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湖北省当阳市实验初级中学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学习重点区分音调与响度学习难点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4.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蚊子和蝴蝶在飞行时翅膀都在振动,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声音的高低女高音男低音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用一纸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子上划过,用耳朵仔细感受声音的差异。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物体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物体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如:物体在1s内振动1000次,频率为1000Hz。我叫的响哼!我叫得比你尖牛叫声响度大,音调低,蚊子的叫声响度小音调高。注意: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也不一定音调高。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声音的频率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示波器或用电脑配合相应软件来测量声音的频率。观察甲、乙音叉发声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哪个音叉的音调高?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振动了3次,乙振动了9次,所以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高音调的波形比较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一些,声音的频率较低。注意:(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频率无关,同一介质中,不同频率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2)频率的高低与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有关。一般发声体越小、细、短、轻、紧,一般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发声体越大、粗、长、重、松,一般振动越慢,频率越低。(3)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人说话的音调比男人高。“女高音”“男低音”中“高”“低”都是指音调。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ultrasonic wave),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频率的上限;把低于20 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infrasonic wave),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频率的下限。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超声波声音———可闻声次声波声决定响度的因素如图2.2-4所示,使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想一想: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与音叉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关系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概念: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2.实验探究声音大小的影响因素。①现象:②实验方法:转换法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了跟发声体发生时的振幅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的更远。古筝萨克斯钢琴二胡小提琴圆号音色跟物体的材料、结构有关音色:声音的特色。闭着眼,猜讲话的同学是谁?音色不同,波形就不同。声音的特性音调(高低)响度(强弱)音色(特色)频率快慢振幅大小材料、结构……越短、细、紧的琴弦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小结频率是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时间之比,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1、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A学以致用学以致用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三者都有C学以致用3.男低音高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