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统测(开学)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统测(开学)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九月统测
物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7题)
1.近期,中原“村BA”篮球联赛燃爆河南。在某次比赛中,一队员投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篮球所受合力 F与速度 v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2.我国公路、铁路里程均居世界前列,下列关于汽车、火车行驶中的实例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汽车在水平弯道上转弯时发生侧滑,是因为受到的离心力过大
B.图乙中,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越大,越容易发生“爆胎”
C.图丙中,汽车通过拱桥顶端的速度越大,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就越大
D.图丁中,火车以大于规定速度经过外轨高于内轨的弯道,火车对内轨有侧压力
3.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小华同学练习书法时握毛笔的姿势如图所示,笔杆竖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握毛笔悬空时毛笔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B.悬空时毛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手对笔的压力成正比
第1页,共6页
C.握毛笔写字时,毛笔对纸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毛笔所受的重力
D.在纸面上向右书写时,毛笔对纸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4.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分别与轻绳P和轻弹簧Q相连,其中轻绳P竖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 P 的弹力大小可能大于 mg
B.弹簧Q可能处于拉伸状态
C.剪断轻绳 P后,小球仍将处于静止状态
D.剪断轻绳 P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的人字梯在收拢过程中,梯子底端M、N的移动速度大小均为v, AM=AN, 当AM、AN夹角为60°时, 顶端A 的速度大小为( )
6.游客乘坐热气球游玩。他将手机伸到外面拍照,却不慎松手。脱手时热气球正在以10m/s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此时热气球距离地面15m高。松手前瞬间,手机相对热气球静止。手机最后落至地面。手机可视为质点,忽略一切阻力。若约定:以手机脱手处为坐标原点,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取g=10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在最高点的坐标为+10m
B.从最高点到落地点,手机的位移为-30m
C.从抛出点到落地点,手机的平均速度为+5m/s
D.从抛出点到落地点,手机的速度变化量为-30m/s
7.如图所示,光滑的轻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一足够长的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小球b,另一端与套在水平细杆上的小球a连接,小球b的质量是小球a的2倍。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a从图示虚线(最初是竖直的)位置开始缓慢向右移动至θ=30°(细绳中张力大小视为不变)。小球a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拉力F的大小()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始终不变 D.无法确定
第2页,共6页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3题)
8.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A,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胶塞塞紧,把玻璃管倒置,在蜡块相对玻璃管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图中虚线为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关于蜡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不断增大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D.运动的加速度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
9.如图甲质量为m=2kg的物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在弹簧秤的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秤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内物块弹簧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B.2s~6s内物块先失重后超重
C.4s末物块开始向下运动
D.物块在2s末和6s末速度等大同向
10.某升降电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轿厢A 与对重B跨过轻质定滑轮通过轻质缆绳连接,电机通过轻质缆绳拉动对重,使轿厢A 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后关闭电机,轿厢A和对重B减速到0时卡死缆绳。已知轿厢A与对重B的质量之比为3:2,轿厢A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过程中轿厢A 未接触滑轮、对重 B 未落地,不考虑空气阻力与摩擦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轿厢A 减速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B.轿厢A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C.轿厢A加速上升与减速上升时受到缆绳的拉力大 对重B小之比为2:3
D.轿厢A加速上升时,连接电机的缆绳中的拉力与对重B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共17分, 11题8分, 12题9分)
11.(8分)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根据频闪照片得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c、d为连续拍照记录下的四个位置,其中a为抛出点。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球在水平方向做 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 直线运动(均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
(3)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的影响,应采用 ;
A.实心小铁球 B.空心小铁球 C.实心小木球 D.以上三种小球都可以
(4)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调节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挡板(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12.(9分)一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用到天平(含砝码),还需要使用的有 (多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8V的交流电源 B. 220V的交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多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补偿小车所受的阻力时,小车后面应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B.可在滑轮和打点计时器之间的任意位置释放小车
C.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
D.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3)该小组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A、B、C、D、
E、F、G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实验得到的理想a-F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由于实验误差影响,常出现如图丙所示的①、②、③三种情况。则图线①的产生原因是 ;图线②的产生原因是 ;图线③的产生原因是 ;(均填下列选项字母)
A.未平衡阻力
B.未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C.平衡阻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四、解答题(共37分, 13题10分, 14题12分, 15题15分)
13.(10分)如图所示,AB为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的直径,其半径R=0.9m,A端切线水平。水平轨道BC与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CD相接于C点,D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CD对应的圆心角θ=37°。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水平轨道上某点以某一速度冲上竖直圆轨道,并从A点飞出,取
第5页,共6页
(1)若小球恰好能从A点飞出,求A 点小球速度和小球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
(2)若小球从A 点飞出,经过C点恰好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求小球在A点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14、(12分)如图所示,一汽车停在距离小山坡底部右侧 处,因气象灾害产生的泥石流从小山坡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以 的加速度沿着小山坡加速向下运动,泥石流到达坡底时没有能量的损失,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当泥石流到达坡底时司机发现险情,立即启动车辆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求逃生,A点到坡底的距离L=108m,为了简化问题,泥石流、汽车均可视为质点。
(1)求泥石流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v ;
(2)若汽车以 的加速度逃生,求泥石流与汽车间的最小距离:xmin;
(3)要想逃生成功,求汽车加速度的最小值 amin。
15.(15分)如图所示为某工厂卸货装置原理图。长度为L=10.5m的水平传送带以v=8m/s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滑板无缝对接,滑板质量为.M=20kg。质量 m=140kg的货物以y =5m/s的速度从最左端进入传送带,之后滑上滑板。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货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滑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 重力加速度g取10m/s 。
(1)求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若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时能够留下划痕,求划痕长度;
(3)为使货物不从滑板上滑落,求滑板的最小长度。
第6页,共6页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 2025-2026 学年高三上学期 9 月统测物理试卷
第 Ⅰ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7 题)
B
B
D
B
C
D
A
二、多选题(每题 6 分,共 3 题)
AC
AD
BD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共 17 分,11 题 8 分,12 题 9 分)
(1) 匀速;匀加速
(2)
(3) A
(4) ACE
(1) AD
(2) AC
(3) 0.81
(4) C;A;B
四、解答题(共 37 分,13 题 10 分,14 题 12 分,15 题 15 分)
(1) 3m/s;1.8m
(2) 1.6N
(1) 36m/s
(2) 15m
(3) 6.4m/s
(1) 1.5s
(2) 0.5m
(3) 4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