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1.人、动物、植物、房子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1)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的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如冰块融化,食盐溶解,水烧开;(2)化学变化: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铁锅生锈,苹果氧化。3.泡沫灭火器灭火、燃烧烟花、铜狮生锈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它们都是化学变化。5.泡沫灭火器喷出泡沫、放烟花和铜狮生锈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6.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有些化学变化会产生气体。7.当白醋滴入有小苏打瓶盖中时:(1)现象:冒气泡,发出哧哧声。(2)结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气体,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8.白砂糖+水、食盐+水、小苏打+水、白砂糖+白醋、食盐+白醋,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9.收集产生的气体:小苏打和白醋在密封袋内混合。现象:产生气泡,袋子鼓起,小苏打粉末逐渐消失,袋子外壁发凉。10.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体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被称为干冰。11.鸡蛋壳和贝壳也能和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2.蜡烛燃烧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和炭黑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13.加热白砂糖:(1)起初,白砂糖熔化,这是物理变化。(2)后来,熔化的白砂糖变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黑色固体,我们还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固体和特殊的气味都是新物质,所以加热白砂糖的变化是化学变化。14.一些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即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15.用面粉烘制蛋糕、钢铁生锈、虾煮熟变红都有新物质产生,都属于化学变化。有些化学变化对人类有益,有些化学变化对人类有害。酸雨会毁坏森林,腐蚀建筑物。16.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有时这些现象会同时发生。观察变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是否为化学变化的判断,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例如电灯发光 (发光发热 )、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颜色变化)、泥水静置 (生成沉淀)、烧水(产生气体) 等都是物理变化17.铁钉生锈实验:(1)第一组:装满水+铁钉,有水、无空气,铁钉不生锈;第二组:装半试管水+铁钉,有水、有空气,铁钉生锈;第三组:不装水+铁钉,无水,有空气,铁钉不生锈。(2)铁在水和空气共同作用下才会生锈。(3)铁生锈是一个缓慢的化学变化。18.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主要原理:隔绝水和空气。如:(1) 放在干燥处:(2) 刷上油漆:(3) 涂抹油;(4)电镀;(5)制成合金等19.各种矿物、宝石是地壳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产生的。20.煤和石油是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尸体被掩埋在底层深处,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个变化是个化学变化。21.石油可以分离出燃油、塑料、沥青和纤维等。22.早期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出现,地球上的氧气才逐步增加。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大气体积的 21%。2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24.药品的合成,化肥的制造过程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25.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26.食物能被点燃,说明食物具有能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为人体提供能量,并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人体的一部分。我们身体的长高属于化学变化。27.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与碘酒反应产生蓝色物质,淀粉与唾液混合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有甜味的物质(麦芽糖)。28.人的情绪变化也与化学变化有关,如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时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29.紫甘蓝汁与常见液体的反应:(1)紫甘蓝汁与白醋、檬汁等酸性溶液反应变成红色。(2)紫甘蓝汁与洗衣液、小苏打液等碱性溶液反应变成蓝色。(3)紫甘蓝汁与水、白砂糖水等中性溶液不反应,仍然保持原来的紫色。30通过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漂亮的颜色,美化我们的生活,可以生产药物,可以制造矿泉水。31.塑料制品轻便,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把它们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学会回收矿泉水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2.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酸化,破坏生态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正在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