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八上 第三单元第7课《绣染繁花似锦》课件(20页)+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八上 第三单元第7课《绣染繁花似锦》课件(20页)+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绣染繁花似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2024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聚焦中国传统刺绣与印染手工艺。教材通过展示苗绣、京绣、苏绣、水族马尾绣等非遗作品,以及蓝印花布、扎染等印染工艺,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点。本课在单元中承上启下,既承接传统工艺概述,又为后续创新应用奠定基础。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欣赏-探究-实践"的学习路径,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美术表现能力,但对传统绣染工艺接触较少。优势在于:
对视觉艺术有较强的感知力
具备简单手工操作经验
对传统文化有初步认知
潜在难点:
复杂针法的实际操作
纹样设计的创新性表达
工艺步骤的连贯性掌握
兴趣点可聚焦于"传统工艺现代转化",通过融入现代审美元素激发创作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刺绣基本针法(齐针、互套针)和印染六步法(设计纹样→雕刻花版→拷花→入染→去浆显花→晾晒)
2. 理解传统纹样的形式美规律(对称、均衡、节奏)
教学难点
1. 纹样设计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2. 刺绣针法的精准运用与染色均匀度控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至少3种中国传统绣种的特征(如苗绣的色彩浓郁、苏绣的精细灵动)
掌握绣染创作的完整流程,正确使用绣针、花版、染料等工具材料
独立完成简单纹样的刺绣或印染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变式"三步骤体验传统工艺创作过程
运用对比分析法区分不同绣染工艺的视觉特点
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工艺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对中国非遗手工艺的文化自信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匠精神
形成"传统为根、创新为魂"的艺术创作观
五、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 具体体现
图像识读 能辨识不同绣种的纹样特征(如京绣的龙纹威严、苏绣的花鸟灵动)
美术表现 运用齐针针法绣制花瓣轮廓,掌握防染剂的均匀涂抹
审美判断 评价学生作品中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度
创意实践 设计具有个人风格的现代绣染作品(如将扎染纹样应用于文具装饰)
文化理解 理解"龙被"作为黎族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认识手工艺承载的民族记忆
六、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10分钟)
教师活动:
播放《非遗里的中国》绣染工艺片段(2分钟)
展示实物教具:苗绣绣片、蓝印花布方巾
提问引导:"这些作品用什么工艺制作?图案传递了哪些文化信息?"
学生活动:
观察触摸实物,描述质感与视觉特点
小组讨论:"苗族服饰绣片的色彩为什么多采用红色和蓝色?"
设计意图:通过多感官体验激活兴趣,建立传统工艺与文化语境的连接。
2. 新知探究(15分钟)
教师活动:
利用教材第4-7页图片,引导分析:
绣种对比:苏绣《荷光掠影》的细腻 vs 京绣《中国龙》的厚重
印染工艺:蓝印花布的冰裂纹效果 vs 扎染的晕染渐变
板书呈现关键特征:"绣分平针乱针,染有结扎防染"
学生活动:
完成教材"想一想"栏目:记录不同印染工艺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填写对比表格(教材第8页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图像分析能力,构建系统的工艺知识框架。
3. 技法示范(20分钟)
教师活动:
分步演示刺绣基础:
1. 齐针针法:"像画轮廓线一样,针脚均匀排列"(配合教材图7-8)
2. 互套针法:"注意针脚搭接处的紧密,形成立体花蕊"
印染简化演示:
改用海绵拓印代替传统染色(安全考虑)
强调"设计-拓印-晾干"三步骤
学生活动:
在练习布上模仿两种针法
用草稿纸设计5cm×5cm小型纹样
设计意图:降低操作难度,确保全员掌握基础技能。
4. 创作实践(30分钟)
教师活动:
布置分层任务:
基础任务:临摹教材学生作品中的花卉纹样(适合技能薄弱学生)
拓展任务:设计融合动漫元素的绣染作品(适合能力较强学生)
巡视指导,重点帮助解决:
针脚间距不均问题
纹样对称性调整
学生活动:
独立创作,填写"工艺日志"(记录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完成后贴于"创作成长树"展示板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任务实现差异化教学,培养元认知能力。
5. 展示评价(15分钟)
教师活动:
组织"画廊漫步"活动:学生手持便签写下评价
引导评价维度:
1. 工艺规范性(针脚/染色均匀度)
2. 创意表现力(传统元素的现代转化)
3. 文化内涵(是否体现非遗精神)
学生活动:
互评三件作品,使用"星星贴纸"进行投票
代表作作者分享创作思路:"我的设计灵感来自..."
设计意图: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七、教学小结(5分钟)
"今天我们用一针一线连接了传统与现代,正如教材中所说:'绣染不仅是技艺,更是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记忆'。希望大家记住:当传统纹样遇见现代设计,非遗就能真正'活'起来。"
八、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必做)
任务:用课堂所学针法完成教材第12页"荷花纹样"临摹
要求:针脚间距≤3mm,轮廓线条流畅
提交:绣制小样+《工艺学习反思》(200字)
拓展作业(选做)
任务:"绣染生活"创意应用
1. 选项A:设计扎染纹样的T恤图案
2. 选项B:用刺绣装饰文具(笔袋/笔记本)
评价标准:
| 指标 | 优秀(3星) | 良好(2星) | 需改进(1星) |
|------|------------|------------|--------------|
| 创意性 | 传统元素创新表达 | 有传统元素应用 | 缺乏个人风格 |
| 工艺性 | 针脚/染色完美 | 基本符合规范 | 多处工艺缺陷 |
提交形式:实物+创作过程视频(30秒)上传至班级云盘
九、板书设计
┌─────────────────────────────────────┐
│ 绣染繁花似锦 │
│ ——中国传统工艺之旅 │
├─────────────┬───────────┬─────────┤
│ 【核心技法】 │ 【文化链接】 │ 【学生范例区】│
│ ●刺绣针法 │ ●苗族:图腾信仰│ (贴学生作品)│
│ -齐针 │ ●黎族:龙被的象征│ (标注针法) │
│ -互套针 │ ●蓝印花布:吉祥寓意│ │
│ ●印染六步法 │ │ │
└─────────────┴───────────┴─────────┘
设计说明:左侧技法区用彩色磁贴演示步骤,中间文化区链接民族记忆,右侧动态展示学生作品,体现"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理念。(共20张PPT)






