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第1-2单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第1-2单元)(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统编版)
第一次月考
考查范围:第一、二单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试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 聆听自然,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5分)
清晨,雾霭(ǎi gě)笼罩着山谷,溪水流过石涧(jiàn jiān)发出潺潺的声响。几只雀(què qiǎo)鸟停在崭(zhǎn zǎn)新的篱笆上,啄食着谷粒。远处,农舍的烟囱(cōng tōng)里飘出淡淡的炊烟,混着泥土的腥(xīng xīn)味,构成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
2. 阅读散文片段,根据拼音,填写词语。(4分)
漫步在秋日的公园,①pú táo藤顺着架子蜿蜒伸展,②yán sè各异的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不远处,③chéng shì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④diàn yǐng院的海报上印着可爱的⑤xióng māo图案。孩子们拿着⑥fēi jī模型奔跑,⑦huān lè的笑声⑧chuán biàn了整个角落。
3. 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4分)
“热闹”:A.(景象)繁盛活跃;B.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C.热闹的景象。
(1)春节期间,庙会里到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 )
(2)我们准备组织一场联欢会,热闹一下气氛。( )
(3)他最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 )
(4)校园的运动会真热闹,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比赛。( )
4. 先补全下列词语,再选词填空。(5分)
风号( )( ) 漫天( )( ) 人声( )( )
鸦雀( )( ) 低声( )( ) 震耳( )( )
(1)元宵节的灯会上,到处张灯结彩, ,人们笑着、闹着,享受节日的快乐。
(2)考试开始后,教室里 ,只有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5.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4)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6. 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在横线上填上序号)(4分)
A. 屹立 B. 矗立 C. 耸立 D. 挺立
(1)高大的白杨树( )在公路两旁,为过往车辆遮挡风沙。
(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在黄浦江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连绵的群山( )在远处,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4)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中央,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与繁荣。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观潮》中,作者从“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其中“潮来时”部分既写了潮水的 ,又写了潮水的 ,让我们感受到大潮 的特点。
(2)《礼记》中“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告诉我们学习要循序渐进。
(3)“智能之士, ,不问不知”这句话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出自 。
(4)《一个豆荚里五粒豆》中,最后一粒豆落在 ,它不仅 ,还给予了小女孩 。
(5)《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提到,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8. 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2)照样子,写自问自答的句子。
我们靠什么实现梦想?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永不言败的信念。
(3)照样子,改写句子。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燕子回来了。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燕子也回来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炊烟升起了。
(4)选择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并将想象的画面写下来。
云朵 小鱼 树叶 暴雨
忽然 霎时 过了一会儿 渐渐地
二、综合性学习(7分)
“守护身边的绿色”主题活动正在开展,结合生活中的环保现象完成练习。
1. 观察上图,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和 。生活中,我还发现的环境问题有 。(3分)
2. 针对图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合理的解决建议。(4分)
三、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蝙蝠和雷达》(片段)
①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 读选文,完成下列连线。(3分)
雷达的天线 蝙蝠的耳朵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 蝙蝠的嘴
雷达的荧光屏 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2. 请将“问题清单”中3个问题的不同“提问角度”进行连线。(3分)
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蝙蝠探路的过程? 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问题2:雷达的荧光屏和蝙蝠的耳朵有哪些相似之处? 针对内容提问
问题3:除了飞机,还有哪些发明借鉴了动物的特点? 针对写法提问
3. 读完选文,提出一个新问题,并说明提问角度(在选项前打“√”)。(4分)
提问角度:□A. 内容 □B. 写法 □C. 联系生活
问题:
(二)课外阅读(17分)
夏日的荷塘
①夏日的午后,我最爱去家附近的荷塘散步。远远望去,荷塘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村庄边缘,微风一吹,荷叶轻轻晃动,泛起层层绿波。
②走近荷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荷叶上沾着晶莹的水珠,阳光一照,水珠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轻轻一碰,水珠就滚落到荷塘里,溅起一圈圈涟漪。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③荷塘里的小鱼也格外活泼,它们在荷叶下钻来钻去,偶尔吐出几个小泡泡。蜻蜓常常停在荷花苞上,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傍晚时分,青蛙跳到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荷塘一下子热闹起来。
