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庆市靓湖学校九年级第一次堂测
化学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出题人: 审题人:
相对原子质量:Hg:201 O:16 C:12 H:1 Fe:56 Mg:56 Al:27 Zn:65 Ca:4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B.“日照香炉生紫烟”﹣﹣﹣﹣发生了化学变化
C.“真金不怕火炼”﹣﹣﹣﹣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2.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经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B.每2个氧化汞分子加热分解生成2个汞原子和1个氧分子
C.每217份质量的氧化汞完全反应生成201份质量的汞和32份质量的氧气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炼铁高炉中用赤铁矿炼铁:
B.铜在稀硝酸中逐渐溶解放出气体,溶液变成蓝色:Cu+2HNO3=Cu(NO3)2+H2↑
C.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薄膜:4Al+3O2=2Al2O3
D.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4.“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国未来重点工作方向之一,合理利用CO2是一个重要途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1的变化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
B.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D.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 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
A. a/(a+2b) B. a/2(a+b) C. a/b D. a/2b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氮气(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B 碳酸钠溶液(氯化钠) 滴加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铁粉(硫酸铜)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
D 氯化钾(氯酸钾)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加热
8.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Fe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
C.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9.用图像能较清晰地反映化学变化中离子的个数关系。将一定质量的铁片放入某一溶液中(含Ca2+、Cu2+和Ag+数量相同),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相关离子数量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
A.ω B.
C. D.
10.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 B.bc段石灰石反应完全
C.c点对应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 D.图像所示过程中一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1.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探究目的是(  )
A.甲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甲实验中a、b对比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是否与氧气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是否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有关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4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②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③“热胀冷缩”现象一定是改变了微粒之间的间隔
④2N,3,5H2O符号前的数字都只表示微观粒子数目
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⑥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核电荷数不同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如图所示装置,既可制取气体,又可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里,装置Ⅰ可用作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当打开K1、关闭K2时,装置Ⅱ可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C.当打开K2、关闭K1时,装置Ⅲ可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CO2
D.当打开K1、关闭K2时,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氧气
15.某兴趣小组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步骤①:先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
步骤②: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步骤③: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步骤②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
C.步骤①中白磷不燃烧,③中白磷燃烧,对比①③可得
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D.80℃热水的作用只是隔绝氧气
1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D.
17.某化学小组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模拟冶铁的实验(已知甲处反应生成CO)。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应先将HCOOH溶液滴入,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装置乙
B.装置乙中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黑
C.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
D.装置丁的作用只是吸收CO2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B C D
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引燃密闭容器中的木炭 加热一定质量固体 电解水实验
19.已知M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现有6.9gFe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了0.6g氢气,则M可能是(  )
A.Mg B.Al C.Zn D.Cu
20.某无色气体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 )
A.CH4
B.CH4、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C.CO、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D.CH4、CO、H2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21.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中硫元素所对应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请回答: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 。
(2)B点代表的物质能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点代表的物质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点代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
(3)工业上用焦炭(化学式为C)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
(4)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得到两种单质气体(提示:水参与反应) 。
23.金属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Ⅰ.金属冶炼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炼煎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     ,从而提高炉温。
②“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
③用一氧化碳冶炼112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三氧化二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______t
Ⅱ.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兴趣小组欲探究Cu、Al、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进行实验前先将金属打磨干净的目的是     。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中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2)除了上述实验试剂外,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最少的试剂组合还有
    (写一种)。
(3)为继续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小组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     (写离子符号)。
Ⅲ.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发蓝”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4.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选择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选择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图1中的     (填字母序号)装置。
(4)创新改进:利用塑料瓶等用品设计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①与图1中A装置比较,图2中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
②塑料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③收集装置的塑料瓶中是否装满水对测量结果     影响(填“有”或“无”)。
25.物质X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X的化学式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②X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碱石灰既能吸收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试剂均足量,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得出结论】(每空2分)(2)通过计算得出3.0gX中氧元素质量为     ;X的化学式为     。
【实验反思】(2分)(3)如果不用F装置,测出X中氧元素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拓展研究】(4)小亮也称3.0gX,按如图做实验,但他忘记放氧化铜了。结果D装置增重不变,而E装置增重只有3.3g,其原因是     。
计算题(8分):
26.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a 68.1 88.1
(1)(2分)a=_______________;
(2)(2分)第三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除水之外还有哪些物质  (填化学式);
(3)(4分)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有必要的计算步骤)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验收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A D A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B C D D A B B
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21.(1)单质 (2) (3)
22.化学方程式答案略(写不全均不给分)
23.(1)① 促进木炭充分燃烧。② 形成铅锡合金,降低熔点。③1920
Ⅱ.(1)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杂质。  2Al+3CuSO4=Al2(SO4)3+3Cu  ,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Ag<Cu<Al  。
(2) 硫酸铝溶液、铜丝、硝酸银溶液  (写一种,合理即可)。(3)Zn2+、Fe2+ 
Ⅲ.  隔绝氧气和水  。
三、实验探究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
24.(1)试管;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3)AC。
(4)①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③无。
25. 1.6g(2分) C6H12O6 (2分) 偏小(2分) 样品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四、计算题(8分)
26.(2分)(1)48.5
(2分)(2)CaCl2、HCl;
(4分)(3)
解:石灰石矿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80g+12.5g﹣88.1g=4.4g;(1分)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2.5g×x 4.4g ..........(1分)
.......... (1分)
x= 80%................(1分)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