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5 表征化学反应 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5 表征化学反应 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单元5 表征化学反应 练习2025-2026学年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
反应①:2H2O22H2O+O2↑
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 +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3、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5、丙烷(化学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
A.3 4 B.3 8 C.1 3 D.1 5
6、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3 2 9 4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5 2 未知数 6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
B.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 丙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8、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
A.1 B.2 C.3 D.4
9、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S元素
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
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10、在化学反应A+B=C+D中,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若12g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 )
A.20g   B.24g      C.15g    D.21g
11、化学方程式C + O2CO2 可读作(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个碳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1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8g某物质,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为46
D.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且质量比为6:1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体积守恒、分子数目守恒
B.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原子质量有变化
D.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不是生成了新元素
14、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反应物、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及溶解性
D、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情况
1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三种元素的
原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涉及四种纯净物 B.①④都是化合物
C.②是单质 D.③是氧化物
16、已知,该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
A.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B.CO、O2、CO2均是气体
C.56g一氧化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
D.反应条件是“点燃”
17、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二、填空题。
18、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_也没有变化。
19、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略).
(1)   H2S+   SO2═   S+   H2O
(2)   FeS2+   O2═   Fe2O3+   SO2.
20、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
21、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
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2、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 ;
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先胀大,后慢慢变瘪,气球先胀大的原因是 。
24、如图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
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三、实验题。
25、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结合以下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加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 。
(2)实验B铁钉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3)实验C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 。
(4)实验D从理论上判断,反应前镁的质量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四、计算题。
26、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单元5 表征化学反应 练习2025-2026学年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A
2、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
反应①:2H2O22H2O+O2↑
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 +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答案】C
3、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答案】B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答案】B
5、丙烷(化学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
A.3 4 B.3 8 C.1 3 D.1 5
【答案】A
6、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3 2 9 4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5 2 未知数 6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
B.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 丙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C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答案】D
8、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9、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S元素
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
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答案】D
10、在化学反应A+B=C+D中,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若12g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 )
A.20g   B.24g      C.15g    D.21g
【答案】D
11、化学方程式C + O2CO2 可读作(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个碳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答案】C
1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8g某物质,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为46
D.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且质量比为6:1
【答案】D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体积守恒、分子数目守恒
B.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原子质量有变化
D.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不是生成了新元素
【答案】D
14、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反应物、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及溶解性
D、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情况
【答案】C
1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三种元素的
原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涉及四种纯净物 B.①④都是化合物
C.②是单质 D.③是氧化物
【答案】D 
16、已知,该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
A.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B.CO、O2、CO2均是气体
C.56g一氧化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
D.反应条件是“点燃”
【答案】B
17、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答案】B
二、填空题。
18、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_也没有变化。
【答案】种类、数目、质量
19、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略).
(1)   H2S+   SO2═   S+   H2O
(2)   FeS2+   O2═   Fe2O3+   SO2.
【答案】(1)2、1、3、2; (2)4、11、2、8;
20、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
【答案】(1)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以上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给分)。
21、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
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80
22、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 ;
【答案】3Fe + 2O2Fe3O4
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先胀大,后慢慢变瘪,气球先胀大的原因是 。
【答案】天平仍保持平衡 4P+5O22P2O5
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24、如图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
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大量白烟  气体膨胀冲开瓶塞  没有
三、实验题。
25、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结合以下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加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 。
(2)实验B铁钉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3)实验C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 。
(4)实验D从理论上判断,反应前镁的质量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答案】使玻璃管温度达到红磷着火点,引燃红磷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生成CO2逸出,使烧杯中质量减少 小于
四、计算题。
26、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8g
(2)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2H2O22H2O+O2↑
68 32
x 0.8g
x=1.7g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1.7g。
60
40
20
0
-20
-40
-60
44
27
甲 乙 丙 丁 戊
-48
-23
0
物质质量的变化量/g
+
二氧化锰
0 .5 g
过氧化氢溶液34 .0 g
剩余的混合物
33.7 g
至质量不再减轻
60
40
20
0
-20
-40
-60
44
27
甲 乙 丙 丁 戊
-48
-23
0
物质质量的变化量/g
+
二氧化锰
0 .5 g
过氧化氢溶液34 .0 g
剩余的混合物
33.7 g
至质量不再减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