英国。
故答案为:
(1)①B;②D;③C;④A;
(2)选择《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鲁滨逊性格坚毅、勇敢且富有智慧。他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独自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面对绝境,他没有绝望,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搭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山羊,还救下了“星期五”作为自己的仆人。他在岛上克服了无数困难,比如抵御野兽袭击、应对疾病等,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成功返回英国。
8.(8分)教学楼各处张贴的激励同学们读书的标语,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不少感悟,从而逐渐成长。你还能回想起标语中的具体内容吗?请补充完整。
读文知意 读曹植的①“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感受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拳拳爱国之心;读陆游的②“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感受他真挚而朴实的爱国之情。
读文明理 “其一人③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让我们明白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书到用时方恨少,④ 事非经过不知难  ”让我们明白要多读书、多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读文明志 坚定意志如郑燮,⑤“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期盼建功如李贺,⑥“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句我还知道⑦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解答】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
③“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出自《学弈》。
④“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
⑤“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板桥的《竹石》。
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
⑦“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故答案为:
①捐躯赴国难;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
③专心致志;
④事非经过不知难;
⑤千磨万击还坚劲;
⑥何当金络脑;
⑦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四、选择题。
9.(1分)回想自己的读书内容,判断下列文言文与对应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跑)——走马观花
B.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赴汤蹈火
C.其人弗能应也(弗:不)——自愧弗如
D.孔子不能决也(决:决断)——决不罢休
【解答】A.意思相同,都是指跑。
B.意思相同,都是指热水。
C.意思相同,都是指不。
D.意思不同,第一个“决”指决断。第二个“决”指一定,用在否定词前。
故选:D。
五、【任务二:修当下话成长】成长的道路上,懂节约、爱劳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都是我们美德。活动四:成长之德(共11分)
10.(3分) 口语交际。
你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粒粒皆辛苦”主题讲座,正当你听得入神时,主讲人临时邀请你上台来为大家说一说平时该怎么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由于时间紧迫,事先没有太多时间准备,需要你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想到的方法有哪些?请列出三种。
① 吃饭时,吃多少,打多少; 
② 在餐厅吃饭时,吃不完打包带走; 
③ 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宣传活动,向身边人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解答】作答此题时,紧扣“珍惜粮食、拒绝浪费”这个主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故答案为:
①吃饭时,吃多少,打多少;
②在餐厅吃饭时,吃不完打包带走;
③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宣传活动,向身边人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11.(4分)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关于“美德”的比喻句。
例:人类的美德,像一颗颗钻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人类的美德,像  一座座灯塔  , 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人类的美德,像  一泓泓清泉  , 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 
【解答】“人类的美德,像一颗颗钻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句将“人类的美德”比作“一颗颗钻石”,利用钻石珍贵、闪耀的特性,形象地突出了美德的珍贵以及能散发人性光辉的特点。仿写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喻体,这个喻体要能体现出美德的某种特质,如珍贵、温暖、纯净等,并且要仿照例句的结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美德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示例一:人类的美德,像一条条清澈的溪流,涤荡着世间的尘埃。
示例二:人类的美德,像一盏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故答案为:
一座座灯塔 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一泓泓清泉 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
12.(4分)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出你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这次毕业素养检测后,语文老师通知了成绩,你走在回家的路上。
你考了59分  夕阳余晖洒在路面,却暖不了我。街边店铺橱窗黯淡,行道树影子拉得老长,像我耷拉的肩;微风掠过耳畔,似同学的轻嘲,连脚下石板路,都硌得脚心发慌。 
你考了99分  阳光铺满回家路,街边小花朝我笑,树叶沙沙像在喝彩。风拂过,把快乐扬得老高,连影子都跟着蹦跳,石板路都成了为我庆功的舞台。 
【解答】本题考查依托特定情境(不同考试成绩表现),运用环境描写、感官体验等方式抒发内心情感。对于“考了59分”,需营造压抑、失落氛围,选取夕阳、店铺橱窗、行道树、微风、石板路等元素,赋予其黯淡、沉重、嘲讽等负面特质,借景衬情传递沮丧;“考了99分”则要构建欢快、明亮场景,让小花“笑”、树叶“喝彩”、风“扬快乐”、影子“蹦跳”,以充满活力与积极联想的景物,直观展现喜悦,通过正负情绪与环境的双向交融,完成不同感受的表达。
故答案为:
夕阳余晖洒在路面,却暖不了我。街边店铺橱窗黯淡,行道树影子拉得老长,像我耷拉的肩;微风掠过耳畔,似同学的轻嘲,连脚下石板路,都硌得脚心发慌。阳光铺满回家路,街边小花朝我笑,树叶沙沙像在喝彩。风拂过,把快乐扬得老高,连影子都跟着蹦跳,石板路都成了为我庆功的舞台。
五、活动五:成长之约(共11分)
13.(11分)阅读。
【材料一】
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稳步落实,劳动课已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独立课程之一,锄地栽苗、下厨烹饪、清洁卫生……许多学校将体验劳动作为“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在汗水与欢笑中开启校园生活。
【材料二】
①劳动课,这种传承文化的新方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②网友一:我是“7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大多是去帮大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也帮着割麦、砍油菜、拾稻穗。这些地方学到的知识,后来都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从来不觉得劳动课是“玩”,而是在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所以为此深感自豪。
③网友二:我是“80后”。我们小学时每周五下午都要进行大扫除,包括扫地、拖地、擦玻璃、清理操场的垃圾等。除了大扫除,我们还有一门专门的“劳动课”教材,教我们做手工、缝衣服、烹饪、照顾小动物等。劳动课带给我最有意义的技能,是让我学会并爱上了做菜,现在,我成了亲朋好友眼里的大厨。
④网友三:我是“9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比“70后80后”更丰富多样。除了打扫卫生、做模型和剪纸,还加入了金工、木工等技术性较强的手工操作,记得我还用木头做过筷子和勺子。上中学后,我们的劳动课还加入了电子设备制作,我还用电线和灯泡做过小台灯呢。但劳动课被其他课占用却是常态。
【材料三】
在许多家长眼中,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没吃过苦,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劳动教育能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更接地气。在许多孩子们眼中,劳动课既能收获快乐,也能学到很多书本外的知识和技能。如今,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早早学会了做饭做菜,展现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1)根据短文内容,请你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①劳动课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一门独立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稳步落实之后。  T 
②“70后”“80后”“90后”的劳动课的内容形式没有变化。  F 
(2)根据材料二,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同年代劳动课的特点。
70后: 以农田劳动为主,注重生产技能。 
80后: 有固定时间,培养系统化生活技能。 
90后: 内容更丰富多样,增加技术性手工操作。 
(3)学校要求六年级学生学做两道拿手菜,但妈妈担心你烫伤,不愿意教你,你会怎样劝说她呢?
(4)你在学校的劳动课中学到了哪些技能?有的同学认为,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需要进行劳动教育。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内容或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正确。结合材料一“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稳步落实,劳动课已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独立课程之一”可知,题干表述与原文因果关系一致。②错误。结合材料二第②自然段“我是‘7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大多是去帮大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也帮着割麦、砍油菜、拾稻穗。”可知,70后劳动课以农田生产劳动为主(如锄地、割麦),第③自然段“我是‘80后’。我们小学时每周五下午都要进行大扫除,包括扫地、拖地、擦玻璃、清理操场的垃圾等除了大扫除,我们还有一门专门的‘劳动课’教材,教我们做手工、缝衣服、烹饪、照顾小动物等”可知,80后增加了手工、烹饪、照顾小动物等生活技能内容,第④自然段“我是‘9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比“70后80后”更丰富多样。除了打扫卫生、做模型和剪纸,还加入了金工、木工等技术性较强的手工操作,记得我还用木头做过筷子和勺子。上中学后,我们的劳动课还加入了电子设备制作,我还用电线和灯泡做过小台灯呢”可知,90后进一步加入金工、木工、电子设备制作等技术性操作,内容形式逐步丰富多样。题干称“没有变化”与原文矛盾。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材料二第②自然段“我是‘7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大多是去帮大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也帮着割麦、砍油菜、拾稻穗。这些地方学到的知识,后来都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从来不觉得劳动课是“玩”,而是在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所以为此深感自豪。”可知,70后劳动课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体(如锄地、拔草、割麦等),紧密围绕农田耕作展开,侧重培养 基础生产技能,具有鲜明的 农业社会属性和实用性,劳动内容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故可概括为:以农田劳动为主,注重生产技能。结合材料二第③自然段“我是‘80后’。我们小学时每周五下午都要进行大扫除,包括扫地、拖地、擦玻璃、清理操场的垃圾等除了大扫除,我们还有一门专门的‘劳动课’教材,教我们做手工、缝衣服、烹饪、照顾小动物等,劳动课带给我最有意义的技能,是让我学会并爱上了做菜.现在,我成了亲朋好友眼里的大厨”可知,80后劳动课内容从单一生产劳动延伸至 日常生活技能(如校园大扫除、烹饪、缝衣服、照顾小动物等),且首次出现 专门教材指导教学,体现出课程体系化的特点。故可概括为:有固定时间,培养系统化生活技能。结合材料二第④自然段“我是‘9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比“70后、80后”更丰富多样。除了打扫卫生、做模型和剪纸,还加入了金工、木工等技术性较强的手工操作,记得我还用木头做过筷子和勺子。上中学后,我们的劳动课还加入了电子设备制作,我还用电线和灯泡做过小台灯呢”可知,90后劳动课新增金工、木工等手工操作(如制作筷子、勺子),中学阶段引入电子设备制作(如小台灯),将技术实践与劳动结合,体现科技时代特色。故可概括为:内容更丰富多样,增加技术性手工操作。
(3)考查劝告安慰。首先需要理解妈妈担心的核心是安全问题,所以劝说时要先针对性消除她的顾虑,比如说明学校会有安全教学,自己会在指导下操作。接着要强调学做菜的好处,如培养独立能力、增进亲子互动,还能将劳动课所学应用实践,让妈妈认识到这是有益的事。然后可以提出具体的安全学习方案,比如从简单菜式开始、妈妈在旁监督,让妈妈觉得可控。最后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如以后能帮忙做饭)来打动她,让劝说更具情感温度,从而说服妈妈同意。示例:妈妈,您不用担心!劳动课是学校的重要课程,学做菜不仅能锻炼我的独立能力,老师也会教我们正确使用厨具的方法,保证安全的。而且学会做菜是一项生活技能,以后我还能帮您分担家务呢!您可以在旁边指导我,这样既安全又能让我学到本领,好吗?
