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8上第四章 第一节《中国的农业》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新版】8上第四章 第一节《中国的农业》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一节 中国的农业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说出农业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今年的农业丰收节,让我们一起出发,跟着老师来研学旅行,前往农业“嘉年华”。本次研学主要有三站:第一站——科普展厅、第二站——开心农场、第三站——缤纷牧区。
(展示PPT课件)
一、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们来到第一站,进入展厅,首先我们看到什么是农业?农业部门包括哪些?请大家自主学习,并在课本中标注出来。
走出科普展厅,我们前往第二站——开心农场,在这里我们会见识到许多农产品,它们种植在哪里?我们快去看看:
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
农业的生产需要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配合,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大。这里有好多植物种子(小麦/水稻、甜菜/甘蔗、棉花、茶叶/咖啡),它们该种到哪里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所给种子信息,为它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完成任务一。
当然,除了种植业,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它们在我国如何布局,请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将各农业部门合理布局,完成任务二。
简单说,农业就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分布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进,各种新型农业蓬勃发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农业的发展成就。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我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大豆、大白菜、芥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我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并由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我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目前,我国多种农产品如谷物、肉类、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三、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我国粮食作物以谷类、豆类、薯类作物为主。其中,谷类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根据不同的播种期,小麦可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对越冬条件有较高要求。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地域分布特征鲜明。
展示“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作物商品化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展示“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我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四、畜牧业分布
现在,我们将前往最后一站——缤纷牧区,说到牛羊马等的养殖,大家可能会想到我国内蒙古草原、天山牧场等等。但是我想问大家,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鸡、鸭、鹅的养殖吗?它们属于畜牧业吗?
原来,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现在请大家读“中国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禽品种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牧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2)中国的四大牧区是指哪些地区?主要畜种有哪些?
(3)中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主要饲养的畜禽有哪些?
总结,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所在地,这里的牧场水草肥美,适宜放牧,畜牧业历史悠久。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牲畜约占全国总数的80%,是城乡居民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农耕区除养鸡外,还大规模放养鸭、鹅等水禽。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禽饲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集中饲养转变。
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学之旅,我们一起了解了农业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还知道了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相信每位同学都是收获满满,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