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水的组成》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水的组成》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水的组成》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篇】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
B.电解水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D.蒸馏可得到纯水
2.下图实验用于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唯一实验
B.b试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属于一种反应物
D.实验得出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选( )
A.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B.嗅其气味
C.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5.“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为学生必做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B.氢气点燃前必须验纯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水是世界的命脉,无论是生活还是化学学习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氧气占空气质量分数约为
B.实验2集气瓶内的水可以换成细沙
C.实验3从上口进水、下口出水净水效果较好
D.实验4中b管中的气体有可燃性
2.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 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 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3.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B.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C.生成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证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组成
4.电解水的实验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活动的安全标识包括
B.电解水生成的H2与O2的质量比是2:1
C.管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D.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5.有关单质和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一种物质,化合物至少含两种物质
B.单质是纯净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探究题:
1.(1)电极A为_____极; 电极B 为______极。
(2)C气体是______;D气体是_______;
(3)此实验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2.(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电解时需要接通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
(2)可用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苏打水 B. 稀盐酸 C. 果汁 D. 雨水 E. 水
3.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1)空气(2)水(3)二氧化碳(4)铁粉(5)高锰酸钾(6)氧气(7)矿泉水(8)氯化钾
属于纯净物的是 ( )
属于混合物的是 ( )
属于单质的是 ( )
属于化合物的是 (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
【拔高篇】
1.科学探究与实践 某化学探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先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硫酸钠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塞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使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B、C;
③接通电源,待C中气体体积达到最大时,关闭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交流与反思】
(1)步骤①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
(2)步骤②的目的是 。若步骤②中不小心抽到了液体,最好的做法是 (填字母)。
a.倒入下水道中 b.注入A中 c.推回B或C中
(3)步骤③中的现象: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冒出,B、C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A中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4)步骤④中,检验C中生成的气体的方法是 。
2.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 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3.水是生命之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用手轻轻触摸烧杯感觉到发烫,说明氢气燃烧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如图2所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b玻璃管内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3)上面两个实验均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4)图3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①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②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 。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篇】:
1.C 2.A 3.C 4.D 5.A
【能力篇】: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二、填空探究题:
1.(1)负 正
(2)氢气 氧气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1)直流;负;2:1 ;
(2)肥皂水;防止暴沸 ;
(3) B、C ;(4)E
3.(2)(3)(4)(5)(6)(8)
(1)(7)
(4)(6)
(2)(3)(5)(8)
(2)(3)
【拔高篇】:
1.(1)增强导电性
(2)排尽B、C中的空气 b
(3) 上升
(4)点燃用注射器从出气口2中抽出的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2.A
3.(1) 化合 放出
(2) 打开b玻璃管活塞,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是氧气
(3)氢、氧元素 元素种类
(4)氢原子、氧原子 水分子(H O)通电后分解为氢原子(H)和氧原子(O)。 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H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O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课题2 水的组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

01
素养目标—明确要求
02
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03
要点精讲—典例精析
04
知识总结—加强记忆
05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素养目标
01
01
02
03
04
通过阅读探究水的组成的化学史,体会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
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通过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体会探索物质成分的学科思维方式。
通过认识并能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初步建立分类思想。
激趣导入
02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水被看作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水组成的发现史
典例精析
要点精讲
要点精讲
03
氢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臭 气体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球
一、氢气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3)若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
要点精讲
03
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点燃氢气(或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检验氢气的纯度
要点精讲
03
一、氢气
要点精讲
03
氢气燃烧的现象:
氢气(H2) + 氧气(O2) 水
点燃
氢元素
氧元素
化合反应
氢元素

氧元素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氢气
要点精讲
03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
一、氢气
要点精讲
03
二、电解水
要点精讲
03
二、电解水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实验结论
电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1: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巧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要点精讲
03
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 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极附近 玻璃管内 电极附近 玻璃管内
比较两个玻璃管内现象差异 有大而少的气泡产生
液面下降的慢
液面下降的快
V正极: V负极=1 : 2
有小而多的气泡产生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要点精讲
03
控制玻璃管活塞的开启程度,使气体慢慢放出。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两极的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
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
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要点精讲
03
(1)为什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2)电解水所用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3)正极和负极产生的分别是什么气体?体积比是多少?
(4)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却大于2:1,为什么?
增强导电性
直流电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V正: V负= V氧气: V氢气 =1︰2
a.由于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的强;
b.在电解过程中初生的氧气从电极上逸出之前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消耗了氧气。
要点精讲
03
三、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
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要点精讲
03










重新组合
分解成
大量聚集
三、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要点精讲
03
四、纯净物分类
氢元素、氧元素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2种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1种元素
要点精讲
03
【思考】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化合物
CO2 P2O5
Fe3O4 MnO2
SO2 ……
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由两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O2 H2 N2 S ……
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要点精讲
03
【注意:】
①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而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O2和O3混合就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
如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不是氧化物。
要点精讲
03
物质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加强记忆
知识总结
知识总结
04

氢元素和氧元素
元素
微观粒子
水分子
纯净物
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巩固提升
练习与应用
练习应用
05
1.在电解水实验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D
练习应用
05
2.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电解时水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C.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练习应用
05
3.有关单质和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一种物质,化合物至少含两种物质
B.单质是纯净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
4.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A端为 极。
(2)当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8mL,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 。
直流

氧气
带火星木条
4ml
练习应用
05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xxxxxxx教学设计
课题 单元 学科 年级
课标分析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和证据推理的过程,引领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学会一般的探究物质组成的过程。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维的教育。
素养目标 通过阅读探究水的组成的化学史,体会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 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通过认识并能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初步建立分类思想。 通过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体会探索物质成分的学科思维方式。
重点 难点 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三位科学家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到水的组成。 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水组成的发现史 使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史,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讲授新课 一、氢气 氢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臭、的气体 (2)难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 【教师】讲解: 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3)若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 【特别强调】:在点燃氢气(或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教师】播放视频 【交流思考】:若要收集氢气,你会用什么方法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学生观看“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视频: 回答问题: 实验现象: (1)火焰呈淡蓝色, (2)用手触摸烧杯壁有热感, (3)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表达式,实验结论: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巩固提升】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 认识氢气,为第七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讨论氢气的化学性质为学习水的组成做铺垫。
二、电解水: 教师播放视频“电解水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表格: 与电源正极相连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附近玻璃管内电极附近玻璃管内现象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的差异
使学生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会设计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总结电解水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实验现象: 2.反应原理: 3.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 (1)为什么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 2 :1 ,但实验中氢气与氧气于的体积比却大于2 :1? 电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1:2 H2O H2 + 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由于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 在电解过程中氧气从电极上逸出之前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消耗了氧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与质疑的能力。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教师播放动画“水分子分解”攻破教学难点。 四、纯净物分类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每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出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学生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下列物质分类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水的组成: 1.氢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电解水实验(实验现象,表达式,结论) 3.纯净物分类(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