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件

资源简介

(共65张PPT)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吧!
下面两幅图有8处不同,你都能找出来吗?
只要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到处都有新发现。你最近观察到了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物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
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呢?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开始我们的任务式学习吧!
审清习作要求
任务一
1.审清题材
本次习作要写______________(填“状物”“想象”“写景”)
类文章。
状物
任务小贴士
结合课本习作任务中的“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物写下来”,可知本次习作要写什么题材。
2.审清内容
下列哪些材料可以作为本次习作的内容?(在括号里画“√”)
一种动物(  ) 一处场景(  ) 一种植物(  )
一则新闻(  ) 一个玩具(  ) 一种想法(  )

任务小贴士
由课本习作任务中的“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新发现”,可知本次习作的内容。


3.审清重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仔细观察_______________,把其______________
写清楚。
任务小贴士
根据课本习作任务中的“观察时要细致一些,注意事物的变化”“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可以从事物的不同方面观察”可知,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进行细致的、多角度的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以及变化写具体。
一种事物
特点和变化
通过学习习作例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并能仔细观察身边的一种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习作目标
审清楚了习作要求,也就了解了习作的目标!
掌握习作要素
任务二
习作要素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要素解读
本单元习作要素可以从观察和写作两个角度来理解。观察要用心,要关注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细微之处,留意其动态变化。要熟练掌握观察方法,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尝试从多角度观察同一事物,记录观察笔记,方便后续回顾和总结。写作时,要准确、生动地描述观察所得,运用恰当的词语、丰富的句式以及巧妙的修辞手法,确保习作的条理性和连贯性。同时,巧妙融入个人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增强习作的情感色彩。写完后,别忘了仔细检查有无错漏之处,反复修改和完善,优化语言表达,展现观察与写作的魅力。
习作要素具体的要求是什么?
示例
刹那间,一片片金黄的稻谷如画卷般在眼前铺展,恰似为大地母亲披上了一块质地柔软、颜色明亮的金黄色毯子,夺目至极。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快步靠近,端详起这饱满的稻谷。只见稻身已全然被秋意染成金黄,一串串沉甸甸的谷穗低垂着头,深情俯视着脚下这片孕育它们的大地,仿佛要将无数颗金黄、饱满的谷粒喷射出去,以回报泥土的恩情。在秋风的吹拂下,谷穗和叶子一起跳起舞来,好像身经百战的舞王。
写作公式
确定观察对象+细致观察(调动五感,关注细节与动态变化)+运用细节描写(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感想或抒发情感
结合习作目标与习作要素,想一想:你的新发现是什么?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观察你所选取的事物?你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习作思考
搜集习作素材
任务三
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搜集素材?
选材
观察
添彩
描写
你是从哪些事物中有了新发现?
选 材
植物:荷花、桂树、柳树、仙人掌、紫荆花、木棉花、含羞草、蒲公英、李树、绿萝、风雨兰、水仙花、风信子、满天星、吊兰、芦荟、文竹、棕榈树、榕树、竹子、发财树、梅花、向日葵、玉兰花、薰衣草……
其他:露珠、鹅卵石、铅笔盒、老家的土地庙、爷爷住过的老屋、街口的牌坊、外公家的根雕、音乐水晶球、水晶杯……
动物:乌龟、兔子、蜗牛、蚂蚁、狸花猫、鹦鹉、七星瓢虫、仓鼠、公鸡、狮子、老虎、大象、猴子、长颈鹿、袋鼠、猩猩、企鹅、猫头鹰、海豚、海龟、蜘蛛、蜥蜴、青蛙、蜜蜂、蝴蝶、蜻蜓……
仔细观察:枫叶像小巴掌、蜗牛头上有两对触角、珍珠摸起来很滑……
调动感官:鹦鹉羽毛绚丽(视觉)、柳树树干非常粗糙(触觉)、百灵鸟歌声清脆(听觉)、韭菜闻起来辣辣的(嗅觉)、李子酸溜溜的(味觉)……
你是怎么观察事物的呢?
观 察
调动感官:含羞草被触碰时叶片会合拢、猫的眼睛在黑暗处会发亮……
不同角度:春风吹过,空气里弥漫着芬芳的气味(嗅觉);“咚——”熟透了的果实掉进了水里(听觉);桃子香甜的滋味在我的口腔里久久不散(味觉);小狗刚刚洗完澡,毛发摸起来特别柔顺(触觉)……
你打算怎样来描写自己的观察所得呢?
