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中考名师原创卷(二)历史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布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内二里头都邑划分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祭祀区、宫殿区、官营作坊区等,形成“多网格式”的宏大格局。该遗址( )A. 提供研究早期都城规划的资料 B. 反映母系氏族公社C. 属于较大规模聚落遗址 D. 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 《周礼》中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下列实物可与上述文字记载互为佐证的是( )A.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B. 刻有文字的甲骨C. 司母戊鼎 D.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3. 都江堰选择在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而成;隋潮大运河利用了运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出来。这体现了古代( )A. 水利工程便利 B. 劳动人民的智慧C. 运输工具的改进 D. 科学技术的提高4. 东晋时与西方的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往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交融 B. 我国北方地区持续繁荣C. 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D. 国家的统一与繁荣5. “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材料表明了丝绸之路的意义是( )A. 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 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C. 加强中外之间物种的流通 D. 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6. 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还把马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的流行体现了唐朝的( )A. 国家统一与强盛 B. 社会繁荣与开放C. 民族交往与交流 D. 都市生活的繁华7. 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A. 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 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C. 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8. 进入清朝后,随着康熙皇帝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皇帝“摊丁人亩”正式取消人头税,中国人口开始出现了狂飙突进的人口大爆炸。材料反映出清朝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生育观念发生巨大改变 B. 政府政策的推动C. 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入 D. 农业经济的发展9. 它不仅打破了以往大清帝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天朝体制,而且也开启了近代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掠夺与奴役的所谓条约制度,开始形成新的完全不平等的中外关系。这里的“它”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10.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派遣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如表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从事行业 外交(海关) 海军(船业) 矿务 电报 铁路 商业 医疗 教育人数 32 16 8 18 16 7 5 4A. 打破了西方的科技垄断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有助于中国近代化发展 D. 提高了中华民族文化素养11. 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阶层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了。“笔与枪联合起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材料强调了国民革命时期( )A.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B. 革命影响的深远性C. 斗争姿态的彻底性 D. 民众参与的广泛性12. 当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西洋音乐、舞蹈的氛围里,“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等洋节时,内地城市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仍在鼓声、锣声、爆竹声中传承着每一个旧有的节日。这反映出近代( )A. 思想文化不断革新 B. 传统节日日趋衰落C. 城乡文化相互渗透 D. 社会发展极不均衡13. 1953年,《人民日报》出现了12次“共同富裕”,鼓励“大家联合起来,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这( )A. 体现了人民公社运动的成果 B. 推动了土地改革完成C. 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D.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4.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相继加入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表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于我国( )A. 掌握国际话语权 B. 更好融入世界C. 打破美国的封锁 D. 实行改革开放15.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A. 亚洲文明,源远流长 B. 海洋之滨,文明勃兴C 古老建筑,历史悠久 D. 大河文明,丰富多彩16. 修昔底德曾如此评价雅典公民“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修昔底德旨在强调( )A. 公民大会无法履行民主职能 B. 全体公民热衷参与政治C. 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的一面 D. 主权在民致使城邦崩溃17. 恩格斯说:“(德国)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而且他们还得到了一部在革命时期起草的、被拿破仑篡改了的《法国民法典》。”恩格斯意在强调拿破仑( )A. 损害德国人民的利益 B.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C. 扩大法国的疆域范围 D. 窃取法国大革命成果18. 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流传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这一口号旨在强调( )A.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诉求 B. 各国革命斗争任务相同C. 改善工作条件的经济斗争 D. 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性19. 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爆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对这一国际关系体系认识准确的是( )A.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 没有改变一战前的世界秩序C. 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 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秩序20. 他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农奴制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他”是( )A. 托尔斯泰 B. 达尔文 C. 巴尔扎克 D. 莎士比亚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洛阳是一个小盆地,黄河及太行山构成了它的北部屏障;在其南部有“三涂”之险;西南部有熊耳山,东南有嵩山;有崤、函二关;东部则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虎牢、成鼻两关对峙,又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洛阳位于伊洛盆地的北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伊、洛、瀍等数条河流纵横贯穿其间,均有灌溉之利,交通之便。材料二 开封地势平坦,地形简单,莽原一片,无险可守,从军事的角度看,其先天不足是十分明显的,自从隋炀帝开运河之后,开封居于运河的中心,其地位不断上升。发展到唐末五代时,开封成为四条漕运河的集中点,自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也迅速南移,故而出现了一种将政治中心由西安、洛阳等偏西之地向东方移动的客观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封成为五代当中4个朝代的首都,到北宋时则成为其首都东京城。(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定都的原则。(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述城市繁荣与交通发展之间的关系。(3)请从以上两座城市中任选一个,为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份 实际罢工次数 正式报道的罢工次数 有报道的参加罢工工人总数1918 25 12 64551919 66 26 915201920 46 19 461401921 49 22 1080251922 91 30 1390501923 47 17 358351924 56 18 618601925 318 198 7848211926 535 313 539585总数 1233 655 1813291由下列原因引起的罢工次数 年份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总数1.要求增加工资 15 23 32 33 61 28 34 105 250 5812.反对劳动过重和恶劣待遇 7 7 11 9 12 4 9 52 172 2833.爱国运动 — 35 — — 1 1 1 141 19 1984.工会组织 — — — — 4 2 2 4 11 215.与其他党派的冲突 — — — 3 3 3 — 4 15 306.表示同情的罢工 — — — 1 2 2 1 — 16 227.多种原因 3 1 2 3 3 4 7 11 23 578.原因不明 — — 1 — 5 3 2 1 29 41总数 25 66 46 49 91 47 56 318 535 1233——摘编自[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注重开展实际斗争。19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局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党在工矿企业的基层组织也开始建立起来,如安源路矿在1922年建立了党支部,到1924年5月已有党员60多人。——摘编自张士义《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读本1921—2016》(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8—1926年工人运动发展的总体趋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1年后工人运动发展的原因。(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联系。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坚持国家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体现的主权平等理念,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了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支柱,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摘编自刘国平《国际道德:新时代全球治理的道德支撑》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同点并再举一例中国提出的体现以上原则和理念的方案。24.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 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科技成就(节选)时间 成就1945年 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1949年 英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涤纶1954年 苏联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年 苏联发射成功“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1965年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材料二 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开展,农业人口急剧减少,从事信息生产的人员迅速增加,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脑的使用缩短了产品的设计时间,产品更新换代快,家用电器日新月异,人们甚至可以在家里与医疗信息库接通。科技高度发展,武器的破坏力剧增,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反而受到制约。——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取得科技成就的领域有哪些?(2)据材料二,指出战后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3)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2025年河南中考名师原创卷(二)历史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题答案】【答案】(1)原则:军事要塞;交通便利;水源充沛;经济发达。(2)关系:交通发展便利促进城市的繁荣,城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交通的便利。(3)城市:洛阳。宣传标语:最美牡丹花,神韵洛阳城。【22题答案】【答案】(1)罢工次数增加;罢工人数增多;工人斗争觉悟提高。(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基层工人党组织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升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认识。(3)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3题答案】【答案】(1)提倡国家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工具、奠定国际法的基础。(2)相同点: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体现平等互利原则。举例: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4题答案】【答案】参考范文: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还建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1929年,一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经济也进入了大萧条时期,面对危局,1933年,罗斯福果断实施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扭转局势,新政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5题答案】【答案】(1)电子工程;新材料;能源;空间技术;生物工程。(2)改变了劳动力结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客观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