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1.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2.(1)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可以提炼金属,做颜料等等。(2)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功能。3.(1)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为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2)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3)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菊石化石等,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4.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5.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较松软。6.观察岩石常见的工具:放大镜、手电筒、铜钥匙、小刀等。7.观察三种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1)看: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内容:岩石的颜色、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组成岩石的颗粒。(2)摸: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3)照:用手电筒照射这三种岩石,看一看它们有没有光泽(光泽:反光能力)(4)刻画: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看一看它们的硬度。矿物的硬度标准:①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②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③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叮当云教育www.】④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8.三种岩石的特征:(1)花岗岩: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2)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3)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9.我们可以用感官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10.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11.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而成。这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分别是云母、长石、石英,其中肉红色颗粒是长石,白色透明颗粒是石英,黑色颗粒是云母。12.观察云母、长石、石英三种矿物:①矿物的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②矿物的透明度:透过矿物的碎片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清晰看见——透明;模糊看见:半透明;完全看不见——不透明。③矿物的光泽:反光能力:金属>玻璃>丝绸>蜡烛>泥土。13.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1)雄黄——中药,还可以作颜料、玻璃等;(2)石墨——最软矿物,制作铅笔芯、润滑剂;(3)石膏——点豆腐,使蛋白质凝聚、工业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4)金——贵重金属、做首饰和收藏投资。14.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15.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第1步,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叮当云教育www.】第2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第3步,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第4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第5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16.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观察并识别——添加标签——存放——展示。17.为标本添加标签(1)岩石编号、名称(2)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3)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18.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19.比较岩石、沙和黏土。①看: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②闻:扇闻;③团一团: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是否容易散开: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从而说明沙比黏土黏性差。④涂一涂:观察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留下的涂痕:沙掉下来了,没有留在纸上,黏土牢牢粘在纸上,没有掉落,再次证明沙比黏土黏性差。20.大自然中的岩石变化:21.土壤是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叮当云教育www.】22.观察土壤:(1)用手捻一捻,发现土壤有些潮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2)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3)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①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里有空气。②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腐殖质)。③土壤颗粒分层,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23.死亡的小动物和植物的根叶子,统称为动植物残体,它们落到土壤里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腐烂,变成一种黑色物质,我们统称为腐殖质。24.土壤按含沙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含沙量:沙质土>壤土>黏质土。25.观察三种土壤:(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2)比较黏性:团一团,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看哪一种能够团成小球。黏性越大越容易成型:黏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3)比较土壤的渗水性:①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保证三种土壤所取量相同),确保达到同一高度;②分别把同样多的水缓慢、均匀地倒入相同量的三种土壤中。③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沙质土的渗水速度最快,渗水量最多,壤土其次,黏质土最慢、最少。结论:渗水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26.不同的土壤各自的特征不同,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1)沙质土壤适宜种植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植物,如花生、大豆、西瓜、仙人掌等。(2)黏质土适合种植需肥量大的植物,如水稻、荷花、莲花、小麦等。(3)壤土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2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28.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29.保护土壤不被污染:(1)随便倾倒垃圾会对土壤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倾倒垃圾。(2)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3)利用生物方法防止农林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污染。(4)提高人们的土壤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