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13 纪念白求恩本文标题为“纪念白求恩”,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纪念”吗?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题目解说毛泽东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 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早期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 《为人民服务》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卜算子 · 咏梅》《长征》等。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白求恩简介诺尔曼 · 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8年,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三人医疗队来到中国。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县摩天岭前线医治伤员时,不慎手指被细菌感染,但因病毒进入血液,病情急剧恶化。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创作背景12月1日,延安各界为白求恩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送了花圈,并题写挽联:“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毛泽东在延安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派遣( ) 狭隘( ) 鄙薄( )晋察冀( ) 满腔热忱( ) 拈轻怕重( )纯cuì ( ) 以身xùn职( ) 见异思qiān( )qiǎnàichénniān殉bǐjì粹迁派遣:殉职:拥护:狭隘:极端:热忱:一班:纯粹:鄙薄:不足道:(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表示程度极深。热情。忱,情意。一些,一群。不掺杂别的成分的。轻视。不值得一提。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已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各段中心句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核心1.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4.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分总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并列(1)作者写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分几层来写的 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层(第2段最后一句话)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把握主要内容,研究写作手法。记叙: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2)找出第2自然段记叙和议论的句子(记叙和议论各找一句即可),并加以分析。 这句“叙”,表明了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使所“议”之点有记叙的事例 加以证明,使本段的论据更加充实。议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同志 的高度赞美。(3)第2、3段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白求恩同志 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不少的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默读课文第4段。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第一层(前四句):记叙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第二层(后四句):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第一层按时间顺序,先后说了会面和通信。第二层从“我”的心情扩大到大家的心情,思路清晰。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对上文的总结。接着进一步阐明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同时也是对白求恩同志高风亮节的崇高评价。先叙后议夹叙夹议是本文一大特点,请找出其他各段记叙和议论部分,梳理全文思路,并说说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记叙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夹叙夹议是本文一大特点,请找出其他各段记叙和议论部分,梳理全文思路,并说说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第二段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第二段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①议阐明白求恩毫不利己精神的两点表现②议阐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意义。③-⑥叙叙述“不少人”的 表现。⑦议总结和评价前面叙述的“不少人”行为,揭示这种人的实质。⑧⑨叙叙述前线的人和边区军民对白求恩的佩服和感动。⑩议揭示前面叙述的前线的人和晋察冀边区军民被白求恩精神感动的意义。夹叙夹议是本文一大特点,请找出其他各段记叙和议论部分,梳理全文思路,并说说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先叙后议。先叙述白求恩是个医生,以医疗为职业;后站在职业的角度,写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赞扬他高明的医术。再将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态度和白求恩的态度进行对比,既突出白求恩精神的可贵,又强调向他学习的必要性。文章的写作思路清晰,夹叙夹议,有些句子富含“真情”和“力量”。请你品味下列语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划线的词语(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之深,使语气更坚定,句子更具感染力。仿写示例:了解中国历史的人说到周恩来,没有一个不赞叹,没有一个不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充分发挥“大有利于人民”这个意思,具体精微地分析阐述为五个方面,用5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一组排比,议论热情洋溢,句式非常流畅,收束非常有力,极富号召力。仿写示例: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责任,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有涵养的人,一个摆脱了腐化思想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课堂总结本文主要概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当下,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白求恩精神”是否过时了呢 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课堂总结“白求恩精神”并未过时,反而在当今社会更具价值。白求恩精神,即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医学精神,不仅适用于医疗领域,也是各行各业都应秉持的职业操守。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这种精神更显珍贵,它提醒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专业与道德并重。面对挑战,我们更需发扬白求恩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作业本作业:1.熟读课文,摘抄积累本课生字和成语。2.请完成对应练习。实践性作业: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简述他的个人经历和功绩,并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