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55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55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901,辛丑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辛丑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中国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再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可以平视西方和美国了。”
两个辛丑年的对比
中美2021高层战略对话
从“炮够不着”到“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这短短一行字的跨越,我们走了多么艰难的一百年。
今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告慰先烈:中国如今已发展强大,这盛世,如您所愿!
法新社镜头下的中国阅兵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01
无生命物质
有生命物质

低级
高级
地球的出现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自然界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宇宙尺度下的人类
人类社会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
义社会
低级
高级
人类社会
1.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进化史
初中生
幼儿园学生
小学生
高中生


不知
知之不多
知之较多

大学生
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硕士
博士
人的认识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整个
世界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P32-1
思考:发展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
袁世凯称帝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进入新时代
倒退下降的变化
前进上升的变化
变化≠发展
【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变化。
【变化】既有上升的、进步的变化,也有下降的、退步的变化。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发展的实质 P32-2
1.候鸟迁徙
2.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3.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4.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5.1G,2G,3G,4G,5G时代
运动、变化
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哪些是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
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
思考: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1.新型冠状病毒
2.电脑算命
3.我买了一条新裙子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判断哪些属于新事物?哪些属于旧事物?
1.生物技术、器官移植技术。
2.新冠病毒。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全国仅57名党员。
4.计算机科学算命。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新事物
旧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不等于新事物
不能以一时的强弱来判断新旧事物
新事物
旧事物
不能从名称、旗号上来判断新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特别提醒:
判定新旧事物,①不是形式的新旧、②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③也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
根本标志: P32-2
①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②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区分新旧事物 P32-2
①新事物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
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多元化、多功能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P32-2
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注意: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继承,新事物总是吸取旧事物的合理成分,在旧事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智能错题本 APP:符合 “个性化学习、提升复习效率” 的规律,拍照就能收录错题,自动分类知识点,还能生成错题卷,解决手动抄题耗时的痛点。起初有同学觉得不如手写印象深,但因其能精准定位薄弱环节,很快成为备考帮手,未来还会结合 AI 推送同类题,助力高效学习,贴合教育数字化趋势。
2.校园垃圾分类站:顺应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校园” 的规律,设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分类箱,配套积分兑换文具的激励机制,解决校园垃圾混放污染问题。初期存在分类不规范的情况,但经宣传引导后,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未来会结合智能识别技术优化分类,助力培养环保意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3.线上研学活动:契合 “拓展视野、突破地域限制” 的规律,通过直播参观博物馆、云访名校实验室,解决传统研学成本高、名额有限的问题。虽少了实地体验,但能联动多校学生互动交流,内容也更丰富,未来会融入 VR 技术增强沉浸感,成为线下研学的重要补充,符合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举例说明,帮助理解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总结一:发展的普遍性的原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02
(一)发展的状态
(二)发展的趋势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 P33-1
项目 含义 特点 结果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还是自身,性质没有改变,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 A还是A)
质变 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 事物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A变成B)
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水蒸气