描 写
运用修辞:大鹅挥了挥翅膀,恶狠狠地啄了我一口,白了我一眼(拟人);五百多岁的榕树上,布满了“疤痕”,这些疤痕有的像老人浑浊的眼睛,有的像鸟儿尾巴上的羽毛,有的像菊花花瓣(排比)……
突出细节:古老的土地庙经过无数次翻修,并没有显得特别破旧,只有屋顶的那根梁木稍稍褪了点儿颜色;花生壳内有一根根白色的脉络,仿佛一位母亲在拼尽全力保护着怀中的生命……
情感:对事物的喜爱、对动物的赞赏、对事物的怀念……
疑问与思考:植物生长的奥秘(番薯为什么长在地里)、动物某种习性产生的原因(“蜻蜓点水”与蜻蜓繁衍的关系)……
添 彩
写作时,对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探究释疑,并自然地融入内心的真实情感,能为习作增添光彩。
习作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种事物,把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写清楚。怎样写观察记录,才能让读者有兴趣读呢?
学习写作技法
任务四
学技法
处处留心,确定内容
1
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每一个角落都蕴着美丽的景色和令人惊喜的瞬间。
最近你有什么新发现呢?
处处留心,确定内容
1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作为描写对象,确定本次习作的对象。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选自普里什文《金色的草地》)
● 课内示例
作者发现了草地颜色会变化的现象,并通过细致的观察,明白了其变化的原因。
作者是怎样描写他观察到的事物的呢?
【写作公式:留心观察,记录新发现+仔细观察,探寻事物奥秘】
细致观察,生动描写
2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应该怎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又如何描
写事物呢?
细致观察,生动描写
2
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对事物的不同方面或者不同角度进行细致观察,用生动的语言,如运用一些准确的动词、形容词或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对观察所得进行有序的描写,展现事物的变化之美。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选自郭风《搭船的鸟》)
● 课内示例
这段话是对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描写,“冲”“飞”“衔”“站”“吞”这些词语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十分细致。
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
【写作公式:有序进行描写+使用准确的动词秘】
“学霸”润色厅
忽然,我发现游来游去的小金鱼停了下来,一动也不动,而且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小金鱼睡觉时的状态。金鱼因为没有眼睑,所以只能睁着眼睛睡觉。
不足之处:
示例:
小作者观察到小金鱼一动不动,且眼睛睁着,紧接着就直接阐述小金鱼睁眼睡觉的缘由,整个过程中缺失了对小金鱼的异常状态进行探究这一环节的描写,描述也过于简略,没有呈现出相关细节。
润色角度:
采用先描述现象、引发疑问,再寻求解答的方式,增加内容的探索性;对“我”的神态、语言等进行描写,展现“我”发现小金鱼一动不动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
修改润色:
忽然,我发现游来游去的小金鱼停了下来。我看它一动也不动,而且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禁心生疑惑:“它怎么突然一动都不动?难道在发呆吗?”我原本静静地看着它,不想惊扰它,但过了许久,小金鱼还是纹丝不动,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一刻,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它死了?”
我慌了神,连忙喊道:“妈妈,这条小金鱼好像死了。”妈妈闻声赶来,俯下身,仔细地观察着鱼缸里的小金鱼,脸上的神情逐渐放松下来。随即,她温柔地对我说:“孩子,别担心,它还活着呢。你要是好奇它为什么会这样,不妨去网上查查看。”闻言,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里快速输入 “金鱼睁着眼一动不动”。很快,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小金鱼是在睡觉。金鱼因为没有眼睑,无法像人类一样闭上眼睛,所以只能睁着眼睛睡觉。看到这些,我松了一口气。
探究释疑,流露情感
3
自然界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
同学们要开动脑筋,积极地探究答案。
探究释疑,流露情感
3
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去寻找答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探究释疑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字里行间流露内心的真实情感,让习作更具感染力。
我们站在轮船上看大海,海水总是碧蓝碧蓝的。但是,如果舀一勺海水看看,就会发现海水并不是蓝色的,而是像自来水一样,无色透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太阳光在变戏法。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时,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由于透射力最大,能克服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洋中的生物所吸收。而蓝光、紫光等,由于波长较短,一遇到海水的阻碍就纷纷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甚至被反射回去,只有少部分被海水和海洋表面生物所吸收。
大海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是因为这部分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和紫光进入了我们眼中。海水越深,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就越多,看上去也就越蓝了。
(选自《为什么水是透明的,而大海却是蓝色的呢?》)
● 课外示例
作者先写观察到的现象——海水总是碧蓝碧蓝的。然后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接着由“太阳光在变戏法”这一充满趣味的说法展开描述,详细地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给读者以启示。同学们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写出事物的奥秘。
作者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又是如何引起读者注意的?