中国传统绣染工艺探秘
非遗传承与创新实践课程
主讲人:[您的姓名]
互动提问:绣染作品的奥秘
Q1.
核心问题1:这些作品用什么工艺制作?
Q2.
核心问题2:苗族绣片为何多采用红色和蓝色?
(文化寓意:红色象征吉祥,蓝色代表自然)
Q3.
小组讨论(3分钟):图案传递了哪些传统文化信息?
蓝印花布缠枝莲
苗族凤纹绣片
新知探究:刺绣工艺
定义:用针和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的传统技艺

苏绣《荷光掠影》:细腻如丝、色彩淡雅

京绣《中国龙》:金线厚重、气势恢宏
非遗里的腊染魅力
新知探究:印染工艺
定义:用染料在织物上印制图案的工艺

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效果:冰裂纹

扎染:结扎防染,效果:晕染渐变
知识梳理:核心特征
刺绣口诀:“绣分平针乱针”
平针绣:针脚均匀排列,平整光滑。
乱针绣:针脚交叉重叠,色彩丰富,立体感强。
印染口诀:“染有结扎防染”
结扎:通过捆扎、缝缀等方式对织物进行物理防染。
防染:使用蜡、石灰、糊等物质阻止染料上色,形成花纹。
任务:填写对比表格(教材第8页)
技法示范:齐针针法
工具准备
绣绷、绣线(红、蓝、白)、绣针、练习