(4)考查开放探究。首先需明确题目是询问个人学校劳动课学到的技能,回答时要先直接回答即可。接着结合材料内容及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观点。示例:在学校的劳动课中,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比如整理物品、打扫卫生、种植植物等。我认为,无论生活条件如何改善,劳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不仅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我们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结合材料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孩子们都通过劳动课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对他们的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在生活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比如,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让我学会了感恩和付出;在学校里参与劳动活动,让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因此,我认为劳动教育对于新一代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故答案为:
(1)①T;②F;
(2)以农田劳动为主,注重生产技能。
有固定时间,培养系统化生活技能。
内容更丰富多样,增加技术性手工操作。
(3)妈妈,您不用担心!劳动课是学校的重要课程,学做菜不仅能锻炼我的独立能力,老师也会教我们正确使用厨具的方法,保证安全的。而且学会做菜是一项生活技能,以后我还能帮您分担家务呢!您可以在旁边指导我,这样既安全又能让我学到本领,好吗?
(4)在学校的劳动课中,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比如整理物品、打扫卫生、种植植物等。我认为,无论生活条件如何改善,劳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不仅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我们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结合材料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孩子们都通过劳动课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对他们的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在生活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比如,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让我学会了感恩和付出;在学校里参与劳动活动,让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因此,我认为劳动教育对于新一代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六、【任务三:展未来话成长】我们懂得成长的意义,展望美好的未来。活动六:成长之责(共14分)
14.(14分)阅读。
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上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地说:“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地说:“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了。”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同伴总是骑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同伴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同伴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我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家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她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只是说她很寂寞,儿女很少来看她。于是,我说以后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真的这样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⑩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如实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紧张,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她。
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我长大了。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敷衍  做事不负责任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②语重心长  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文中指父母在睡前对“我”说的话饱含深情与期望,认真地教导“我”关于责任和长大的道理。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⑦﹣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认真阅读短文后,请你在文中画“ ”的句子处写一个批注。
(4)“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想: 。”此时,“我”在心里说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体会“我”此时的心情,写一写。
(5)文中略写“我”照顾老太太的内容,详写“我”回家后的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请你联系短文内容,分别说说文中的“我”和“父亲”是怎样的人。
【解答】(1)考查词语解释。①敷衍:联系上下文知道敷衍就是做事不负责任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②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文中指父母在睡前对“我”说的话饱含深情与期望,认真地教导“我”关于责任和长大的道理。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仔细阅读文章第⑦﹣ 自然段可知,这几个段落主要写了邻家同伴骑车撞倒老太太后逃走,“我”帮老太太拾菜并送她回家,还承诺常去看她。回家后“我”小心翼翼,父母却未严厉责骂,只是询问老太太情况并嘱咐“我”多陪她,最后父母教“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承认“我”长大了。
(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阅读文章。结合句子“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中的“阴雨蒙蒙”“雾气”“路上很滑”可知,这句话是环境描写。虽然文章是写事的,但这个地方的环境描写不能去掉,因为它渲染了气氛,预示着事故的发生,为后文事情的发展作铺垫。