④我爱夏日的荷塘,爱它的碧绿,爱它的芬芳,更爱它带给我的宁静与快乐。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3分)
(1)“挨挨挤挤”在文中是指荷叶 ,体现了荷叶 的特点。
(2)“涟漪”在文中是指 ,现在也常用来比喻 (如:内心的触动、事情的影响等)。
2. 品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8分)
(1)句子将荷叶比作 ,突出了荷叶 的特点;将水珠比作 ,写出了水珠 的样子。(4分)
(2)文中描写了荷花的三种形态,请用“○”圈出相关词语,并概括每种形态的特点:(4分)
①( ):
②( ):
③( ):
3. 作者为了表现荷塘的“活”,描写了 、 、 三种事物的动态,让荷塘充满生机。(3分)
4. 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概括作者观察荷塘的过程。(3分)
四、写作(25分)
如果把你的家庭想象成一个“动物园”,家里的每个成员像哪种动物?爸爸可能像沉稳的大象,妈妈可能像勤劳的蜜蜂,弟弟可能像调皮的猴子……请以“我家的‘动物园’”为题,选择2-3位家庭成员,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他们的特点,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统编版)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 雾霭(ǎi√ gě) 石涧(jiàn√ jiān) 雀鸟(què√ qiǎo) 崭新(zhǎn√ zǎn) 烟囱(cōng√ tōng) 腥味(xīng√ xīn)(每空1分,共5分)
2. ①葡萄 ②颜色 ③城市 ④电影 ⑤熊猫 ⑥飞机 ⑦欢乐 ⑧传遍(每空0.5分,共4分)
3.(1)A(1分) (2)B(1分) (3)C(1分) (4)A(1分)
【解析】(1)形容庙会“张灯结彩”的繁盛景象,选A;(2)“热闹一下气氛”指让场面更活跃,选B;(3)“凑热闹”指追逐热闹的景象,选C;(4)形容运动会“同学们积极参与”的活跃景象,选A。
4. 风号(浪)(吼) 漫天(飞)(舞)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低声(细)(语) 震耳(欲)(聋)(每空0.5分,共3分)
(1)人声鼎沸(1分) (2)鸦雀无声(1分)
【解析】(1)元宵节灯会“张灯结彩、人们笑闹”,对应“人声鼎沸”;(2)考试时教室安静,对应“鸦雀无声”。
5.(1)夸张(1分) (2)排比(1分) (3)拟人(1分) (4)比喻(1分)
【解析】(1)“山崩地裂”“大地颤动”夸大声音效果,是夸张;(2)三个“照亮了……”句式并列,是排比;(3)“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赋予东风人态,是拟人;(4)把“稻田”比作“银毯”,是比喻。
6.(1)D(1分) (2)B(1分) (3)C(1分) (4)A(1分)
【解析】“挺立”侧重植物直立,选D形容白杨树;“矗立”侧重高大建筑直立,选B形容东方明珠;“耸立”侧重山等高峻事物直立,选C形容群山;“屹立”侧重庄重、坚定地立着,选A形容人民英雄纪念碑。
7.(1)声音 形态(或“样子”) 雄伟壮观(或“气势磅礴”,每空1分)
(2)博学之(1分)
(3)不学不成 《论衡》(每空0.5分)
(4)裂缝里 生根发芽 生活的勇气(或“战胜疾病的信心”,每空1分)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每空0.5分)
8.(1)示例:即使天气再冷,环卫工人也会按时到岗清扫街道。(2分,语句通顺,符合关联词语用法即可)
(2)示例:我们靠什么保护地球?靠的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实际行动。(2分,自问自答,逻辑合理即可)
(3)示例: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炊烟升起了,乡村一下子变得宁静又温馨。(2分,符合改写格式,语句通顺即可)
(4)示例:天空中原本飘着几朵白云,忽然刮来一阵风,霎时云朵被吹得四分五裂。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小了,云朵又慢慢聚拢起来,变回了原来的样子。(2分,选择事物恰当,运用加点词语,画面描写具体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7分)
1. 垃圾乱堆乱放 随意丢弃垃圾 示例: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随地吐痰、乱砍树木”等,每空1分,共3分)
2. 示例:①在垃圾桶旁设置“分类投放垃圾”的提示牌,安排志愿者引导人们正确扔垃圾;②社区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告诉大家乱抛垃圾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每条2分,共4分,建议合理、具体即可)
三、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1. 雷达的天线——蝙蝠的嘴(1分)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1分) 雷达的荧光屏——蝙蝠的耳朵(1分)
2. 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蝙蝠探路的过程?——针对写法提问(1分) 问题2:雷达的荧光屏和蝙蝠的耳朵有哪些相似之处?——针对内容提问(1分) 问题3:除了飞机,还有哪些发明借鉴了动物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提问(1分)
3. 示例:□A. 内容(1分) 问题: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是多少?(3分,提问角度与问题匹配,问题合理且不重复即可) 或 □B. 写法(1分) 问题:选文为什么用“反复研究”“终于”等词语?(3分) 或 □C. 联系生活(1分) 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超声波技术?(3分)
(二)课外阅读(17分)
1.(1)紧紧挨在一起,数量多 茂密(每空1分) (2)水珠落入荷塘溅起的小圆波纹 轻微的波动或影响(每空0.5分,共3分)
2.(1)碧绿的大圆盘 大而绿、形状圆 珍珠 晶莹闪亮(每空1分,共4分)
(2)①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1分) ②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1分) ③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1分)(圈出词语1分,共4分)
3. 小鱼 蜻蜓 青蛙(每空1分,共3分)
4. 示例:作者观察荷塘时,首先远远望去,看到荷塘像碧绿的翡翠,荷叶晃动泛起绿波;然后走近荷塘,细致观察荷叶、水珠和不同形态的荷花;最后关注荷塘里的小鱼、蜻蜓和青蛙,感受荷塘的生机。(3分,顺序清晰,概括完整即可)
四、写作(25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12分):选择2-3位家庭成员,能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与动物的相似特点,事例真实、具体,符合“动物园”主题,得10-12分;选择1位家庭成员或事例较笼统,特点体现不明显,得7-9分;未结合事例,仅简单描述人物,得4-6分;偏离主题,内容混乱,得0-3分。
2. 语言(8分):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新鲜词句,得7-8分;语句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用词较准确,得5-6分;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用词不当,得3-4分;语言混乱,难以理解,得0-2分。
3. 结构(5分):开头点题,中间分述,结尾总结,结构完整,得4-5分;结构基本完整,有开头和结尾,中间内容稍松散,得2-3分;结构不完整,缺少开头或结尾,内容杂乱,得0-1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