0 C
100 C
固态
液态
气态
①数量(大小、速度、程度)增减引起的质变。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②数量不变,场所变更(结构、排列次序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
石墨变金刚石
上帝与狗只是结构不同。
——费尔巴哈
沸腾效应
1、20℃的水加热变成90℃的水,冷水变热
2、水结冰;水变成水蒸气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小树一天天长高
5、大树被砍伐
6、十月怀胎,胎儿逐渐长大
7、胎儿出生
8、鸡蛋变成小鸡
9、苹果腐烂
量变
质变
质变
量变
质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质变
牛刀小试
下列现象哪个是量变、哪个是质变?
先有量变还是质变?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我国航天事业一步步发展 ①天问一号飞向火星
②头发一根根脱落 ②满头黑发变秃头
③河堤有了蚁穴和鼠洞 ③河堤崩溃
④十月怀胎,胎儿逐渐长大 ④胎儿出生(婴儿)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P34-1
质变
量变
达到一定程度
是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
循环往复不断向前
幼儿园
初中
大学……
高中
小学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P34-1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反对急于求成、“临时抱佛脚”。
材料一:小可同学认为学习不在于平时,只要考试之前背背就行,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因此,每次考试之前都搞突击学习,但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思考:针对这一问题,你会给他哪些合理的建议呢?
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反对“临急抱佛脚”)
3.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要求 P34-2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反对优柔寡断)
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并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2.质变就是发展。
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
3.只有数量的增减才是量变。
×
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的变化都能够引起质变,都是量变的表现。
×
×
易错易混
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两个砖头大,电池寿命只有20分钟。
这款手机为第一台商用手机,重750克,约合今天的1万美元。
“手机之父”马丁·库珀
手机诞生数十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并像瑞士军刀一般功能多样化,并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
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多元化、多功能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肯定
否定
(肯定)
否定之否定
外观炫酷
比3G速度快10倍
功能也比3G手机更强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的激增
4G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肯定:提速比4G快
100倍信息传递更快
新事物是如何战胜旧事物,实现事物光明的发展前途的?
4G
4.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P34-3)
辩证的否定: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4G
否定:
5G是最完美的了吗?
辩证的否定: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4.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P34-3)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
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多元化、多功能)
注意:扬弃 抛弃
扬弃是既否定又肯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4.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P34-3)
既是联系(与旧事物有关系)的环节、也是发展(产生了新事物)的环节
4G
3G
马车和火车的比赛
1814年,斯帝芬森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可以在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机车。但它丑陋笨重,走得很吃力,像个病魔缠身的怪物。
面对这个构造简单、震动厉害、速度缓慢的怪物,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火车赛跑,讥笑他:“你的火车怎么还没有马车快呀?”有人责怪他的火车声响又尖又大,把附近的牛都吓跑了,引起了农民的恐慌。于是,有人跟他吵架,提出抗议,找他算账。各种议论、讥笑、打击,一时接踵而来。
然而,斯帝芬森却处之泰然,不为挫折所吓倒。他坚信火车一定能够超过马车。今天,马车仍然按原速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时速达350千米、安全舒适的高速列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但它丑陋笨重,走得很吃力,像个病魔缠身的怪物。
刚开始火车有什么缺陷?
讥笑他:“你的火车怎么还没有马车快呀?”有人责怪他的火车声响又尖又大,把附近的牛都吓跑了,引起了农民的恐慌。于是,有人跟他吵架,提出抗议,找他算账。
人们对它有什么反应 ?
当时的马车发展的怎么样 ?
当时马车的构造已相当完善,成了当时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要抽上几鞭,就可以让蒸汽机车望尘莫及。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固抵抗,扼杀新事物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4.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P35-1
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①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 ②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5.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 P35-2
识别的关键词:某事物成长经历艰难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
▲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量变开辟道路,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②坚持适度原则;③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迂回的
【方法论】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成长壮大;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观: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质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方法论】①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的批判精神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途径
发展的状态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量变
质变
必要准备
要求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方法论要求
必然结果
要求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
知识体系
1.如图,漫画《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作者:林帝浣),蕴含的哲理是( )
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往往一蹴而就
②量的积累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后练习
参考解析:
①错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经历漫长过程,并非 “一蹴而就”;②错误,量的积累需达到 “一定程度” 才会质变,“必然” 表述绝对。漫画中 “现在拼命” 是当下的努力(可能伴随困难,体现曲折性),“将来感谢” 是未来的向好结果(体现前进性),契合③;同时强调当下努力对未来的意义,是用发展眼光看待努力,契合④。
答案:D。
2.从引进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时速350公里、38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
③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④任何运动变化都会成为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解析:
②错误,材料讲的是我国高铁技术和运营的发展,属于人类社会领域,并非 “自然界”;
④错误,发展是 “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并非所有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我国高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从线路运营到引领世界,体现事物的前进上升,契合①;这一系列过程也说明事物始终在运动、变化、发展中,契合③。
答案:C。
3.202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新的奥运备战周期已经开始,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高质量做好备战工作。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为建设体育强国再立新功。这表明( )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能够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才能促使新事物成长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高质量做好备战工作,这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质变创造条件,①正确;同时,在取得现有优异成绩(质变)的基础上,开启新的奥运备战周期,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体现了质变能够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正确。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 A。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要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会一帆风顺。”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急于求成。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高质量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勇敢应对挫折与考验。
------习近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