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每当毛泽东自己研读以及提倡全党阅读《共产党宣言》之时,大都是在革命的重大关头,或者思想认识上出现疑惑之际,需要回到《共产党宣言》中去重温经典、获得灵感。在毛泽东的示范和带动下,广大党员强读强记,多学善思,不断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思想养分。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①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②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提供了具体方法③能科学指导我国开辟新的社会发展道路④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这说明十月革命( )①实现了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②瓦解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③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掠夺获取大量雇佣劳动力和货币。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揭露了( )A.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与野蛮B.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C.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发展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一观点(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②阐述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必要性③指明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原因④表明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② D.③④5.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把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赓续了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这深刻地说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实践中得到彰显②科学社会主义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正确且具体的道路③实现人的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在表层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没有深入发掘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发展规律。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源于头脑中纯粹的幻想②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性③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变革的正确途径④否定阶级对立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即两大历史前提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③唯物史观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实践到理论,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多国到一国、理论到实践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了起来。”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前两句话。《共产党宣言》( )①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②首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③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宣告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 )①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出发,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③立足社会实践,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进行正确理论创新④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这是在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煤炭工人的儿子与妈妈的一段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呢?”“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A.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低导致购买力降低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剩导致大量工人失业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2.据路透社10月1日报道,在新的劳资合同谈判破裂后,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码头工人从当天开始罢工,这是这些地方的码头工人近50年来首次举行大规模罢工,导致美国约一半的远洋运输中断。上述罢工( )①表明无产阶级通过罢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决心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存在阶级对立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④证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缓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永葆其美妙之青春。这体现马克思主义是( )A.科学的理论B.人民的理论C.开放的理论D.实践的理论14.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既要有防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实招。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②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到正确方法解决矛盾③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④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5.2023年9月22日上午,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和李汉俊共同校阅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运至南通,于南通博物苑“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特别展出,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其指导下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阐明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④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某校高一学生以“寻访红色印迹、感受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或线上参观等方式,走近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新时代红色地标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下关于这次研学的结语表述正确的是( )①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②“两弹一星”展映厅国防实力的提升助力实现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深圳邓小平铜像广场经济特区的设立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脱贫攻坚”图片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7.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A.历史前提 B.理论基石 C.物质基础 D.主要标志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傅立叶通过刻苦自学,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从19世纪初,他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称资本主义社会是“罪恶的渊”,“颠倒世界”,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在著作中,他详尽地描绘了“法朗吉”成员的美妙生活。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他居然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为此,他刊登广告,说他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答应出资创办“法朗吉”的富翁,他等了几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来问津。1832年,他和几个门徒一起创办了一个“法朗吉”,可是不久就证明了他的理想行不通。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以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贡献有哪些,并说明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为什么以失败告终。19.下图是反映1929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图片。 (1)请结合图片信息并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相关知识分析图片表明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析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对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修正草案)》,明确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对政府债务进行监督,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在健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工作基础上,加强对政府法定债务、隐性债务的监督,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跟踪监督。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举措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答案: A解析: ①③:《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能科学指导我国开辟新的社会发展道路,①③说法正确。②:《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提供理论指导,不是具体方法,②说法错误。④:《共产党宣言》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是社会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答案: D解析: ③: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③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④符合题意。①:材料未涉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①与题意无关。②:十月革命虽然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冲击,但并未瓦解整个体系,②表述绝对化。故本题选D。3.答案: A4.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共产主义运动的知识。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①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条件,而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③与题意无关,不选。材料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阐述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必要性,强调了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运动,②④符合题意。5.答案: B解析: “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赓续了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这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实践中得到彰显,①正确。科学社会主义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指导,但并未指明具体的道路,②不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不选。“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赓续了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这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不断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④正确。6.答案: C解析: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是头脑中产生的纯粹的幻想,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并没有否定阶级对立,④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是对未来新社会的天才幻想,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②③正确。故选C。7.答案: A解析: ①②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③④不符合题意,试题指向是“历史前提”,不是“理论基石”。故选:A。8.答案: B解析: ABC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对应空想到科学;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对应理论到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对应一国到多国,B正确,ACD对应均错误。故本题选B。9.答案: C10.答案: C解析: ①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但是其具有弊端并不能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处,不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这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理论价值,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因此是科学的,②可选。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这并没有让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也不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的原因,④不选。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③正确。11.答案: B12.答案: C13.答案: C14.答案: C解析: 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既要有防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实招,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①正确。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点,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到正确方法解决矛盾,②正确。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抓重点,要注重把握主要矛盾,而不是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错误。④: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属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④错误。15.答案: D解析: 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①说法错误。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②错误。③④:根据教材可知,《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6.答案: B解析: ①: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象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实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主心骨”),①正确。②:“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②排除。③: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排除。④: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正确。故本题选B。17.答案: A解析: A正确,由教材基础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B不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C不合题意,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D不合题意,《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选:A。18.答案: 历史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失败原因: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贡献,并说明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为什么以失败告终。主要从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的角度,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傅立叶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可联系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关键信息②:傅立叶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可联系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关键信息③: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可联系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关键信息④: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他居然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可联系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19.答案: (1)图片表明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解析: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图片表明美国出现的情况及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需要调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廉价卖车”“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可联系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2)本题是简答题,考查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20.答案: ①在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中,发挥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债务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各方面。②人大行使监督权、履行监督职责,有利于强化人大的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健全国家监督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约束政府部门的权力,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解析: 本题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为背景素材,重点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第一步:审设问。知识范围:《政治与法治》;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地方政府债务的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跟踪监督→可联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债务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各方面。关键信息②: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对政府债务进行监督,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可联系人大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健全监督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信息③: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加强对政府法定债务、隐性债务的监督,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跟踪监督→可联系约束政府权力,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