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久在樊笼里面,
复得反自然。



其一

目录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诗歌鉴赏

明晰主旨

课后巩固

学习目标
一、了解陶渊明生平及创作风格,理解田园诗定义,掌握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传统。
二、积累重点词汇及句式,学习白描、炼字等写景手法。
三、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意境,分析意象组合(如“尘网”“樊笼”)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四、感受诗人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领悟“守拙”“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五、理解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绝态度,体会其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将军参军、建威将军参军等职,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直至生命结束。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卒于浔阳。
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初读文本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从何而归?
尘网
樊笼
比喻
官场
污浊的、压抑的,以及束缚人性的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误”“久”两个字写出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误”“久”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既写出了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了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既然不喜欢官场,为什么要多次做官,并做这么长时间?
①生活所迫
②家学渊源(祖父、父亲、家叔都担任过官)
③受到儒家“救济天下”思想(41岁以前)
诗歌鉴赏
为何而归?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翻译:年少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天性原本热爱山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天性热爱山水、热爱自由,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存在矛盾。
诗歌鉴赏
为何而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被关在笼子的鸟;羁:约束
渊:深水、潭
翻译:被关在笼中的鸟依恋居住的树林,被困在小池子里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水。
比喻、对偶: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样失去自由的“羁鸟”“池鱼”,表明诗人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恋”、“思”更写出了思归之情的迫切。
诗歌鉴赏
为何而归?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际:间。拙:朴拙。
翻译:我愿意到南边原野间开荒。持守纯真的本性回家耕种田地。
守拙开荒,表示决心躬耕自食。守拙与“适俗”相对而言的,从中反映诗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歌鉴赏
向何而归?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四周围绕;荫:遮蔽;罗:罗列。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指村落;颠:顶端
翻译:宅子周围环绕着十余亩田地,还有八九间茅草小屋。榆树柳树遮挡住了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落轻柔飘升的炊烟。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桑树上打鸣。
田园
诗歌鉴赏
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描写了田园的哪些意象?描绘出什么样的生活图景?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狗、鸡
通过选取这些日常所见之物,将一幅淳朴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展现出来
诗歌鉴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近景
远景
简陋但自由
烘托出村庄的祥和安宁温馨之美
朦胧之美
反映诗人此时享受着淳朴宁静的环境
听觉
使用叠词,读来音韵舒缓和谐
视觉
热闹的、富有生机的画面,表现出田园生活充满情趣
动静结合
诗歌鉴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运用远近结合、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白描、叠词等手法,用实笔描绘出具体形象生动美好的田园生活,表达对淳真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从而反衬出对污浊仕宦生涯的厌恶。
诗歌鉴赏
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杂:世俗的繁杂琐事;
虚:空;余闲:空闲
后四句描写无尘杂的户庭,有余闲的虚室,不仅在写居住环境的静谧,还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恬淡。诗人不由得发出脱离“樊笼”(官场)的感叹以及重获自由的喜悦之情。
明晰主旨

明晰主旨
本诗主要描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回到自己曾经居住过的田园乡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悦心情。诗人含蓄的表达了对污浊黑暗、束缚人性的官场的厌恶之情,同时表明自己对自由的、宁静的、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这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也是生命的诗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课后巩固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书写自己的生命呢?请就所学的《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所传达出的生命的诗意表达,讨论我们生命的诗意在于”归园守拙“还是天下归心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船上管弦江面渌,
满城飞絮辊轻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