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定时训练注意事项:你看到的试卷满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试卷包含“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结束,请提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 2024年5月21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开展助残社会实践活动。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活动后,脆弱的同学变坚强了,冷漠的同学变热情了。可见( )A.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资支持B. 我们应该了解社会的全部面貌C.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 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2. 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是(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① 父母兄弟姐妹 地缘关系② 对门邻居 血缘关系③ 同姓“张” 地缘关系④ 同学、同事 业缘关系A. ① B. ② C. ③ D. ④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顾宪成撰写的这副对联启示我们要( )A.专心读书学习,做到博闻强识 B.逃避与人交往,磨砺自身品格C.离开书斋学堂,投身社会生活 D.专心读书学习,积极融入社会5.2024年1月28日,贵某为博取流量,在某平台发布涉“江西火灾"不实信息。经查,贵某使用某平台的“人工智能软件”功能,散布谣言,博取眼球。对于上述谣言,你的正确态度是()A.专注于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B.要独立思考,学会辨析网络谣言C.严厉谴责,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D.拒绝上网,不关注国家社会新闻6. 罗某在观看《长津湖》电影和纪录片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告诫青少年( )A.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 B. 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C. 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 D. 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7. 随着互联网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迅猛发展,一些恶俗的直播和短视频,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因此,国家开展系列“清朗·2022年网络环境整治”行动。这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A. 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B. 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坚决远离网络C. 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D.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需慎重对待8. 图中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数据告诉我们( )①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②应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③规则是可有可无的 ④规则限制了每个人的自由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 对于漫画中年轻人的假期生活,你的建议是( )①追求优越物质生活 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③丰富假期文化生活 ④学会杜绝电子产品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10. 兰兰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在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人员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造成颅脑损伤的。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①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③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遵法守法保太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1. 常有电动车随意停放在楼道里,或者电动车、电池等拿上楼充电导致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规则意识很重要,自律他律少不了②制定规则的目的是只为了限制自由③培养规则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 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这说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③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④人们在达成默契上形成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计56分。)[个人亲近社会 公益助力成长]1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霍邱县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霍邱一中初中部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走上街头捡拾垃圾,在十字路口协助交警交通执勤、巡视街道等。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走进社会实现价值]14.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青年志愿者学习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中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火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1)结合材料,说说青少年如何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6分)(2)在平时生活中,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你还参与了哪些社会生活 请各举一例。(4分)[预防诈骗保护隐私]1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张某在网络平台发布动态,某诈骗团伙通过张某的动态对其精准定位,随后电话告知其银行卡资金出现异常。为保障资金安全,诱导他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再以大数据远程操作难度大、系统故障为由,索要其验证码,张某最终被骗15万元。(1)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6分)(2)材料中张某的遭遇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6分)【网络生活合理利用】(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某校学生会开展了网络调查活动,请仔细阅读下表数据并回答问题。调查人数 网络让我们的人际圈 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00人 变大 变小 很大 很小 很大 很小325 75 380 20 353 47材料二 看图说话,话说弊端。(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4分)(2)网络是把双刃剑,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左中右图分别反映了哪些网络问题?(4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作为新生代网民,青少年如何合理利用网络?(6分)[遵守规则秩序建设文明家园]17.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电动车上楼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禁止电动车上楼多次成为热门话题。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是电动车上楼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事件一:一名车主推电动车 上楼充电且拒不改正,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给他开出了900元的罚单。(1)分析事件一,说说规则对社会秩序有何作用。(4分)事件二:某小区一位老人以身惠腰推疾病为由,不听保安劝阻,多次强行推电动自行车乘坐电梯,并在楼道充电。(2)运用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相关知识对事件二中的老人进行劝阻。(6分)(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从公民和社区的角度为解决电动车上楼问题提出建议。(4分)2024年秋学期八年级定时训练答案-12 CADDB ABADD CB13.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②热心公益虽然会花费一定时间精力,但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服务社会可以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有利于我们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人生价值。(6分)14.(1).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③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6 分)(2).社会调查、收看电视、阅读报纸、上网查询等(2分);观看升旗仪式、当志愿者等。(2分)15.(1).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2不断提高辨别、觉察能力,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在网络公开;③不使用安全性不高的公共网络;④当个人信息泄露时,应及时报警、依法维权。(答出3点即可,6分)(2).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使用网络;②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自我保护;③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财产保护意识,护个人隐私和财产。(答出3点即可,6分)16.(1)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①左图反映了: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②中图反映了: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③右图反映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国家开展“净网”行动,打击了虚假的、不良的信息。(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4分)(2).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电动车上楼违反相关规定,损害了其他居民的权利,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造成严重后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6分)(3).公民:树立规规则意识,加强自律,自觉遵守规则;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的公民等。社区:加强管理,对违法行为及时劝阻:加强宜传增强居民法治观念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训练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训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