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中考·临考压轴·最后三套历史(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从以下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是( )A. 普遍种植粟米 B. 人们制作青铜器工艺高超C. 过着定居生活 D.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2. 识读下图,通过对两件青铜器的解读可知( )利簋腹内底铸铭文中有“珷(武)征商”,印证了武王伐纣的真实性 壶身刻有习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A. 商周青铜器种类丰富 B. 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C. 青铜器反映社会等级 D. 从甲骨文到金文演进历程3.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作者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 推行郡县制 B. 统一文字 C. 任用奸臣 D. 施行暴政4. 汉时长篇著作增多,但“缣(jiān,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社会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廉价易得、轻便实用的替代品,造纸术便在长期实践中产生了。这表明造纸术的发明( )A.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B. 得益于政府的支持C.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D. 源于实践经验积累5.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如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太极殿的设置等。据此可知,北魏( )A. 开始确立坊市制度 B. 建筑艺术高超C. 游牧习俗广泛传播 D. 认同中原文化6. 唐太宗登基之初,有人建议对以前的旧部都授予官职。唐太宗十分反对地说:“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 ”这体现了唐太宗( )A. 重视人才 B. 以民为本 C. 善于纳谏 D. 居安思危7. 明朝时期,宋应星在担任江西分宜县学教谕期间,用了四年时间整理自己多年来的见闻和记录,撰写了《天工开物》。他为编写《天工开物》,走遍大江南北,深入田间耕作、工坊操作、工艺制作的第一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取证,搜集第一手资料。这强调了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注重( )A. 实地调查 B. 创新传承 C. 综合实用 D. 详细解说8. 1842—1846年,英国大量向中国倾销洋布,洋布凭借价格低廉、质地均匀迅速占领市场,致使传统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太仓一带,布市“行销四方”变“消减大半”,众多纺织从业者破产。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B. 近代工业蓬勃发展C. 民族资本快速积累 D. 对外贸易占据优势9. 1841年,广州三元里乡民自发组织抗英斗争;1856—1860年,广州等地民众纷纷自发组织团练抵抗侵略军,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1895年,台湾军民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自发组织抗日武装,对日军侵略行为进行顽强抵抗。这些抗争都( )A.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B. 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C. 彰显了朴素的民族情怀 D. 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10. 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当清朝的统治被推翻,许多人便以为革命已成功,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这里评论的“运动”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11. 1940年,法西斯势力在欧洲肆虐,德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而在东方战场上,法西斯势力则受到严重打击,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 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B. 改编了八路军和新四军C. 开展了百团大战 D. 召开了中共七大12. “一条扁担两头弯,千里遥远来支前。一头挑的是白面,一头挑的是炮弹。白面送给同志吃,送上炮弹打坏蛋。”这首民谣反映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 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D.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13.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以身许国、血洒戈壁的“两弹一星”精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亲民爱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这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些精神( )A. 促使中国迈向了工业化强国 B. 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 引领中国超越世界其他国家 D.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14. 根据历史资料对历史知识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归纳和概括是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图,请为其选定一个最适当的主题( )A.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深化国有体制改革15. 古罗马诗人霍雷斯说:“我们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可是文化上却被希腊征服。”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的建立 B.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C. 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D. 罗马曾以法律征服了世界16. 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市民阶层需要新的文化生活,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于是,在西欧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城市学校。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学校( )A.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流动 B. 脱离了封建统治者的控制C. 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D. 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7.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率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497—1498年,达·伽马受葡萄牙王室资助派遣,率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受西班牙王室资助航行,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他们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A. 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 航海家远航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C. 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 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8. 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材料反映了拿破仑战争( )A.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 客观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 得到了欧洲各民族的拥护 D. 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19. 用时间轴梳理历史进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或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时间轴的主题可拟为(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20. 《黑神话·悟空》被称为中国首款真正意义上的3A游戏。游戏通过3D 扫描真实世界的寺院、佛像、森林、岩石等,制作出逼真的物体、建筑和景观图,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文化IP。这些技术的基础是( )A. 生物技术的积累 B.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C. 军事基础的进步 D. 航空航天业的发展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嵩阳书院(右图)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始建于北魏。这里山峦环拱,清雅静谧。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五代时期,私学兴起,嵩阳书院从此时开始讲学,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在书院讲学十余载,他们主要讲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从五代至清代末年,书院培养出不少优秀学生,他们不仅学问扎实,而且品德和名节也多为世人所赞颂。