【写作公式:写出发现+提出疑问+写出探究过程,对疑问进行解答秘】
要写好本次习作,需要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那怎样做
到这一点呢?
调动五感,突出特点
4
调动五感,突出特点
4
充分调动感官,把眼睛看到的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耳朵听到事物的声音、鼻子闻到事物的气味、嘴巴品尝到事物的味道、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事物的感觉等写下来,事物的特点会更加突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触觉
视觉
“五感法”示例
玉 米
昨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观察玉米。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家里的菜地中。放眼望去,这里一片葱绿,一株株玉米挺立着。我走近一株玉米,轻轻剥开它的外衣,这才看到里面金黄色的玉米粒。
接着,我开始仔细观察起来。玉米的茎也叫秸秆,大约有成年人的中指那么粗,高约2 米。秸秆一节一节的,每一节下方都长着一片叶子,这些叶子的生长方向各异。叶子上方覆盖着一层白白的、细细的、软软的茸毛。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就是玉米秸秆。我大吃一惊:这样貌不惊人的东西竟然可以吃?来不及多想,我迫不及待地折下一节秸秆,在妈妈的提示下,啃掉了绿色的皮,轻轻地咬上一口,甜津津的汁水溢满了嘴巴,直灌入肚子里,甜到心底。原来,玉米秸秆外表朴实无华,内心却藏着甜蜜的秘密。
玉米顶端沉甸甸的,那是玉米穗。玉米穗呈枝状,枝上开满了一排排细小的花。花呈嫩绿色或金黄色。据大人们说,如果花是嫩绿色的,表示玉米未成熟;如果花是金黄色的,则表示玉米已成熟。风一吹,玉米穗上的花纷纷扬扬地往下落,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翩翩起舞,又像冬天的雪花随风飘扬。
我伸手摘下一个玉米棒,它鼓鼓囊囊的,身穿绿色衣服,像一位时尚的少女。我剥开它的外衣,顿时,一排排黄黄的玉米粒整整齐齐地出现在眼前!我突然想起了老师让我们猜的一个谜语:“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终于豁然开朗。我小心翼翼地剥下一颗饱满的玉米粒,放在嘴里一嚼,顿时喷出了丰盈的汁水。哇,真甜,真好吃!
小朋友们,玉米非常有营养,要多吃哟!
例文赏析
玉 米
昨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观察玉米。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家里的菜地中。放眼望去,这里一片葱绿,一株株玉米挺立着。我走近一株玉米,轻轻剥开它的外衣,这才看到里面金黄色的玉米粒。
接着,我开始仔细观察起来。玉米的茎也叫秸秆,大约有成年人的中指那么粗,高约2 米。秸秆一节一节的,每一节下方都长着一片叶子,这些叶子的生长方向各异。叶子上方覆盖着一层白白的、细细的、软软的茸毛。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就是玉米秸秆。我大吃一惊:这样貌不惊人的东西竟然可以吃?来不及多想,我迫不及待地折下一节秸秆,在妈妈的提示下,啃掉了绿色的皮,轻轻地咬上一口,甜津津的汁水溢满了嘴巴,直灌入肚子里,甜到心底。原来,玉米秸秆外表朴实无华,内心却藏着甜蜜的秘密。
玉米顶端沉甸甸的,那是玉米穗。玉米穗呈枝状,枝上开满了一排排细小的花。花呈嫩绿色或金黄色。据大人们说,如果花是嫩绿色的,表示玉米未成熟;如果花是金黄色的,则表示玉米已成熟。风一吹,玉米穗上的花纷纷扬扬地往下落,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翩翩起舞,又像冬天的雪花随风飘扬。
我伸手摘下一个玉米棒,它鼓鼓囊囊的,身穿绿色衣服,像一位时尚的少女。我剥开它的外衣,顿时,一排排黄黄的玉米粒整整齐齐地出现在眼前!我突然想起了老师让我们猜的一个谜语:“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终于豁然开朗。我小心翼翼地剥下一颗饱满的玉米粒,放在嘴里一嚼,顿时喷出了丰盈的汁水。哇,真甜,真好吃!