(4)考查扩展写话。结合上文“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同伴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下文“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可知,此时“我”可能在心里说:怎么办呢?邻家孩子走了,我不能像他那样不负责任地跑掉。
(5)考查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文中略写“我”照顾老太太的内容,详写“我”回家后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被父母承认长大了”,详写回家后父母的夸赞,突出了中心,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想表达的意思。
(6)考查形象分析。结合文章中“我”和父亲的表现来分析人物形象。示例:“我”: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孩子。在同伴撞倒老太太逃走后,“我”没有逃避,而是帮老太太拾菜并送她回家,还承诺常去看她,回家后也准备如实交代,最终明白了长大的含义是承担责任。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和蔼可亲的人。在“我”闯祸后,父亲没有严厉训斥,而是通过询问老太太情况、嘱咐“我”多陪她等方式,温和地教导“我”懂得责任,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故答案为:
(1)①做事不负责任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②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文中指父母在睡前对“我”说的话饱含深情与期望,认真地教导“我”关于责任和长大的道理。
(2)邻家孩子撞倒了老婆婆,他逃跑了,“我”却送老婆婆回家并决定今后常常去看望她。
(3)环境 渲染了气氛,预示着事故的发生,为后文事情的发展作铺垫。
(4)怎么办呢?邻家孩子走了,我不能像他那样不负责任地跑掉。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被父母承认长大了”,详写回家后父母的夸赞,突出了中心,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想表达的意思。
(6)“我”: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孩子。在同伴撞倒老太太逃走后,“我”没有逃避,而是帮老太太拾菜并送她回家,还承诺常去看她,回家后也准备如实交代,最终明白了长大的含义是承担责任。
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和蔼可亲的人。在“我”闯祸后,父亲没有严厉训斥,而是通过询问老太太情况、嘱咐“我”多陪她等方式,温和地教导“我”懂得责任,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七、活动七:成长之思(30分)
15.(30分) 读要求,请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中有书香伴随,也有浓浓的亲情相依;成长中有诚挚的友情,也有股股的师恩;成长中有快乐相伴,也有痛苦的教训相随……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重点内容写具体,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题目二:如果
科幻故事神奇生动,引人入胜。请你编写一个科幻故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我有一个背包飞行器”“时光能够倒流”“我成了一名科学家”“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编一个故事。
要求:把故事编得生动、具体、神奇,并且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450字左右。
温馨提示:①语句通顺,写作过程中尽量运用自己学到的写作方法和好词佳句;②书写工整,标点规范;③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解答】范文一:
书籍伴我成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从幼时的童话故事,到如今的文学名著,书籍一直陪伴着我,给予我知识的滋养,让我在阅读中成长。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常给我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故事,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自己阅读,从《西游记》《水浒传》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我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员。
书籍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还让我学会了思考。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我被主人公祥子的坚韧不拔所感动,同时也对旧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阅读《老人与海》时,我被老人与大海的斗争所震撼,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尊严。
书籍还让我学会了宽容和理解。在阅读《简 爱》时,我被简 爱的独立和坚强所打动,同时也对她的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阅读《傲慢与偏见》时,我被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所吸引,也对他们的傲慢和偏见有了更深的认识。
书籍,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陪伴我成长,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我在思考中成长。我感谢书籍,感谢它给我带来的知识和智慧,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
范文二: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要回到恐龙时代。
我乘坐着时光飞船,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白垩纪。一下飞船,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各种奇异的植物随处可见。突然,一声怒吼传来,一只霸王龙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体型巨大,牙齿锋利,眼神凶狠,每走一步都让大地为之颤抖。我吓得心跳加速,赶紧躲到了一块大石头后面。
过了一会儿,我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发现霸王龙已经离开了。我继续向前走,遇到了一群三角龙。它们正悠闲地吃着草,长长的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慢慢地靠近它们,想仔细观察一下。就在这时,一只小三角龙发现了我,它好奇地向我走来。我友好地伸出手,它竟然轻轻地碰了碰我的手。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原来是一颗巨大的陨石正向地球飞来。我知道,这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那场灾难。我心急如焚,想帮助恐龙们躲过这场灾难。我赶紧启动时光飞船,利用先进的科技,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防护罩,将恐龙们保护起来。
陨石撞击地球后,地球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我的保护下,恐龙们安然无恙。时光倒流,改变了历史,恐龙时代得以延续。我看着这些可爱的恐龙,心中充满了喜悦。我知道,我完成了一次伟大的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