——摘编自薛体伟《嵩阳书院:既往圣开来学的千年书院》材料二 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围绕各自的主体建筑分布。国子监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兼有律令、书法等课程,还刊刻颁发了许多儒家经典、文史书籍,起到了统一全国教材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曾起到积极的作用。——摘编自《走进北京国子监:跨越七百余年,共赴文脉之约》(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嵩阳书院和国子监的异同之处。(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的教育举措,并说明其作用。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5——1920年《新青年》部分刊载内容表时间 刊载内容1915年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号召青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1918年 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20年 设置俄罗斯研究专栏,发表了许多真实介绍苏俄革命基本经验和建设情况的文章——摘编自《〈新青年〉功能的演进与变迁:材料二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就是《新青年》的热情读者。……在李大钊的影响下,他阅读了大量以《新青年》为代表的进步刊物,学习了许多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知识……1919年他回到湖南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湘江评论》是当时公认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内最有影响力、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1920年11月,受陈独秀委托,他和志同道合的友人成立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学生领袖周恩来也是在迷茫中从《新青年》中获取新思想和新观点而豁然开朗,进而研究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摘编自《〈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在刊载内容上发生的变化。(2)据材料二,分析《新青年》创办所产生的影响。(3)报纸、杂志在近代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你再举一个在近代中国影响力较大的报纸或者杂志,并谈谈其在近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海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海运非常便捷;同时它还是内河航运的中心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上海开埠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自此以后,上海从一个海边的县城跃升成为远东最大的都会城市。——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二材料三 上海改革开放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事件1984年 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2013年 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据材料一,概括上海在近代迅速崛起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经济发展发生的变化。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3)综合以上探究,指出上海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似之处。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铁路建设是带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工业革命的龙头产业。1835—1850年,是德国私营铁路时期;1850—1875年,是国家资助增多时期;而1875年以后,开始铁路国有化时期……1870年,德国铁路有18560千米,1880年增至33856千米,为西欧和中欧之冠……现在,德国则把铁路当成是维护统一的因素。……在国家力量推动下的铁路建设,猛烈刺激了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冶铁业的高速发展。——摘编自梅雪芹主编《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 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给德国的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的铁路在1840年左右,运煤费用为11——14芬尼,1863年降至2.2芬尼;在面对铁路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下,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也积极采用蒸汽机等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运输能力;铁路建设还为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农村人口可以涌入城市,解决了工业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摘编自马冰《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特点及其意义探析》(1)据材料一,概括德国铁路建设的特点。(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近代铁路建设重要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德国的铁路发展历程对当今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启示。25.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二战后很长时间内,美国多任政府均把实现欧洲一体化作为美国的重要战略。在美国看来只有统一强大的欧洲才能有效地“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又可以避免德国民族主义死灰复燃,欧洲复兴也是美国经济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鉴于政治上和经济上新的局面,美国决定重新调整对欧关系,对欧洲一体化实行有条件的支持。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逐渐清晰,形成了“新欧洲”战略,积极介入欧盟扩大事务,支持亲美国家入盟,以此增加约束和控制欧盟的筹码。 ——摘编自华芳《美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2025年河南中考·临考压轴·最后三套历史(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B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题答案】【答案】(1)相同点:都是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都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不同点:嵩阳书院是民间讲学场所;北京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举措:实行科举制度。作用:为国家选拔人才;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教育发展,形成读书风气;推动文学艺术(如唐诗)繁荣。【22题答案】【答案】(1)由宣传民主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2)培养了一大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3)示例一 报纸:《时务报》《国闻报》;作用: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变法。示例二 报纸:《民报》;作用: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三民主义,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23题答案】【答案】(1)原因:上海交通便利;上海开埠较早,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变化:进行了公私合营;上海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地位: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3)相似之处:都较早对外开放;都发展迅速;都成为重要的国际大都市。【24题答案】【答案】(1)具有阶段性;政府主导;发展速度快。(2)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降低工业运输成本;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3)科技进步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要提高政府在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等。【25题答案】【答案】【参考范文】题目: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或对外政策是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对峙局面形成,在此背景下,欧洲复兴符合美国利益,因此其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经济以对抗苏联。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欧洲经济复苏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对欧洲的支持开始变成有条件的。从帮助欧洲复兴经济到有条件的支持欧洲,是美国基于全球形势调整国家战略的结果,因此对外政策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