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你们愿意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分享给大家吗?
单元回顾
认识了四个人物——
单元回顾
聪明机智的司马光
刻苦勤奋的童第周
认真负责的白求恩
与战士同甘共苦的赵一曼
默读是这一单元学习的重要目标。那么,怎样默读才最有效呢?
单元回顾
学会了默读课文。
梳理与交流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不要指读,也不要动唇,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我会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这三段话主要讲了默读的方法以及默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默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默读时遇到字词问题的解决办法
默读的方法
梳理与交流
1.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不要指读,也不要动唇,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2.默读的时候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3.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默读与朗读的最大不同在于“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同时要培养“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梳理与交流
说说自己是如何默读的
默读秦文君的《滴水之恩》。
学用结合
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小故事?这几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
滴水之恩
我们当时的班里,有个名叫金龙的男生,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可品行却是一塌糊涂。他有点 “斗鸡眼”,眼睛总像是在凝视鼻尖的正前方;头发理得极短,根根竖起;而且学习成绩也很烂。当然,他最大的特点,一是穷,穷到非拖欠书杂费不可;还有就是爱打架,谁冒犯他,他就抡拳头。有时他也打输,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的腮帮子被打肿了,顷刻间一张脸胀大了一圈,像猪头。
我和金龙几乎没有什么交往,那时我是个胆怯的女孩,我保护自己的诀窍是:不去招惹金龙这样的首恶分子,甚至连目光都不在他身上停留。
有一天轮到我值日,却发现金龙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我放慢打扫的速度,故意看着窗外。隔了一会,忽听 “哐” 的一声,他竟跌坐在地上,牙齿将嘴唇咬出血来。我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头;我拿出手巾给他擦血,他没接,只用手背在嘴上抹来抹去。
后来我才知道他肠子有病,有时会疼昏过去,可他怕贫穷的父母担忧,从不对家人言及,每次发病都是靠自己的免疫能力,慢慢捱过去。
又过了不久,班里排演大合唱,准备国庆节全体上台演出,并且规定每人准备白衬衣蓝裤子,可金龙说他不参加。知情的人说,他没有白衬衣。到了演出那天,大家都觉得少一个人不好,于是我就出面向邻班的男生借了一件白衬衣交给金龙。金龙先是推让,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接受了。
演出散场后,金龙将衬衣还给我,他居然把衬衣叠得平平整整,就像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这令我非常惊喜,忽然感觉他并不是那么可恨。
不久,班里就传出闲话,说金龙在他的小本子里记着我的名字。有人说那是个黑名单,上了那个名单可能要挨拳头了;也有人说,金龙钟情谁,就把谁的名字记下来。
这两种说法对我来说都是可怕的。可直到毕业,金龙都没来找过麻烦,弄得我倒在心里藏了个谜团,甚至又恢复了冷淡的态度。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次我在闹市与金龙相遇。此时,他已是个沉稳、温和的父亲了,说起当年的生活,他忽然说:“你的名字也在我的名单册里……”
我几乎叫出声来:“为什么?”
他说他至今还保留着那个名单册,那里记的是帮助过他的人的名字,他是个不惯言谢的人,但他以他的方式表达深藏于心的感谢和敬意。
人与人骨子里也许都是记情的。
另一个我认识的女孩,也是家境贫寒到眼看要捱不过去了,后来社会送来了关怀,她的同学也慷慨捐款捐物。她将同学们的赠物放在箱中,舍不得动用,说是每天打开箱子看一遍,想到周围有那么多的关怀、爱心,就忍不住喜极而泣。她要永久保存它们,这是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还有一位学音乐的年轻人,怀才不遇,四处碰壁,有一次他遇上一位音乐大师,大师认为他有天赋,就给了他一张名片,并在上面写满赞扬的话。那年轻人从此敲开了音乐殿堂的门,步入成功。后来,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把那张名片带在身边,一来表示永不忘知遇之恩,二来,提醒自己做一个仁爱的、关怀他人的人。
世界因为这大大小小、绵绵不断的人与人的关怀而变得永恒,事实就是如此。
共写了三个小故事:
学用结合
有关金龙的故事。
受助女孩的故事。
学音乐的年轻人的故事。
感恩
识字加油站
这5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有“目”部
都表示眼睛的动作
看图猜字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含有“目”部的汉字?
拓展延伸
眼睛
眼眶
眨眼
耳闻目睹
目瞪口呆
怒目圆睁
形容受惊而发愣的样子。
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形容发怒时瞪大了眼睛。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得非常不错,不仅掌握了默读的方法,而且还自主学习了含有“目”部的字词。下节课的学习,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
其实,在不熟悉汉字的人眼中,汉字不仅发音及字形不好掌握,而且很多时候,看上去差不多的字词或句子,它们表达的意思却相差很远。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近义词的一些知识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不过很多外国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恐怕就是汉语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词句段运用
陆 续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连续:。继续:
“继续”表示连下去;不中断进程
“连续” 表示一个接一个
继 续
连 续
说说三个词语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
这三个词语的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战场上的伤员不是一起出现的,而是有先有后,中间间隔时间有长有短,所以用“陆续”更合适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可能因为别的事暂停了做手术,但他现在低下头,又开始做手术,之前的动作没有停止,所以要用“继续”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因为白求恩在手术台旁一直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没有休息,所以用“连续”最贴切
三句话表达的意思不同,所用到的词语也就不一样。你们能用这三个词语各写一个句子吗?
自主练写
陆续:
继续:
连续:
放学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奔向等待自己的家长。
短暂的休息过后,老师继续为我们讲解那道复杂的数学题。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连续加班一周,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词句段运用
书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区要开读书交流会,需要提前准备哪些物品?请你帮志愿者列一份清单。
文学经典、科普读物、历史书籍、哲学著作、儿童绘本
笔记本、签字笔、荧光笔、便签纸、书签
投影仪、音响、麦克风、幕布、电脑
定制书签、主题徽章、精美笔记本、文化创意钥匙扣
纪念品
李白少时读书很不用功,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于是重新返回学堂,日夜刻苦学习,进步很快,终于成了有名的大诗人。
一个人要有坚定的意志,做任何事都必须有恒心和毅力,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日积月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三个句子都和“意志”有关。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重任、道路遥远。
译文: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很难获得成功。
译文: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可以雕出花纹。
联系此单元的课文,说一说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坚持不懈的。
拓展延伸
童第周勤奋好学、自强不息,为中国人争气。
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联系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说说你对“意志”的感知。
拓展延伸
尝试背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意志”的名言警句?
拓展积累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志者,事竟成。
同学们,一节课的学习很快又结束了,希望你们能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真正记在心里并运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去。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