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课件(18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课件(18 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八课 生命可贵
8.2 敬畏生命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能够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
健全人格: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观念,培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如何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生命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生活观察
2022年8月,重庆市持续高温,缙云山发生火灾。山火不断向山下拥有80万常住人口的居民区通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无数救援人员迎着烈火“逆行”而上,仅用不到10天的时间,各处山火就被全部扑灭。
2023年8月,吉林省舒兰市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百余名群众被转移后,通信中断,情况不明。危急形势下,防汛工作小组带领水利部门专家通信保障人员、地质专家、志愿者等奔赴抗洪现场,经过近36个小时的努力,与失联群众取得联系,并通过卫星电话报告平安。
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生命是坚强、崇高和神圣的
世界热点聚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2023年10月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惊。8日,战事继续升级。冲突爆发两天,双方伤亡超5 600人。
敬畏生命的意义
国内新闻聚焦:受冷暖空气和台风“杜苏芮”共同影响,2023年7月27日以来,河北省大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达137.4毫米。经统计,截至8月1日12时,此次强降雨造成河北省87个县(区)540 703人受灾。其中因灾死亡9人,因灾失踪6人。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涿州市第一时间成立28支、共计8 755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并与驻涿部队和专业救援队等救援队伍通力协作,全力做好救援保障。
以上两则新闻事件说明了什么?并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1)两则新闻事件说明了人类生命的崇高与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敬畏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意义)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最终只会造成生态的破坏 。所以,只有当我们学会与周围的生命,无论是他人还是大自然休戚与共时,才能真正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类和谐相处 。而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去敬畏生命时,也才真正的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你知道休戚与共的意思吗?
欢乐和忧愁。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同甘共苦。
探究与分享
最初面对来袭的新冠疫情大家的反应是怎样的?如果每个人只关心自身的安全,我国的疫情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态势?这说明了什么?
每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生命是休戚相关的,我们在珍视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要做到关怀他人的生命。
“让座”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给我们带来的是感动;
“我是你的拐杖”体现的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给我们带来的是和谐与互助;
“蹲下去”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给我们带来的是自尊;
“陪伴和分享”体现的是对长辈的孝敬,给我们带来的是亲情和温暖。
让座
我是你的拐杖
蹲下去
陪伴和分享
(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他们都做到了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探究与分享
醉酒驾车 害人害己
近年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始终以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但是依然有很多司机明知故犯,用生命的代价来印证酒驾的危害。
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文明行车,拒绝酒驾!
阅读材料,思考:
醉酒驾车是一种什么行为?
漠视生命;对生命不负责的行为;故意违法犯罪行为;
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谈谈我们如何敬畏生命?
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爱人利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怎样做到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道德层面)
生命至上的内涵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珍爱他人的生命
启示
每个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生命至上
价值高于一切
启示
珍视生命
生命可以永恒吗
生命
有时尽
生命
有接续
1.生命的特点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3.怎样理解(为什么说)“生命有接续”?
生命不是永恒的
生命是永恒的
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池潭水电厂一座办公楼被冲垮、一座项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压。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福建省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全力搜救被困、失踪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并妥善做好伤员救治、伤亡人员亲属安抚等善后工作。
(1)党和政府积极抢救生命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生命观?
(2)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 (1)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生命观。
(2)①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②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
技巧总结
六个排除
四个审查
一个原则
六个排除:知识性错误、与题干无关、片面或绝对化、与事实不符、因果倒置、材料不体现。
一个原则:要先审题干再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
四个审查:设问、题干(关键词、限定词)、题肢、肢干关系。
选择题技巧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