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改变;2.了解科学技术对工业的改变;3.了解科学技术对服务业的改变;4.探讨科学技术与未来生活。教学重难点:科学技术与未来生活。教学过程:导入: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获取来自全球的信息,与世界各地保持广泛交流;借助手机,我们能够及时与外界保持联系;借助卫星导航系统,就能够准确确定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基于此,同玲玲和贝贝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一起探究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展示PPT课件)一、任务一 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改变思考:下面三图展现了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说一说,我国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哪些积极作用?人工割麦 老式小麦收割机 人工智能收割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农业科技和装备的发展还能够吸引人才回流、提升农民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文化与科技融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科技赋能,乡村产业、生态、人才、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强大动力。调查:除了上述小麦收割方式的改变,你还知道农业生产中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开发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不但增加了农产品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拓展了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农业生产中的这些新变化,是科技进步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具体体现。讨论: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说一说你对“藏粮于技”的认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着力调整优化粮食安全实现方式,改变以往那种以粮食收储价格支持政策为核心的藏粮于库模式,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由注重年度产量向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转变、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二、任务二 科学技术对工业的改变传统工厂焊装车间 智能工厂焊装车间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智能制造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它能无间断替代人工从事流水线生产环节的工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两倍。思考:除了汽车制造行业外,还有哪些领域适合引入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行业、食品加工与包装行业、塑料和化工行业、金属加工行业、物流与仓储行业、医疗设备制造行业、航空航天行业、新能源行业、家电制造行业、纺织行业、农业领域、医药行业、教育与科研领域、服务领域等。讨论:有人说:“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的大势所趋。”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说出你的理由。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但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机器人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就业问题、技术局限性和伦理困境。因此,机器人可以承担重复性、危险性和高精度的工作,而人类则可以专注于创造性、复杂性和情感性的工作。通过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可以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稳定的双赢。三、任务三 科学技术对服务业的改变玲玲:与线下购物相比,网上购物不仅方便,而且商品种类多,价格也较为实惠。贝贝:上周末,我爸爸用手机成功预约到出租车,他感慨现在的出行真方便啊!讨论:除了出行和购物,再选择一项因科学技术而改变的生活方式,议一议它的优、缺点。四、任务四 科学技术与未来生活调查:向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咨询,他们年轻时家里都有哪些常用的家居生活用品?交流: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畅谈科学技术助力下的未来生活。总结:通过本节探究学习,我们在科学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改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探讨了科学技术与未来生活相互影响。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