小朋友们,玉米非常有营养,要多吃哟!
例文赏析
习作开头就点明写作对象是玉米,同时还交代了观察事物的原因。
习作中,小作者抓住玉米秸秆、玉米穗、玉米棒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对玉米有了全面的了解。
从“哇”这个语气词以及两个“真”字,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对玉米棒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小作者调动视觉感官,对玉米穗的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玉米花飘落的模样跃然纸上,展现出玉米花的轻与美。
(1)选择最近发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将观察时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或品尝到的细致地写下来。
(2)把事物的特征或变化写清楚,分享你观察时的感受。
技法探究
参考写作典范
任务五
好词佳句是习作的基础。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或景象变成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呢?来借鉴这些好词佳句吧!
描写事物
描写观察
憨态可掬 晶莹剔透 千姿百态 鲜艳夺目 青翠欲滴 枝繁叶茂 色彩斑斓
细致入微 一丝不苟 仔仔细细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好词巧运用:那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坐在妈妈的脚边摇着尾巴。
精巧好词语
细致描写事物变化
清晨,一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仰起了圆圆的脑袋,向太阳公公微笑点头。在晨风温柔的吹拂下,小露珠在宽大的叶片上高兴地打起滚来。过了一会儿,太阳越来越红了,风停了,小露珠也不见了。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有人来人往的商场,有高耸入云的商务楼,有景观优美的住宅楼……
仿写公式:描绘事物开始的状态+写出事物的运动/变化
仿写公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精美好句段
真实记录观察感受
我静静地趴在窗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楼下,全神贯注地数着被风从小树苗上吹落的片片嫩叶。正当我聚精会神之时,“啪”的一声,几滴雨猛地砸在玻璃上,瞬间炸成一朵朵晶莹的水花。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我慌忙捂住嘴巴。此时再看,小树苗纤细得像铅笔的腰杆,已经被风吹得几乎紧贴地面了。
仿写公式:运用细节描写,展现观察状态/感受+描绘事物状态,表现对事物的情感题
开门见山式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有大树青翠欲滴的叶子,有鸟儿鲜艳夺目的羽毛,还有一颗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铺路石。
对比引入式
开篇抒情式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有时如雪一样纯洁美好,有时如花一样色彩斑斓。
总结全文式
春姑娘来了,拿起她的魔法棒,在大地上轻轻一点,冰雪融化了,小河又开始唱歌了,“哗啦哗啦”,河底的鹅卵石再次露出了真面目。
仿写公式:用“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有……,有……,还有……”点明写作对象(形容词+ 事物)
我家阳台上种着许多美丽的植物,有菊花、茶花、兰花、仙人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仙人球。仙人球虽然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枝繁叶茂,但拥有令人敬佩的顽强精神
精妙好开头
赞美抒情式
雨停了,茉莉花如同亭亭玉立的神女,在我心间永久地绽放。
回到现实式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我不是荷花,而是看荷花的人!
仿写公式: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赞美之情+表达对事物的喜爱
精彩好结尾
发表感慨式
这就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只要你热爱它,就能发现它的美。
升华主题式
仙人掌有顽强的生命力,拥有和军人一样钢铁般的意志。它不怕酷暑,不怕干旱,这不正是它顽强精神的完美体现吗?
交流互动式
这就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我喜欢花,花也喜欢我。那么,你眼中的缤纷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演练考场真题
任务六
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缤纷的世界,用文字记录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你如果仔细观察,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小蜘蛛会结网,小猫的瞳孔会变化,海水会涨潮退潮……请把你本学期观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写错别字;(3)不少于250 字。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小学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
真题在线
学列提纲
修改评价
评价标准
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写出前后的变化
写出观察所得或感受
习作完成后,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习作,与同学交流分享,并按照评价标准互相给对方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