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夯实法治基础 同步练习作业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2025北京真题)2025 年 6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至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有了专门立法,我国教育领域立法日益完备。这表明 ( )①我国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法治根基②违反学前教育法的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③发展学前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2025新疆真题)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面图示中“ ”处应该填写的正确内容是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3.(2025遂宁)下列“名言、古语”与“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是:序号 名言、古语 蕴含的道理①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 “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 要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和放弃责任。③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④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2025四川德阳)某村注重“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知识融入日常,强化村民的普法教育和道德建设。近两年来,通过德法并举的方式,该村的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因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该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在乡村治理中该村①强化了法律的规范作用②做到了依法行政治理乡村③发挥了道德的教化作用④实现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2025四川南充)某校同学们通过调研,发现国防教育法的修订过程如下。这体现了①党顺应安全形势作出决策部署②国家广泛征求意见立良善之法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行政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根本政治制度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二、材料题6.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记载的《田律》,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根据《田律》中相关内容,某校戏剧社团编排了《睡虎地纠查》剧目。◎ 场景一村 民:大人,邻村王某正在林间伐木,你管还是不管?喜大人:当然要管,现在是春季,《田律》明文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 场景二喜大人:为何放火焚烧秸秆?村 民:大人,冤枉啊!我没有烧秸秆。喜大人:怎么伸手放火,缩手又不认?村 民:刚才我烧的是茅草,不是秸秆呐!喜大人:废话,茅草也不能烧!《田律》有文,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看完演出,小林同学感慨道:“原来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环保法令,那么早就已经进入了法治社会!看来,我们要向古人学习,用法治彻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1)请结合剧情,运用法治知识分析《田律》对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何启示。(4分)(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林同学的“感慨”进行评析。(6分)(3)运用所学知识,就画线部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提示:“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任选一个作答)参考答案1-5: BCCBA二、材料题6.(1)科学立法:《田律》规定了季节性保护措施,启示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法律。严格执法:法律的严格执行是环保的关键。需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制裁,从而维护生态环境法律的权威性。(2)观点片面。小林认识到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环保法令,这是正确的。我国古代确实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但认为2000多年前就进入法治社会是不准确的。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古代虽然有环保法令,但当时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且封建专制统治下,法律主要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现代法治强调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与古代有本质区别。用法治彻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法治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除了法治,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多种方式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88件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