步骤演示
1. 穿针引线,打结固定线头
2. 反面进针,正面出针,针脚均匀排列如
“画轮廓线”
注意事项
针脚间距一致(约0.3cm),线迹平整
技法示范:互套针法
适用场景:立体花蕊、叶片
操作要点:
第一圈针脚沿花蕊边缘排列
第二圈针脚插入第一圈间隙,形成“搭接紧密”立体效果
学生练习:用两种针法绣制花朵轮廓(5分钟)
技法示范:海绵拓印
安全替代:避免化学染料接触
1.
设计:草稿纸画5cm×5cm纹样(梅花、兰花)
2.
拓印:海绵蘸取颜料(红、蓝),按纹样拓印
3.
晾干: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创作任务:分层实践指南
基础任务
(技能薄弱学生):临摹教材花卉纹样(牡丹、菊花)
拓展任务
(能力较强学生):设计融合动漫元素的绣染作品(示例:汉服娃
娃+传统纹样)
材料选择:刺绣用布(棉布、丝绸)、印染用布(白色棉布)、绣线、拓印颜料(红、蓝、黄)
创作提示: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刺绣常见问题
针脚间距不均——用铅笔在布上画辅助线
纹样不对称——先画对称轴线再绣制
印染常见问题
拓印模糊——海绵蘸取颜料不宜过多
颜色混杂——一种颜色拓印后洗净海绵再换色
工艺日志:
记录困难与解决方法(如:“绣花瓣时针脚歪了,用拆线器修改”)
创作实践:我的绣染作品
创作时间:30分钟
教师指导重点:刺绣针脚走向、印染图案清晰度
作品要求:包含至少1种刺绣针法和1种印染工艺
成果提交:贴于“创作成长树”展示板,填写作品标签(名称、灵感)
展示评价:画廊漫步活动
活动流程:学生手持便签,漫步欣赏作品,写下1条优点和1条建议。
评价维度:
1. 工艺规范性: 针脚均匀、染色清晰
2. 创意表现力: 传统元素与个人风格结合
3. 文化内涵: 传递非遗精神:对自然敬畏、对生活热爱
评价工具:星星贴纸投票

投票规则:每位学生用“星星贴纸”为3件作品投票(每人3票)

候选奖项:“最佳工艺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文化传承奖”

代表作分享(5分钟):邀请2-3名学生分享:“我的设计灵感来自……”
课堂小结:知识图谱
核心知识点
刺绣:平针绣、互套绣
印染:蓝印花布、扎染(海绵拓印简化版)
文化意义
绣染是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体现劳动人民智慧与审美。
拓展思考
如何让传统绣染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
课后拓展:绣染文化探索
探索任务

任务1:观察家中绣染物品(窗帘、服饰、抱枕),记录
纹样特点

任务
2: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绣染工艺(蜀绣、蜡染)

分享方式:下节课课前3分钟“绣染小知识”分享会
服饰刺绣图案
抱枕印染花纹
板书设计回顾
主标题:绣染繁花似锦
左侧:刺绣——平针、乱针(附图例)
右侧:印染——结扎、防染(附图例)
中间:文化寓意——吉祥、自然、生活
底部:核心口诀:“绣分平针乱针,染有结扎防染”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本次课亮点:
实物观察+动手实践,学生参与度高
02
待改进点:
部分学生针法练习时间不足,下次增加分组互助环节
03
教学建议:
后续课程引入数字化工具(AR展示绣染历史)
感谢聆听
感谢《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组提供视频素材
感谢非遗传承人对传统绣染工艺的坚守与传承
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创意创作!7
绣染繁花似锦
刺绣和印染都
是宝贵的中国传统
手工艺。如何运用
刺绣和印染技艺创
作作品,展示中国
传统艺术的魅力?
minihiry
罪饰笺片(节婆)
中国恋《京锈}河北苦
荷光惊彩(苏绣)江京省姚迷究
百鸟图(水嵌马尽第》奇州皆书桃松
26
欣赏中国非遗刺绣和印染作品,并进行创新制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9想一想
不同的印染工艺
对作品的视觉呈现有
什么影响?
百鸟初风〔德印花有中染》浙江省裹警三
白族扎染的纹样多取
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或
前人传承下来的纹样,经
抽象加工后形成规则的几
何纹样,整体画面布局严
谨饱满,充满生汗气息
白族乱来云病省
蜡染旗橘觉刊省
龙被是黎族典型的文化符
号之,山黎族四大传统手工
技艺一纺、染、织、绣共同
造就,是黎族最复杂的织锦工
艺品。
象枝“龙凤星祥”众福
27
绣染的步骤
智试一试
发挥创总,使
用传统刺绣或印染
技艺,制作一件融
合传统工艺与现代
审美的作品。
1.设H纹样,
2.线刻花板。
3.拷花(上防染浆冫
1.入1染色。
5.去浆星花
.清洗晾。
学生作品
7.运用互套计法等出花盏:8.用齐针计法透出花染轮东。
刀学习建议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刺绣与印染的
知识和技法,思考并讨论剌绣和印染在现
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
●结合刺绣和印染的工艺,发挥个人
创意,设计并制作绣染作品。
2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